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80800000004

第4章 蒙元帝国

当整个欧亚大陆在蒙古军团的铁蹄下颤抖时,其他王朝纷纷崩溃。只有在东方,一个当时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度凭借自己无比强大的经济实力,独力支撑起对抗蒙古帝国的重担。最终这个国家在力竭之后,壮烈倒下,和它殉葬的是一万多士大夫和这个民族的气节。

一、天纵奇才

忽必烈是蒙古大汗蒙哥之后的蒙古帝国的重要继承人之一,他在政治军事上的才华比他的前任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个大汗杰出很多。他承接了军事天才成吉思汗的军事智慧,具备了卓越的战争指挥艺术。灭宋战争,就充分体现了他在这些方面的才华。

忽必烈

东方的这个伟大国家,从公元前3世纪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以来,就逐步形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为在这块广大疆域上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综观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国有时候统一,有时候分裂。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统一才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根本利益的前提所在。

从907年唐帝国崩溃后,到13世纪初3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整个中华处于分裂与混战之中。在这种形势下,蒙古民族在北方草原悄然崛起,开始了建立大一统王朝的使命。明王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就曾经说:“天择元君,渐生草野,芟夷诸丑,戡定朔方。已而子孙,能奉天道,抚定中原,混一南北,胡汉一家”。到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的时候,他的先辈成吉思汗和窝阔台、蒙古大汗蒙哥等人已经把金、西夏、西辽、吐蕃、大理等这些割据政权扫荡干净了,在东亚地区只有一个南宋王朝了。忽必烈继承了蒙古人的扩张雄心,把蒙、汉、畏吾儿、契丹、女真各个民族组建起联军,开始了摧毁南宋王朝的战争,最后终于在中华大地上建起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

南宋的灭亡

二、战前风云

蒙元帝国与宋王朝在金帝国灭亡以前,是友好的甚至是盟友。成吉思汗就曾经利用宋金两者间的敌视,运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在发动征金战争的初期与宋王朝建立友好关系,实行与宋联盟共同灭亡金帝国的政策。南宋王朝没有看到北方这个新崛起的帝国比身边的金帝国,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会更大,只是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由于与金宋之间积累的仇恨太多太多,不仅有国家君王被俘虏的国辱,经过残酷战争给民众物质上和感情上造成的深深伤害,同时为了改变金宋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于是决定与蒙古联合对付金帝国。

不过蒙与宋也有过一些军事冲突。1227年春,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进攻金帝国的渭水北岸地区,同时还派出一支部队攻进宋国的和州、成州、阶州、凤州等地方,击破关外几座险关。1231年,窝阔台成为蒙古大汗时,在他主持的灭金战争中,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率领右路部队从凤翔渡过渭河到达宝鸡,根据蒙宋联合灭金的密约,派遣溯不罕向宋王朝借路,并且要求组成联军。结果宋王朝的地方部队把使者杀了,拖雷暴怒,于是把部队分成几路,攻打宋王朝的城市,最后蒙古部队竟然长驱进入汉中,袭击四川地区,并攻陷了阆州,经过南部之后才回来。1233年,蒙古军队围攻金帝国的蔡州,南宋依照盟约派大将孟珙率领军队一起攻破了蔡州,金帝国宣告灭亡。灭金后,蒙古却没有根据以前的盟约把黄河以南地区还给宋王朝,仅仅把陈蔡东南地区还给了宋王朝。南宋的军队于是乘蒙元帝国军队主力北归、河南防御空虚的机会,命令赵葵、全子才等部队袭击了汴京、洛阳两座城市。但是却因为“时盛暑行师,汴堤破决,水潦泛溢,粮运不继,所复州郡皆空城,无兵食可因。未几,北兵南下,渡河,发水闸,兵多溺死,遂溃而归。”宋王朝这次失败的军事行动,不仅没有按计划完成收复三京(汴京、洛阳、归德)的目标,最后却“兵民死者十数万,资粮器甲悉委于敌,边境骚然,中外大困”。

