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9800000020

第20章 病例报告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

从理论上讲,强迫症是青壮年时期才起病的成人病。儿童在4~5岁时有一些强迫倾向,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到8~9岁之后就逐渐好转。上学之后,在集体活动中,被同伴之间的互相制约给纠正过来了。近年,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以及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和提高,集体活动减少,个人意志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得到持久保留。儿童心理门诊中强迫症患儿屡见不鲜,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病情有偏重的倾向。

我们举出了比较典型的案例说明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心理门诊中,大部分都是有些强迫倾向,不一定如此典型,但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磨叽的聪明人

莫禝,男,17岁,重点中学高二学生。

他自幼聪明、乖巧,教什么会什么,学什么都很认真努力,上学之后,一直不用父母操心,自己知道用功,成绩一直领先,初中、高中升学考试都很顺利地被第一志愿录取。

读高中以来成绩一直不错,虽然在班上排不到前五名,但因为是在重点学校,以目前成绩考大学肯定没问题,能轻松地考到一类大本。但莫禝自己很不满意,立志要学到前五名,所以每天放学就回家苦读,目不斜视,心无旁鹜,班里的集体活动都不参加,原来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渐渐地疏远了。就是这样苦读,但成绩却一天不如一天,本来准备得挺充分的考试,一到临场就发挥不好,急得莫禝不知道找谁撒气才好。

不知从哪天起,莫禝在复习功课的时候,添了一个毛病,无论读哪门功课,脑子中总有一句话在盘旋,“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脑子中一边复习功课一边念叨这句话,就好像自己长了两个脑子,一会儿温习功课的内容清晰,一会儿这句话又清晰起来,自己知道想这些没用,恨不能把脑袋掰开,把这句话删掉,越这样想这句话越清晰,总是飘忽不定地在脑子中时隐时现。莫禝想别人肯定不会这样,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让人家知道肯定说我是精神病。最可气的是越到考试前,复习紧张的时候越严重,甚至在考场上也会有没用的句子在脑子中盘旋。不单是这一句话,简直是碰什么想什么,没的可想了就想今天由起床、睁眼到现在都做了什么事,每一件事做得是否得当,还有没有最佳方案;甚至于反复地想今天早晨我和我妈说了“再见”没有;自己又劝自己,说了也可以,不说也没关系;想通了,紧接着又想:到底说了没有?到底……?到底……?恨不得马上冲出去,回家问一问到底说了没有。几乎每场考试都要为这些没意义的想法停顿答题1~2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等于考试时间缩短了快一半了,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有一次考试过程中,这种无用的思维又出现了,莫禝气得恨恨的,将笔戳在了考卷上,把考卷戳了个大窟窿,笔也戳坏了。监考老师临时借了他一支笔,总算把这场考试糊弄过去了。从此之后又添了新的毛病,写作业的时候,心中总惦记着别把作业纸戳破,下笔总是犹豫,常牵挂这件事而忘了字怎么写,很简单、很常用的字也要想半天。其实,这个字并不是不会,也不是提笔忘字,其实他脑子早已想好怎么写了,就是怕写错,所以犹豫。很多时候写对了,也要涂掉再写,非要重写个2~3遍才能放心,他写作业,用橡皮的机会比用笔还频繁。为了不允许涂改,自己主动将橡皮、涂改液都销毁,自己也立下规定,就算写错了也不改。但是如果不涂改到他自己认可的遍数,用他自己的话说,“好像我的脑子不往前走了,总停留在这个字上,整个脑子都被这个字占据,再往下念题都不知道这题的意思,脑子总在这处打转转,如果自己强行自己往下看题,会急得我非要站起来,急得想踹墙。”

自从考试戳破了卷子,之后在写作业时不但下笔犹豫,而且总想把卷子翻过来,看看是不是背面给穿透了,是不是字迹透到桌面上了,所以一边写字,时不时地要把本子翻过来看一看,到底是在看什么,自己也不是太清楚,反正是要翻一下,不翻心中就不踏实,就什么也干不下去。

