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73800000010

第10章 硝烟弥漫的二战“斗秀场”(1)

1.英布战争的教训

二战中有这么一支枪,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出色的实战性能和耐久度而闻名,它曾代表大英帝国的光荣和赫赫武功征战亚欧非三大洲,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亮相,还在英国殖民者和其殖民地人民的手中反复装备更新,它既援助过中国的抗战,也曾是多数英联邦国家和1997年前港府警察的制式装备,最后又被身负保家卫国之任的阿富汗民兵大批量装备,用以对付前苏联先进的AK-74,而且在某些小规模冲突战中战成平手。这就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恩菲尔德步枪出自英国恩菲尔德兵工厂,该厂建于1804年,但刚开始时这个工厂只负责组装燧发枪。事实上,所有恩菲尔德步枪都是在李氏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一种以恩菲尔德的名字命名的步枪是在1853年设计的一种单发前装式线膛击发枪。1866年恩菲尔德将1853式恩菲尔德步枪改装成了斯耐德·恩菲尔德后装枪。为人们所熟知的恩菲尔德步枪有多个系列,而参与英布战争的是李·恩菲尔德NO.1系列。

英布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间,在以前的战斗中,英国人面对的对手武器都十分落后,但是布尔人的武器并不落后,英国人忽略了这一点,还是用老的作战方式作战。这次战争中英军采用的恩菲尔德步枪有个缺点,那就是它的瞄准器无法在野外归零,如果要归零就必须运回英国的兵工厂重新校对,这样就非常麻烦。布尔人的枪法本来就比英国人好,再加上他们的枪也没有恩菲尔德步枪的那些毛病,而且他们的毛瑟步枪是用弹夹装填的,一次就可装满弹仓。相反,恩菲尔德步枪虽然装弹量大,但是装填时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因此很浪费时间。由于这些因素,再加上英军战术上的问题,导致了英军的多次失利。

因为在布尔战争中吃了亏,英军想到了改进恩菲尔德步枪。他们吸取了英布战争的教训,于是推出了一种改进型李·恩菲尔德步枪。改进后的恩菲尔德步枪采用的是缺口式机械瞄具,这种瞄具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归零。不仅如此,新的恩菲尔德步枪还在抛壳口上增加了弹夹导槽,用5发弹夹装填时,压两次弹就可装满弹匣。枪的长度也由李氏步枪的1257毫米缩短为1130毫米,这就是著名的恩菲尔德短步枪。

恩菲尔德短步枪首创了短步枪的概念。它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由詹姆斯·帕里斯·李发明的、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装填子弹速度比较快。安装固定式盒型弹匣,双排弹夹装弹,子弹由5发改为10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持续火力,使它成为实战中射速最快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有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就是因为这些改革,在后来一战的堑壕战中,它的火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恩菲尔德短步枪于1901年开始试验和生产,1903年正式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简称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大多数恩菲尔德短步枪的枪托右侧都嵌有一小片圆形的黄铜片,上面铭刻有兵团标记。背带环有两个,一个在前托中部的枪管箍底部,另一个在枪托底部。枪托中空,在钢制托底板上有活门,可在枪托内存放维护工具。前托的前端上有一个小螺柱凸出于枪口下方,用于安装剑形刺刀。

恩菲尔德短步枪分以下几个基本型号:

NO.1型:这一型号用于一战的英军军队,前枪托与枪口齐平是它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拥有多种改进型号,1907年定型的Mk3是主要的改进型号。后来又出现了Mk3的简化型,这一型号于1916年投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大量生产、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军装备的主要步枪。

NO.2型:这款枪主要用于训练,口径为0.22毫米。

NO.3型:仿制毛瑟,枪管长660毫米,弹仓容量为5发,也叫P14步枪。这种枪曾在一战时期服役,战争结束后就全部撤装封存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再次启用。这种枪虽然属于恩菲尔德步枪之一,但实际上它的构造与其他恩菲尔德步枪完全不同。

NO.4型:是No.1型的改进型,主要改用觇孔式照门,为了更容易生产简化了主要零部件。前枪托不再延伸至枪口端面,外形上与No.1型很容易区分。1939年,被英国军队选为制式步枪。1941年投产,二战后期才装备到军队。

