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98900000002

第2章 始计篇

【原文】

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③,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④也。

故经之以五事⑤,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⑥:一曰道⑦,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⑧,五曰法⑨。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⑩,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B11。天者,阴阳{B12、寒暑{B13、时制{B14也。地者,远近、险易{B15、广狭{B16、死生{B17也。将者,智、信、仁、勇、严{B18也。法者,曲制{B19、官道{B20、主用{B21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B22。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B23。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B24?将孰有能{B25?天地孰得{B26?法令孰行?兵众孰强{B27?士卒孰练{B28?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B29。

将听吾计{B30,用之必胜{B31,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B32。

计利以听{B33,乃为之势{B34,以佐其外{B35。势者,因利而制权也{B36。

兵{B37者,诡道也{B38。故能而示之不能{B39,用而示之不用{B40,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B41,利而诱之{B42,乱而取之{B43,实而备之{B44,强而避之{B45,怒而挠之{B46,卑而骄之{B47,佚而劳之{B48,亲而离之{B49。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B50,不可先传也{B51。

夫未战而庙算{B52胜者,得算多也{B53;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B54?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B56。

【注释】

①计:预计、计算的意思。这里指战前通过对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战争的胜负做出预测、谋划。

②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

③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

④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审察,谨慎对待。

⑤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五事,指下文的“道、天、地、将、法”。此句意谓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

⑥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较。计,指筹划。索,探索。情,情势,这里指敌我双方的实情,战争胜负的情势。全句意思为:通过比较双方的谋划,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⑦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

⑧将:将领。

⑨法:法制。

⑩令民与上同意也:令,使、让的意思:民,普通民众。上,君主、国君。意,意愿,意志。令民与上同意,意为使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拥护君主的意愿。

不畏危:不害怕危险。意为民众乐于为君主出生入死而丝毫不畏惧危险。

阴阳:指昼夜、晴雨等不同的气象变化。

寒署:指寒冷、炎热等气温差异。

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更替。

远近、险易:远近,指作战区域的距离远近。险易,指地势的险要或平坦。

广狭:指作战地域的广阔或狭窄。

死生:指地形条件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死,即死地,进退两难的地域;生,即生地,易攻能守之地。

智、信、仁、勇、严:智,智谋才能;信,赏罚有信;仁,爱抚士卒;勇,勇敢果断;严,军纪严明。此句是孙子提出的作为优秀将帅所必须具备的五德。

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讯联络等具体制度。

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

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主,掌管;用,物资费用。

闻:知道,了解。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知,知晓,这里含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意思。此句意思是说,对五事(道、天、地、将、法)有深刻地了解并掌握运用得好,就能胜,掌握得不好,则不胜。

主孰有道:指哪一方国君政治清明,拥有民众的支持。孰,谁,这里指哪一方。有道,政治清明。

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

兵众孰强:哪一方的兵械锋利,士卒众多。兵,此处指的是兵械。

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练,娴熟。

吾以此知胜负矣:我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即可预知胜负之归属了。

将听吾计:将,作助动词,读作“江”(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假设,如果。此句意为如果能听从、采纳我的计谋。

用之必胜:之,语助词,无义。用,实行,即用兵。

去之:去,离开。

计利以听:计利,计谋有利。听,听从,采纳。

乃为之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虚词。势,态势。此句意思是造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

以佐其外:用来辅佐他对外的军事活动。佐,辅佐,辅助。

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凭依。制,决定、采取之意。权,权变,灵活处置之意。意为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

兵:用兵打仗。

诡道也:诡诈之术。诡,欺诈,诡诈。道,学说。

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即言能战却装作不能战的样子。此句至“亲而离之”的十二条作战原则,即著名的“诡道十二法”。

用而示之不用:用,用兵。实际要打,却装作不想打。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装作要进攻近处,致使敌人无法防备。

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意为敌人贪利,则以利来引诱,伺机打击之。

乱而取之:乱,混乱。意谓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时机进攻他。

实而备之:实,实力雄厚。指对待实力雄厚之敌,需严加防备。

强而避之:面对强大的敌人,当避其锋芒,不可硬拼。

怒而挠之:怒,易怒而脾气暴躁。挠,挑逗、扰乱。言敌人易怒,就设法激怒他,使他丧失理智,临阵指挥作出错误的抉择,导致失败。

卑而骄之:卑,小,怯。言敌人卑怯谨慎,应设法使其骄傲自大,然后伺机破之。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说己方主动卑辞示弱,给对方造成错觉,令其骄傲。

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作动词,使之疲劳。此句说敌方安逸,就设法使他疲劳。

亲而离之:亲,亲近;离,离间,分化。此句意为如果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离间、分化他们。

