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64100000012

第12章 盛唐之残(2)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力士在宫中一点点地长大,同时也飞速地积累着政治智慧。和远大的志向相匹配,高力士的外表也愈发成熟起来,按照史料记载,就容貌而论,高力士可谓宦官之中的极品,他体健貌伟,身高六尺五寸,如果不是下半身缺了部件,他真可谓翩翩佳公子,一个花样儿的美少年。

由于说话办事越来越漂亮,同时又有养父高延福的指点,高力士的宦官之路走得愈发顺利起来,并被破格提拔为宫闱丞,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

高力士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他时刻观察着政局的变化,决定自己的每步行动。此时已经步入晚年的武则天日渐糊涂,早就没有了年轻时明察秋毫的劲头儿。在后宫之中,女皇更喜欢的是张宗昌和张易之这对儿活宝兄弟。

由于此时的“二张”之于武则天已经从宠臣上升到了老年人的爱情寄托,因此这哥儿俩的本事也是水涨船高。“二张”的种种作为很快激起了朝臣的不满,这让原本就很脆弱的武周帝国更加风雨飘摇。

面对这种政局的动荡,高力士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刚入宫时的教训让此时的他沉稳了许多。他意识到了武则天驾崩之后,帝国的政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李家的年轻一辈之中必然有人重建大唐。

基于这种准确的判断,高力士开始把目光对准了那些李姓的贵族、王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被废的睿宗李旦有一个儿子很了不得。此人排行第三,名为李隆基,才智过人,仪表堂堂,显露出了一个英明王子的出众才华和气度。而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武则天本人对李隆基也是青睐有加,加官晋爵不在话下。

垂珙三年(687年)李隆基被封为楚王。长寿二年(693年)又改封为临淄郡王,历官右卫郎将、尚辇奉御。高力士看出这个小王子将来必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人物,于是全力奉迎,倾心攀附。

705年,武则天八十二岁,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帝国宣布改元神龙,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延长女皇的寿元。然而人命自有天注定,改元之后没几天,武则天便突然病重,移驾洛阳迎仙宫长生院。

在病重期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武则天开始反省自己这一生的所得所失,并且下诏释放了许多曾经反抗过自己的人。在诏书中,她说道:“自文明以来得罪者非扬、豫、博三州及诸反逆魁首,皆赦免。”

武则天的这个举动表面上看是一种因病而生的祈福姿态,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她对政局的判断。她知道,自己去世之后,李家必定卷土重来,面对这种必然,武则天的选择可谓聪明、智慧。其善意的做法不仅保证了帝国政权的安全过渡,同时也由她自己为武周帝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跟司刑少卿桓彦范、尚书右丞敬晖等人商议决定,先后说服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和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武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在这场干净利落的政变中,“二张”兄弟成了最先被诛灭的罪魁祸首。

面对这种局势的突变,武则天作出了一生中最后一个明智的选择——退位,迎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大唐国号。历史在这一刻又回到了属于李家的那个起点。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成功的,她不光延续了唐太宗以来的政治清明,同时也繁荣了帝国的经济。虽然在司刑等方面,武则天过于严厉,但总的来说,她很好地完成了一个皇帝的使命,在中国的历史上挥就了颇为光辉的一笔。

在政变中成长

大唐顺利“复国”之后,乱七八糟的政事一股脑儿摆在了新皇帝中宗面前。然而此时已经五十岁的李显实在是一个糊里糊涂的窝囊废,完全没有其母亲武则天的手段。登基之后没多久,帝国的大权便再次旁落到了另一个女人——韦皇后的手里。

和雄才大略的武则天不一样,韦皇后可谓一个残忍、妒忌的女无赖。她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地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同时又和武三思勾搭成奸,网罗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以韦后为首的“韦、武集团”。

在中宗李显登基之后不久,“韦、武集团”便把持了朝政,这些人在朝廷中肆意掀起波澜,诬谄、迫害张东之等有功之臣;在地方郡县则大肆挥霍民财,闹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面对朝野之间的乱象,景龙元年(707年),在右羽林将军的支持下,太子李重俊领兵发动政变,将武三思等人杀死,接着又进攻后宫,想一并杀掉韦皇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兵变,韦皇后毫无戒备,只好跟着李显逃到了玄武门的门楼上。双方开始在玄武门相持,太子李重俊要求李显把韦皇后交出来,李显则要求太子李重俊放下武器,结束兵变。结果在双方互不妥协的情况下,李显下诏重赏杀掉太子的人。最后李重俊被倒戈的将士们杀死在玄武门之下。