NO.5型:No.4型的缩短型,枪管缩短为520毫米,为了克服枪管缩短导致枪口火焰过多的问题,在枪口安装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定型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

恩菲尔德狙击步枪:其实就是在恩菲尔德步枪加上了一个3.2倍率光学瞄准镜。它具有官方刻度,可转换狙击参数。瞄准镜座的安装偏出机匣中心线,在机匣左侧,但并不妨碍机械瞄准具的使用。

这一章节的主角就是在二战时期使用的恩菲尔德步枪,其中最被人们熟悉的就是恩菲尔德NO.3型步枪。它在1907年就装备了英国军队,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阿富汗反叛武装打埋伏时使用的多是这种枪械。如前文所说,它是NO.1型的改型,二战期间德国士兵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二战期间,德军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击毙,以至于一些德军在回忆录中称恩菲尔德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2.美军“形象大使”

M1步枪性能参数:

类型:半自动步枪

口径:7.62毫米

弹药:7.62×63毫米步枪弹

弹仓容量:8发

枪机:导气式回转闭锁式枪机

全长:1.1米

枪管长度:610毫米

初速:865米/秒

空枪重:4.3千克

有效射程:730米

瞄准具:觇孔式照门

产量:550万支

M1加兰德步枪是二战期间美军使用量最大的单兵武器,能看到美国兵的地方基本上就能看见M1加兰德步枪的身影,因此,加兰德步枪几乎成为了美军的形象大使。

加兰德步枪是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半自动(自动装填子弹)步枪,它因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而得名,1936年正式定型,1937年投产。其实,加兰德一开始研究重点放在自动步枪上,但后来研究发现,受材料和弹药的制约,连续发射步枪必须加重枪管,但这势必会增加枪械的重量,而且当时没有中间威力弹药的概念,大威力弹药在连续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大,不适合抵肩射击,于是他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半自动步枪上。

美军向来重视步兵单兵火力,早在一战期间已经开始研究自动步枪,但是很快他们便发现普通步枪子弹使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控制精度,而且有重量大、携带困难的缺点。这一点正好与加兰德的发现不谋而合,于是在1925年美国军方就提出要研究一种重量轻于4公斤的半自动步枪。而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的加兰德在1920年发现了自动步枪存在的问题后,就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了,因此,美国军方最终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

实际上,加兰德步枪的产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1917年,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约翰听说了美军为设计新型轻机枪正在招标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着手设计。他将这一设计告知一个叫Kewish的枪械设计师,并从他那里获得每周50美元的研究资助金。样枪于1918年6月完成,并被美国陆军选中,但是在命名过程中出现了争执。Kewish和加兰德在关于谁是该武器的创始人的问题上产生争执。当然,最后是加兰德获胜,但Kewish一直指责加兰德欺骗了他,之后两人闹翻。Kewish不再继续资助加兰德,再加上当时的加兰德还只是个业余设计师,于是,美国办公署在1918年8月给他在国家标准局安排了一个正式的职位,并要求他在18个月内完善他的设计。这次设计对他而言本是个机会,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结束了,陆军对新机枪失去了兴趣,这个设计就这样流产。虽然这是一个遗憾,但这个设计也让他成为公众人物,很快他就被调到陆军军械部,然后由政府出面在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兵工厂给他安排了一个咨询师的职务,他从1919年11月开始到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去上班,并且在1920年,这位加拿大人正式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进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后,一开始他从事的是咨询师的工作,这份工作属于文职,不是他一直想做的武器设计师。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他的设计,在这一年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底火驱动式步枪,不过,由于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没有成功。1920年至1925年间,他研制了若干种自动装填步枪的样枪,但是都不符合美国军方要求。直到1929年,又一种样枪被送到阿伯丁试验场参加美国军方新式步枪选型试验,这一次,加兰德步枪通过了重重考验,终于在1932年被美国军方选中。不过,美国军械委员会要求将枪的口径改为7毫米。此枪命运多舛,即使在中选后也未能一帆风顺,在中选后它又遭到军方否决,仍然被要求采用7.62毫米口径。经过进一步改进,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为7.62毫米M1步枪,1937年投产,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虽然1939年该枪就开始装备部队了,但是数量不多,即使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加兰德步枪依然装备得不多。随着二战战事的升级,加兰德步枪的生产量渐渐增长,装备量也呈直线上升。虽然它的正式称呼是M1,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它加兰德步枪,那是因为刚开始时加兰德是以民间设计师的身份设计这款枪的。在当时,民间设计师设计的枪械只能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不能加军方编号,没想到这个名字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就是因为装备了加兰德步枪,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他们的火力优势在二战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太平洋战场上两支加兰德步枪轮流射击就可以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在电影《珍珠港》中,有美国人向日本人射击的镜头,他们使用的也是加兰德步枪。在欧洲前线,美国著名的“铁血将军”乔治·巴顿就是M1步枪的超级“粉丝”。他不光把M1步枪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旁边,以备自卫之用,还在意大利战场上特意为一名击毙了意军高级指挥官的阵亡士兵追授勋章,而勋章就挂在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枪上,巴顿还多次称赞M1步枪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完美武器”。