到金帝国灭亡后,蒙元帝国与宋王朝失去了共同的战略目标,对于蒙元帝国而言,宋王朝的存在是对自己统治的威胁,而宋军收复三京的军事行动又为蒙元帝国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借口。于是,从1235年开始,蒙古对宋王朝发动了军事征服战争。忽必烈在成为蒙古大汗前,就已经有两次规模比较大的军事行动。前一次是由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到1241年发动的,第二次是由蒙古大汗蒙哥于1258年到1259年发动的。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发动对西方的远征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灭亡宋王朝的战争。统率西路军的阔端连续把四川的成都、利州、潼川路等攻下,四川只剩下夔州一路和一些其他剩余的地区。从1237年到1241年,四川地区的蒙古部队在塔海的统率下继续侵略四川各地,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夔州(今万县、奉节)、万州的军事行动,并且锋芒到达巴东(今湖北省境)地区,企图将由四川通向南宋战略后方的通道,结果被宋国部队打退。而中路部队在阔出的统率下攻下了枣阳(今湖北省)、唐州(今河南唐河)等地。在这次战役中,发生了一次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南宋重要战略城市襄阳的陷落。当时襄阳城防部队发生内讧,结果一位高级将领向蒙古部队投降。结果宋帝国名将岳飞夺回130多年后,“生聚繁庶,城高池深,甲于西陲”的襄阳被蒙古军队占领了。我们可以清楚的对比南宋时期前后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失去了襄阳后,整个淮北大地已经失去了宋帝国的立足地,淮河防线将不得不放弃,最后通常只有退拒最后一道防线——长江防线。在失去襄阳后,蒙古军队接着占领了了荆门军(今湖北荆门),但是在攻打江陵的时候蒙古大将阔出战死,于是蒙古军队后退了。而蒙古的东路军向南进攻黄州(今湖北省),在西面则是攻占信阳(今河南省)、随州(今湖北省),在东面则是攻占了现今属于安徽省的合肥、安丰和滁州。眼看就要突破长江防线的时候,在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却死了,蒙古与宋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宣告结束。

到了1251年蒙古新的大汗蒙哥上台后,在进行西征波斯的时候,同时开始进攻南宋。为了实施大包围的战略,1252年蒙哥派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对南方遥远的云南大理进行远征,忽必烈等在1253年的秋天从甘肃省的临洮出征,到年底十二月就把大理城攻下了。1254到1255年兀良合台平定了整个大理。1256年兀良合台奉命“出乌蒙、趋泸江,划(通铲,引者)秃刺蛮三城”,“遂通道于嘉定、重庆,抵合州”,与四川的蒙古军队会合,然后一起镇守大理。当大将兀良合台把云南大理整合好,然后与四川蒙古部队取得联系后,大汗蒙哥于是在1258年对南方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主要分为五个方向进攻。而蒙古部队主力在蒙古大汗蒙哥的率领下分成三路攻进了四川。蒙古大汗蒙哥率入川蒙古部队主力中央突破,沿着嘉陵江往南进攻,六七个月时间就占领了嘉陵江沿线的几个城寨,包围了合州的钓鱼城。进入四川的另外两路蒙古部队在四川西部地区、四川东部地区也占领了许多城寨。这样,蒙古部队已经占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了。但是蒙古部队在钓鱼城却碰到了一次艰苦的战役,围攻钩鱼城进半年时间都没有攻下,到第二年七月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附近死亡,于是蒙古大军后撤了。而忽必烈在包围武汉市(古称鄂州)的时候,当时在前线作为总指挥的宋国的国家总理(宰相)贾似道秘密派遣使者到蒙古部队的军营里请求蒙古部队停止进攻,并且愿意让宋帝国向蒙古称臣并且施展出往常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岁币。忽必烈开始的时候没有答应,但是这时候他得知蒙哥死了以及阿里不哥想获取汗位的消息后,当贾似道再次派使者前来时,他便答应,待双方签订了密约后,忽必烈立即北还。此时兀良合台奉命率军由云南进发,转战上千里,进抵潭州(今长沙)城下,但是由于兵力太少而无攻取之力,便被忽必烈派军接应一起北还了;塔察几率军攻打荆门,分散了宋军的兵力;而李佺率军在涟水(今江苏省)打败了宋军,占领了相连四城。这之后,由于蒙古大汗蒙哥之死,使蒙、宋双方又停战了。

