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5900000030

第30章 一个帝国的形象代言人(4)

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他已经明显感觉到国家的军队是个大问题,应该进行整顿。但是,他想到的解决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方法就是练兵,而练兵就需要征收专项的费用,所以加征练饷。征收练饷的结果是农民的负担越发沉重,在明末已经非常严重的赋税负担基础上,又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农民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是暴动,要么是卖儿女妻子最后还是饿死。

可以说,崇祯的加派练饷是导致明朝农村条件最后恶化并促使大多数农民起来造反的重要原因。但是他的出发点——练兵,也绝对是没有错误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因为他没有经过仔细的论证就把军队战斗力不强的原因归结于财政问题。

明代军队的战斗力差军心涣散,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根本,否则一切的努力也都是徒劳的。每年朝廷拨给军队的饷银是多少,都做什么用?这个基本的资金流向问题,崇祯都忽视掉了。还有其他的问题:军队贪污腐化成风,军饷不按时发放给士兵,势必会影响到士兵的情绪;将官本人的素质不高,不会练兵,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当初建立军队的目的只是维持日常治安而非对抗性极强的战争,所以许多军队从来没有国高强度的训练。

崇祯只看到了军队的战斗力不强,无法上阵杀敌这个现象,但这个现象产生的种种原因他却没有仔细分析。于是,他想当然地得出了结论:战斗力不高是因为缺乏训练,缺乏训练的原因是军备和钱物不足,要解决军备和钱物不足的方法就是派饷。

他这个计划得到了许多大臣们的支持,崇祯的大臣们大多也没有过军旅生活,对军队中的种种弊端也不了解,但是看到崇祯提出的简明而清晰的论证,他们都觉得计划可行。

于是,一项关于练兵的决策就这样形成了。没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只靠皇帝所知的一点点现象,作出了一个事关全国农民的决定,无论说是草率还是不负责任,都不为过。

练饷摊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北的满洲军队不时对明王朝的边境地区进行骚扰,有时还直接攻打到山海关内掳掠一番,对明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明王朝而言,对付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派兵剿灭。

崇祯的思路就是这样的,他对东北边境问题,所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寻找优秀的将领,委派优秀的官员,到前线督师,要彻底消灭犯边的满洲人,一劳永逸。但是,崇祯忘记了,在历史上,满洲部落只是明朝边境的一个民族而已,而且他们多年来都是被明朝统治的。后来,因为明朝的边境政策发生了改变,对边疆各族由羁縻改为预防,限制满洲人的活动范围,并对他们进行严重的剥削,最后逼得他们起兵抗明。

崇祯即位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统一女真各部,满洲正迅速发展壮大,对明朝也采取骚扰和掠夺为主,攻打为辅的策略。也就是说,当时后金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明朝正面交锋,战场只限于东北地区。

崇祯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也想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建立一番功业。但是,他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就决定要和满洲作战,完全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承受能力和战争可能持续的时间。

当时,明朝有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这些部队都驻守在哪里?哪些是可以自由抽调到东北前线的?满洲人有多少军队?战斗力如何?这些都不是崇祯关心的,他所关心的,就是能否找到一个赤心为国的将领带兵杀敌。没有这些战前筹划,就贸然决定开始战争,才会令明朝一直被这段战事拖着走,最终国家各个部分都出了问题而导致崩溃。

他也没有想过,是否可以选择战争以外的方式来解决辽东问题?

由于不堪重负,许多农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揭竿而起,对此,崇祯的态度比较暧昧,比之派饷和对满洲用兵,他对农民起义比较轻视,认为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所订立的祖训,一旦地方有变,地方官一定要如实、及时地报告,隐瞒不报者处死。如果属于紧急灾情,地方官可以不经过报告就直接开仓放粮,事后补报户部批准备案就可以了。但是,这条非常符合人性的、对地方有安抚力的祖训没有被真正的贯彻执行。

在陕西发生大饥荒的时候,兵部郎中李继贞上疏给崇祯,说明了延安一带饥荒严重,请求国库发放十万两银子用来赈济灾民。但是崇祯皇帝对这个建议没有同意,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练兵的派饷还不够,现在用国库的钱来救灾,练兵的计划就要搁置了。

作为皇帝,崇祯认为只有属于国家级的大问题才能从国库拨发银两来出来,至于其他问题,就应该找专门的官员去处理。而且他觉得一时的饥荒还不足以激起民变,但军队在北部边疆的处境却非常吃紧,如果没有专款去练兵,敌军打进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以说,如果当时陕西的仓库还有粮食的话,也许还可以缓解一下事态。但是,崇祯对下面的情况不了解,当地的仓库究竟是什么情况,是否能够担负起救济灾民的任务,他一无所知。

