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3200000013

第13章 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故事推荐(3)

郦食其见刘邦改变了态度,虚心求教,便对他说:“足下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就打算长驱攻入秦国的国都,这好比是驱赶着羊群扑向老虎,只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陈留。陈留是个战略要地,城中积存的粮食很多,作为军粮足够用,而且交通四通八达。”

这样,郦食其向刘邦献出了一条妙计。

刘邦非常高兴,请郦食其先行到陈留,然后选派一员大将领一部分精兵赶到。

郦食其来到陈留,见到县令,劝他投降,县令不肯。郦食其在酒宴上把县令灌醉了,然后偷出县衙令箭,假传县令的命令,骗开城门,把刘邦的军队放进去,砍死了县令。

第二天,刘邦的大队人马进入陈留。由于郦食其事先早已为刘邦写好了安民告示,刘邦一进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

刘邦看到陈留果然贮有大量的粮食,十分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于是,封他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军队扩大了将近一倍,最终抢在项羽之前攻入了关中。

13.蔡邕倒履迎宾

蔡邕(yōnɡ)是东汉时着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公元190年,汉献帝迁都长安,蔡邕也一起到了长安。这年蔡邕已59岁了,是献帝的左中郎将了,进出常是前呼后拥,车骑填巷,真可谓才学显赫,贵重朝廷了。

当时,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有个叫王粲(càn)的人,幼年时特别喜好读书,精通古代文学以及秦汉以后的诗文,并且练就了写作基本功。王粲向人借钱买了一些纸张,在街头设案代笔,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很多家人在外做生意未归的,在边关服役未满期限的,或有打听亲朋旧友下落的,或商量两家儿女婚姻期限的,都来请王粲代笔写信。他的信写得十分出色,很擅长模拟发信人的口吻,将事情原委讲得清楚明白,读信人见信如面,亲昵之情跃然纸上。有一位弃妻出走的丈夫,在外地收到妻子的信,不禁失声痛哭,深深被妻子的痴情所感动,终于归来,与妻子破镜重圆。还有一位青年和尚,收到老母家信,信中尽述母亲度日之艰难,晚景之凄凉,顿生愧疚之心,毅然退出佛门,重返尘世以尽孝心。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说京城出了个“王铁笔”。

有一天,这事终于传入了高门大户,被蔡邕知道了。他听说一纸书信竟能使和尚还俗,感到诧异,便急忙对仆人说:“快去请那位‘王铁笔’来,我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一天,蔡邕正在花厅里看书,仆人进来禀报说:“大人,那个人找到了!”

“快请他进来!”

仆人把王粲领进来,这位50多岁的左中郎笑了:“哎呀,没想到你竟是一位少年,我还以为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哩!快快请坐!”

王粲地位低下,不敢入座。蔡邕说:“我今天以文会友,何必客气呢!”王粲连连称谢。主人一边吩咐给客人看茶,一边谈起了文章之道。在交谈中,蔡邕发现,这位少年对答如流,显露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他非常高兴。当问及王粲的家世,老人家眉头一紧,缓缓地说:“我想请你答应两件事,不知可否?”

“大人请说吧。”

“第一件事,请你今后常来,我们可以多多切磋、商讨。第二件嘛,请你给我这个花厅写一首诗。”

王粲思索了一下,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连连说:“我这是班门弄斧,献丑了。”

蔡邕看也没看,便命仆人取20两银子,作为酬谢。他这是变着法子周济王粲呢!

从这以后,他俩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蔡邕设宴请客,门外车马喧闹,室内高朋满座,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一会儿,仆人凑近蔡邕的耳朵,低声说:“门外王粲求见。”蔡邕立刻亲自跑出去迎接,慌忙中,鞋子竟穿倒了。众人见主人如此慌慌张张的样子,以为必是有什么社会名流驾到,大家纷纷起立,不料来的人却是一个布衣少年!