钓鱼城之战

三、战前形势

窝阔台和蒙哥二汗的灭宋目的都没有达到,接下来就是忽必烈的任务了。对于灭宋战争,忽必烈与他的前三任相比,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有利面:首先,金、西夏、西辽、吐藩以及大理,这五大割据政权已被前几任可汗征服了,忽必烈只需要专心征服南宋就可以了。其次,早年的成吉思汗就已经很重视对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不一样的领区该怎样统治的问题,耶律楚材等一些“治天下匠”受到重用,他们创建了很多相关的统治制度,为新占领地区的统治积累了经验。第三,前几任可汗通过长期的征战,在淮河以北的地区,以招降等途径组建了很多战斗力很强的武装部队,这些部队是忠于蒙古王朝的将领统帅的汉、契丹以及女真等各族构成的,可供忽必烈指挥。第四,南宋的防御力量已经被窝阔台、蒙哥二汗的征宋战争削弱了不少,南宋的部分土地已被占领,南宋的西大门巴蜀也已被冲开,南宋的北大门襄阳被找开过,防御势态基本被蒙古军摸清。前两次征宋的经验以及受挫的教训,为忽必烈的征宋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元军部队的装备

而不利面突出在忽必烈即位后,蒙古帝国出现大分裂,甚至出现内战。忽必烈不仅无法率领整个蒙古帝国的力量进行征宋战争,还要用一部分力量去应付一些蒙古藩王的叛乱。最开始是阿里不哥受到窝阔台和察合台后王以及部分将领的支持,举兵叛乱,这场内战打了4年之久。虽然阿里不哥投降了,但部分西北藩王却仍继续叛乱。接着,窝阔台后代海都受到术赤后裔诸王的支持,在叶密立地区举兵叛乱。而钦察、伊儿以及察合台等都已经另外成立了独立的国家,其中部分已成为敌对力量,但他们所能依靠的范围还是太小以致于经不起长期的战乱,经济文化受到很大的创伤,而且还没有得到恢复。蒙古帝国的大分裂,使得本是征宋战争中坚力量的蒙族武装力量也分散了,绝大部分被几个分裂出去的汗国和叛乱势力掌握。忽必烈只掌握了少部分的蒙古武装力量,他的武装力量大部分是投降过来的战斗力不是很强的汉、契丹以及女真等各族的武装力量。

总而言之,忽必烈要想摆脱面前这一大堆错乱不堪的问题,就必须仔细分析当前的形势,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其他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有可能完成征服南宋的艰巨任务。

四、战前准备

忽必烈一方面吸取前两任可汗征宋受挫的教训,另一方面采纳郭侃和刘整二将所提出的建议,决定采取先攻襄阳、后浮汉入江、直击临安的作战策略,并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方面,进行了以攻取襄、樊作为重点的各项战前准备。在策略定下来以后,忽必烈并没有对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因为襄、樊两个战略突破点,城墙坚固,军队战斗力强,不可能迅速攻破。如果以全军攻势来攻打襄、樊,全军将会长期屯积于坚城之下,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忽必烈是明智的,他把攻取襄、樊当作战前的一项准备,看上去只是双方的局部边境冲突而已。襄、樊二城果然有重兵严防而且储备了很多粮食,蒙古军用了长达5年的时间才攻破。

经过在襄、樊的长久之战后,军队得到了训练,并获得了大规模的步、炮、水、骑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还扩建了强大的水军。

另一方面,不仅制订了作战计划,而且做了全面进攻的兵力部署。根据之前制定的作战策略,战争计划将整个战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力走襄阳水陆,浮汉入江,主要往建康(今南京)、镇江方向进行突击,攻占京湖防区的中心地带,控制长江,抢占直攻临安的前沿阵地;同时派另几路军队假装攻击并拖住两淮、四川防区的宋军,以掩护主力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基本任务。第二阶段,主力从建康、镇江地带出发,攻占南宋首都临安;剩余几路元军进攻江西、湖广、四川和淮西、淮东地区的宋军,主要目的是掩护主力,并时机成熟时便灭掉这些地区的宋军,最终完成灭宋任务。

依据上述作战计划,做了相应的兵力部署,分为如下五路进攻:一路,由伯颜率领包括阿术、阿里海牙的荆湖行中书省组成,他们的任务率主力主攻襄阳,浮汉入江,直捣临安,完成作战的基本任务,并统率所有征宋的军队。二路,由首领合丹以及刘整、塔出、阿塔海、董文炳组成的淮西行枢密院,他们的作战任务是,在战争第一阶段时,从正阳(今安徽正阳关)地区分几路进攻以庐州(今合肥)为中心的淮西宋军,以掩护主力伯颜军并在建康地区与其会合;在战争第二阶段时,进行渡江往南或者其他临时性任务。三路,任孛鲁欢为淮东都元帅,带领山东地区的元军自下邳(今安徽邳县)假装攻击和钳制以扬州为中心的淮东宋军,同样是为了掩护主力伯颜军。四路,将原四川行省分设为东、西川两个行枢密院。汪良臣行西川枢密院,率军进攻西川宋军。五路,合刺行东川枢密院,率军进攻东川宋军。