考试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他不断地翻卷子看背面,监考老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在不断地看他,不停地在他周围游走,搞得莫禝心神不定,浑身像长了毛一样,抓耳挠腮,全身不自在。以这种心态,他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不但考试卷子怕戳透,就连草稿纸也怕戳透,在数学运算时,在草稿纸上运算也是小心翼翼,不停地翻过来看。他自己有一个规定,答卷时要用钢笔或碳素笔,而在草稿纸上必须用铅笔,不用铅笔心中就别扭。自己明白草稿纸是不用上交的,用什么笔都没问题,但自己不能接受,就为这来回换笔,又耽误了不少时间。他也明白,为这没用的事,浪费考试的宝贵时间太不值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又换了毛病,写作业时,不一定非要涂改字,但必须把某个字的笔画数清楚,数一遍不行,还得再数一遍,总觉得没数清楚,需要数多少遍似乎他心中早有定数,必须数够了他内定的遍数,才肯罢休。到底是什么字需要数笔画,那就不一定了,也许是很简单的字,也许就是个“大”字,笔画是一目了然的,也要数几遍笔画,可见他数笔画本身决不在于要把字写正确,而是在过他自己的瘾,是为了缓解他的“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莫禝也是经常自己与自己“较劲”,起初是每天晚上想一想,今天我和谁说了一句什么话,对方是什么态度,他这种态度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这句话要是那样说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一些,对方会对我印象更好?别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有时候他常说半句话,就咽回去了,你再追问他,他就含糊其辞地遮掩过去。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同学们也就不追究他了,知道他就这个脾气。他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了,到高中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在班上独往独来,整天想自己的心事,别人都在议论高考填志愿的事,而他根本没心思想这些事,而且也无从想起,因为心中没有参照物,同学交流的信息自己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呢?每天从早晨到现在,都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不与同学交流,每天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生活很枯燥,生活内容也很有规律,没什么特殊事情。可是他仔细得出奇,就连老师讲课时的某个无意义的动作都能想半天。高中的学生正是仨一群俩一伙,最讲哥们义气的年龄,但是莫禝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就连每人都必须参加的军训,都要想办法给开假条而逃避。其实,他并不是怕苦,只是他有一些生活习惯与别人不同。说起来都是小事,他吃饭的时候,第一口菜是不能吃的,必须扔到另一个碗中,夹第二次才能吃,他不是怕菜中有问题,而是一种习惯,好像是一种程式,如果不完成这种程式,这顿饭就吃不香,有时连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总想着这个程式还没完成,总在找机会去完成它。所以除了家人以外,从不参加别处的聚餐,亲戚、同学、朋友的聚会也避免出席,就是怕共桌吃饭。说起程式,在生活中,他的各种程式可多了。什么衣服必须配什么裤子,如果他认为应该穿哪件衣服,哪怕刚洗完还没有晒干,也要半干就穿上。如果认为那双鞋是自己认可的,则春夏秋冬就啃这一双,家中堆着再好的鞋也不能接受;穿得实在脏了,必须星期六刷鞋,不等干透就得穿上,不穿这双鞋就不出门。莫禝自己说,如果不穿这双鞋出门,总觉得今天肯定不顺,总怕遇到不好的事情,而且,出发之前想着先迈左脚,如果出门时与别人一起走,迈门槛时迈了右脚,心里就特别扭,非要找机会回来再迈一次,心里才能踏实。尤其影响他过集体生活的是他每次大便的时候必须把衣服脱光,将衣服放在门厅,赤条条地到厕所去,方便完之后再到门厅一层一层地穿上,而且他方便的时候门厅中不许有人,家长都得回避,或堵在卧室,或外出。如果门厅有人走动或说话,就不出来,就算是已经方便完了到门厅穿衣服的时候,父母回来了,也会心中别扭,之后干什么心中都不踏实,恨不得脱掉重新再穿一遍。小便比这要简单得多,在学校也可以,但是必须要等小便池处没人,才能排出。就这些不一般的毛病,自己特别想改,结果是越改越重。