从此,蔡邕礼待布衣,“倒履迎宾”的故事便流传开来。王粲后来成为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是个着名的文学家。

14.孔融争死留美名

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张俭被太守翟超聘为东部督邮。督邮是郡守的辅佐之官,掌管督察纠举所属县的违法之事。张俭为人正派,刚直不阿,是敢于处置不法的官员。

汉灵帝即位后,张俭就上书参奏宦官头子中常侍侯览种种不法之事,揭发他包庇罪犯,贪赃枉法。

张俭的奏章落到了侯览手中,侯览暗中把它扣押下来,又指使手下的爪牙朱并,让他上书诬告张俭,说他和同郡的二十四个人结党谋反。汉灵帝就下令逮捕张俭治罪。

张俭得到消息,就逃出京城,望门投止。也就是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

这一天,在差役严密追捕之下,情况十分急迫,张俭就逃到了孔褒家。孔褒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张俭和他认识,认为这里更可靠,就想先到那里暂避一时。

张俭来到孔家门前,手打门环。听到叩门声,从里面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来,他就是孔褒的弟弟孔融。

孔融也像哥哥孔褒一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受过家传的儒家思想的熏陶,懂得虚己待人。他四岁的时候,跟兄弟们一起吃梨,他就专挑小的,把大的让给别人,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十岁时就已经又聪明又有才学了,能当面驳倒太中大夫。

这回出门一看,见是一个陌生人,就有礼貌地问道:

“先生找谁?”

张俭回答说:“这是孔褒的府上吗?我和孔褒是朋友,今天前来拜访他。”

孔融一听是哥哥的友人,就连忙把他让进屋中,对他说:

“家兄今日不在家,出门访友去了。”

张俭一听,立刻显得有些紧张,他看孔融还是个少年,怕他担不起事,就没把自己被追捕的事告诉他。但张俭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孔融早就看在眼里,就直截了当地说:

“张先生的事,在下已有耳闻。张先生凛然大义,弹劾侯览。今遭诬陷,逃难在外。家兄不在家,我可以做主收留你,就请张先生屈居寒舍。”

孔融就留张俭住了下来,这个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有个势利小人就偷偷地向官府告了密,说是孔家收留了张俭。

官府中有的差人平时就仰慕张俭公正无私,痛恨侯览为所欲为,就把官府要来捉拿张俭的消息,通报给了孔家。

孔氏兄弟得到消息后,就与张俭商量对策,决定连夜逃走。官府没有抓到张俭,就逮捕了孔褒、孔融兄弟二人。

在大堂上,大理寺的廷尉审问道:

“张俭是朝廷缉拿的罪犯,你们竟敢窝藏,现在逃到了哪里,从实招来。”

孔融连忙说道:“张俭是我收留的,与我哥哥无关。张俭到我家那天,哥哥出外访友,并不在家,请大人明察。我甘愿承担全部罪责,一人做事一人担,我死而无怨。请放回我的哥哥。”

孔褒没等弟弟把话说完,就打断他的话说:

“张俭是投奔我而来,放走他的也是我。孔融尚在年幼,况且他只在家中读书,并不知道张俭之事。承担罪责的完全应该是我,与弟弟毫无关系。”

兄弟二人在公堂上互不相让,都坚持承担罪责,经过几次审问,口供始终如一,弄得廷尉一时也难于定案,只好申明朝廷。皇帝认为孔褒年长,又与张俭相识,就下令斩孔褒以定罪。

生,是人共有的欲望,为了能让别人活下去,自己宁肯去死。这种精神正是儒家所一贯倡导的,孔氏兄弟争死的壮举,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15.陶谦让城不传子

东汉末年,军阀纷争,战乱不已。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宽厚容让,廉洁贤明,深得官民的拥戴。陶谦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应当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早日接替自己,为徐州百姓造福。他有两个儿子,但都不成器,没有能力,又不宽容。他认为让他们接任,会给徐州百姓带来灾难。

有一年,陶谦的部将张闿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就亲率大军攻打陶谦,扬言血洗徐州。刘备和孔融应陶谦的请求,带兵前去救援。刘备英勇善战,舍死忘生,打退曹军,首先进入了徐州城。

陶谦早就听说过刘备礼贤下士,宽宏大度,今日一见,更觉得他胸怀大志,出语不凡,决定把徐州让给他管辖。就命人把徐州刺史的官印取来,双手递给刘备。

刘备愕然,慌忙起身离座,连连摇手,说:

“您这是什么意思?”

