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3000000033

第33章 显才华至诚至孝(3)

戴锦苦笑一下,说道:“金兄不逼问我也会说的,不然,四爷也会生疑的。说来话长,家父和朝中隐退的顾八代是世交,家父未去世前他经常到我家为我兄弟二人讲学。顾先生授课之余时常谈论朝中的事,也传授我们一些为官之道和官场上的许多掌故。四阿哥的许多事都是顾先生讲给我们听的,从言谈之中可知顾先生十分偏爱四阿哥,他也希望我兄弟二人能够考取功名,将来到四爷手下做事。只可惜,我兄弟二人都是愚笨之人,辜负了顾先生的一番苦心调教,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不等戴锦说下去,胤禛就打断了他的话:

“顾先生现在在何处?能否找到他?”

戴锦凄然地说:“顾先生去年秋天去世了,等我兄弟二人得知消息时,顾先生已去世近半年了,他老人家临终前我们连看望一眼都没有,心中有愧呀。”

胤禛一听说顾八代去世了,也黯然神伤。在众多的师傅中,对他最好的一位师傅莫过于顾八代了,他的罢官离去一定程度上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多年来,胤禛时常回想起他到顾师傅府中和顾师傅告别的情景,每次回想起那件事总不免流下几滴眼泪。他也曾多次派人打听顾师傅的下落,但音信全无,后来,随着时间的久远,诸事繁多,也渐渐把顾师傅淡忘了。今天突然听到顾师傅的消息怎能不让他震惊呢?顾师傅的才学人品是一流的,如果他能到自己府中做幕僚,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只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这戴氏兄弟二人原来竟是顾师傅的门生,胤禛心中的诸多疑点也都消失了。顾师傅不在人世了,能让这兄弟二人到手下做事也让胤禛感到欣慰。

众人见胤禛神色恍惚,若有所思的样子,都没有说什么,怕打断他的沉思。

戴锦连喝两杯闷酒说:“四阿哥,我兄弟二人虽然都亲受顾师傅教诲,由于秉赋不佳,才短智疏,对顾师傅所授知识不能领悟十之一二,终究不成材。再加上我兄弟二人平日里懒散惯了,也不习惯宫闱中的礼仪规矩的约束,只怕惹得他人讨厌,一次二次尚可,时间一久恐怕也会给四阿哥带来麻烦的。我等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几句还可以,真正做起事来会让四阿哥失望的。这两天,四阿哥只是听到我兄弟的几旬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话儿,被我们兄弟的浮妄之辞给迷惑了。我兄弟得到四阿哥的如此知遇与谬奖,实在是感激不尽,本想随四爷做点事,报答四爷的知遇之恩,又恐怕自己因才学有限辜负了四爷的知遇,让我们兄弟无地自容,想来想去,还是不能去。不过,我兄弟二人说过的话一定算数,这家产明日就卖了全部捐赠给灾民,也算是报答四爷这片诚挚之心,为四爷的募捐抛砖引玉。”

戴锦看看弟弟,说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出的主意我都出了,你还有什么想对四爷说的吗?”

戴铎也隐隐猜中哥哥的心思,说道:“我与哥哥的想法一样,愿随哥哥流浪天涯,在天水田园中纵心尽性,了此一生。”金昆一听,心中暗自高兴,却又不动声色地说:

“逸情尽性,醉心田园山水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上古有许由、务观,先秦的老聘、庄周,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以及后来的陶潜、王摩诘、李太白、孟浩然、杜牧、黄山谷、八大山人,还有人人称颂的扬州八怪、江南四才子,虽然不当官不为将,不同样逍遥一生,留芳百世吗?人各有志,心性使之,也未尝不可。”

“住嘴!”

胤禛早已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斥金昆再说下去。他从戴锦态度的突然变化中也约略猜中几分,又听金昆这几句给他泼冷水的话,胤禛怎能不大怒呢?