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习惯,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例如,上楼的时候,必定是一边上楼梯,一边数数,如果中途有事情打岔,岔过去了没数成,则这节课准上不好,下课飞也似的跑下去,再认认真真地数上来,以后再上课就踏实了。其实学校的楼梯,一天不知道数多少遍,早就一清二楚了,那不行,必须数一数。不管是什么,只要能分出个数的都要数。比如全家一起吃饺子,偏要数盘子中有多少饺子。家长说:“吃饺子是管够的,干吗非数那么清楚,好像怕人家吃似的。”不管怎么说他也要数,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数,数来数去都数凉了,才有工夫吃,更可气的是在吃的过程中,不断地问:“妈你吃了几个了?爸你吃了几个了?盘中还剩几个?”搅得别人没心思吃饭,所以,凡是有亲戚在一起吃饭,绝不能吃饺子、大虾之类的有个数的伙食。

在他脑子中,总有一个事先规定好的模式,如果事情不是按他想象中的模式进行的,他便莫名地烦恼。比如,他自己说晚上要喝粥,家长知道他的毛病,还特意问他熬什么粥,他说“米粥”。放学后发现家长熬的是白米粥,其中零星有几颗百合,与自己脑子中的想法不一样,情绪便多云间阴,气不打一处来,跺跺摔摔,脸拉得驴一样长,一摔门,躲到卧室去了。就为这类事,摔脸子的情况太多了,全家人都小心翼翼的,还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惹得他不高兴。全家一起去旅游,某一个无关紧要的景点因施工不开放,其实他对这个景点并不感兴趣,可破坏了他脑子中的程序,所以就不高兴,后边的行程就别想再痛快了。某次他过生日,全家铆足劲要让他高兴,说好了到公园去玩,去之前说好了玩之后到伊伊饭店吃饭,结果到饭店人太多要等座,便到另外一个饭店去吃饭了,本来一天都挺高兴,就为换了个吃饭的地方,又惹他不高兴。如果他早说,家人就不换饭店了,等座就等呗,可他就不说。其实,他自己也很模糊是因为什么不高兴,因为换饭店不高兴,等座也不高兴,总之,都是破坏了他脑子中的模式。家长说:“他一天到晚不是这不高兴,就是那不高兴,总之我们家的气氛总是多云渐阴,密而不雨,让人难受。”但他自己还觉得他是很宽容别人的。

他自己的东西都有固定的摆放秩序,虽然他的房间看起来很乱,其实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每次妈妈给他收拾房间,都会引起他很大不满,说东西摆乱了,找不到东西了。就算是书包里的东西,谁挨着谁也是固定的,同学要是借他书,还给他时塞到了他的课桌里或放到书包中,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必须还到他手中。就算是递到他手中,也不能错规矩。他平时拿书本必须是左手拿,必须拿书的上半部分,如果在慌乱中不是用左手,或是拿了书的下半部分,就别扭得不行。总不能让别人再还一次吧,那样的话别人不就发现了自己的怪异了吗?只好找个机会把这本书再送给借书的人,还假装关心地说:“既然你喜欢这书就送给你吧!”别人还以为他特大方,其实,他会再悄悄地花工夫去买一本。

其实,他这种行为刻板、思维模式固定的习惯从小就有。上初中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军事,无论与谁聊天,三句话即聊到军事上,中国各位将军的授衔时间,各位名将是哪个野战军的,后又调到哪里,与谁共事,对这些了如指掌,对军事地图背得滚瓜烂熟。要是聊别的则一句话没有,要聊起这些则滔滔不绝,对方都烦了他还追着与别人聊,他说的总是那些个老掉牙的内容,没什么新意也没有更多的信息量,谁都不愿与他耗时间,他却乐此不疲。在家里满墙挂的都是地图,自己闲来也爱画地图玩,画的遍数太多了,随手就能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画出来。有时候来了精神,纸上画不下了就画到桌子上,桌子上画不下了就画到地上,所以他的房间的桌上、椅上、墙上、地上全是地图。