陶谦诚挚地说:“现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你才能卓越,又年富力强,正是为国为民尽忠出力的时候。我已年迈,又缺少能力,情愿将徐州相让。请你接受我的委托,收下印信。我马上写表,申奏朝廷,望你不要推辞。”

刘备昕后,坚决地说:“我功微德薄,现在担任平原相还担心不称职,怎么敢接受徐州之任。我本为解救徐州而来,现在让我得到徐州,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您莫非怀疑我有吞并徐州之心吗?万万不能从命。”

陶谦再三相让,刘备坚辞不受。谋士们说:“现在兵临城下,还是商议退敌之策要紧,等形势稳定下来,再相让不迟。”陶谦只好暂时放下此事。

刘备写信给曹操,劝他讲和。曹操正好接到报告,说是吕布已经袭取了兖州,占领了濮阳,正向自己的大本营进军,就趁势给刘备个人情,撤军而回。

在庆功宴结束以后,陶谦又请刘备坐于上首,当着众人的面,第二次提出让贤,他说:“我已风烛残年,两个儿子缺少才能,担任不了国家重任。刘公德高才广,又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我认为由他担任徐州刺史,最合适不过了。我情愿拱手相让,闲居养病。”

刘备接连摇头,说:“我来救徐州,为的是急人之难,现在无缘无故地据而有之,普天下的人就会认为我是乘人之危,说我是无仁无义之人。那我只好告辞了。”

陶谦流着泪说:“你若不答应,离我而去,我是死不瞑目啊。”

孔融、刘备的部下、陶谦的部下,都劝刘备接任。张飞快言快语地说:“你又不是强要他的州郡,是陶刺史好心相让,何必苦苦推辞。”但刘备执意不受。最后,陶谦只好说:

“刘公一定不肯答应,那就暂时放下这件事。不过,在这附近有座小城叫小沛,请你暂在那里驻军,帮我保卫徐州,不要再回平原了。”刘备勉强答应了这个请求。

不久,陶谦忽然患了病,而且一天比一天沉重。他知道将不久于人世,决定第三次向刘备提出让徐州,就以商议军务的名义,派人从小沛把刘备请进府中。

刘备赶到时,陶谦已经奄奄一息,他紧紧握住刘备的手,说:“请刘公来,就是让你接受徐州印信,你还要以国家为重。由你来治理徐州,我死也瞑目了。”

刘备说:“您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传给他们?”

陶谦说:“他们缺乏治理政事的才能。我死后还希望你好好教导他们,但万不可传位于他们。”刘备还要推托,但见陶谦手指胸口,慢慢地咽了气。

徐州官民遵照陶谦的遗言,一致拜请刘备接受官印,刘备推辞不了,只好答应暂时管理徐州。

刘备决心匡扶汉室,但不掠人之美;陶谦为了徐州百姓,真心让城,不传给儿子。他们两人可算是遵行谦恭礼让的两面镜子。

16.张仲景千里寻医

张仲景——东汉末年着名的医学家,着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在这部着作中,他比较系统地写出了中医的学术理论,而且开列了当时认为最有疗效的代表性药方113个;他还首次提出了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这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被称为中国一绝。

有一年的春天,张仲景的弟弟要出远门做生意,为了预防不测,他对哥哥说:“你先给我看看,近期内能不能生病,如果有大毛病,我就不去了。”张仲景给弟弟把把脉,看看舌苔,说:“现在没什么病,就怕明年,背上要生疮,叫搭背疮。”弟弟接着说:“背上生疮,很重吧?那我只好不去了。”哥哥说:“不用犯愁,我给你开个药方带上,背上一疼,马上抓药吃,然后它就会移到屁股上去,没有什么大的妨碍,以后,谁能认出它来,你便可让他医治。”

带着哥哥的药方和嘱咐,弟弟到湖北做生意去了。转眼一年过去,果然不出哥哥所料,他觉得背上疼痛难忍,急忙照哥哥开的药方抓了药用水煎一煎服下去了。没过几天,屁股上便拱出了疮包,背上不再疼痛,红肿也消失了。他照哥哥的话又找人医治,没一个人能看出是搭背疮。

有一天,弟弟来到了襄阳城,一抬头看见一所药店,便进去瞧瞧,店堂里有一个老者正眯缝着眼睛坐在那儿,他就是坐堂先生,人送外号“王神仙”。弟弟就请他给看看,看罢,他哈哈大笑说:“这本是搭背疮,怎么会跑到屁股上了?怪哉,怪哉!”弟弟说:“这是我哥哥移的。”“他既然能移位,说明他能治好这病,为何不让他治?”“他在家乡河南,所以不可能让他治呀。”听了此话,王神仙说:“那你先吃我几副药,再贴几帖膏药吧!”

