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3200000004

第4章 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指导(3)

有利于培养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学阶段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情谊、生活的乐趣,从而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学生才能消除挫折和冲突引起的郁闷、焦虑和孤独,形成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个性。在这方面,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可谓“技高一筹”。

无论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还是说话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都可较好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说话教学为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形成开朗的性格,以及协调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都具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语文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们多提供一些说话的机会,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话氛围,诱导他们有话大胆地说。这样就会使他们内心郁结的疑虑与烦闷越来越少,从而渐渐融入到温暖的集体中来,慢慢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能够适应环境、乐于与人交往的健康心理。让学生开口说话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上课发言只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比如朗诵、演讲、讲故事、排演课本剧等。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一个与集体融合的舞台,又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许多乐趣,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协调人际关系、排除心理障碍的极好方法。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素材,语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5.语文教学中学生人生观的培养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着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学生的将来考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能带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与正确人生观是分不开的,因为,正确人生观包括了爱国主义情感、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等。

下面就结合语文课文教学谈谈这样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文中,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巴金的《灯》和鲁迅的《灯下漫笔》等诗文都充满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振兴的强烈愿望。《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穆旦的《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到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无不充满诗人的爱国情怀。巴金的《灯》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灯给人带来希望和光明,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鲁迅的《灯下漫笔》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以上课文时,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介绍这些爱国作家在面对千疮百孔、衰败落后或遭受外敌入侵的祖国时,他们在拿起笔写作的同时又是怎样积极地投入到振兴祖国、抵御外侮的行动中,让学生感受他们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愿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诗文中那些蕴蓄着作家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佳句的学习,充分体会到诗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爱国情感并受到熏陶,从小培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在第三册语文课文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代青年人的凌云壮志,并从诗人昂扬炽热的革命情怀中,汲取了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曹植的《游侠篇》描写了少年英雄的外在美,飒爽英姿,也描写了少年英雄为国征战的内在美,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屠格涅夫的《门槛》通过俄罗斯姑娘这一决心跨越“门槛”的女革命家形象,充分显示了她为事业献身的内在的壮美。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正因为他们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为之孜孜以求,直至最后成功。

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常常穿插一些英雄故事,如“少年毛泽东的故事”、夏完淳的故事、周恩来的求学故事等配合课文的学习。“少年心事当拿云”,我以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以此为动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第三册语文课文中,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使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付出也是幸福的。屈原的《离骚》既是一篇爱国主义诗篇,又是一篇坚持理想的决心书,更是一篇对自己人生价值果断选择的表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本应让世人来同情、关怀的盲、聋、哑残疾人却同情、关怀他人,看到了她在与残疾作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活在世上的人怎样才是有价值的、怎样才是幸福的。罗素的《我为何而生》把一位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的真实内心真诚地摆在我们面前,“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的同情”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幸福、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常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斗,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而寻死觅活,在父母体贴入微的关照下不感到幸福反而离家出走。

在教学这些文章时,要常常鼓励学生跟这些作家比较,向他们学习,进而鼓励学生拥有广阔的胸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舍弃“小我”,跳出个人的狭隘天地,努力向上,追求知识,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

总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就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就像歌曲《奉献》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样,只要每位语文教师都能以课文教学为载体,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为己任,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等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来。

6.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更是义不容辞。

在当今社会,许多学生人生观渺茫、目标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生观教育呢?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附加任务,应该重熏陶,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放到日常教学中去。”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如何体现其人文性,基点在于情感。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都是趣味性强、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仅语言文字好,而且思想内容好,教育感化作用显而易见。“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阅读是一种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上下功夫,就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起情感的鲜明爱憎。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光讲字词句和篇章结构,要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一环来抓。每节语文课,都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

每当站在讲台上,都要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把自己对课文的每份情感,每份理解,每份感悟,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传递给学生,力求与他们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可以先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作者史铁生坎坷的人生经历,然后用平缓的语言引出他那具有伟大而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然后,用饱满的深情范读课文。让平实、缓和的语气与史铁生坎坷不平的人生形成对比,让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脾气与宽容、内敛的母爱形成对比,让整个课堂情感涌动,激流潜伏,让无私、平凡的母爱荡涤学生的心灵!这种情感的激励,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了课文文本,也走进了实际生活。然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学生感慨万千,他们畅所欲言:谈母亲的关爱,谈母亲的辛勤,谈母亲的聪慧,谈母亲宽大的胸怀……语言虽朴实,却饱含深情,富有感染力。浓浓的亲情、崇尚劳动和感恩的心就在这“润物无声”的阅读中渐渐培养起来。