从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人就发现这孩子特别好研究,什么都要追问为什么,一天到晚问个没完,在小人书中也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类书。有时候,他问为什么问得恰当,回答之后能长知识,一般的同龄小孩都没他的知识广泛。有一段时间,他在托儿所就是同学们的小老师,有一些问题老师都答不上来,而他能回答,所以同学们有问题习惯性地总找他问。但有的时候,他问问题会穷追不舍,穷根刨底地问个不停,一直问到很荒唐,让人实在没法回答为止。例如:鱼为什么会游泳?答:因为鱼生活在水中。问:鸟为什么不会游泳?答:因为鸟生活在天空。问:鱼为什么不会到天空飞?答:鱼没有翅膀。问:鱼为什么不长翅膀?又比如,某天傍晚走在街上,路旁的商店都关门了,莫禝问妈妈:商店干吗都关门了?答:商店的叔叔该下班了。问:他们为什么要下班?答:天黑了叔叔也要睡觉,下班是为了叔叔要睡觉。此时看到一个商店在开着灯,他便问:这里的叔叔为什么不睡觉?答:他们在开会。问:开会干吗?答:他们在算账,在盘点货物。问:算账干吗?妈妈急了:我知道他们要干吗?他们在商议怎么打孩子。每次问问题开始的时候家长总是觉得他特爱研究,回答也认真,但到最后总是以不耐烦告终,因为他必须问到荒唐为止,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永无休止。有时候一件事已经回答得很明确了,他还明知故问。比如,已经决定了星期六到颐和园去玩,告诉他约800遍了,他还在不断地问:“星期六是到颐和园去吗?”回答:“肯定去。”他马上又问:“是真的去吗?”回答:“是真的,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妈妈说话永远是算数的。”他能安静一段时间,但不定什么时候又冒出一句:“我们星期六是到颐和园吗?”一连要问许多遍,实在是明知故问。有时甚至他问完问题,家长还没回答,他就玩自己的去了,可见是明知故问。所以,全家都知道什么事情事先不能跟他说,只要说了,他就没完没了地问,只能是到时候该干什么,拉起就走。

小时候,从4~5岁时就认真得出奇。看小人书,先讲哪一本后讲哪一本,不能变化,要按既定方案来。他要是喜欢哪本小人书,只要是讲书,就让讲这一本,这一本都讲得熟了又熟了,他也不烦。大人要是从中省略了一些内容,他都能发现。既然都这么熟了,还让人家讲什么?那不行,就得要这程序。码积木也要先码一个固定的结构之后才能有其他花样,如果不把固定的结构码完,直接码新的,他就发脾气,任你码什么他都给推倒。从小吃饭也别扭,吃菜只认一个,这段时间认准了一个菜,恨不得每天都吃这一种菜,吃几天都不烦,再做新菜,他连尝都不尝,就说不好吃。即使是生来就没吃过的菜也不尝,就认定不好吃,如果强迫他尝一尝,就像是给他多大的委屈,眼泪在眼圈中滚。从小到大只要到饭店,不管是什么风味的,也不管是大饭店小饭店,他只点一种菜“鸡蛋炒西红柿”,上菜后,他也只吃这一个菜就满足了,在大家劝说下,只少许夹一点别的菜,不是为自己享受,而是为给别人点面子,这样不愉快,全家就很少出去吃饭了。

EPQ(性格):P65,E30,N78,L40,内向、敏感、自我中心、单纯,是内向不稳定型。

SL90(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1.5,强迫3.5,人际关系3.0,焦虑2.5,抑郁2.8,恐怖1.5,敌对2.0,偏执2.8,精神1.5,其他1.5.大于2.5分则属于有问题。

印象:强迫性神经症。

参加者:主任医师,助教,学生A、B、C、D

同学A

我先说几条莫禝同学的病例特点。

●男性,17岁,未成年。

●自儿童期起病,病程长,延迁至今。

●症状时轻时重,随年龄增长,有加重趋势。

●症状表现多样。有强迫思维,穷思竭虑地追问一个问题,直追到荒唐为止;重复思维,没完没了地反复想一个问题;强迫观念,从没吃过的东西,也认为不好吃,绝不去尝一口;强迫行为,强迫读数,强迫仪式动作,生活程式化,强迫检查。