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而导气管则位于枪管下方。发射时,击锤打击击针使枪弹击发,部分火药气体就由枪管下方靠近末端处的导气孔进入一个小活塞筒内,推动活塞和机框向后运动,然后,枪机上的导向凸起沿机框导槽滑动,机框后坐时带动枪机上的两个闭锁凸笋从机匣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回转实现解锁,枪机后坐过程中完成抛弹壳动作同时压倒击锤成待击状态。

加兰德步枪的发射程序少了很多烦琐细节,因此,它的射击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在战场上其火力优势可以有效压制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

加兰德步枪最有特色的地方还是它的供弹系统,独特的8发漏夹,每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出去枪机会空仓挂机,弹仓底部的退夹器将漏夹抛出,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提示更换子弹。不过这种特色有时也会成为累赘,就是因为这个设计使得许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无辜送命。由于抛弹夹声音太明显,被德军摸熟了规律后,他们知道“乒”的一声后美军士兵肯定要重新装填子弹,此时便是发动反攻的良机。后来美军士兵也想出了应付的方法,就是事先准备一个空弹夹将它使劲扔到地上发出声音来引诱德军上当,这一招果然奏效,就是用这个方法才将美国士兵的伤亡减到最低。

尽管M1加兰德步枪也有众多缺点,但是在二战中它的地位却不可小觑,在朝鲜战争中,它成为美国士兵最爱的武器。1944年,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加兰德步枪的基础上,加装2.5倍瞄准镜、枪口消焰、腮垫等专用附件,加兰德步枪正式更名为加兰德M1狙击步枪。

3.勃朗宁系列枪械

M1911自动手枪性能数据:

口径:0.45英寸(11.43毫米)

弹药:0.45英寸(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7发弹匣供弹

弹头初速:247米/秒

有效射程:50米

枪全长:218毫米

枪管长:128毫米

瞄准基线长:160毫米

枪全重:1.1千克。

勃朗宁系列枪械,在枪械史上赫赫有名,而这系列枪械的设计者是一位叫约翰·摩西·勃朗宁的枪械大师,他是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大师。他一生中研制出手枪、步枪、机枪等武器多达37种。1855年,勃朗宁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的奥格登镇,可以说勃朗宁能走上枪械研制之路与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他的父亲乔纳森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枪铺,他从少年时期就已经在父亲的枪械作坊里做工了。

1879年,勃朗宁的父亲去世了,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不久后便与他的胞兄合伙开办了勃朗宁枪支制造厂,也是在那一年,勃朗宁设计了后膛装弹式单发步枪,并获得专利批量生产。1883年,当时美国军方最大的枪械供应商温彻斯特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买了一支勃朗宁单发步枪,并把它送到总部进行评估。没想到,公司副总裁本奈特看到它时如获至宝,立即花8000美元买下该枪的生产专利,并开始与勃朗宁合作。到1897年勃朗宁又设计出一款自动滑膛枪,不过,这种枪没能被温彻斯特公司批量生产。在那之后,勃朗宁来到比利时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并成为该厂的首席枪械设计师。

