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5900000026

第26章 蓝色海疆与白银资本(4)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事实上,明朝时中国具有很强的航海能力,但由于明朝政府的规定,海防后来却出奇的弱。

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对外贸易已经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也有利可图,但因为明朝的“禁海令”,和国外通商是被严令禁止的。中国出产的茶、瓷器和丝绸都能在海外卖个好价钱,据说丝绸运到南洋价格可以提高十倍。这样一来,一些中国的商人或海盗,如王直、徐海等人为了经商发财,开始与倭寇互相勾结,形成海上走私集团,使得倭患愈演愈烈,那些商人也就成为了倭寇的一部分,才有了《明史·日本志》所说的:“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的说法。

王直,《明史》亦做汪直,这个人扮演的角色很关键,他的一生也和当时的“海患”联系在一起。王直是徽州府人,由于同乡关系,他成为“徽商”代表人物许栋的得力干将,一起从事海上的私自贸易,舟山的双屿成为了他们海上贸易据点,而且由于有一些在南洋的外国商人支持,他们拥有一定海上作战实力。由于和沿海当地的富商之间的债务冲突引发了一些流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浙江总督朱纨率军突然袭击扫平双屿,朱纨的强硬做法,引发了当地从中取利的商人的不满,他们勾结朝廷官员攻击朱纨,最后导致朱纨忧愤自杀。

在“双屿之战”后,由于徽商首领许栋逃逸并再也没有出现,王直收集残兵,北上屯居烈表山(又名烈港)。烈表山位于定海县偏北约五十里的海中,和东南面的金塘山只一港之隔,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在《筹海图编》中曾提到:“王直,少落魄,有任侠之气。及壮,多智谋,善施与”。可见他还是有些能力和魅力的,在这期间王直的部队在烈表山还只是从事私自海外贸易活动,但不让手下抢掠,因此意见的不和使王直和徐海、陈思盼等人分裂,而且王直还总是设法与当地明朝官员接近,甚至帮助政府剿除某些海盗性质的海商,以换取当地官员的好感和支持,从而达到政府同意开市交易的目的。

在先后剿灭卢七、沈九、陈思盼、邓文俊、王丹等海商集团的战斗中,王直和他的私人部队表现出色,也使得他的海上垄断地位逐渐确立。其实,当时王直和沿海一些百姓的关系相当不错,后来的巡抚王抒就曾经写道:“滨海顽民图贼厚利,从而贩取柴米、酒肉以馈之,打造枪刀、铅弹以助之,收买违禁货物以资之,饰送娼优、戏子以悦之,每见官兵动静则星火徒报,官府密令哨探则推避不从。宁杀可爱之身而不忍背不可附之贼。”

明朝是个没有“创造力”的朝代,貌似强大,却过度重文轻武,演出过一些如“土木堡之变”之类的闹剧。当时奸臣和宦官一起祸乱朝政,朝廷自己却还做着“天朝上国”的清秋大梦。“禁海”就有些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当时的赋税很重,而明国的物产丰富,沿海百姓可以从海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就造成了当地百姓和王直的互助关系。不过王直和当地官员的亲密关系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效果,朝廷还是执意反对海外贸易。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七月,朝廷委派山东巡抚王忬为浙江巡抚兼提督,专门处理此事。此外,朝廷还调来了武举出身、驻守广东琼州的右参将俞大猷。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明军将领俞大猷和汤克宽分兵夹击烈表山,但在王直率众的坚守之下屡攻不破,最后明军两个士卒近乎于玩命似的潜入了烈表山,并点燃了寨中的火药库,俞大猷趁势进攻,王直率部在乱军之中突围,在收集残部以后,他已无处可去,只好流亡他乡。

海盗、殖民者、民族败类

王直率领残部在日本的平户定居,并和当地的日本人搞好关系,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在《大曲记》里曾记载“有个名叫五峰的大唐人来到平户津,住在现在的印山邸址,修建中国式房屋。”其中“五峰”所指的就是王直。

另外要说的是,一般的说法是在王直退避日本之前,明朝的官方文书还把他们称为“海寇”,而在那之后,王直的部队中编入很多日本武士,在作战时也用日本妆束进行伪装,从此,“倭寇”一词就屡屡出现在明朝朝廷的奏折中,这也算是今天这个“常用词”的起源,王直也自然成为了倭寇的带头大哥。

这一点很难想象,明政府所指的倭寇的头头竟然是一个中国商人,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流亡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渔民。

王直在日本训练军队学习日本刀法,并把日本武士作为作战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果说烈表山之战以前他还算是商人的话,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海盗了,朝廷官员的背信也使他开始报复。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王直的部队开始对浙江等沿海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日本当地的一些流浪武士也加入进来,同行的还有散居的各种海盗组织。