给予明王朝最后的,最沉重打击的李自成起义,就是在崇祯皇帝未应允开仓救济的历史背景下揭竿而起,然后慢慢发展到一支无往不利的强大军队的。

李自成的军队大部分由破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组成,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但是比崇祯加派练饷训练出来的军队的战斗力要强很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嘲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援助与救济的灾民,与掌握着他们生杀大权的王朝与皇帝之间的战争,结果是占有资源最多的一方失败。

得知农民起义之后,崇祯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对待满洲人的策略大抵相同:以剿灭为主,诱降为辅,最后的目的还是全部剿灭。基于这个思路,他又派军队到西部去镇压农民的起义,而军队战斗所需的费用,还是要继续加派新税,由没有起义的农民负担。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农民是因为负担过重而起义,但朝廷和皇帝没有给他们减轻赋税,相反,却以暴力镇压的方式逼他们与朝廷作鱼死网破的斗争;另一方面,不堪重负的农民起义了,而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或不愿起义的农民,则因为朝廷要镇压起义者而加派新饷而变得负担更重。

久而久之,这个恶性循环将把所有的农民都推到起义军中去,因为自己想要的得不到,想免除的苛捐杂税反而更多,自己的生活不时在死亡线上挣扎……也只有起义以夺取最后的出路了。

停滞的帝国:亡国背后的余音

崇祯朝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在它之后的中国没有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紧随其后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是给我们演出了一场封建盛世的绝唱而已。同一时期,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率先拉开了宪政共和或者说准宪政共和的序幕,而沙俄也即将迎来彼得大帝亲近西方和学习西方的时代,对中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忙于铲除客氏和魏忠贤集团,为巩固政权扫平障碍。

与欧洲的封建集权制不断削弱相比,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一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帝王)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黄宗羲反帝王的思想并不仅仅流于情绪的宣泄,而是试图用制度设计来对君主的权力进行制衡,但是这种制衡理念还仅仅停留于用宰相和内阁六部来制约皇帝权力的初级设计之上,历史的局限性使他无法再往前跨出一步。事实上,明末东林党人与阉党之间的如火如荼的党争之势非但没能削弱帝王的权力,反而从客观上更加巩固了帝王的绝对权威。

与崇祯同期的欧洲诸国也同样处于一个风雨飘摇和巨变的关口。与中国不同的是,在这个关口,一支新兴的力量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欧洲诸封建王朝已开始受制于基于跨国贸易之上而产生的新兴的财富阶层,各个海洋国家要想在强国林立的欧洲站稳脚跟,不得不一步步地依赖和鼓励这种阶层的存在和壮大。

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班牙国王会支持意大利人哥伦布去寻找新大陆,并且屈尊与他签订了关于掠夺来的财宝按比例分成的契约,而明王朝却会劳民伤财地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炫耀国威,终因耗费过大而不得不终止。从民间自发产生的、比西方先进一百年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也由于帝王惧怕“外通蛮夷”而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就在西方不知不觉为制度变迁进行铺垫地时候,中国的君主们包括勤勉的崇祯皇帝却殚精竭虑地巩固王权,其他能对王权构成威胁的一切不稳定因素,诸如宗教、地方势力、工商阶层、海外贸易都牢牢掌控于王权之下。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还设有宰相之职,内阁六部以及宰相对皇权还有一些制约,而自朱元璋开始,罢丞相一职,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甚至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监视百官和江南士绅阶层,开特务政治和恐怖政治之先河,中央集权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祖宗之法面前,勤勉有加的崇祯皇帝从其先辈那里所能继承的治国智慧也只能局限于宫廷政治上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至于其他的经天纬地之才,便乏善可陈了。

他本想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但是,巨额的战争费用和臃肿的官僚体制的耗费无度,都使任何“慈悲”的政策转眼之间变为“苛政”,面对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境况,崇祯虽然不止一次地下“罪己诏”,但是,这种“自我批评”的理想主义道德境界于国计民生毫无用处。

任何制度变迁首先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安排是对民间创造力特别是制度创造力的充分尊重、引导和肯定,中国的历代帝王,包括崇祯在内,当然不会“英明”到让臣民都富裕和强大到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地步,所以,任何所谓的“仁政”终究都是花架子。

崇祯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仅要拥有强势的权力地位,而且要充分地尊重民意。

同类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洪武大帝(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洪武大帝(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之中,赤贫起家,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以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同时代的众多厉害角色,几乎是赤手空拳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朱元璋之后,燕王朱棣为夺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为千古之谜,而朱棣在惊涛骇浪中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永乐大帝。
  • 匡扶唐史

