登陆注册
47243200000010

第10章 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指导(9)

我们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不能抱侥幸心理,你可以选择,也可以用一种人生观来调整自己。用生活中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来激励自己,但无论如何,生活是光明而美好的,但生活中可能充满荆棘,困难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痛苦,人生才能走向辉煌!

15.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当代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当代高中生是新世纪的青少年,高中是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树立科学人生观对于学生学习和将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本文立足课堂教学,以哲学课程教学为手段,谈谈在高中哲学课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几点做法。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想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首先自己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在课堂上,教师对有关原理和观点的剖析与阐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人生实践与经验,并通过教师的人生实践,了解教师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从而感染和教育学生。

因此,教师只有自身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言传身教,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获得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从教师身上懂得许多活生生的人生哲理,教师必须“正人先正己”,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运用启发和引导

新课改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

当前高中生无论思想上还是行为上较之以往已大有不同,他们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逆反心理也较大,这必然加大思想教育的难度;加上一些学生由于受种种思潮的影响,对哲学学科往往缺乏浓厚的兴趣。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切忌“压”或“灌”的方式,而应坚持平等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中能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关键在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回归生活,注意启发和引导。这里所说的“引导”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师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走去。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我个人体会,关键在于突出“趣”、“例”、“情”三个字。

(1)点缀趣味,寓教于乐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哲学更是一门理论性强、知识量大的学科。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既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我们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一方面以此为苗头,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知识之乐,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另一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根据内外因相互转化的原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例如,在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发现不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便即兴闲聊道: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举个例子说吧。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县官,他很喜欢画画,尤其是喜欢画老虎,可他却画得不好,但又霸道的很,不准别人说不好。有一次,又画了一副老虎挂在堂上,问一个机灵的下属:

“你看我画得像吗?”“我,我不敢说!”“为什么?”

“我怕。”“你怕什么?”“我怕老爷。”县官一听,有些得意,便追问道:“老爷怕什么?”“老爷怕皇上。”“那皇上怕什么?”“怕天。”

县官一想,对啊,皇上不是“天子”吗?当然怕天。“天怕什么?”“天怕云遮。”“云怕什么?”“云怕风刮。”“风怕什么?”“风怕墙挡。”“墙怕什么?”“墙怕老鼠钻洞。”“老鼠怕什么?”“怕猫。”同学们抢着回答道。“不”这时老师模仿下属的口气回答说:“怕,怕老爷画的这东西捕捉。”

至此,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老师接着笑声强调说:“你们看,事物之间就是这样普遍联系着的啊!”这样,使学生不仅领会抽象的道理,而且笑去了听课的疲劳,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抖擞精神,集中精力听课。

(2)捕捉事例,以事服人举例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更是一门巧妙的艺术。哲学又称之为生活哲学,举例对其显得尤其重要。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例子加以说明与讲解,既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可以借题发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为此,教学中应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强说服力。在举例的过程中坚持适量、适时、适度的“三适”原则。

适量指的是要精选典型事例。教师在课堂上举例并非越多越好,越多越有效果,只有恰到好处的典型事例才能使学生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才能成为帮助学生理解观点,强化识记,防止遗忘,启发思维,发展能力,触类旁通的“催化剂”。而不切实际的事例会使学生越听越模糊,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收益甚微。

在教学中,想借助例子,借题发挥,教育学生,就应从现实中取材,这样会使学生觉得具体实际,亲切感人。如在讲授人生价值时,结合我市某镇发生的“虐待儿童”案件,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报刊,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卢某夫妇虐待其女儿的部分片段,并提出三个问题:卢某夫妇为什么要虐待自己的新生女儿?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学生通过课前了解、片断体会、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点评,从而达成了共识:卢某之所以虐待其亲生女儿,是因为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封建思想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就在于多生儿子,儿子就是宝,女儿就是草。他们一方面伤害了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也触犯了法律。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必须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盘,端正人生坐标,否则就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甚至于误入歧途,触犯法律。

适时,即把握举例的时间。也就是说,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引导和教育。当前学生面对将来就业、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感到彷徨,不知所措。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如在讲授“认识矛盾的普遍性的意义”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已经从单向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教育体制改革也要求我们革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些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以及个人自身的发展又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价值观,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既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利国、利人、利己。

举例还应适度。所举的例子必须准确、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把握好分寸。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了这一限度,就没有说服力。

(3)创设情景,以情感人心理学指出,情感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对他人和外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人在社会生活中无时不在产生种种内心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如果教学中缺乏情感感染力,那么这种教学就会变得生硬贫乏、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无动于衷,这种教学就必定归于失败。我国着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成其为教育。”