主任医师

关于强迫症的特点,本来就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而且,随着生活内容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症状在同一个人身上会变化莫测,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的不同,症状也在变化。后边我们要总结强迫症的症状。大家看一看,除表现之外,有什么特点,比如病情的程度、性格等。

同学B

我来补充几条:

●症状直接影响了他本人生活质量。

●影响了他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社会形象、社会地位。

●影响了他的情绪,他总是不高兴。

●影响了他整个家庭的生活气氛。

●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造成学习成绩下滑,不但没给家庭带来欢乐,反而为家长增加焦虑与抑郁。

●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过于敏感和自我中心。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为强迫、焦虑、抑郁、偏执,各方面都存在问题,以强迫问题为最重。

主任医师

强迫症可以是数种症状同时出现,也可以是某一种症状单独出现。在一段时间内内容可能相对固定,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内容可能不断改变,症状内容与现实生活情景相关,随患者心理冲突的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组合,轻重程度也会随之变化。

我们今天讨论的病案中,莫禝同学,从症状学分析可以认定是强迫症,症状学上已经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另外,心理测查中,心理健康水平(SCL-90)的评估中,强迫因子的分数也超出了正常水平,这也佐证了这一诊断。从性格来看,莫禝同学性格发育是不健全的,过于内向,过于敏感,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些性格特点都支持“强迫症”的诊断。我们给他做最后的确诊,看大家有没有异议。

同学A、B、C、D

没意见,都同意这一诊断。

主任医师

那么,看一看这份病案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有没有可疑之处?

同学C

老师,这位同学自小就脾气那么奇怪,难道家长和老师都没发现,怎么拖到初三才治疗?

主任医师

说到这儿,应该想到,在咱们的病案中,有一个欠缺,就是缺少个人史,尤其是以往的治疗经过。是一直没得到确诊,还是医生曾经给予过指导,而家长没能坚持治疗?这种病人,治疗的“阻抗”性较重,往往会自作主张而半途中止治疗。这种病人的症状从小就有,不一定是本人有“阻抗”,而是家长有“阻抗”,从经验上看,这位同学很有可能有遗传因素,应该追究一下,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或是有强迫性人格的亲属。

同学D

老师,莫禝的病好治吗?

主任医师

说到治疗,首先应该搞清楚患者的强迫是什么性质的,概括地说“强迫症”是没问题的,但强迫症的情况各有不同,有强迫性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和强迫人格,本质是不一样的,治疗原则也不同,预计后果也大不相同。

强迫性神经分裂症:虽然它的表现中有很多典型的强迫症的症状,但是同时他还具有思维的混乱,对自己的强迫的表现没有明确的认识,也不为这种强迫症状而痛苦,也不想改变自己。总之,本人有不同一般的行为和想法,自己仍认为“就是我对了,你们都错了”,那就是“自知力”有问题,分裂症则八九不离十了,应诊断为“强迫性分裂症”。

强迫性神经症:有强迫症的表现,同时认识到是我与别人不一样,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而痛苦,努力想改正,这叫做“自知力”好;想改又改不了,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同时思维、认知功能都正常,是神经症性的强迫症,也叫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人格障碍:以上两种都是“病症”,是可以治疗的。而强迫人格障碍,虽然有明显的强迫症的表现,但表现是比较恒定的,严重程度变化不大,也叫做强迫、固执人格。这种人做事谨慎,过分墨守成规,缺少随机应变能力。责任心强是他的优点,但常常由于过分地顾虑细节而忽略了大事。遇事畏首畏尾,斟酌再三,难以下决定。内心总是处于明显的冲突之中,看事物不是左即是右,没有中间状态,所以他的行动也徘徊于服从还是反抗、控制或爆发两个极端。这种人容易与人竞争,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表露自己的情绪,不会表达,也不习惯接受体贴、温柔的感情,不与人做感情方面的交流,缺乏幽默感。过分地注重干净、金钱、时间等。这种人平时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会突然强烈地爆发出来,往往做出出格的事,无法收拾。所以,这种人常常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具有破坏性,自己觉得是一忍再忍,整天像个缩头乌龟,而人际关系依然很紧张。强迫性人格是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偏误,一旦形成是不容易改变的,任何药物都达不到效果。对于严重者,只能一边做行为治疗,指导他改变行为的模式,同时为他选择适合他性格的工作,例如工作程序固定、刻板,人际关系简单,环境恒定不变的工作。

