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4200000013

第13章 安心

禅宗二祖慧可求法时,立雪齐腰,断臂表诚,请达摩大师为他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慧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出那颗扰动不安的“心”来,只得如实禀告。

达摩说:“我已为你安好心了。”

达摩让他找出“心”来,意在引导他认识到心的虚妄。慧可深感生命深层的困扰,请求达摩为他安心。在达摩的点化下,他认识到困扰自己的根源就是自己虚妄的执着,当这种虚妄的执着消失了的时候,虚妄之心就不复存在,真心遂炳然显露。

禅宗的开悟论,就是通过种种禅机,重现本来的心。

宋陆游《晨起》:“心安已到无安处。”很能写出安心的三昧。

自射

有一天,一个猎人追逐带着箭伤的小鹿。追着追着,抬头一看,见前面有一所寺院。这猎人平常很讨厌出家人,每遇到和尚就远远避开,今天他为了到手的猎物,便耐着性子,问站在面前的和尚:

“喂,这位师父,你看到过一只鹿从这里跑过去没有?”

站在猎户面前的和尚,是马祖道一禅师。道一见这猎户手执利箭,枉杀生灵,决意点化他,便明知故问:“你是什么人?”

猎户见这位和尚问话好生奇怪,瓮声瓮气地回答:“打猎的!”

“那你该懂得射箭喽?”

猎人心想天底下哪个猎人不懂得射箭,便不屑一顾地回答:“废话,那还用说!”

“既然你会射箭,那么我问你,你一箭能射几只鹿?”

猎人以为禅师是在探问他的箭术是否高明,扬扬自得,胸脯一拍,颇为自负地说:“一箭射一个,百发百中。”

道一听了,不露声色地说:“我看你这位壮士不懂得射箭。”

猎人被道一这话一激,浑身不自在,便反唇相讥道:“和尚说我不懂射箭,难道你懂得箭术不成?”

“我自然懂得!”

“那么请问你一箭能射几只?”

“我一箭能射一群!”

猎人听了,心生不忍,嗔怪地说:

“出家人讲慈悲,彼此都是生命,何必要射它一群?”

道一眼睛一亮:这个人内在的生命终于被唤醒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喝道:

“你既然知道动物也是生命,为什么还要射杀他们?你为什么不回转箭锋射自己呢?”

“射自己?”

“是的,射自己!你被欲望和无明烦恼困扰了这么久,澄明的心上积满尘垢,肮脏不堪,贪残嗜血,人性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兽性,你要做的,就是射死自己的无明、烦恼,射死自己的兽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猎人听了这话,顿时心地透明,当下丢弓折箭,拔出佩刀将头发削去,跪在道一禅师的面前,成为禅师的弟子。

学习佛法,就是要自射。自射是通过坚韧不懈的修行,来彻底清除自心的烦恼。宋惠洪《示禅者》:“能回箭锋射自己,方肯竿头放步行。”只有勇于灭却三毒的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步,成为人生的觉悟者。

桶底脱

真歇了禅师有一次到厨房,看到负责做饭的和尚,提着一个大桶在煮面,突然桶底脱落,里面的面食洒了出来。

佛门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出家的人非常惜福,一粒米也不能浪费。众人看到这个情形,都失声叫道:“好可惜!”

真歇了禅师却不慌不忙地说:“桶底脱落,应该欢喜才是,为什么烦恼?”

这是站在禅悟立场上来看待桶底脱的。

原来,“桶底脱”在禅林中常常表示彻悟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桶底脱的桶,指漆桶。漆桶,是盛装漆物之桶,或指黑色之桶。由于使用的时间长,桶身及桶内的颜色都浑浊不堪,既难以识别其最初之颜色,也无从区别与其他颜色的差异。在禅林,转指世人由于无始以来所累积的无明烦恼,隐覆了本具的真如佛性。因此禅宗把一旦解脱烦恼、泯灭妄想、全面大悟的情形,称为打破漆桶。桶底脱遂成为禅宗用来表示豁然开悟的用语。《碧岩录》第九十七则:“打破漆桶来相见。”即是说应以消除烦恼后的本来面目相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初入庐山》诗: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诗意谓:如果和青山不曾有过交谊,它就高傲得让你难以亲近。如果想了解庐山的真面目,只有等以后和它慢慢地接触、成为深交才行。这种深交,到了一定的时候,苏轼又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这在《题西林壁》中有所表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初入庐山》的绝妙补充。

观照事物,随着角度不同,得出的印象也不一样。只有与观察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跳出“庐山”之外,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结论。这首诗要人们超出时间的限制,而我们如果要洞识万事万物真面目的话,还必须超出时间的限制。