没过多久,弟弟的病治好了。他非常高兴,便提笔疾书,给哥哥写了一封信,信中尽述治病经过。张仲景接到弟弟的信,十分惊诧。他想,果然天外有天,这王神仙一定有回春妙手,手到病除的本领,我一定要去向他学习高超的医道,哪怕路途遥远,坎坎坷坷。

主意打定,他便向襄阳出发了。一天,张仲景来到了襄阳同济堂门口,他对伙计说是要找药店坐堂先生加老板王神仙。那王神仙听说有人找他,便出来问道:“找我何事?”张仲景想了想说:“我是从河南来的,生活无依无靠,请先生容我在这儿帮个忙混口饭吃。”王神仙见他面目倒还清秀惹人怜爱,便说:“我这里人手也不怎么足,不过尽是些苦活,晒药制药什么的,你能干了吗?”张仲景说:“能干,能干。”于是王神仙便收留了他。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是一本关于作文小窍门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寻找写作快乐的书。书中记载了小草老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一个个故事。在故事里,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小草老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带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丽世界中。
  • 管理心理学作业集

    管理心理学作业集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及社会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关于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的研究。通过对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探讨有效的激励手段,目的在于运用这些科学理论和激励手段大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达到组织期望的目标的学科。
  • 一瓣新绿:银川铁路中学卷

    一瓣新绿:银川铁路中学卷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新一代宝贵的人文精神的摇篮,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改的“半壁江山”。从社会实践角度而言,写作能力的培养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一篇文章可以不大,却可以丈量出写作者精神的空间。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感悟、对信息的收纳,以及人思维的敏捷、目光的敏锐、联想的丰富、洞察的深刻、写作的才情与个性……均会透过文章的经纬、辞章的底蕴表露出来。故,作文教学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作文应试成绩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能否关注社会、感悟生活,写出讴歌真、善、美的文章来,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热门推荐
  • 借你的身体安放我的灵魂

    借你的身体安放我的灵魂

    如果我是你,我该如何走完你的一生,如果我不再是我,这个世界还有谁记得我曾来过
  • 匹配女友是个大小姐

    匹配女友是个大小姐

    系统匹配:每一位公民成年之际,隶属于政府的匹配局会向其发送匹配报告书。岩一,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死宅,在成年那天却得知他的最佳匹配竟是超级豪门极家的千金。这究竟是天意使然还是另有原因?岩一想要恢复原来的平静生活,却被迫得知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 最牛赘婿魏子枫

    最牛赘婿魏子枫

    废物赘婿?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是废物,也可以是这世界的王。
  • 大学生的盗墓生涯

    大学生的盗墓生涯

    一个没有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古玩市场获得了一条奇怪的手绢,从此步入了暗无天日的盗墓生涯。是奇遇?是偶然?还是冥冥中自有天定。是利益的驱使?还是家族的阴谋?作为一个大学生他又将作何选择?
  • 陶然共忘机之沈默沈星

    陶然共忘机之沈默沈星

    一条主线贯穿,但主线剧情不多,多的是师徒田园隐居日常,掺杂一点朝堂,一点江湖。每条支线的出场人物都对剧情有支持作用。
  • 星辰梦恋

    星辰梦恋

    15岁的白茉雪因为一颗石头绊倒在校园的小路上,正被走来的叶安枫看到,还故意踩上去……
  • 神医迹

    神医迹

    神药山庄损毁,神医少女重生药王庙,代替神药山庄老先生唯一的内门弟子活了下来。各大门派苦苦寻找失踪的遗孤少女,只为她身上那本先帝所赠的帝王策,却不想,这位少女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一翩翩少年郎……
  • 满天星没有泪

    满天星没有泪

    校园里的辛酸苦辣咸,爱情萌芽的开始。四色满天星代表了四个爱情阶段。
  • 上神冷静点

    上神冷静点

    我叫半夏,我是一只兔子,我从小就立下了一个伟大志向:壮大我兔族。想来光凭我这点修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决定先找只公兔子与我共同担起这个重任,希望能争取早日多繁衍些“小兔崽子”但我发现这条路也太难了……“上神,咱俩真不合适!”“我觉得哪都合适!”“真的!这有违我从小立下的志向!”“什么志向?”“我只是想找只公兔子,不是上神啊!”结果上神当着众人的面变成了只兔子,轰动了整个九重天……
  • 吻安,我的恶魔大人

    吻安,我的恶魔大人

    她是掌上明珠,清纯的外表下是所有人不知的神秘。生平第一次隐藏自己显赫的身份来到‘圣皇’。他,头次相遇就整她,当初的预约和一次次的邂逅终成眷属。但在坏人的恶意中成伤,终于,她决定离开他。她发誓今后就算再回来也不会再爱……片段:“亲爱的……”他低下头,绝美魅惑的脸和那满是深情的蓝眸正望着震惊不已的她,绱陌儿不知道眼前这张绝色的脸到底哪一个才是所爱的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