可见,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教学和教育中,必须注重和加大“情感”的投入,做到以情感人。例如在讲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观点时,就可以运用多种教法创设情景:

①先投示说明周恩来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以及雷锋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②用电教法显示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场景,从而引出人生价值的概念;

③用层层分析法逐步揭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道理;

④用辩论法与录像法相结合,先创设一老农掉进河里的情景,并配上当时环境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产生共鸣。

教师抓住时机提出假设:假如这时的你恰好目睹这一情景,会怎样做?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学生的自由辩论,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上述原理,同时也向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实践证明,点缀趣味法、捕捉事例法、创设情景法三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正如学生所说:“以前我觉得什么都无所谓,没有什么做人的目标,学习也因此失去了动力。但学习哲学知识以后,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了许多,使自己再次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高中生朝气蓬勃,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希望,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从这一战略高度来审视,培养高中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每一位教育者所必须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同类推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大部分构成,两部分内容各成系统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了解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居里夫人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居里夫人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谚语(上)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是陈桂生教授针对我国现今引起教育工作者困惑的德育问题和教育舆论中与此相关的似是而非的论调,加以澄清。如今的德育理论尚未脱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佛年教授主编的《教育学》的窠臼,问题在于它毕竟是德育知识陈述的框架,而不属于德育“问题研究”之作。在教育学中,德育目标与手段之间,需要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加以阐明。
  • 泰戈尔诗选(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泰戈尔诗选(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泰戈尔诗选》收入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两部诗集:《新月集》和《飞鸟集》。《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飞鸟集》富于哲理、充满意蕴,共收录诗325首,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语言清新亮丽、耐人寻味。该版本为中英对照版,读者在欣赏泰戈尔的隽永清丽的诗句之外,还可以学习如何创作英文诗歌。
热门推荐
  • 带着农场重生

    带着农场重生

    她是一个网瘾少女,每天要做的三件事情:吃饭、睡觉、刷农场。直到有一天,她居然穿越了,还带上了一个农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浒乱流

    水浒乱流

    故事从1078年开始,方腊生于睦州,同年秋,被一寻上门来的神秘大佬一字眉道人收为徒弟,传授武艺、奇门遁甲。少年时,方腊云游九州,遇见众多侠义人事,诸如索契、索孤之流...途中有遇知己,江湖人称“呼保义”宋三郎……
  •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有氧运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健身方式。尽管所有的体力活动都上有一定保健作用,但是要想提高耐力素质。曾强心肺功能,消耗掉体内多余脂肪,就必须进行有氧运动。本书介绍有氧运动的基本知识,几种最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健美操、太极拳、高尔夫球、室内器械健身等的功效、原则、动作要领和锻炼特点等内容。本书适合各类人群阅读。尤其要献给那些热爱健康,想要拥有一个好身体的读者。
  • 冥劫深渊

    冥劫深渊

    上古尸神,犼,从女娲的封印中逃了出来,从那天开始,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冥界全部被尸神统治,人界即将沦陷,大部分的城市已经荒无人烟,有些人类在这场大劫中无辜的逝去,有些人类则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尸神的傀儡。从那起,蔚蓝的天空变成了暗红色,大地的树木开始枯萎,死亡的恐惧在人间蔓延,一切似乎都要被毁灭……
  • 仙炼天下

    仙炼天下

    漫漫仙途,谁主天下?一个地球上的杀手重生在仙侠的世界,得到上古传承,一步一步追寻永生的秘密,圣者的脚步!求收藏,推荐,会员点击!
  • 未眠曼珠沙华

    未眠曼珠沙华

    一封带有血迹的神秘信件将他们引入罪恶深渊生与死皆在一念之间曼珠沙华究竟是谁我就是曼珠沙华梵紊,你在说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今天这里谁也走不了!答应我,放下心中的那份执念,司绪。
  •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钱理群先生是著名学者,亦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身兼思想者与实践者双重身份。本书即是钱先生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作的具体教学试验的总结,全书由“最为用心,投入、花费精力最多”的一篇篇教学文本解读组成,是作者身体力行为语文教育改革所做的重要实事,充满了深刻的锐见与平易的交流,既为一线老师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帮助,也能找到改变当下语文教育困境的突破口。作者自认为这是构成其生命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低调至尊

    低调至尊

    妖魔鬼怪,是真的存在吗?人类疯狂擭取资源,肆意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人类真的是自然进化而成的吗?人类的真正起源,究竟是什么?
  • 万界僵祖

    万界僵祖

    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黄曦在绝望之际意外得到了一颗能让人穿越万界的空间宝石。为了活下去黄曦毅然踏出了征服万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