杀死太子之后,“韦、武集团”的势力也跟着膨胀到了极点,韦皇后开始做起了女皇梦。景龙四年(710年)元月,韦氏和安乐公主指使下人,将毒药放进李显喜欢吃的馅饼里,致使李显中毒身亡。

毒死了中宗之后,韦皇后立即立十六岁的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史称殇帝,韦氏临朝称制。

此时面对着李唐政权的新危机,帝国中有识之士纷纷伺机而动。临淄王李隆基开始暗自招募勇士,作着兵变的准备。除此之外,他和高力士也紧密联系,时刻掌握着宫中的动态,同时又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了精锐卫戍部队“万骑兵”的支持。

所谓的“万骑兵”,其实就是卫戍军中的特种部队。在唐朝初期,唐太宗曾经选拔骁勇善战的人员,组建了一支部队,身穿绘有虎皮花纹的衣服,使用绘有豹皮花纹的马鞍,担任自己巡游狩猎的警卫部队,人称“百骑兵”。到了武则天的时候,把“百骑兵”增加为千骑,称为“千骑兵”。唐中宗李显又把“千骑兵”增加为万骑,号称“万骑兵”。这支军队的变化,足以说明它是拱卫大唐王朝首都中枢的最重要的力量。

李隆基与万骑兵中的指挥官相交为友,很快便引起了韦皇后的注意。正在韦氏集团谋划杀害李旦、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的时候,一直静观事变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抢先发动兵变,率领万骑兵从玄武门攻进皇宫,把韦氏一派人全部消灭了。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睿宗登基之后,李隆基论功行赏,奏请皇帝任命高力士隶属内坊,在左右侍奉,并授以朝散大夫、内给事。自此,高力士开始逐渐走上了帝国政治的大舞台。

李隆基的“玄武门政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埋下了一条祸根,这个祸根就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平公主是个野心勃勃的女强人,性格“沉敏多谋略”,很像母亲武则天。

“玄武门政变”成功之后,太平公主结交朋党,形成了自己主导的政治集团,一时间朝中大臣多受其控制。

自己虽然在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太平公主的心里并不安稳,因为她对“英勇神武”的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感到极度的不安。她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可是与哥哥完全不同的狠角色,一旦将来登基做了皇帝,估计不会给自己这个姑姑什么好果子吃。

出于这种“防人之心必须有,害人之心不可无”的观点,太平公主屡次找李隆基的麻烦,希望能够将这个可怕的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和其他敌人完全不同,李隆基的斗争谋略也不是一般的高超,几个回合下来,太平公主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唐睿宗延和元年(712年)李旦退位,皇帝宝座禅让给了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改元“先天”。李隆基的提前即位,对于太平公主而言,不异于提前敲响了丧钟,两个人的决战也变得迫在眉睫。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太平公主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机,决定立刻动手。她先是指使宫人下毒谋害李隆基,但是没有成功。紧接着又孤注一掷,纠合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中书令肖至忠等人发动政变,准备一举攻进皇宫,重演数年前的“玄武门政变”,废黜李隆基。

然而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对手不再是愚蠢自大的韦皇后,太平公主刚一行动,李隆基那里便接到了消息。本来他还不忍心对自己的姑姑下手,如今这一来便再没有了顾忌。收到密报之后,他立即与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及高力士紧急磋商,决定先发制人。

按照定好的计策,高力士和王毛仲率三百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诛杀了参与政变的太平公主党羽常元楷、李慈、肖至忠等人。太平公主本人得知消息之后,立即仓皇出逃,结果刚刚跑了三天,就被高力士和王毛仲捕获,押回宫中。她的皇帝侄儿赐来三尺白绫,命她上吊自尽。

太平公主集团的覆灭,代表着唐朝前期政治乱象的全面结束,李隆基消除了身边的隐患之后,大唐帝国也正式走上了一个平稳中兴的道路。

713年,唐玄宗封赏群臣,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元”。至此,大唐帝国开启了黄金时代的大幕。

而此时,高力士也不再是那个当年被赶出宫去的小杂役了,从政变中成长起来的他已是三品大员,因功擢授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正式走上了帝国政治的最前台。

出色的传声筒

军事政变的历练让高力士明白了政治的残酷,帝王的充分信任则让他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在小的时候,高力士也曾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帝国的肱骨之臣,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家庭的变迁却让他一度失去了这种建功立业的可能,如今一切美梦都已实现,高力士的心里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权力、正直,这原本相辅相成的东西如今已经成了天平两端的砝码。高力士明白,自己必须小心翼翼才能不负少年时的梦想。内心的正义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不能当一个误国的坏人!而作为一个宦官,他也很清楚,自己第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当一个尽职尽责的传声筒。