兵家之胜:兵家,军事家。胜,奥妙。这句说上述“诡道十二法”乃军事家指挥若定的奥妙之所在。

不可先传也: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此句意即在战争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断,不能事先呆板地作出规定。

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做“庙算”。

得算多也: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取得胜利的条件。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法取胜,更何况未曾具备任何取胜条件?而况,何况。于,至于。

胜负见矣:见,同“现”,显现。言胜负结果显而易见。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必须审度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双方的谋划,来取得对战争形势的认识。(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使得他们能够做到死为君而死,生为君而生,而不害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酷热、四时节候的变化。所谓地利,就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作战区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益处或弊端。将领,就是说将帅要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树立威严。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组织体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军需物资的掌管。以上五个方面,作为将帅,都不能不充分了解。充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求得对战争形势的认识: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坚利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一切,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

若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必败无疑,我就离去。

筹划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所谓态势,即是依凭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变,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能打,却装作不能打;要打,却装作不想打;明明要向近处进攻,却装作要打远处;即将进攻远处,却装作要攻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利引诱他;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敌人力量雄厚,就要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势强盛,就暂时避其锋芒;敌人易怒暴躁,就要折损他的锐气;敌人卑怯,就设法使之骄横;敌人休整得好,就设法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团结,就设法离间他。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起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所有这些,是军事家指挥艺术的奥妙,是不能事先呆板规定的。

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获得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获得胜利的条件缺乏。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条件呢?我们依据这些来观察,那么胜负的结果也就很明显了。

【战例】

越灭吴之战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473年的三十多年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在公元前494年的一次战争中,越国在会稽受挫,力量大大削弱,几乎遭受了灭国之灾。越王勾践在受挫后,一面卑身事吴,一面反省思过,制定了休养生息、抚慰人民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民众的支持。勾践经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复仇灭吴。越灭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弱国打败强国的一个范例,从许多方面印证了《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的两个国家。在此之前,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同依附楚国,是楚国的盟国。春秋中期,吴国通过兼并战争取得了大量土地,疆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大国争霸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叛楚攻楚,以求中原争霸。这时的越国较为弱小,在吴楚战事频繁时常常策应楚国,牵制吴国,成为吴之大患。吴国为了在中原争霸中除掉后患,在柏举之战击败了楚国之后,开始发动吴越之间的战争。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允常之丧,率军攻越。吴越二军在□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对阵时,越军两次用死士攻击吴军严整的阵势,均未能奏效。最后越王勾践驱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一起在吴军阵前自杀,使吴军军心涣散。越军乘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

吴王阖阊死后,其子夫差即位。夫差按照其父“必毋忘越”的遗嘱,在伍子胥、伯嚭的辅助下,日夜加紧练兵,准备出兵攻越。越王勾践也重用楚人文种、范蠡,改革政治,增加国力。越王勾践于即位后的第三年(前494年)春得到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在准备还不充分、兵力还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越军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由于吴军实力较强,越军战败。越军损失巨大,最后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吴军乘胜追击,把会稽包围得水泄不通。在这生死存亡之关头,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决定以屈求生。勾践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夫差求和,以美女、财宝疏通吴太宰伯嚭,要他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属国存在下来,那时,勾践愿做吴王的臣仆,忠心侍奉吴王;不然,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烧)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在伯嚭的劝说下,吴王夫差准许议和。吴军撤军回国。

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文种,自己和范蠡一道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越国的王后也做了吴王夫差的女奴。勾践为吴王驾车养马,他的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他们住在囚室,秽衣恶食,极尽屈辱而从不反抗。由于勾践能卑事吴王,同时又贿赂伯嚭,最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自己与吴国结仇,使很多百姓在战场上送命的失误。他还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者的遗族。他在坐卧的地方悬挂了苦胆,吃饭的时候也要先尝尝苦胆的滋味。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勾践还针对越国战败、人口减少、财力耗尽的情况,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国家的元气。他明确规定:妇女怀孕临产时,要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去看护;生了男孩奖给二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奖给二壶酒和一只小猪。生三胞胎的由官府出钱请乳母,生双胞胎由官府补贴粮食。凡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三年劳役,死了庶子的,免除三个月劳役。由于改革内政,减轻刑罚、赋税,提倡百姓开荒种地,越国在十年中没有向人民征收赋税,百姓每家都有三年的粮食储备。由于勾践实行了一系列“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的政策,越国百姓亲近他,如对父母。

勾践在改革内政的同时,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战。对吴国,他继续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麻痹腐蚀夫差。经常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助其骄气;同时又破坏吴国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困难;他用离间之计使夫差对伯嚭偏听偏信,对伍子胥更加疏远,挑起其内部争斗。这些措施的实施,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为伺机灭吴奠定了基础。