由于当时明朝的海防极弱,他们像蝗虫一样陆续扫平了当地的官署和海卫等一些海防设施。不仅如此,他们还陆续攻击县城和乡镇,对当地的百姓进行烧杀抢掠,给当地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也彻底改变了他们和当地百姓原有的亲密关系,各地的民众和乡绅也开始自发抵抗倭寇的进攻。

《明史》中记载:“王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破昌国卫。四月犯太仓,破上海县,掠江阴,攻乍浦。八月劫金山卫,犯崇明及常熟、嘉定。三十三年正月自太仓掠苏州,攻松江,复趋江北,薄通、泰。四月陷嘉善,破崇明,复薄苏州,入崇德县。六月由吴江掠嘉兴,还屯柘林。纵横来往,若入无人之境,忬亦不能有所为。”可见当时倭寇声势之浩大。

不过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在明总督张经率领之下,由各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还是还是于王江泾(今浙江为了实现自己“合法”海外贸易的梦想,决定赌一次。他率军来到定海港口,让部下都留在岸边,他上岸准备和胡宗宪等人进行谈判,但是刚进衙门就被抓了起来,并被软禁到了杭州。

胡欲通过生擒王直达到使倭寇解散的目的,但最后也没有取得预定效果,而王直这位“倭寇”的带头大哥,在监狱里度过了两年后,终于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被处决。

王直的想法和西方国家一些早期殖民者很相似,他是个商人,他想对外贸易,只是西方国家的商人很多人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而他却被自己的国家遗弃。不过要说明的是,烈表山之战后他组织军队对沿海进行侵略并屠杀自己的同胞,这却是很不应该的,他所走的路和他的结局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在王直死后,他的养子毛海峰继承了倭寇老大的位置,而且对沿海地区进行了更疯狂的进攻和掠夺。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俞大猷被诬免职,倭寇数百人流劫诏安,先后数次对附近烧杀抢掠,从海澄月港进入石码、长泰,又由漳州天宝进入南靖,沿途“焚劫杀掠不计”。后又劫掠平和和漳浦等地,倭患愈演愈烈。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毛海峰统帅舰队突袭金门,在该地建立补给基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毛海峰拿下了明军平海卫军营(今莆田县平海),倭寇以此为基地对周边陆地进行扩张和抢掠。

在沿海的军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时,倭寇的“天敌”们也已经到来了。

《明史》中对年少时的戚继光的评价是“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其实早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天,戚继光就从山东调到浙江御倭前线,任浙江都司金书。次年被推荐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不久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三府。这些地区是倭患最严重的地方,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在龙山他就曾击退倭寇的进攻。

抗倭初期,明军不敌倭寇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明军的战斗力很差。

到嘉靖的时候,各海卫的哨船“十不存一”,士兵数也不及明初的一半,明军的一些将领也很差,如赵文华等人。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明朝的那种官场风气令人很难对他们有所指望。当地的不行,政府也曾调过外兵,不过他们的军纪并不怎么样,虽然一般战斗力蛮强,但要是军饷不足就很容易纪律涣散,有寇的时候还好,无寇的时候他们就自行为寇,戚继光最早对付的往往就是他们。

后期明政府重用了像戚继光这样的将领,部分解决了将领问题,而在战斗力方面,戚继光到任后,上疏请求招募新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农民和矿工共三千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这支军队要英勇善战的多,被称为“戚家军”。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武装也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如瓦夫人领导的壮族人民武装和另一支来自湘西土家族的民兵。

第二个原因是兵器装备问题。

倭寇一般用的主要是日本刀和弓,其次是鸟铳等火器,其实弓和鸟铳应该不打紧,明军和抗倭军队也应该有这种装备,而且也不会落后。但是日本长刀就危险了,刀长约一米四左右,有长柄,其长度与重量大约是明军常用配刀的两倍左右,而且可以双手进行劈砍,而明军装备的就只能单手使用。

不仅如此,由于日本当时战斗都是小规模的,对武器的要求也就很高,造成许多日本武士对刀十分重视,日本当时的制刀技术也变得非常发达,他们在制刀的时候采用“包钢”技术,这样的刀刀身整体十分坚固。

倒不是说明朝的制刀技术落后,其实日本的制刀技术大部分继承的是唐代的制刀技术,明朝时中国也掌握了“包钢”技术,不过由于这种方法造价很高,大规模的军队装备不起,所以只有一些将官配有这种好刀,而一般明军配备的是一种短单手刀,这种刀只有刀刃部分才是钢制,可以想象到两种刀对劈的惨痛结局。

同类推荐
  • 祖墓鬼影

    祖墓鬼影

    清朝末年,结拜三兄弟林寿年、尹洪、聂振雄从庆王府掠得三件宝物,每人各得一件。然而,在随即出现“火烧聂家寨”的二十年后,尹家又遭血洗,险些灭门。在幕后黑手的操纵下,聂家后人聂铊(she)锋为夺宝复仇,费尽心机,不惜出卖灵魂,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尹家后人尹天杰,幸得侠士“魔心老人”相救后,习武励志,用鬼术、魔雾等法保祖墓,护国宝。多次挫败了土匪、官府黑势力和日寇的阴谋。历险无数,最终在八路军和抗日武装力量的帮助下,铲除了仇敌,保全了两宝。但寻找另一件宝物时······
  • 南明风云传