胤禛继续训斥道:“金昆,你嫉贤妒能,心胸如此狭窄,太令我失望了,空负我对你的栽培之心。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而我能够得到戴氏兄弟的帮助,无异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你不从大局出发,反而考虑个人得失,来了戴氏兄弟二人,难道我就会亏待你等不成?别说多了戴氏兄弟,只要有胆有识、有才有能,再多来了三百二百我胤禛也养得起,也决不会亏待任何人!其他人不说,你金昆跟随我多年,我的脾气、秉性你难道不知吗?只要你真心跟随我,我刻薄自己也不会有负于你等。金昆,我视你为亲兄弟,甚至比兄弟还亲,谁知你,你太令我失望了!”

金昆见胤禛伤心、失望、痛心嫉首的样子,立即扑通一声跪道:

“四阿哥,是奴才错了,奴才不该产生妒嫉之心,你惩罚奴才吧!”

常赉、李卫等人也都扑通跪在地上。

胤禛向金昆暗使一下眼色,金昆会意,急忙转身向戴锦哀求说:

“戴兄弟,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请你们兄弟二人留下来,我们共同在四阿哥手下做事,我金昆一定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待你兄弟二人,如果我金昆有一丝不敬举动和私心,天打雷轰。”

金昆说着,泪水涌了出来。

胤禛见戴锦仍然不为之所动,立即沉下来对金昆喝道:

“如果戴家兄弟有一人被你赶走,我定拿你是问!”

戴铎看了看哥哥一眼,走上前拉起金昆:

“金大哥快快请起吧,我兄弟二人至死也不离开四阿哥。其实,我哥哥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四爷错会了哥哥的意思,我兄弟二人一向闲散惯了,确实不适合为官。如果四爷真的不嫌弃,我们留在四爷身边就是。”

胤禛见戴锦仍不开口,又说道:

“我这样对金昆是为了防患未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允许任何人对戴氏兄弟二人有丝毫怠慢之心,你等明白吗?”

“奴才明白!”

金昆、常赉等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戴锦这才说道:“既然四阿哥如此看得起我兄弟二人,知遇之恩不报非君子,我兄弟二人愿为四阿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我兄弟二人才疏智浅,恐怕不堪大用,如果四阿哥果真求贤若渴,能够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我愿为四阿哥推举一人,这人虽然身残,但才志不残,胜我兄弟二人十倍。”

胤禛怀疑戴锦是用金蝉脱壳之计,故意抬出他人来贬低自己的,于是笑道:

“我有你兄弟二人在身边就足够了,何必另请人呢?我只是想尽心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做皇上的孝顺儿子,又没有其他大的志向,你兄弟二人在我身边我都唯恐委屈你二人,不能让你兄弟充分展示才华,那些怀有凌云之志的仁人志士,就让他另投高明吧!”

戴锦知道胤禛这话是口是心非,除了挽留自己之意外,也是在掩盖他个人的野心,于是淡淡地说道:

“如果四爷仅仅想当一名普通的皇子或王爷,收留那样有登龙术的人才确实没有多大用处,怕只怕那样足智多谋的人被其他阿哥收留府中,对四阿哥就不利了,我兄弟二人的才智合起来也抵不上那人十之一二。”

“哥哥是在说邬大哥吧?”戴铎问道。

戴锦无言地点点头。

戴铎立即来了精神,用十分钦佩的口气说:

“嗬,别说我兄弟二人赶不上他,只怕当今世人能够抵上邬大哥才华的也绝无仅有,顾师傅时常夸赞他有孔明之才,刘基之智。起初,顾师傅这样夸赞邬大哥时我不服气,直到见了他之后才晓得顾师傅的称赞一点也不过分,我兄弟二人与他相比确实有井底之蛙的感觉。唉,只可惜邬大哥残废了。”

“这是他生不逢时啊,不然,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戴锦也感叹道。

“真有这样的人才?也许传闻超过现实罢了,他有何才何能能够超过你兄弟二人?我是绝不相信的。”李卫说道。

胤禛一听顾八代也十分称赞这人,不免心中痒痒,如果真像戴铎所说,那才是自己所苦苦寻求的辅弼之才。只要有真才实学,什么样的人我也敢用,曹操不采取唯才是举的策略如何能有三分天下呢?戴锦不是说这位姓邬的学士残废了吗?但不知是怎么个残法?想到此,胤禛问道:

“不知这位邬学士是何方人士,和顾师傅又有何渊源能博得顾先生的盛赞?”