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领土得到扩张,势力日益强大,夫差也因胜而骄,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看不到勾践决心灭吴的意图。他奢侈淫乐,穷兵黩武,急于以武力威胁齐、晋,称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夫差闻齐景公已死,便决定出兵北上伐齐。吴军击败齐军于艾陵。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约晋定公和各国诸侯七月七日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夫差为了炫耀武力,圆其称霸中原之梦,带去了吴国三万精锐部队,只留下一些老弱的军士同太子一起留守国内。夫差的空国远征,给了越国以可乘之隙。越王勾践在吴军刚离国北上时,就想出兵攻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他分析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精兵从王,国中空虚,老弱在后,太子留守,兵始出境未远,闻越击其空虚,兵还不难也”。他劝勾践暂缓出兵。数月之后,范蠡估计吴军已到黄池,便同意勾践出兵。勾践调集越军四万九千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后庸率领,由海道入淮河,切断北去吴军的归路;一路由大夫畴无余、讴阳为先锋,勾践亲率主力继后,从吴国南面边境入吴直逼姑苏。

吴太子友得知越军乘虚出击吴国,急忙率兵到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阻止越军的进攻。太子友根据国内精锐部队全部北上黄池的现实,决定采取不与越军交战,坚守待援的策略,同时派人请夫差尽快回军。然而,当越军先锋军到达时,吴将王孙弥庸一眼望见了被越军俘获的他父亲的“姑蔑旗”在空中招展,不由得怒火中烧,也就顾不得太子友坚守疲敌的主张了。他率领他的部属五千人出击,打败了越军的先锋部队,俘虏了越大夫畴无余、讴阳。首战小胜,使吴将更加骄傲轻敌。不久,勾践的主力到达,向吴军发起了猛攻。越军一举击败吴军,俘虏了太子友,进入吴国国都姑苏。越军缴获了大批物资,取得了这场袭击战的胜利。

夫差在黄池正与晋定公争当霸主,听说越军攻下姑苏,太子被俘,恐怕影响霸业,就一连杀掉七个来报告情况的人,封锁这一不利消息,并用武力威胁晋国让步,勉强做了霸主。随后夫差就急忙回军。在回国的途中,吴军连连听到太子被杀、国都被围等一系列失利的消息,军士完全丧失了斗志。夫差感到现在回国立即反击越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在途中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估计自己的力量还不能马上把吴国消灭,于是同意议和,撤兵回国了。

夫差回到吴国,本想马上报复越国,但是吴国由于连年战争,生产遭到破坏,财力消耗很大,国内又闹灾荒,因此,他感到一时还没有实力对越实施报复。于是他宣布“息民散兵”,企图恢复力量,待机再举。

文种见吴国开始致力于增强国内经济实力,便觉得越国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完成灭吴大业,如果等到吴国经济实力得到恢复,那么战胜吴国将更加困难。于是文种向勾践建议,应抓紧目前吴军疲惫,国内防务松弛的机会再次攻吴。勾践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公元前473年乘吴国大旱、仓廪空虚之时,准备大举攻吴。

战前,勾践征求并采纳了群臣关于明赏罚、备战具、严军纪、练士卒等建议,做了充分的临战准备。为了争取人民的支持,他以为国复仇为号召,鼓励出征者奋力作战,留乡者专心生产,并规定独子及体弱有病者免服兵役,兄弟二人以上的留一人在家奉养父母。出师攻吴时,又宣布吴王夫差的罪状,号召吴国人民反对夫差。

这年三月,越军进军到笠泽(苏州南面,与吴淞江平行的一条江)。吴国也发兵迎击,两军夹江对峙。越国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勾践亲率六千精兵为中军。黄昏时,勾践命左右二军分别隐蔽在江中;半夜时,二军鸣鼓呐喊,进行佯攻。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夜分兵两翼迎战。勾践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两路中间的薄弱部位展开进攻。吴军大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越军三战三捷,占领了所到之地,使吴国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改变了吴强越弱的形势。

吴军笠泽战败后,退而固守姑苏。姑苏城坚,越军一时未能攻下。勾践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使吴军在二年后终于势穷力竭。这时,越军再次发起强攻,打进姑苏城。夫差率残部逃到姑苏台上,又被越军包围。他派人向勾践求和,但越国君臣灭吴之心已定。夫差在无望之中自杀而死。越国终于取得了吴、越之战的最后胜利。

越国作为一个较弱小的国家,能战胜实力强大的吴国,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越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革政治,争取了民众的支持。勾践在会稽战败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灭吴战争,这正顺应了越国人民要求摆脱处于吴国臣属地位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越国人民的支持。其次,在战略上,面对强敌,越国能够避其锋芒,制定以退为进、休养生息的政策,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增强国力,为最终战胜强敌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针对吴国君臣的弱点,采取“利而诱之”、“强而避之”、“亲而离之”等策略,使吴王夫差妄自尊大,放松警惕,穷兵黩武,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最后,越国在袭击吴国条件成熟时,采取了乘虚捣袭的作战方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吴军以致命的打击,最终战胜了吴军,取得了灭吴之战的胜利。

