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5900000004

第4章 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3)

朱元璋把胡惟庸案当做一个捕人的巨网,并不收绳。在以后的10余年内,他随心所欲地陆续往里装人。他明知胡惟庸案根本构不成死罪,必须罗织更多的罪名把此案定成铁案,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他可以做到心想事成,果然,又给胡惟庸添上了一个十恶不赦的通虏的罪名,说他勾结明朝的死敌蒙古和日本,就是里通外国。

从大臣们揭发的材料看,胡惟庸的种种罪状,是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胡惟庸案处置的当年,朱元璋借机裁撤了中书省,收回了丞相权。但是,胡惟庸案并没有完结。此案一直迁延了10余年。

这个案子一直牵连到告老还乡的第一任左丞相李善长。他被家中恶奴告发,说他和胡惟庸在一起谈话,只见胡惟庸说话,李善长点头。于是,被朱元璋赞为萧何的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一族男女老少70余口,满门抄斩。胡惟庸案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算告一段落,10余年间共杀了大约3万多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立下遗嘱说:“朕罢公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就中国历史来说,胡惟庸是最后一个丞相。

明以来,君权越发增重,君主专政至此发展到了顶端。在明代十六帝中,正因为缺乏督促和助力,在朱元璋、朱棣父子以后的明代皇帝没有几个在国事上可以称许的,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或坐视国事日非而治理乏术,或醉心享乐而毫无居安思危意识,终至内外交困,以至于亡。这又是一心增重帝权,使其后人可以稳坐江山的朱元璋所始料不及的。

近乎儿戏的虐杀

在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开国皇帝像朱元璋这样以滥杀无辜而知名,而他的刀刃所对准的,往往是那些曾经为他奋勇杀敌、出谋划策的功臣。

朱元璋时代,有一位始终小心低调的丞相徐达。按野史说法,徐达亦非善终,乃是被朱元璋以一只蒸鹅赐死。根据这种说法,徐达原本生了病,背后发了一颗毒疮。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应该禁止吃能够促进毒疮继续发起来的食物,比如狗肉、海鲜、羊肉、鹅肉等。但是,偏偏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就赐给徐达一只蒸鹅,意思很明显,这是要徐达的命。

徐达面对着皇帝赐给他的蒸鹅,据说是泪流满面。不过徐达深知朱元璋的脾气,如果他不吃这只鹅,恐怕他的全家老小都会成为朱元璋屠刀下的冤魂。

徐达最后是否吃了这只鹅,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书上只是说,当天晚上,徐达就去世了。他是用蒸鹅来结束自己的一生,还是采取其他的自裁方式,在朱元璋看来,已经不重要了。朱元璋所要的,就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功臣统统死掉,对他的子孙统治没有威胁。

朱元璋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有的甚至当场就被打死。这种做法弄得大臣们各个提心吊胆,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地向亲人告别。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亲人就高高兴兴地庆幸他又活了一天。

大学士宋濂,是明朝开国初期跟刘基一起受朱元璋重用过的,后来,又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谨慎小心,但是朱元璋对他也并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喝过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备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你没欺骗我!”原来,那天宋濂家请客的时候,朱元璋已暗暗派人去监视了。

后来,朱元璋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伺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宋濂68岁那年告老回乡,朱元璋还送他一匹锦缎,说:“留着它,再过32年,做件百岁衣吧!”

胡惟庸案件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揭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宋濂。朱元璋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这件事让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劝朱元璋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好来好去,何况是皇帝家的老师呢。再说,宋先生一向住在乡下,他孙子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朱元璋正在火头上,不肯饶恕宋濂。当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沾酒,也不吃菜。朱元璋感到奇怪,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马皇后难过地说:“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十分难受,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后是跟朱元璋年轻时候共患难过的夫妻,朱元璋平时对她比较尊重,听她这么一说,也有点儿感动,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罚充军茂州(今四川茂县)。70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场惊吓,再加上路上劳累,没到茂州就死了。

太子朱标眼见父皇大杀功臣,心实不忍,曾几次进谏相阻,都被拒绝。朱元璋为了让儿子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便在一天带太子到朝外出游的路上,将一根尽是棘刺的木杖扔在路旁,转身对太子朱标道:“你把那根刺杖给我拿过来!”太子不知其意,上前一看,木杖上全是刺,不知从何拿起,面露难色。朱元璋见后,遂令随从上前把木杖上的刺全部去掉,使其变成一根很光滑的木杖,又令太子朱标去拿。这次,朱标上前很容易地拿了起来递给父皇。