五、灭宋过程

元灭宋战争的第一阶段:

史天泽和伯颜于1274年秋,率领荆湖行中书省以及元军主力走襄阳水陆,进入郢州(今湖北钟祥)。郢州城建在汉水两岸,有重兵防守,上千艘战舰,有铁索横在江面,使得元军无法前进。于是元军只好放弃郢州,率军攻取黄家湾,凭借黄家湾的溪水绕过郢州进入汉水,然后继续向东前进。元军来到沙洋后,劝当地的居民投降,他们不从,元军于是顺风向沙洋投金汁炮,用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屋,才迫使他们投降。

元军于1274年十一月抵达复州(今湖北天门),宋军投降。到了十二月来到鄂、汉两个战略要地。宋军的沿江制置使夏贵等用上万艘战舰驻守住各个险要之地。宋军都统王达驻守汉阳北面的阳罗堡,这是一个非常险要的地方,王达用机动水军扼守住中流,又抵挡住了元军的东下。元军发现在汉水的北面不远处有一条沦河,可以通过沙芜(汉阳北)而进入长江,于是元军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来迷惑宋军,即假装率军围攻汉阳,声称要从汉阳渡江。果然夏贵上当了,他连忙移军支援汉阳。元军乘机从沦河经沙芜驶入大江。伯颜接着率元军在汉、鄂、阳罗堡、沙芜之间的大江南北采用随机应变的战术与宋军血战,阳罗堡被占领,汉阳和鄂州被迫投降,几十万宋军差不多全军覆没。元军阿里海牙带4万兵驻守鄂、汉两地,而伯颜和阿术率大军继续向东行进。

1275年一月至二月,元军抵达长江南北沿岸的蕲州、江州、黄州、安庆府、池州,所到之处宋军都弃城投降。元军到伯颜达丁家洲(今铜陵以北江中陆地),宋军贾似道率13万大军在长江的南北岸布阵,夏贵用2500多艘战舰横于江中。宋军骑兵从左右两边夹岸攻击前进,并用大炮轰炸,水军则攻击宋军的正面。宋军抵挡不住元军的强劲攻势,只能败阵而逃,元乘胜追击,缴获颇多。随后,元军所到的芜湖、太平州(今当涂)、建康府、镇江府,宋军都主动投降,接着江阴、滁州的宋军也投降了。

所向披靡的元军

元军自鄂、汉东下以后,宋将高世杰占据岳州,并攻占了已投降元军的复州,与郢州、岳州以及复州等地的几万军队,千艘战船,扼守在荆江口(长江和洞庭湖的联结口)。元军阿里海牙率军抵达洞庭湖,高世杰的军队被消灭。元军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使得江陵、峡州、归州、沣州、常德府、郢州、复州都弃城投降。

长江以及长江沿岸各城都已被元军占领以后,宋两淮镇将张世杰用上万艘船舰在镇江以东焦山地区的江面上布阵,以十艘作一舫,然后用铁索联接起来,试图阻挡住元军南下。元军阿术和阿塔海率军从水陆四面围击,并派上千个射技高超的人用带火的箭烧毁宋军蓬墙,即刻间火焰满天。宋军惨败而逃,元军继续追杀,缴获几百艘船只。

在伯颜率主力军自襄阳进发后,同时,几路其他的元军进攻了就在他们前面的宋军。西川的元军占领了嘉定府,于马湖江大败宋军;东川的元军占领了云安和礼义城;淮东的元军孛鲁欢袭击并占领了海州、东海,涟州和清河的宋军投降,秃满歹率军两万进攻淮安,威逼淮东宋军;淮西的元军,自正阳出发,进攻庐州、安庆、历阳,并与伯颜军会合于建康府、池州以北地区。

至此,1275年五月,元军灭宋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南宋防御体系的核心地带荆湖地区完全在元军的控制之下,而且长江也已被元军控制,两淮、四川以及江浙3个防区已被分割。第一阶段基本任务完成。