从越国最终战胜、消灭吴国的全过程中可见,越国用以战胜敌国的许多策略都与《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述的思想相符合,因此,我们说越灭吴之战,正是孙子军事思想合理性与正确性的极好佐证。

同类推荐
  • 二战史·瓜分世界

    二战史·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全面总结了他作为一名班长的“带兵之道”,深入展示了他带兵育人的理念升华和方法创新,较好地体现了他把当兵当事业、把带兵当专业的军旅追求,值得更多的一线带兵人学习借鉴。我们真切希望,能够借此为引,唤起更多一线带兵人的思考和探索,在追逐强军梦的岗位实践中放飞好“个人梦”。
  • 醉望山河

    醉望山河

    古剑封尘久,而今重光天,千秋载一梦,越王犹在前。
  • 绝地求生之战神系统

    绝地求生之战神系统

    【恭喜宿主打开黄金宝箱,获得999999RMB!】【恭喜宿主打开至尊宝箱,获得技能狙击枪精通!】G神:“怎么又匹配到林枫,这游戏没法子玩了!”大司马:“什么?是林枫?那我赶紧的,先自雷!”韦神:“玩绝地求生我只服一个人,那就是林枫!”【书友群,群聊号码:913942028】
  • 异世之军途

    异世之军途

    赵伦意外穿越到类似中国古代的地方。本来想的挺美,什么时候谋权篡位,什么时候逆天改命……哪承想没过五分钟,太阳炸了。他差点挂了。再次醒来,发现穿越者如过江鲤鲫纷纷从世界各地冒出。他懵了。……秦新历二十一年,他加入大秦特务组织,开启了风云变幻的谍海生涯。
热门推荐
  • 梦冒险之两个世界

    梦冒险之两个世界

    大一新生李越在现世和异世界之间不断穿越,不断成长,终于找到自己到道路
  • 武化万境

    武化万境

    “怎样才可以变强?!”“这只能靠你自己来明白和领悟,这个时代可不是给弱者准备的!!”“成为强者中的至尊吧,我会在那一-天等着你。”五行大门]的开启,决定--生的瞬间,命运的安排?强者的时代!到底谁能跨过情***死亡,来看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到极致的废材,独自一人得至宝,抱美人,除雪恨,拔万族!只手灭宙宇,独手毁苍穹,领悟至高的法则,去撕裂神创的天空,站在属于强者的巅峰!搜索起点中文网●武化万境更新最新章节●[qq群武武化万境夏天粉丝群●群聊号码:781267663]
  • 守护甜心之梦境之花

    守护甜心之梦境之花

    陷害吗?痛苦吗?我已经没有感觉了,不管多么黑暗,不管多么痛苦,不论生和死,我一定让你们生不如死!
  • 闯仙门

    闯仙门

    柳江龙子爱恋一凡人姑娘,无奈凡人姑娘体弱多病,偷走龙宫镇宫之宝,为其续命,惹怒了柳江龙王。柳江龙王水淹岭南郡,数百万黎民百姓沦为难民,生灵涂炭,一九岁小儿在生命垂危之际,闯进仙门,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八。
  • 续神记

    续神记

    铁匠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只凭手中一把小小的铁锤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卫银一个九零后的铁匠,一天他成功打造出他梦中的巨斧,斧成之时天雷滚滚,受天地所不容欲将其毁之,巨斧护主破碎虚空,穿越时空。当他醒来的时候自己身处一个神奇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名为‘先天魂器’,为人的先天之魂所化!!!他的先天魂器是罕见绝无仅有的:银(淫)龙修炼境界;炼体境、气力境、碎石境、破山境、裂地境、登天境、震空境、·········《续神记》书群:74685924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
  • 怪物老公滚过来

    怪物老公滚过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一见面就给这么大“礼”女主表示暴走ing堂堂兽族长子有权有是有地位还跑过来做跑腿?“你管,我乐意。”“刚吃饱还叫饿,你属狼的?”“属兽的”“哦·“食物在冰箱别乱扑”“你才是我的食物”昔日朋友今日敌“你去死吧”某女毫无防备的被推下悬崖。“我救了你,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报答呢”“你想怎样”“同居”“不行”某男欠揍的送了松手一副摔死你不关我事的表情,某女很没骨气的妥协了,同居就同居,怕他吃了我不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传之弑天

    至尊传之弑天

    .作品前期有点乱.因为是第一次写.刚开始思路不是很明确.给广大读者朋友造成的不便敬请了解。这是一个跨越千万年的阴谋.仙神界.以及那传说中的第四界...请看我们的主角如何破天碎地.打破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