朱元璋问太子道:“你知道现在这根木杖为什么好拿了吗?”太子道:“因为木杖上的刺都去掉了。”朱元璋听后,微微带笑又语重心长地对太子道:“木杖有刺,你不好去拿。今天的一些功臣,他们自恃有功,日益变得骄横,将来你同样不好控制他们;如今,我把他们一个个杀掉,就是为你刨去那些刺,使你将来稳操权杖。”

协同帝王出生入死,建立基业的那些有功之臣,无疑是开国之君的重要手杖。一旦江山已稳,天下太平,这些手杖变成了手杖上的刺了,很是扎手,所以除去这些刺,在君王看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左右权衡,最后选定了16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为接班人。朱元璋担心皇太孙势孤力单,便下定决心再进行一次大清洗。他要把功臣宿将收拾殆尽。

胡惟庸案朱元璋废丞相、废中书省,加强了君主集权。此后三年,锦衣卫又告发大将蓝玉谋反。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封为凉国公。但他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并仗势侵占民田。北征时,私占珍宝驼马无数。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官吏没有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他的所作所为,引起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总想找个机会整治蓝玉。

在这种情况下,蓝玉竟还率性而为,行为毫不检点。他出征西番,擒得逃寇,且捉住了建昌卫的叛帅,得意洋洋,本以为回朝后定会大有封赏,没想到朱元璋根本就不理他。到册立皇太孙时,他以为会让自己做太子太师,却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子太傅,反倒让冯胜、傅友德两人做了太子太师。蓝玉十分愤怒,扯着袖子大喊道:“难道我还做不得太子太师吗?”这番举动更是令朱元璋不快。

自此以后,蓝玉上朝奏事,没有一件能够获准。但蓝玉不仅不知收敛,还更肆无忌惮,即使陪皇上吃饭,也出言不逊。一次,他见朱元璋乘舆(皇帝的车驾)远远经过,便指着说:“那个乘舆的人已经怀疑我了!”

此语一出口,大祸即来。其实,蓝玉并未像胡惟庸那样谋逆,只是时常由着性子,管不住嘴罢了。锦衣卫听到了这句话,立刻告发蓝玉谋反,欲劫皇上车驾。朱元璋听了,便不问青红皂白捉拿蓝玉亲自审问,再由刑部制造谋反卷宗,以假当真,全部杀死。

仅此还嫌不足,凡与蓝玉偶通音信之人,也不使漏网,四面构谄、八方株连,朝廷中的勋旧,几乎一扫而空。此次前后共杀一万五千余人,与胡惟庸案杀人并算,共计近五万人。

蓝党之狱过后年余,颖国公傅友德奏请批准土地,不仅不准,反予赐死。宋国公冯胜在缸上设板打稻谷,声响远震数里。有仇人状告冯胜私藏兵器,朱元璋把他召入廷内,赐以酒食,说是决不相信谣言。冯胜喜不自禁,谁知刚到家即毒发而死。定远侯王弼在家里曾叹息说:“皇上春秋日高,喜怒无常,我辈恐怕很难活下去了!”谁知立即被锦衣卫探知并告密,也难逃被杀的结局。

这样一来,开国功臣已所剩无几,除花云等少数将领战死沙场,汤和主动交出兵权,请求归乡养老之外,其他都被毒,被杀而亡。

吴晗评他为“有史以来权力最大地位最高最专制最独裁最强暴最缺少人性的大皇帝”。这个评语,用在这位以恐怖统治而慑服群臣的明太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次创业:不得不走的新路

明代建立的历史背景,是非常特殊的。一方面是改朝换代的军事斗争,另一方面是汉族对蒙古统治者的战争,此外,还有从农民起义到群雄争霸的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太祖朱元璋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推翻了元朝统治,消灭了其他的政治势力,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政权。

但是,这三重背景并没有随着明朝的建立而结束,而是在明初的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成为明太祖的继任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明太祖的孙子建文帝缺乏政治经验,身边的大臣也缺少核心将领,很难应对这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权力欲与国家的危机感使朱棣铤而走险,夺取政权,成为后代毁誉参半的封建帝王。