元灭宋战争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忽必烈派伯颜去了上都,原因是:窝阔台系的海都于西北地区举兵反叛,与忽必烈争夺皇位,因此忽必烈想停止征宋的战争,派伯颜率军讨伐海都。伯颜则向忽必烈分析当前形势,极力主张不要停止灭宋战争,忽必烈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其返回了征宋战场。

1275年八月,伯颜回到镇江前线,进行了第二阶段征宋战争的部署。兵分五路全面进攻南宋:一路,仍由伯颜率主力攻占南宋首都临安;二路,由阿里海牙率军攻占湖南;三继续前进的元军路,由宋都带和武秀攻占江西;四路,由东西川元军继续进攻东西川的宋军;五路,由阿术率军向以扬州为中心的淮东宋军进攻,阻止他们支援临安,以掩护元军主力攻占临安。

元军伯颜于1275年十一月,率主力兵分三路进军临安,右军由阿位罕率领,出建康,经广德,方便出独松关;左军由相威和董文炳率领,走海路直趋许浦和澉浦,到浙江;伯颜、阿塔海由中道节度各军,期会于临安。三路元军主力基本上不用交战便降服了宋军兵力薄弱的沿途各城镇,在临安以北地区顺利会师。宋军投降,并派使臣送来传国玉玺与降表,伯颜接受了。当元军到了临安以北15里时,宋陈、张世杰、广二王逃走,元军派兵追杀已经来不及了。伯颜命左右翼万户在临安城巡视,宋宗室大臣依次来见,行中书省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忙古台、范文虎入城视事。宋恭帝显、太后以及宗室大臣被送到上都。至此,为1276年三月,南宋灭亡。

李庭芝被俘

1276年元月,由阿里海牙所率领的一路元军攻占了潭州以后,湖南各州郡都投降了。而由宋都率领的一路元军也很快征服了江西和州郡。东西川元军继续进攻他们的当面之敌。淮西制置使夏贵于1276年二月,以淮西诸州郡来降,至此淮西被元军全部占领。

在淮东,伯颜自上都回到前线路过山东时,派在下邳攻占淮安,战宝应,经过高邮,控制了扬州东北的湾头,中断了扬州与泰州、通州的联系,分给了阿术指挥。阿术派孛鲁欢栅扬州西北的丁村,阻断了高邮、宝应的馈运通路,攻占了泰州的新城。淮东守将李庭芝和姜才出击了好几次,都被打退,后来他们留下朱焕坚守扬州,率几千步骑向东走,试图入海。阿术分路追杀,李庭芝和姜才随从部队被杀,二人只好入泰州城。朱焕便立即以扬州降,李庭芝和姜才被泰州守将抓住投降元军,之后二人在扬州被斩。通州、高邮、宝应接着都投降了元军,淮北也被元军全部占领。

元灭宋战争至此基本结束,接下来主是要清除南宋的残余势力了。

六、胜利之因

从整个元灭宋的战争过程中可以看出,进展得很顺利,而且花的时间也不多,仅有一年半。而忽必烈之所以在蒙古帝国处于大分裂且诸王叛乱的混乱情况下,还能如此顺利地获得灭宋战争的胜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经济与政治的准备

忽必烈可汗自1260年即位至1274年发起全面攻宋,这中间的14年时间里,对他所统治的广大范围内做了一番用心良苦的经营,这个范围是:东至女真故地;西至吐蕃、大理;南至淮河流域的以汉族为主的广大地区;北至蒙古高原。为灭宋战争打下了牢固的政治、经济基础。

首先,采取“祖述变通”的行政方针。这一策略是针对原蒙古统治方式“文治多缺”的弊端提出来的。以前蒙古人有掠夺土地却不派人驻守,只会肆意杀人甚至是屠城、抢夺财产、掠夺人口当作奴隶、把大片耕地抢占为牧区等许多非常原始野蛮的行为。“祖述变通”指的是对蒙古各方面的传统与做法,一方面要继承,一方面也要改革。也就是说,既要“变通”“本朝旧俗”,去掉弊端;“蒙古旧俗”不全部抛弃,但也不能完全遵循“汉法”。忽必烈在即位诏书中提出“祖述变通”方针的同时,还强调说:“勋亲斯托,敢忘列祖之规?”说明他仅不敢忘记“列祖之规”,而且还要继承。忽必烈实行“祖述变通”方针的目的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经过“变通”创建与汉族为主的广大占领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情况相一致的统治方式和统治制度;而另一方面,则经过“祖述”得到蒙古各阶层尤其是勋贵们的支持,以巩固蒙古王朝的统治。忽必烈最终达到了这一目的,他进行了一系列“兴利除害”“补偏救弊”的政策以及建立了相应的较系统的统治制度。