戴锦答道:“四爷当年是北闱副主考,对南闱之事可能不知,那年南闱科场事件就与这位邬学士有关联,他的双眼致残也是那时造成的。此人姓邬,名思道,字王路,号一行,浙江慈溪人,那次科考事件至残后便到福建浦田少林寺养伤,后来看破红尘要在少林寺出家,寺院住持说他尘缘未尽,拒绝他人寺为僧,他就一直留在寺内攻读。”

听戴锦这么一说,胤禛这才想起那年科考之事,因为这邬思道,他差点被皇阿玛削去爵位呢!起初是文觉推荐此人,让他向佟国维疏通关系,他为了避嫌没有答应。谁知文觉私自打着他的名义找到隆科多求父亲为邬思道走门子。佟国维有没有收邬家的银两无从知道,佟国维有没有真的为邬思道开了后门也无从查考。但胤祀拿邬思道开刀打击佟国维,并借机攻击自己却是事实。由于邬思道从第二名更改为倒数第二名的风声传扬出去,才酿成南闱事件。也由于曹寅这老不死的偏向胤祀,至使佟国维罢官,他也差点倒了大霉。皇阿玛虽然没有削了他的爵位,劈头盖脑臭骂一顿,被罚三年思过不准出府确实让他在众朝臣面前丢尽了脸面。想不到事隔多年,如今又有人提及了此人,这邬思道究竟是徒有虚名,还真是一位旷世奇才,他从来也没有见过。别人说邬思道有才,胤禛可能不信,顾师傅都对他大加赞赏,胤禛不能不信了几分。

胤禛问道:“顾师傅和邬思道有何渊源呢?”

戴锦答道:“顾师傅和浦田少林寺的方丈是至交,二人时常往来,顾师傅是通过方丈认识的邬思道。邬思道也经常向顾师傅请教一些问题,久而久之,二人成了忘年交。顾师傅每次从浦田回来,都对邬思道夸赞一番,还曾经带我们兄弟二人去浦田拜会过邬思道呢。自从那次相见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含义,也知道顾师傅对邬思道的盛赞并不过分,他确实不是一位读死书、死读书的普通书生,而是一位通天文、懂地理、精兵法、明天机、参玄理的治世之才。墨、儒、法、道、佛各家经典触类旁通,治国之道举一反三,用兵之法熟烂于心,诗词曲赋对于他更是雕虫小技,邬思道不仅有过目成诵的本领,还写得一手飘逸萧洒的好字。四阿哥也许以为我言过其实,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让四阿哥领教一下他的才华与学识。”

胤禛的心真的被说动了,他试探着问:

“邬学士既有这等才华,昔日科考为何还四处托人疏通关系呢?这种做法岂不辱没了他自己的名声?结果弄得身残心冷,还差点入狱为囚。”

戴锦解释说:“说出来也许四阿哥不相信,当年花银走门子的事邬思道根本就不知道,直到发榜那天才有人告知他原委,这也是他父亲祖祖辈辈没有人做官,希望在邬思道这代人身上能出个进士或举人什么的,他父亲才四处花钱为儿子走门子,结果是害了儿子。我兄弟二人认识邬思道也是在那次科考事件中,不瞒四阿哥,我们兄弟都参与了那次攻击贡院的事,不是那次事件,也许我兄弟二人早已登上仕途。人的命运有时实在难以预料,自从那次科考失败,我对读书做官便失去了信心,如今虽然不是人仕为官,到四阿哥手下做事算重新走上仕途之路吧。”

胤禛也感叹道:“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能让你兄弟二人为朝廷做事,也算我胤禛为大清江山社稷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吧。不然,栋梁之才失之交臂,这岂不是国家的损失,对我大清的名声也十分不利,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这错由何人担当?我胤禛虽不敢自称伯乐,也算发现两匹千里马,经二位介绍又为大清发现一位埋没多年的千里良驹,只可惜邬思道身残不能外出做官,否则我一定冒死举荐他到翰林院。尽管如此,不能做官并不代表不能做事,我有心请邬先生到我府中当上宾,不知邬先生是否肯委屈求全,我想麻烦戴铎先生去浦田一趟。如果不是当前筹集赈灾物资紧迫,我一定亲自去浦田请求邬先生出山,如今有劳戴铎前往,你不会介意吧?”