勃朗宁枪械中较为著名的包括M1911式0.45口径手枪、M1918式0.30口径自动步枪、M2式0.50口径重机枪和9毫米口径大威力手枪等。在他的所有设计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手枪设计了。1900年,勃朗宁的第一把自动手枪M1900诞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斐迪南大公遇刺案中,行刺者普林西使用的就是这种枪。

1911年,后来在二战中使用率颇高的M1911半自动手枪诞生。它的高装弹量和快速装弹匣很快成为现代手枪的设计标准。同年它就成为了美军制式手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直到1986年才退役,创下了手枪服役时间最长的纪录。

同类推荐
  • 川北军

    川北军

    妈的一定要介绍这么多字吗?本人自幼喜欢与战争有关的一切东西。小学时发现战争类的影视作品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时候,我便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也还真就被我找到了——没错,就是幻想。那时脑子好使呀,放学回家、吃饭,无时不刻都在战斗。本书是以小学时想象的大框架下叙事的,当然,就故事整体而言,这本书仅仅是开始(看了后面你就知道啦)。
  • 猎佣:英雄时代

    猎佣:英雄时代

    何为英雄?在亚斯神的庇护下,人类走进了这荒乱的时代,魔物的出现成就了猎人与佣兵......而英雄此刻诞生了......凯安站在顶端说道“我要成为猎人,我会超越罗门的,虽然这还只是刚刚开启之旅,但我相信我会的......”
  • 东线:大崩溃

    东线:大崩溃

    《东线》系列书是一套表现苏德战场的纪实军事文学作品,书中展示了苏德战场上的浴血搏击和攻防力量的大转换。本册展示了白俄罗斯之战后,红军的全面进攻。在战争进程中,德国的盟友陆续背叛。
  • 山河齐

    山河齐

    天阳大陆帝国林立,征伐不断。且看主角林峰如何带领家族崛起称霸大陆!
  • 蜉蝣三十四区

    蜉蝣三十四区

    〖一名人类军官的月记〗2017年1月外太空生物于1月13日入侵地球,1.13入侵炸毁了整个南非,它们在南非上空约1500处建立了军事基地——『蜉蝣』。1月18日UNA组织(对抗外来生物的世界组织)成立,在全世界范围征兵,并且在原有的普通兵种上,新建立了黎兵(Asunne)与夜兵(Direy)。UNA将入侵的外星生物称为阿比亚(Arbea),阿比亚的入侵拉开了人类与外星人第一次战争的序幕!而战争背后的的阴谋究竟是……
热门推荐
  • 雪深时遇鹿

    雪深时遇鹿

    一段离奇的相遇,生气的救赎,从未参与,却仿佛经历万千
  • 旺夫小主妇的幸福宣言

    旺夫小主妇的幸福宣言

    《旺夫小主妇的幸福宣言》从十个方面揭示了旺夫女的旺夫特质,别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旺夫,只要你用心修炼,你一定会成为带给你丈夫幸运的那个人。
  • 都市灵猎人

    都市灵猎人

    无所畏惧的主角,单杀异空间生物,天才的装备开发者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范小姐的奇遇生活

    范小姐的奇遇生活

    范小红漂泊异乡十年,终于跟着父母回到家乡,10岁到19岁,她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经历了闺蜜的背叛,青涩的情愫,终于顺利大学毕业,未来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
  • 我的丁一之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我的丁一之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 名门暖婚:祁少爱入骨

    名门暖婚:祁少爱入骨

    "“周小姐,你的5个亿已经到账。”周慧收起,黑卡递给旁边的小弟。“你们几个,现在可以去点外卖了。”“姐,拿五亿点外卖?”“怎么?不够?”某神秘富豪一挑眉:“不够再来五亿。”对于周慧来说,最让她头痛的就是自己的千亿遗产,不努力的话,就要被迫继承周家的家族企业,还有比这让人更头疼的事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村里的怪事

    村里的怪事

    故事主要讲述发生在80年代末期,在农村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诡异事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