就这样,教学《养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创造了幸福;教学《开国大典》,激活了学生热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桃花心木》,学生明白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丰碑》中那尊无名的塑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作文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好文风的形成需要艰苦的努力,其中处理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是重要的一环,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言为心声,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

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之所以出现无话可写、内容空洞、废话假话连篇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让学生在情有所系中有感而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照产生的震动,在深入分析中看清主流,写出积极向上、展现时代风貌的好文章。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引导他们去发现人物积极向上的一面,重点观察人物品行中的亮点,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学生摆正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整个心态、整个文风就会积极向上,同时对学习语文文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课外阅读中

语文课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的面就有多宽。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在讲《赤壁之战》一课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在预习时找一找有关三国的小资料以便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未讲之前,同学们把收集的材料拿来看,哇,真的好丰富!干脆,就让大家来讲好了。你做主持人,掌握着发展的进度和主线,让同学们自己穿插历史事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对同一个事件,有时一个同学讲了,另一同学来补充,知识面远远超过了文本含量。

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同学们了解了一段三国的历史。这节课,课堂上浓缩了课外阅读的量,在课外延伸了课堂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借古喻今,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堂课的成功,在于课堂之外的丰富阅读。

由此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从富有古老底蕴的亚洲,到深情浪漫的欧洲,从阳光灼热的非洲,到热情神秘的美洲,每翻开一页就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徽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徽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不仅是一种必不可缺的书写用品,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墨的产生和发展堪称历史悠久,并且和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紧密相连。
  • 生理健康必知手册

    生理健康必知手册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生理健康必知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与健康、穿“衣”健康常相依、“食”以洁为先、健康为安“居”之首、旅游与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与健康、用耳卫生、科学用脑、运动与健康、体育锻炼与人体、青春期性保健、疾病与生理健康等。
  • 学生能力因素的培养(下)

    学生能力因素的培养(下)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热门推荐
  • 睁开眼看看我还在等你

    睁开眼看看我还在等你

    当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目光所及之处只剩无尽的黑暗
  • 呆萌小姑凉偶遇霸道男票

    呆萌小姑凉偶遇霸道男票

    在开学第一天,一位呆萌的小姑凉(夏丽媛)因迟到了认识了一位“一辈子”的朋友,他们一起同甘共苦,而这位小姑凉却不是一般的身世,她和他(顾向航)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会不会如愿成为恋人呢~~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江城枫火

    江城枫火

    一场自武汉开始的疫情迅速蔓延,一群平凡人滞留在同一家客栈。俞晚枫没想到,会在六年后再遇钟楚眠,一道她暗恋了多年的白月光。年少掩藏的秘密逐渐揭开,患难与共的重逢走向相守。屡闹矛盾的情侣、跨城追债的夫妇、逆行而去的医生、驰援经过的货车司机、外地来汉的旅人……他们在这场战“疫”中,是平凡人,亦是英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时代的每一个人,经历过磨难,终会成为一块磐石。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是一群英雄的人民。
  • 穿文后遇见了我的那个他

    穿文后遇见了我的那个他

    讲的是一个富家少爷,巧合穿书为良家碧玉小寡妇。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什么这位爷看上了我?眼没瞎?小女子不才,是个大老爷们儿柔儿不必言说,我知你心
  • 遗民的崛起

    遗民的崛起

    上古遗民的一步步崛起特殊的体质,神奇的际遇
  • 点燃生命的火炬(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点燃生命的火炬(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相信,人们若是掌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助于排除内心的干扰,避免心理冲突,从而有效地去解决困难,顺利地度过挫折和战胜逆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都要瞒住她

    我们都要瞒住她

    深入骨髓的自卑,对命运的不甘,某人的人生开启了戏剧化的转变,一步步揭穿扑朔迷离的身世。生命只有一次,不要留有遗憾,抓紧眼前人。谁都生命的主角
  • Salammbo

    Salammb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