其次,组建了封建阶级联合政权。早在忽必烈年青的时候,蒙哥可汗命他管理漠南汉民居住地的一切军政事务时,他就任用了部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军政能人。即汗位之后,他立马组建了封建阶级联合政权。据《元史·世祖纪》的粗略统计,中统元年至中统四年(1260—1263年)前后任相位的共有16人,其中有6名是汉族的,有5名是蒙族的,契丹族、维吾儿族、女真族、回族各1名,还有1名的族别不详;被任命的19名正副宣抚使中,有15名是汉族的、有2名是畏族的、回族和女真族各1名;还大批地使用了汉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各民族的武器装备。忽必烈登汗位的那一年,他还根据中原传统王朝的纪年法使用“中统”年号。10年之后的1271年,忽必烈围攻襄、樊时,不再使用蒙古国号,而将国号改为“大元”。忽必烈当时所统治的地区、民族众多,使得这样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忽必烈也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为灭宋战争作好了准备。

第三,纲纪严肃,民众受到保护。忽必烈即汗位后,多次下诏,严禁诸王、官吏和军队打扰和伤害广大人民。诏令上列举了许多有利于保护民众的条款,如:各地管民官,要防止军马和使臣进入州城、村居、镇市,打扰到良民;任何军马不能停靠在村坊;诸王、使臣和师旅有仗势欺民者,将严惩不怠。忽必烈即位第四年便开始全力加强县级政权,因为县官品级虽小,但却直接管理着民生,以往总是任人不当,使得高层恩泽不能下达,而下层的民情也不无法上通;所以应当选任真正为民众办实事的廉干之人。于是把“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此5项作为县官的考核标准。能做到其中4项或五项的县官可以得到提升,否则将被降职或免职。忽必烈刚刚即位时,就实行俸禄制。忽必烈即位第九年建立御史台,专百官的善恶和黜陟。

第五,积极地恢复与发展生产。忽必烈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在即位的当年就建立了十路宣抚司,要求宣抚司的官员“劝农桑,抑游惰”。并要各路宣抚司挑选一些通晓农事的人,充当各处的劝农官。次年设立劝农司并在各地设置劝农使。第三年,要求行中书省、宣抚司以及诸路达鲁花赤、管民官,说服民众开垦荒田,种植桑枣。1270年成立了专管农桑水利司农司。派劝正官在境内巡视是否有灾情农官和通晓水利的人,巡行于各郡邑,察举勤奋和懒惰的人。每年的十月,要求各州县派一名正官,在境内巡视是否有灾情,如果有要想办法治理。1270年,还颁布了共有14项的农桑制度,每50家设一个农社,挑选一个年知农事的年长者当社长,职责是教督农民。如果社中有农户因为家中疫病凶丧而无法耕种的,整个农社一起帮助其耕种。1273年颁发《农桑辑要》一书给农民,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积极兴修水利、发展林业和副业、组织军民屯田、安置流民。

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手工业逐渐得到恢复与快速发展。据《元史》中所载:“其用心周悉若此,亦仁矣哉”“与古先帝王无异,岂辽金所能比哉”。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元朝政权得以巩固,确保了灭宋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第六,备荒救灾,赈恤“不能自存之人”。忽必烈即位第六年,开始设立常平仓和义仓。常平仓设在路府,“丰年米贱,官为增价籴之,歉年米贵,官为减价粜之。”而义仓设于乡社,“丰年每亲丁纳粟五斗,驱于二斗,无粟听纳杂色,歉年就给社民”。这样一来“使饥不损民,丰不伤农,粟值不低昂,而民无菜色。”实行赈恤的政策,即免去灾区灾民的差税,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灾区灾民救济他们薪米和医药。