仍以观山为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说:太阳出来时,林间的烟雾渐渐散开;暮云归山,岩穴一片迷蒙,山间早晚有明暗的不同。春天野花竞发,幽香袭人;夏季佳木舒展,浓荫铺地;秋季风冷霜清,天高气爽;冬时水落石出,银妆素裹,山间的四季又有不同。

北宋画师郭熙在《林泉高致》里也指出了四时山色的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形容山颜色浅淡明丽),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后来沈颢《画麈》亦云:“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如僧人入定)。”

可见对于一座山的印象,不仅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且由于观察时间的殊异而殊异。对宇宙人生,必须用宏观的、跳出时空之外的眼光来审视方可得其真相。

把人生放到无限广袤的宇——空间中去感知,则渺小如沧海一粟。

把人生放到无限久远的宙——时间中来体认,则短暂得似石火电光。

因此,尘世的一切争竞夺取,皆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人们为利欲所驱,往往自蹈灭亡,岂不令人浩叹!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芸芸众生,从长远的时间以来,迷失本性,追逐外在的事物,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自由自在地驾驭外在的事物,就和如来没有两样了。

“转物”指摆脱物欲,能随心自如地驱遣事物而不被它牵着鼻子走。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用寓言的形式,生动地描写了迷己逐物的情形: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做牛马的时候,见到可口的草料、豆苗感到欢喜;做女人的时候,见到男人感到欢喜。牛马不是真实的我,否则做女人的时候也应该喜欢上草豆;女人也不是真实的我,否则做牛马的时候也应该喜欢上男子。轮回流转在生死之途,就为外物所驱使。如果是堂堂的男子汉大丈夫,就不要迷恋虚幻的外物了。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唐代的刺史韦丹和诗僧灵澈交谊很深。灵澈和尚在庐山时,作了七首咏赞庐山的诗寄给任洪州刺史的韦丹,韦丹读了,心仪神往,写了首《思归寄东林澈上人》诗: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休归计,五老峰前必共闻。

诗意谓官事繁冗,没有闲暇的时候,人生找不到最后的归宿,像云一样没有根蒂,漂泊西东。自己被灵澈的诗所唤醒,决意像西汉张衡(字平子)一样,写篇《归田赋》,毅然从官场抽身,在庐山五老峰前与灵澈作方外之游,以尽山林之趣。

灵澈见诗后,酬答一首: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前两句说自己悠闲自得,后两句说韦丹的言行不一。由于他指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这善意的嘲讽成了后世讥刺不能忘情于世俗,却偏要搔首弄姿,故意摆出一副方外高人架式的那类人的绝妙禅语。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记载,宋孝宗朝尚书鹿何年四十余归隐筑堂,匾曰“见一”,即是取灵澈诗意。由此可见“见一”是多么的不易。即使是甚得逍遥之趣的苏轼,其《临江仙》也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之慨,更遑论“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的芸芸众生了。

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苏轼《望云楼》: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白云的故乡是虚空。出山也好,归山也罢,都秉持那一份质性的自然。无心出岫的白云,是诗人性情的写照。它在文学史上的源头,则可以回溯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岫是山的洞穴和岩穴,从穴中涌出来的云叫“岫云”。白云无心地从岩穴飘出,随风变灭,卷舒自如;鸟儿在外面飞了一整天,倦了,悠悠地没入那一片苍茫暮霭,寻一枝丫祥和地栖息下来。

可见,“无心”还不仅仅是“出岫”,还包括“知还”。对于陶渊明来说,其为官为隐,皆出于质性之自然。

晋宋时的士大夫个个心里想做官,口头却对做官不屑一顾,陶渊明则是想出仕则出仕,并不以出仕为污;晋宋人标榜归隐,以为隐居是清高的同义词,陶渊明的归隐只是由于在官场上感到不自在,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丧失自己纯真自然的质性,才毅然归隐的,本不为求隐士名。出本无心,归亦无意。

“无心”即是忘记自己,不拘束自己的意思。但“无心”并不是没有真心,而是指把小我升华为大我,使小我自然消失。“鸟倦飞而知还”,意为凡是对生活感到疲惫时,就会有归心,归向心灵的故乡。日本的白隐禅师曾把这两句引用在《槐安国话》里。

“云静静地飘在天上,我也静静地活在世上”“不要为追求私欲而继续流浪的生活,要尽快恢复本心和纯真的人性”,这便是禅者的“无心”“知还”。

休歇

禅宗将断尽妄想的机法称作“休歇”,这是开悟论层面上的禅宗终极关怀。

休歇,是诸佛出世的本怀:“诸佛出世,祖师西来,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法门可以教给人们,只是要诸人休歇。”

休歇,是如来亲证的境界:“如来境界不是别的,就是大休歇、大解脱的境界。”

休歇,是对向外寻求的彻底反拨:“佛是尘埃,法是尘埃。终日求佛求法,有什么休歇的时候?”