开元元年(712年)十月,兵部尚书姚崇上奏,希望皇帝能够对自己使用基层官员的事情作个审批。然而他再三论奏,玄宗却始终仰视殿廷,置之不理,姚崇有些害怕,匆忙离开殿廷。高力士见此情景,认为玄宗处事不当,罢朝后,立即上谏说:“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玄宗向他解释说:“要是有什么大事情的话,自然应该上奏折对我说,但是任用基层官员这种事是宰相就能处理的事务,他完全可以自行裁决,用不着跑到我这儿来奏明。”

听完玄宗的话之后,高力士立刻明白这是皇帝对大臣的信任,是一种变相的权力下放,于是马上去省中向宰相传达诏命,特意将玄宗的话对姚崇说了一遍。姚崇听完之后,不仅立即消除了疑虑,还对玄宗的做法深表钦佩,大赞当今皇帝 “识君人之体”。

唐玄宗即位之后,帝国迅速走上了正轨,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俗话说物极必反,良好的国家经济虽然是富强的标准,但假如控制不利,也会滋生贪腐的官员,李林甫就是最好的例子。

开元十年(722年),管理朔方地区的使官王睃为了邀功,竟然诛杀了本已归服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引起当地九姓少数民族的骚乱。李隆基知道后派老臣张说前往,召见当地土著首领,好言安慰。

在当时,朔方地区的民族矛盾已经激化,因此各级官员也都是忧心忡忡,张说的副使李宪就认为少数民族不可轻信,应小心谨慎,以防不测。对于属下的这些看法,张说反驳说:“我的肉不是黄羊肉,我的血不是野马血,不怕他们吃喝。作为国家的官员应当见危难挺身而出,如今国家有难,正是我为国家效死的时候。”

张说到了朔方之后,立刻会见了少数民族领袖,并与其达成了充分的谅解,朔方九姓也渐渐地安定下来。

然而虽然此行立下了大功,但在朝中张说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评价,究其原因自然是有人从中作梗。

原来,在长安时张说就和权臣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关系不和睦。他刚到朔方没多久李林甫和宇文融就联名上书弹劾说:“张说招引术士僧侣,刺探国家机密,又暗中与朔方九姓勾结,图谋不轨。”这份奏章写得煞有介事,危言耸听。玄宗见奏后勃然大怒,急忙派高力士去察看实情,以便处理。

高力士接到圣旨之后,立刻起程前往朔方调查。在这里,他所看到的和李林甫等人所说的完全相反。面对这种情形,他立刻明白了其中真相。

面对李林甫这样的权臣,高力士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回到长安后,他马上向唐玄宗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对李隆基说:“张说蓬头垢面,睡在破席上,用瓦器盛着粗茶淡饭,惶惶终日,正在悔过,等待惩罚,哪有一点儿造反的迹象啊?”

玄宗听完高力士的汇报之后,他虽然还没有明白事情的真相,但怒气也渐渐地消了许多。高力士见机又进言说:“张说一向忠于国家,在平定太平公主叛乱时又立有功劳,望陛下三思。”玄宗听完高力士的话,沉思良久,最后终于从宽处理了张说。

从力保张说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而且所作所为堪称“正义”二字。虽然在过程中也少不了要动一些心思计谋,但其出发点却都是好的,从这一点来讲,高力士不光很好地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同时也为唐玄宗擦亮了眼睛。

开元十七年(729年),高力士随玄宗谒拜桥陵和昭陵。在太宗昭陵寝宫,高力士发现一个小梳妆箱,内有一个柞木梳、一个黑角篦和一把草根刷子。看着这些太宗留下的简朴家什,又想到如今皇宫里的锦衣玉食、铺张浪费,高力士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叹道:“先帝首建义旗,新正皇极十有余载,方致升平,随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

回到皇宫之后,高力士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此事上奏,同时又把这个梳妆箱献给了玄宗。拿着太宗的遗物,李隆基一样百感交集,虽然他知道高力士此举颇有讽谏的意味,但是面对着梳妆箱他还是肃然起敬,感叹道:“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以喻此,曾何足言!”