学生A

老师,我觉得莫禝同学肯定不是强迫性分裂症,因为他太为自己的问题感到痛苦了,想治疗的愿望特别强,而且心理冲突很重。但是,莫禝是强迫性神经症还是强迫性人格,我有点搞不清,我觉得他挺像强迫性人格的。主任医师这问题提得很好。强迫性神经症的患者,一般都有一些人格基础,但强迫性人格和强迫性人格障碍是两个概念。“人格”是人的性格特点,具有某种性格特点并不坏事,只说明他有某些特色。而“人格障碍”虽然只加上“障碍”两个字,就说明他的这种性格特点过于出圈了,已经影响到了他本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因为强迫的性格特点太过分,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破坏性或妨碍了本人的发展,所以叫“伊伊人格障碍”。而莫禝同学具有强迫性人格,但没达到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程度。主要还是强迫的症状妨碍了他本人的发展,破坏了他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学习成绩下滑),所以还是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合适。

学生B

老师,莫禝同学是高三17岁时才来治疗,我们可以下诊断。如果他小学时就来看病,我们能下诊断吗?儿童时期,性格还没有发育成熟,也就是说还没定型。我们怎么分辨他是强迫性神经症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呢?

主任医师

对于小孩子的心理问题,应该特别注意,因为小孩从来不表达,也说不清自己的心理感受。你问他“你心理冲突吗”,这样问也太傻了吧!不管是“神经症”还是“伊伊人格障碍”,凡是“症”“障碍”,都是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对社会功能有影响,本人感到痛苦,而小孩子生活质量、社会功能都没有绝对标准,没有参照物,自己除了哭,也说不清痛苦不痛苦。所以,要仔细观察,鼓励家长说出孩子表现的细枝末节,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有不少强迫症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不专心,而被误诊为“多动症”,吃了两三年的药也不见好,一旦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学习成绩就会在短期内明显提高。

一个初一的学生,在课堂上很乖巧,教室中就像没有这个人一样,每节课都大眼盯着老师,若有所思的样子,但回答问题时却总是答非所问,课堂作业总是完不成,必须带回家写,家庭作业在家长一对一的监督下完成得又快质量又好,如果不监督则半小时写不完五个字,几乎每一笔之间都有停顿。从小学就曾看过心理医生,一直当做注意力缺陷来治疗,也训练过,但是效果不明显。其实,她是一个强迫症,一边写作业,一边有强迫思维,想一些没意义的荒唐想法。按强迫症治疗两个月,学习就明显改善了,一个学期下来,考试成绩突飞猛进,成了典型的进步生,第二学期末,就成了优等生。因为强迫症的人性格中具有追求完美的本性,只要他有条件,他一定要做得最好。

下边我们讨论一下强迫性神经症的治疗问题。强迫性神经症,本质上还是神经症,它的症状一定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抑郁、强迫三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强迫性神经症的治疗分为两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1)药物治疗

SSRIS类的药物,对焦虑、抑郁、强迫三种症状都有缓解的作用。当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之后,患者方能顺利接受心理治疗。药物对心理治疗的介入和依从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般用药两周后就能看到效果,但明显的好转需要更长时间。至1~2个月之后,症状就会明显或完全改善,但仍需要小剂量维持1~2年的时间,方可防止复发。不过这些药的副作用很轻,对人体重要器官心肝脑肾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口干,大便干,轻度乏力,这些副作用只会在服药初期有,1~2个月之后就消失了。

(2)心理治疗

常有三种方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

淤认知疗法

主要针对强迫思维型患者,效果好。这类患者总是瞻前顾后,总考虑万一,过分夸大事物的不良后果以及对事物的看法,“非黑即白”,没有中间状态,总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要引导他,帮助他认识事物不一定总是一成不变的,常常有中间或不左不右的状态。帮助病人认识事物的多方面,抓住事物的核心,抓大头放小头。不断适应多变的世界,学习随机应变的行为能力。