第七,严禁滥杀,刑法宽大。忽必烈即位当年,大赦天下,在诏书中说道:“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万一差误,悔将何及,人命至重”。所以,反对以前“凡犯刑至死者,如州府审问狱成即行处决”的行为,并规定“今后民间犯死刑及部曲获重罪,鞫问得实,先具情事始末奏闻待报,然后置诸法”。即将生杀大权收归朝廷,只有朝廷才有叛死刑的权力。即位第六年,忽必烈“谕诸王、驸马,凡民间词讼无得私自断决,皆听朝廷处置”。忽必烈为了防止一时的误叛,对众臣们说:“如果朕是在很愤怒之下,将有罪的人定成死罪,但叛错了,那么你们要在之后的两天内复审一次并告诉我”。还对右丞相史天泽说道:“朕知道自己容易在一怒之下杀人,这时你应当提醒我,要复审之后才可以这样做。”就当时的社会来说,滥杀人的现象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的,例如:杨大渊因为得知他的部下王仲与一名宋将通信之后,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便把他杀了。但依据《元史》等史书上的记载,当时还是很注意贯彻不滥杀人的政策。例如,在1273年时有某司叛定50人死罪,便“诏加审复,其十三人因斗殴杀人免死充军,余令再三审复以闻”。

元朝统治的淮、汉以北地区,当时在“祖述变通”方针的引导下,通过十几年的整治,经济获得恢复以及迅速发展,人心安定,一片繁荣的景象,对于1274年的灭宋战争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经济、政治基础。

(二)正确的政治、军事指导

首先,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两方面结合使用。忽必烈按“祖述变通”方针,将暴力与和平这两个对立统一的两个手段紧密结合、交换使用,确保了赢得此次战争的胜利。忽必烈在战争准备开始前,指示总指挥伯颜不要施行杀掠。伯颜亲自监督所有元军将士贯彻了忽必烈“不杀掠,恩威并施”的方针,一面坚决发动武装进攻;一面进行了强大的政治攻势。

其次,在一段时期内集中主要力量攻打一个主要敌人的战略指导。忽必烈善于抓住当前主要的敌人,并用一个拳头打人,绝不出两个拳头或者是四面出击,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战略指导原则,即在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主要作战方向。

第三,采用闪击战。忽必烈和他的统帅部为了达到闪击战的目的,施行了各种有效措施:其一,使用各种蒙蔽对方的手段,来掩盖他们的战略企图;其二,打破常规,在对方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施行了主要突击;其三,不能因为无关紧要的一城一地或气候等而影响进攻速度;等等。

闪击战

第四,准确地施行主要突击。忽必烈和他的统帅部都很善于选择对全局战争起决定性作用的作战方向,并集中主要兵力攻击,绝对不会使兵力分散,使主要突击能够成功施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最开始就选择好了正确的主攻方向,然后元军统帅充分发挥了主攻与助攻方向互为条件地密切配合,使得主攻方向得到了保证的同时,也加强了助攻方向的胜利。

第五,采取多兵种协同作战策略。元军之所以能够顺利的从汉水进入长江,其关键原因就是正确处理了各兵种之间的紧密关系,指挥各兵种协同作战。如果元军没有骑、步、水、炮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就会不敢也不可能取得浮汉入江作战的胜利。元军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指导思想是: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支持。骑、步、水、炮各兵种,都是各有利弊。因为协同作战,集中了诸兵种的长处,这样所形成的战斗力比单一兵种要强大很多。

集合兵种的长处作战

忽必烈在灭宋战争中展现了他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使得此次战争与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军进行的征西夏、征金、三大西征等几大战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也有着更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忽必烈的战争指导艺术,在全世界的古代战争史上都是属罕见的,很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同类推荐
  • 明兴天下

    明兴天下

    男主角以普通身份穿越时空,回到大明天启皇帝时代。挽救民族危亡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义务,在经历改革变法失败之后,最终通过武力救赎再续华明,不仅让大明的命运扭转,也给与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重新选择命运的机遇,最终功成身退。
  • 大汉侯

    大汉侯

    哀大莫过于心死。姬梵,为情所伤。后,遁入空门成为小道观的第二位道士,因意外事件穿越到西汉孝文帝时期。这一年,文帝初登大宝君临天下,不过朝堂却被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所把持。不知道,这个世界又会因为姬梵的到来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 汉末之袁氏争霸

    汉末之袁氏争霸

    21世纪的屌丝袁旭,走在大马路上低头玩着手机,咚的一声掉进了没盖好的下水道了,啊,我再也不低头玩手机了。然后当袁旭清醒时发现自己变成了婴儿,苍天那,大地啊为什么会这样......于是袁旭在汉末开始了征战天下。
  • 风尘战歌