    南明风云传

    公元1644年,甲申国变。治隆唐宋的大明帝国在山河破碎风飘絮中,落下了繁华绚丽的大幕,不甘清军铁蹄蹂躏的大明志士却从未放弃复国之梦。生于现代的慕天客在机缘巧合之下重回明清鼎革的乱世风云,追随史可法、郑成功、李定国等民族英雄一道,书写了一部南明复国的英烈史诗。日月双悬,乾坤半壁,南明悲歌,中有碧血……
  • 谁的青春不荒唐

    谁的青春不荒唐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孩,该恋爱的年纪错过了。成为剩女后,在另外的世界里狠狠得爱上了他,她坚定地要把自己的初恋给未来的老公。身边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全然不顾。意外穿越到建国初期的她,亲眼目睹着历史的发生,在爱情、友情、亲情面临考验的时候,她该如何抉择......
  • 刃舞流光

    刃舞流光

    泛黄书页上铁板钉钉的事实,追溯回千百年前,历史却在悄然改变。1864年7月8日,武装组织新选组组长近藤勇带着副组长土方岁三以及一番队队长冲田总司,前去突袭居住着多名激进派成员的池田屋,却因为一颗携带着变异因子的天降陨石而被卷入强烈能量形成的时空裂缝,穿越到一个又一个截然不同的时空,过去、现在、未来,斩杀叛军,援助友军,此刻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一振振历史名刀,在久远的过往中,却显露出逼人的利光。守护历史、改变历史、毁灭历史,悠久的从前,一切会如何发展,人类今后的走向又将如何,那决定命运的短小想法,一念之间就在尖锐刀锋飞舞着的流光之下...
  • 南宋小地主

    南宋小地主

    兵王秦寿在一次任务中死去,意外穿到了南宋一个小山村,面对一群极品亲戚,秦寿各种腹黑报复,更忙着种田经商,誓要在南宋打下一片天,过上神仙般的悠闲小日子
热门推荐
  • 邻家王妃

    邻家王妃

    穆紫伊、楚俊溢,他们本是青梅竹马,紫伊从小便在楚俊溢的羽翼下成长,直到遇见了他,圣风国的英雄,圣风七皇子---圣情,这一切都变了,三人的感情纠葛,最后谁输谁赢?女主到底花落谁家?当圣风国的英雄对上圣风第一聪明美才子,谁会技高一筹更博美人的喜爱?
  • 玩明

    玩明

    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措手杀死燕王朱棣,改变了古代历史,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神秘油田的发现,步入官场的黑暗,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 鲲语

    鲲语

    六万年前,龙的胡子断了。银色的胡须,像蜿蜒的河流,轻轻落在了一条鱼的身上。鱼醒了,抖了抖身子,我们的星球,摔成了两瓣……发弹幕,吃烤鱼,再给地球缝个针吹唢呐,断生死,穿越异世教做人
  • 大神王爷倾城妃

    大神王爷倾城妃

    一把匕首,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她,顶级杀手萧灵若,魂穿成为云家废柴丑颜三小姐云灵若,开始了新的人生。被太子退婚,说她花痴?拜托,本小姐不喜欢种马,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被恶毒姐姐逼上擂台,废柴该死?抱歉,本小姐会让你生不如死。一枚古怪的蓝水晶戒指,一个女强者的灵魂,废柴开启逆天之路!他,一代强者,腹黑王爷,霸气宫主,却独独对她宠爱有加:“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别烦我之来世相见

    王爷别烦我之来世相见

    我叫女主角万万没想到,我穿越了苍天啊,大地啊,我知道作为杀手的我曾杀害过许多人作为毒医的我毒死过更多的人可是,不带这么玩的啊不仅给我一个面瘫的凶残王爷,还给我一个战斗力只要五的渣渣(萌也是种技能)你这样对得起我么?
  • 欲斗天下

    欲斗天下

    一个踏破神之巅的少年,被人追杀,遇到时空风暴回到了自己十岁的时候,决心重返神之巅,前世仇人,全部清算。既然让我重生,那么这世便让一切都在我脚下蛰伏颤抖吧。
  • 刀剑封缄传

    刀剑封缄传

    不朽之作。历尽十年艰辛,终磨一剑,值得一读!
  • 月光男孩回忆录

    月光男孩回忆录

    青春中总有一段无处安放的回忆,成就了现在勇敢自信的自己...
  • 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

    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

    《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精选了作者蔡小岑公开发表的《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我喜欢一个人,就像当初喜欢你一样》、《总有一个人,陪到你天荒地老》等二十多篇青春文学类短篇小说。全书里行间流露出许多独到的思考和发现,是青少年读者滋养心灵的良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