于行为疗法

强迫性神经症病人,不善于处理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冲动,为了讨好别人,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极力控制自己。他们认为生气、发怒是很不好的表现,所以虽然自己内心已经波澜起伏,甚至已经到了排山倒海的程度,外表也丝毫不表露。实在忍无可忍,则突然冲动爆发出来,搞得别人莫名其妙,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应该引导他认识到生气、发怒和生理上的欲望,不必过分压制,要找适当的机会以适会的形式发泄出来。这种人对自己,对别人都要求过高,而且很刻板,很教条。要引导他多看到自己的成功,不要追求完美到“过度”的程度。这种人因为刻板,所以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显得很固执,不讲理,不顾现实地回避问题,对明摆着的问题也死不认账,甚至否认大家公认的“公理”。要帮助他们学会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盂森田疗法

针对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当患者有很好的自知力时,会对自己的表现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首先要解决这种心理冲突,切断恶性循环。第一个原则是“顺其自然”,也就是做了就做了,不责怪自己,减轻心理冲突。首先要承认,人的各种欲望都是人的本能,在生存中与食欲一样不但不可缺少,而且是生命力旺盛的标志,欲望和生活机能只要旺盛,就有调节的可能性,不能在“消除”上固执,而应在调整上做文章。人的思想,你越想压抑它,它的反作用越强,自身体会到的心理矛盾越重,越痛苦,则脑子中的兴奋点,兴奋度越强烈。我们承认它的存在,允许它的存在,在思想上先放松下来。一对爱看芭蕾舞天鹅湖的夫妇,女人看的是裙子,而男人可能看的就是大腿,这都无可厚非。有了欲望,你只要心中想一想,就随它去吧,首先要打开自己与自己纠缠的心结,放下心理包袱。

第二个原则是“为所当为”,也就是带着痛苦,去尽力做你此刻应该做的事情。例如强迫洗手,一洗就是4~5遍。如果你认为洗一遍就可以了,那么,就在洗手时,想一想当下该干什么了?该吃饭了,那就拿碗去,强行要求自己去拿碗,虽然做的过程带着痛苦,总在想当下要干什么,但要一个接一个地干,让自己的行为连贯起来,人忙起来,生活充实起来。

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动作,我们的着眼点永远是放在现实中,活在当下,当前我应该干什么,我便认真地去干我应该干的这件事。当然如果是强迫思维的人,马上让他去做数学题,他是没有心思做下去的,要干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强的运动或劳动,既能打断强迫思维,又能够缓解焦虑。人只要运动就能够缓解焦虑,著名诗人苏东坡曾经说过“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在运动或劳动中,只要做到能出汗,就能缓解焦虑、抑郁。

一位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医生做了许多咨询解释工作,并且开了药,认真嘱咐他一天吃几次,每次几片,而他每天到吃药的时候,就不停地数药片,数过来数过去,几天下来一片药也没能吃进去。医生嘱咐家属,再看到他数药片,不要责怪,不要声张,只要轻描淡写地打断他,监督他把药咽下去再说。这样,引导病人把正常的行为做完,慢慢就能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责备或大惊小怪只能加重病人的心理冲突,病人的强迫行为只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固执。

同类推荐
  • 时尚女性生活——十月怀孕知识

    时尚女性生活——十月怀孕知识

    本套丛书面向当代女性,以时尚和实用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困扰女性朋友的各种生活和健康问题,以提高现代女性自我保健能力。本套丛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阅读本丛书,女性朋友们可以从中找出解除生活中的疑问和烦恼、排除生理不适的妙方,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
  • 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一生

    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一生

    本书从行为、性格、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深刻剖析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 成长智慧书

    成长智慧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中学生阅读的选编类读物,共收录141篇文章。选文按历史、生命、生活、自然、灵魂等五个角度进行分类,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 卡尔·维特的教育

    卡尔·维特的教育

    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作者的儿子小卡尔的成长经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早期教育的成功案例。书中详细记录了小卡尔在父亲的教育下,从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变成一个天才的全部过程。小卡尔生来普通,但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小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任专职教授。这一惊人的教育成就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让人们首次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最新胎教早教育儿大百科