异想天开的建文皇帝

朱元璋在诸位文臣武将支持下,于元末诸路义军中异军突起,东杀西砍,血战中原,终于一统华夏,建立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大功告成之际,朱元璋论功行赏,分封诸将谋臣。然而,不过二十年间,朱元璋屡行大狱,诛戮功臣,从前为他血战沙场的武臣谋士不仅自身难保,三宗九族也在阴险毒辣的朱元璋诏示下被杀个精光。这位开国皇帝不过是想让其子孙后代安稳坐江山,一世、二世、三世乃至万世,斩除任何威胁到朱家帝系的微小可能因素。

另一方面,朱元璋又广封朱氏宗室,还璋下诏严令群臣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尊显朱氏皇族。当时,他有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都建藩为王,有地有兵有钱。在对各级官吏抠门紧缩要求“廉洁奉公”的同时,朱元璋对姓朱的皇族肆其所欲。明朝的藩王,都有五万石米的俸禄,还有钞二万五千贯,绢布盐茶马草等应有尽有,以至于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禄米200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在群臣推拥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备位东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老皇帝朱元璋召集诸子于东宫参见朱允炆,行宫廷仪制,也就是让朱允炆的叔叔们拜见未来的皇帝。厚道谦和的朱允炆内心很是不安,于东宫按朝廷礼仪受拜后,赶忙入内殿,以“家人礼”拜见诸叔,“以诸王皆尊属也”。

皇太子朱标辅佐朱元璋处理公务时,由于其本性仁厚,救回不少人命,当时还惹得刻薄寡恩的朱元璋很不高兴。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辅佐老皇帝处理朝务,也“复佐以宽大”。

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诏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身肩明朝未来重任的朱允炆当时心中就很忧虑。

有一天,他问侍读的太常卿黄子澄:“我的几个叔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马上一五一十详细地把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国之乱的史实讲给当时的皇太孙听。朱允炆听后心中暗喜,觉得事情并不难办,“吾获是谋无忧矣”!

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建都,地距边塞六七千里远。故元的残兵败将常常于塞下出没,捕杀吏民,抢夺财物,骚扰边境。因此,对于各边境重要地区,明初皆以皇子坐镇。朱元璋对属下将领非常猜忌,对他自己的骨肉诸子却一万个放心,下命诸子可以专制国中,各拥精兵数万,并有征调各路军兵的威权。朱元璋为人做事雷厉风行,杀人从未手软。但对中国历史的流脉,他根本不如那些读过书的帝王们理解得深透,他更不会想到自己死后亲儿子会带兵干掉亲孙子,直接威胁着他绞尽脑汁在众多人头堆上建立的大明朝。

同类推荐
  • 历史与传奇

    历史与传奇

    项羽的勇武、张良的智计、萧何的筹谋、刘邦的用人,都是秦末汉初的奇绝之才。但刘邦何以称帝,项羽何以失败?《三国志》说,诸葛亮奇谋为短,所以连年北伐,没能成功。真的如此吗?汉武帝生命里三个最重要的女人为何受宠?岳飞之死是因为过于耿直,不会做人吗?还有施恩于人、不求回报的鲁仲连,不卑不亢、情致深婉的季隗……张佳玮立足于史料,和你聊聊历史的细节里,那些不为人知的传奇。除了帝王将相、后宫美人、传奇人物,再来说说古今中外的逸事与习俗。游侠、贵族、画家们怎么过日子?欧洲历史中如何反腐败?宋朝的海运比欧洲发达?作者用五十余篇历史故事,将中外历史掌故的精妙之处、才子佳人的独特性情,深入浅出地进行梳理与分析,如话家常,既简明生动,又幽默机智,丰富了读者对历史的认知。
  • 黑铁大唐

    黑铁大唐

    拓土封疆,美人如霜。冠绝天下,黑铁大唐。少年一朝穿越大唐,从此策马奔腾,改变军史!
  • 春天里的祭祀

    春天里的祭祀

    带你了解真正的上古神话,寻找一段失落的文明,在那让人震撼的断代文化里,重新认知什么叫中国古代文明!记住,你所看见的,永远只是一斑!
  • 螳螂之帝国崛起

    螳螂之帝国崛起

    好多年前萌发出来的写小说的想法,那时候本来是想写当时很火爆的一款页游的同人小说的,后面感觉逻辑链崩塌了,索性开始架空历史随性而为。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什么关系,也不影射什么政治内容(在下对政治也不是很懂),如果硬说有什么结论,那也是写作过程中得出来的。有些地方有不切实际的内容,不过不要太较真,当爽文看看就好了。没有主角,区别只在于着墨的多少与叙述的角度,也没有什么主角光环,自然也不存在绝对的善恶。上下三百年,纵横几万里,上千个人物,二十几个国家间的合纵连横,同盟攻杀。
  • 平乱策