    风尘战歌

    这是一个充满着战乱的年代,人们都在战火中挣扎,权势与利益诱惑着人心。谁能抵挡无尽的诱惑,是否在人性的最底层,才能唤醒心内中的那份炙热。风火席卷中原土,尘埃飞扬盖苍天。战破天地唤人性,歌颂今朝享太平。
  • 无上王侯

    无上王侯

    姜凡是包拯眼里的异类,包拯却不得不让自己的独子拜他为师。姜凡是苏轼的挚友,但苏轼十几年的沉浮却由他注定。姜凡还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眼里的阴谋家,即使斗得你死我活,也不得不遵循着姜凡为他们定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大宋的天空晴朗许多,阴霾只在人们心里,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姜凡觉得,这样的世界需要一股血液,一股新鲜而狂热的血液。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如此清晰的站在眼前,姜凡只叹千秋青史难书,栋梁也好,奸臣也罢,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能够阻止我的人。
热门推荐
  • EXO爱的独白再美也不如你们

    EXO爱的独白再美也不如你们

    早在你转身的那一刻,我早已注定不会再拥有。在你转身之后,我的心就已经碎成了两半。也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心好痛,撕心裂肺般的痛。。。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泪再一次崩溃了。无能为力这样走着,再也不敢骄傲奢求了。我还能够说些什么,我还能够做些什么?我好希望你会听见,因为爱你我让你走了……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一切回到原点,成为了空白,可不可以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分手只是一瞬间,而伤痛却是一辈子。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心里没有被刀子割过,但疼痛却那么清晰。这些胸口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爱人伤害过的伤口,远比那些肢体所受的伤害来得犀利,而且只有时间,才能够治愈。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呵呵,我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到幸福,梦醒了,幸福走了,留下旳,只是悲伤。。。
  • 我爱江山更爱你

    我爱江山更爱你

    21世界的普通小职员,睡了一觉醒来差点没冻死,穿越到五代十国,最乱的时候,还捡了个宋太祖赵匡胤。着送上门来的能不要吗,抱紧大腿好吃肉。不过这半路杀出来的又一个皇帝,有点儿不正经啊,居然想刮跑她的小赵赵,这怎么行呢,荣华富贵马上就到手了,这你抢走了可咋整,啥,你给?可以可以,非常可以。
  • 八楼上,九楼下

    八楼上,九楼下

    她楼上,他楼下;他忧郁深情,她天真无邪;他被阴谋环绕,被爱人背弃,却始终冷静自持,保守着所有的秘密,独自舔拭伤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前世,她瞎了眼竟是没看出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为了能够迎娶豪门千金,竟是害她惨死片场。重生醒来,她是岳家二小姐,明明是原配所生,却顶着私生女的名头,为保清白而跳水自杀。一场商业联姻让她和霍家那个有着窝囊废之称的花花公子霍老四绑在了一起,岳沐沐要求很简单:踩死渣男,踢死贱女,只要这个窝囊废不挡她路就好。只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面团似的很好糊弄的老公竟有些深不可测?看霍岳夫妻档强强联手,活跃无敌在全世界面前虐渣、虐贱、虐死单身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约战梦的进行式

    约战梦的进行式

    当生命消逝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是化做一颗流星,从此永远消失在天际吗,如果我死了,你,会为我留下眼泪吗。——梦千我有过温暖、有过爱情、有过家人,但是现在我一无所有,我剩下的,只有最强,我不允许背叛,我也不允许精灵,小梦,请你,去死吧。——艾伦《约战,梦的进行式》每周末和节假日与大家准时见面,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鸿蒙道

    三国鸿蒙道

    洪荒初年,动乱不堪,爆发了洪荒之难,龙凤初劫两大灾难,后巫妖争斗不休,妖帝帝俊,妖皇东皇太一和十二祖巫双双身陨,洪荒破乱不开,鸿钧道祖现,修补洪荒大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思君千里望南山

    思君千里望南山

    外表纯洁美好,气质出众天才少女夏幽山自小便完成了学业,本想出去,撩撩帅哥,装个林黛玉,扮猪吃个虎,却被父亲告知“山山啊,既然你已经完成学业,那就去当童养媳吧!”,这是亲爹吗?说是来体验初中生活,不过是逃过小时候的娃娃亲。腹黑邪恶神秘冰冷贵公子墨九南对这个少女是一见钟情。地球这么大,该遇终会遇,一遇就是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