高力士的所作所为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不光得到了皇帝李隆基的青睐,同时让各级地方官员也都异常信服。由于他年幼时家逢大变,因此与母麦氏失散。李隆基即位之后,岭南节度使探听到麦氏的下落,于是立刻将其从泷州接到长安。玄宗闻讯封麦氏为越国夫人,追赠高力士亡父冯君衡为广州大都督。

帝王的家务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大唐帝国的后宫中传来噩耗,备受李隆基宠幸的武惠妃因病去世。

和一般皇帝不同,李隆基颇重感情,武惠妃的去世让他悲痛欲绝。此时在他眼里,其他妃嫔佳丽都无法替代惠妃的地位。面对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李隆基最终决定,让高力士出宫寻访可替代武惠妃位置的女子。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高力士领到圣旨之后同样感到手足无措。然而就在他日夜为此事挠头的时候,在一次寿王李瑁举办的宴会中,他有了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就是寿王妃杨玉环。

同类推荐
  • 中国独龙族

    中国独龙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 十恶苍途

    十恶苍途

    只闻善恶终有报,可何时时辰才到?独孤双煞震江湖,三怪四鬼山河啸!
  •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

    本书利用大量第一手中方和日本方档案文献与调查资料,系统考察了1976—1945年日本工商资本在山东扩张活动的历史,通过对日本殖民政策与经济扩张、经济扩张与地区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若干新观点和解释。此项研究不仅拓展了近代中日关系史、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近代地区经济变迁特点的认识。该书值得一读。
  • 唐时明月宋时关

    唐时明月宋时关

    唐时明月照心寂,北宋雄关铁衣寒!南唐风月,诗词歌赋,有苏宸的才华横溢。北宋边关,金戈铁马,有苏宸的挥斥方遒。这是五代末北宋初,一个风云际会、列国峥嵘的时代。且看苏宸如何在唐宋变革时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本书普1群Q:1081454875(欢迎加入)
  • 恶霸天下之潜龙

    恶霸天下之潜龙

    变身西门卿,在努力扭转自己恶少形象的过程中,无意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恶仆为了谋夺家产设下的温柔陷阱,斗恶仆,除家贼,清理暗瘤,重整家业,拓展商业帝国的过程,不意流落江湖,被柴飞烟所救,上梁山,下东南,克服艰难险阻,交结天下英豪,为即将到来的乱世打下了深厚的武力基础。救艾云晚,得大辅助,征服大宋文坛,认清历史大势,谋局深远,渔利天下,然后盘龙伏虎,除辽灭夏,飞龙在天,漂洋过海,雄霸全球,凡是风能吹到的地方都成为汉人华夏的后花园,西门卿也成为全球千古第一传奇帝王。
热门推荐
  • 银河的光辉

    银河的光辉

    走出太阳系,探索大世界,守住文明,发展科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境传说——翼之勇者

    仙境传说——翼之勇者

    我叫吉米·拉维斯,我的哥哥瑞德·拉维斯失踪了,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要到找到他。普隆德拉的神职者们,你们能帮助我吗?拜托你们,请帮助我找到我的哥哥吧!
  • 寻花高手在都市

    寻花高手在都市

    少年都市寻人,却遇美女无数。凭借神秘身份,事事化险为夷。警花?制服?性感美人?清纯小妞……有,有,统统都有,只要你走进这个世界!什么都有!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时空管理者是怎样炼成的

    时空管理者是怎样炼成的

    【简介没有,请看正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完结撒花】【喷子千万别看,不要浪费你的时间】
  • 梦里有你易爷爱死你

    梦里有你易爷爱死你

    虞初梦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如此幸运,自己一直喜欢的人也一直喜欢着自己。如果你愿意让我进入你的世界,我一定死皮赖脸,这辈子就赖上你了。傅寒易一直觉得“深情不被辜负”这句话是假的,无论自己怎么靠近她,她都是避之不及。直到有一天,她说喜欢他。如果你要星,我就摘星,如果你要游水,我就行船。
  • 我的男主又跑了

    我的男主又跑了

    一万年太久,相遇如梦。枫染桥头溪犹羡,桃浸袖口露仍嵌。夏伴冬离又新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昆仑的后山埋葬着妖怪

    昆仑的后山埋葬着妖怪

    青莲之下,昆仑之侧,横卧妖者无疆!苍茫之地,强者自强,修者自修,但白日已浊,风云已起,英雄当仗剑西行,破道貌岸然,克妖魅鬼仙,超生死之樾,索永恒之道!在这个生命如蚁般存在的时代,看我如何得冥界轮回之灯,掌乾坤之力,领铁流无数,气吞万里如虎!昆仑的后山,史诗的传奇,一切都从那里开始......好吧,以上都是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