    平乱策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个站在高处的人身后都铺满了累累白骨。是任人宰割还是奋起抗争?不想永远被别人欺压,就必须有一种誓死如归的精神。要想成就一番霸业,不能单凭一时的血气之勇,还需要超人的智慧。
热门推荐
  • 足坛之怨念交易

    足坛之怨念交易

    马尔蒂尼:“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02世界杯被黑哨吹淘汰了,你能帮我解决吗?”齐达内:“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06世界杯决赛被红牌罚下场,你能帮我解决吗?”杰拉德:“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14年的致命一滑摔飞联赛冠军,你能帮我解决吗?”特里:“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谢莉尔……啊不……是科尔,啊不好意思,我找错神了。”罗维希:“我就是万能的神,我能帮你们解决足球上的怨念,作为回报,你们也得帮我解决一些怨念,这就是怨念交易。”
  • 重生之汝封情

    重生之汝封情

    楚莫卿九死一生为爱人诞下皇子,却怎么也想不到那一天就是她的忌日。掏心掏肺的爱情,换来的是利用和杀害,启用秘术,换来重生,新的外貌、新的一切只为旧的仇恨。你为了这皇位不惜手段,那她就算是毁天灭地也要把它夺来!只是……没想到,会遇上他。能否多给一点时间,让她重新学会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拒接甩锅

    快穿之拒接甩锅

    世间有各种奇葩的死法:喝水呛死,吃饭噎死,睡觉睡死,放屁臭死……可她呢?莫名被跳楼的人砸死?好的,你小子等着,老娘的四十米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可她转头一看,那小子有她当肉垫,除了多处骨折,没有任何生命危险。(死亡微笑)终究是她一个人抗下了所有?(欲哭无泪)“喂,小鬼,老夫看你骨骼惊奇,有没有兴趣跟随老夫一起去征服星辰大海?”“老夫?孩儿啊,你是不是忘开变声器了?”“哎妈,你什么都没听到啊!掐掉重来啊!”她穿越三千世界,只为收烂锅?收破锅?收弥天大锅?!抱歉!拒绝背锅从她做起!“这位姑娘,你背上的锅要卖出去可是不易。”“哦,公子有何高见?”“不如配上锅盖,一锅一盖,方为天作之合。”“可谁家又只卖锅盖的?”“在下不才,正是。”(作者君挥舞小手绢)瞧一瞧,看一看啦!新出炉的坑,还热乎着,进来泡一泡咯!
  • 柒恒

    柒恒

    “我喜欢你,白柒”“哥,我……”“你不用急着回答我,我等你”
  • 1980年代的爱情:无处安放

    1980年代的爱情:无处安放

    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公小关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工作,偶遇了自己的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小关在最终明白丽雯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
  • 不凉只是深秋入寒

    不凉只是深秋入寒

    高三,他和她才相识,并没有所谓的相见恨晚。高三,他和她又匆匆别离,并没有涕流别惜。夜风袭袖君不凉,只是深秋伊入寒。这句诗成了一年最好的见证。缘于真心,行于爱,却止于你的笑话。他出国,她拥年华等候。他悲伤,她用坚强守护。他入了商圈,她为了帮他,日不停息的学着管理和金融。“不凉,我说过,我一生只爱一个人,爱了,便倾注一生,无怨无悔。我从未后悔认识你,只是有点悲伤,你喜欢我却不是爱我…也从未相信我...”征战多年,他可曾知道,她在身后,他在她身前,披荆斩棘,只为和她在一起。“秋寒,还记得那句诗吗?那是我给你的礼物,恐怕是我这辈子的唯一一句情话。”当秋寒收到这张纸条时,也是一夜中最黑暗的时候。窗外的烟火声彼此起伏着,他走了…如果没有你的笑话,一切都会是最干净纯洁的模样?可惜...没有如果
  • 傲娇男神被扑了

    傲娇男神被扑了

    三位明星遇见三位公主,奇妙的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但是彼此的信任,感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一次次陷害让六位主人公的心伤痕累累,六人是否还能走在一起呢?六人的感情还能那么牢固吗?敬请期待
  • 雨未过天未晴

    雨未过天未晴

    三年前,余桉明白了她们的名字不仅仅是“余生”的意思还是“余生自安息……”三年后,他再次黏上了她,这次她会软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