    最新胎教早教育儿大百科

    宝宝拥有美好的未来,拥有五彩的世界,是每位父母梦寐以求的事情。相信,你也是一样的心情。美好的愿望从想法到实现,总有一个途径。准备要宝宝的你,了解让宝宝幸福、快乐必要的第一步是什么吗?客观、科学的答案是胎教。
热门推荐
  • 捉鬼猫妖

    捉鬼猫妖

    水无情是只猫妖,但在这个大陆上,妖是要捉鬼的。在修炼大成后就被师傅派了出去历练,顺带抓抓鬼。水无情打着法师的名号捉鬼赚钱,但没想到,在捉鬼历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在解开秘密时,遇见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 杀手宝贝

    杀手宝贝

    我有两个名字,两个身份。人前,我是一家国企总经理的助理。白天好好工作纯洁善良,夜晚是夜总会的常客。在众帅哥美男中游走的蝴蝶。那时我叫白渺。他们喜欢喊我“绝色”。人后,我是一个“十二星”的成员,永远不问原由的执行着我的任务。我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终结目标的生命。不错,我是杀手。而我的代号叫“猫”。可是,我的人前身份和我人后身份偶然的一次交集。我的善心与冷血偶然一次的交汇。我的情和爱终于因他而苏醒。可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什么才是中篇小说的佳作?在我看来,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收入这本集子里的中篇小说虽然不能说都做到了二者完美的结合,但我们能够感觉到作者在两方面都有所追求。一个作家在写中篇小说时,能够做到既追求好看,也追求文学意蕴,就已经站在佳作的起点上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中篇小说作家实在是面临一个“鱼与熊掌”的难题呀!但中篇小说的佳作必须是“鱼”与“熊掌”的复合体。
  • 我的契灵有羁绊

    我的契灵有羁绊

    有的人是废柴流。一边喊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边有个老爷爷跟着次次逆天改命。有的人是龙傲天流。一边举世无双一路平推,一边拥趸美女无数。而我不一样,我是无所谓的。废材流也好,龙傲天也好。能不能先把我的金手指给我。穿越没有金手指我有点慌……
  • 火影之寒冰天下

    火影之寒冰天下

    一个偶然,使她穿越到了火影世界,上一世的她平平凡凡,到了火影世界将展翅高飞!凭着她那异于常人的精神力;凭着她那种族的血继;凭着上天对她的眷顾!她,夜神晶雪!将大展光彩!
  • 一代风华:姜山无悔

    一代风华:姜山无悔

    一失足成千古恨,姜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跳下去了。才发现,那时初见。一口冰棺,一碗孟婆汤。三生石畔寻良人,夜不能寐盼君归。
  • 何以遇见你

    何以遇见你

    你知道,最美丽的开始,是没预料的相遇。我不知会遇见你,从此生命很多不同。遇见你,我才看清自己;遇见你,我才放下过去;遇见你,我才知道,原来生命可以如此让人眷恋,生活可以如此不同。你知道,遇见你,是我这辈子干过的最美丽的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颜华

    快穿之颜华

    颜华要下凡历劫了,为了找乐子,神生太过无聊了,颜华,是这无尽世界的创造者的第一个造物,她母神存在便至高、全能,而身为至高者的第一个造物,位格、能力、智慧、心性、容颜也只在母神之下,几乎全知全能的结果是无聊。颜华不是耐不住寂寞的神,她只是,没体验过不无敌的感受。
  • 来日纵使未曾末路

    来日纵使未曾末路

    少年余夏归入末路,遇见了姜眸。从此,炊烟袅袅几许,没有末路,不曾孤独。
  • 谁的青春张扬天下

    谁的青春张扬天下

    每个人的青春,总有年少岁月里的欢喜和眼泪,情绪在亲情的陪伴,友情的选择,爱情的追寻中沉淀。很多年以后,我们可能已经不记得那时开怀大笑的原因,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记忆里的笑声吵醒。我们高喊青春无悔,但是记忆里仍然留下了某些悔不当初的过往和成长中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