    匡扶唐史

    一位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被文曲星君送回大业末年,去修正被众多穿越文混乱的历史。
  • 方向小说

    方向小说

    黄帝与炎帝以及蚩尤的战争,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历史.而本文叙说的是黄帝的身世,黄帝与炎帝.蚩尤的交往,以及中华民族的一段发展开创史.
  • 魂断鸡鸣山

    魂断鸡鸣山

    这是发生在大清盛世康熙年间与雍正年间的一段秘闻,这是一个发生在川黔滇一个小镇的传奇故事,其充满了无限的爱恨情仇呈现,也展现了一段较为人知的历史演绎、、、、、、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 长情醉红颜

    长情醉红颜

    美人厌时迟,静候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热门推荐
  • 怪物方式

    怪物方式

    叶柒看见了霍寒渊带着他那个初恋回到了他们的家,当着她的面牵着手热吻,眼里是她和他结婚多年却从未见过的温柔。看见她的到来,霍寒渊眼底的温柔瞬间消失不见,他声音像是九寒天里的冰,让她感到刺骨的寒冷。只听他开口,“我们离婚吧,你占了霍太太这么久的位置,如今柔儿回来了,你也该走了。”叶柒嘴唇动了动,“好”,正准备转身离去。“柔儿犯了一个错误,作为你占了她的位置的补偿你就替她坐两年牢吧,作为......补偿。”霍寒渊猛然间又跟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心中最后一点爱意,像摔到地上的瓷器,支离破碎,她目光冰寒,声音坚定,“好啊。”五年的温情你视而不见,三儿哥哥说的对,情爱什么的永远只是一个泡影,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客气了。这样想着,叶柒瞳色慢慢变化,隐藏了这么久,为了让他觉得她和他一样都是正常人......现在不需要了。
  • 生活因青春而精彩

    生活因青春而精彩

    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了!
  • 凤倾天下狐狸当王妃

    凤倾天下狐狸当王妃

    沫寒是Z国的顶尖杀手,却中了头目的圈套死于任务。异世重生,她成为了神兽九尾彩狐。他意外来到这里,意外的遇到了她,将它带回府中。她要自由,他给她,她要傲视天下,他帮她。不过她却说;‘‘结婚我可不帮你。’’
  • 安九爷的宠妻日常

    安九爷的宠妻日常

    苏家大小姐苏乐昭,一生无欲无求,只有那个男人,入了她的眼,也入了她的心。安家九爷安禅,京城的太子爷,为了她,跑到洛城,只为不再错过。重生一世,安禅不允许那个女孩再一次从自己身边消失,他曾经以为他的选择都是为了她,最后才发现,那都是他以为。这是一部男女主都有病,男主有点病娇。【PS:甜宠文,男强女强。】
  • 定情古堡

    定情古堡

    一个古老的家族,为了长久的发展,抛去亲情,一切唯金权为力,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这样的框架下,身份悬殊遭人唾弃却不依不舍,借在古堡分立的争夺掌权人下,朋友相助,成为了古堡主人真正掌权了一方,有了婚姻自由的权力。本故事由小巫…?(安可巫)提供.
  • 幻想战场

    幻想战场

    “现实世界与幻想战场从来不是两个不相关的地方。”“我敢跟你赌一百美元,世界权力人物排行榜最前面几个人的办公桌上,100%有着一份有关幻想战场的详细报告。”“美联邦半年前就已经发布重组军工企业的消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最多12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在现实世界看到一支现代化的智能机械人兵团。”“兄弟们,欢迎来到位面大开拓的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属于我们契约者的时代。”-----------这是一个现实世界剧情比较多的故事,现实世界为魔改版地球。
  • 终末机甲

    终末机甲

    2120.05.15,终结日到来,末世开启,“终眼”们从外太空来到了世界各地,伴随着屠戮,生产出了“眼者”,而人类也开始觉醒“眼能”。男主醒来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人类了……
  • 在我成神之后

    在我成神之后

    这是一个失忆穿越后被自家系统姬称作“神”的普通人迅速成长成为超级大佬而后重塑世界的故事。
  • 三无女神

    三无女神

    苏佑怎么也没想到十年后第一次见面,就成功拉到了李大少爷的仇恨。她更没有想到,本以为会变得成熟稳重的李然思,却在大傻冒这条路上越跑越远。“少爷,苏佑小姐让我给您带句话……”“说。”“她说要用祖安风俗教您做人。”“……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