休歇,是对珍贵本心的充分肯定:“如今的参禅者,应当充分树立起自信心。只有这样,才有个休歇处。”

休歇,是对心行意路的截断斩除:“不要运用心机向意根下揣测度量。如果这样,纵是经历再长远的时间,也没有休歇的时候。”

休歇,是对语言文字的扬弃摒落:“你们如果想寻言逐句,在语言文字上寻求终极的真理,纵是用尽聪明,设立各种问答辩难,也只是练成了油嘴滑舌的功夫,结果是离真理愈来愈远,有什么休歇的时候?”

休歇,是对烦恼心垢的剥离遣除:“直下休歇去,剥却长久以来累积的污秽心垢吧。”

休歇,是无心应物恬淡闲适的情怀:“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头都休歇下来,应物无心,就能处处得到闲适之趣了。”

休歇,是超越生死万缘顿息的境界:“只有休歇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才是彻底的解脱,不堕情尘,不居意想。”

“千种言,万般说,只要教君自家歇。”禅师的千言万语,都是要使人歇却妄念,以明心见性,以彻见“本来面目”。

休歇,在禅宗内部,向来有渐修和顿悟两种方法。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初夏未央王俊凯

    初夏未央王俊凯

    三年前因为一场事故夜夏央离开了这里三年后她回来了依旧是带着竟然不变的天赋在遇到他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 爆笑尸妃:邪王,求别追

    爆笑尸妃:邪王,求别追

    热血版简介:血海重生,他是凌驾四国的玄王殿下!墓底睁眼,她是艳倾天下的万僵之皇!妖孽对上妖孽,强者杠上强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言情版简介:初遇,她拿绣球砸了他的脑袋,叫他夫君;再遇,他手持一把折扇,挡在她的花轿前,声音清浅:“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新娘来。”——我知道你喜欢我,因为我也喜欢你。逗比版简介:听说玄王殿下要招兵买马,最好能把对面吓哭的那种。某僵尸就顶着那张丑死人不偿命的脸去了,拿到劳动合同那一刻,她懵了。姓名:墨承欢,职位:玄王妃。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这一世的痛苦是我的力量

    这一世的痛苦是我的力量

    讲述了主角的痛苦化为他的力量,忘却一切的力量,使得自己变得强大,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放下了仇恨,不在痛苦
  • 逍遥小医侯

    逍遥小医侯

    遭遇山怪,却意外遭遇报恩洗髓获得异能。叶忠实在是觉得这人生奇妙啊。灭校霸收跟班,打败武学第一高手,医者仁心,善人有好报。突破武学巅峰,最终抱得美人归。
  • 跨越千年的传奇

    跨越千年的传奇

    他天纵之才,仗剑江湖,斩妖除魔,拯救神州大地与水火中,只为了那传说中的境界。他废柴无能,浑浑噩噩,虚度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却又奇遇连连,最终拯救世界与危机之中。这是人魔妖三族鼎力的古老传说,也是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的往事。
  • 判官店

    判官店

    红尘伴盏醉今朝,碧霄随风笑黄巢。权倾天下遮云际,旌旗胜血苍穹飘。
  • 一袭白衣倾天下

    一袭白衣倾天下

    父亲,母亲原来都是自己的养父母啊,我一朝为妃,一世为后,与最爱的男人在一起了,我已经心满意足,可我为了寻找生母,又回到了现代,女主的生母,到底有怎样的身份呢?请大家拭目以待,这本小说为我的处女作。
  • 巩仙传

    巩仙传

    聊斋志异中,巩道人无名字,亦不知何里人,然其神通广大,袖里乾坤,上天入地,能穷人力之不可及。故人经考证,查其竟为南疆大理国人氏,一生坎坷奇幻,于是为其著书立传,供今人观瞻赏阅。
  • 绝世妖妃

    绝世妖妃

    她是玄门二小姐,未婚夫为得到天下,伙同姐姐灭其玄门,逼迫她跳下万丈深渊。大难不死,浴火归来,已经是另一张妖媚的脸,步步为营。为了顺利复仇,她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七王爷交易。他说:“我娶你,是为了你身上的东西。”她回答:“我嫁你,是为了报仇雪恨。”相互利用的过程中,彼此的心却双双沦陷,坠落情网漩涡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