胤禛想让戴氏兄弟先去探个口风,又怕二人同往浦田一去不复返,故意让戴铎一人去,而把戴锦留下。戴锦会意,也说道:

“此去浦田路途遥远,戴铎一人去恐怕不便,我兄弟二人一向形影不离,让我二人同去如何?”

胤禛连忙摇头:“你兄弟二人同去固然很好,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这里不能缺少戴先生,为了两方面都照顾到,你们兄弟暂时分离一段时间吧,我另派他人陪伴戴铎前往浦田,你二人以为如何?”

戴锦、戴铎也只好点头同意。

酒宴结束,胤禛便把戴氏兄弟请到华亭馆安顿下来。戴锦留在金陵处理变卖的家产,全部捐作赈灾之用,戴铎则前往福建浦田少林寺。

二、弹劾曹军门

曹寅是康熙第一侍卫,又是宠妃曹贵妃之父,康熙对他宠爱有加,胜过任何皇子。胤旗弹劾曹寅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曹贵妃大闹皇宫,康熙却……胤禛的折子递到京城,满朝哗然,好话孬话,支持者与反对者说什么都有,连康熙也颇感意外,认为胤禛小题大作之余,对他的这种做法也有几分赞赏。康熙就是这样,对再信任之人也想听一听反对者的意见,也许这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吧。

康熙并不亮明态度,而是公开交廷臣议论,众人只好揣测皇上心意行事,认为皇上若是反对胤禛上折弹劾曹寅,早就大发雷霆。沉默就意味着赞同,也许是皇上碍于曹寅在京的面子不便直言训斥,故意借众臣之口给曹寅敲警钟,何况胤禛弹劾之事是站在公的立场,是为朝廷办事,为灾民募集赈灾之资,曹家拒不捐纳,于情于理都亏。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从老舍全集中遴选出来的若干篇文章组成,这些文章能勾勒出作者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去世的全过程。为了做好《老舍自述》,编者在遴选过程中,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力求选出能反映他生平的作品。
  •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曹雪芹(?一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从此,曹家的兴衰际遇就与皇族联系在一起。后因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奶妈,所以至康熙朝,曹家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而到了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曹雪芹的父亲被免职,产业被抄,遂举家迁居北京。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这是一部蒋氏家庭的生活照,具体描绘了蒋介石从祖上到儿孙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部蒋家王朝的政治照,全面实录了蒋家王朝从蒋介石到蒋经国两代“人主”的政治生涯。这是一部南京岁月的全景照,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因诞生了蒋家王朝的两代“人主”而名扬海内外,国民党的钦定史书誉称:地灵人杰!
热门推荐
  • 珀在眉间

    珀在眉间

    夜晚来临,星星总会散发出光芒。他在晴朗的星空下特有的安祥,眼角微微挂着光。或是思念,或是迷茫,少年的心总充满着荡漾。一本随记有多少人不知的心殇!珀在七夕离去了,星他们记忆着却是很多美好的泪水……你在远方还好吗?
  • 嫡女倾城之冰山王爷赖上门

    嫡女倾城之冰山王爷赖上门

    南樱国的冰山王爷突然转了性子,原来是冷的冻死人,现在是醋的酸死人。吃醋小剧场:“瑶儿,你刚才对别人笑了。”某女一脸无辜,“谁?”冰山王爷委屈脸:“太子,墨公子……”某女抽了抽嘴角,“你看错了。”冰山王爷妥协脸(其实早泡在了醋缸里):“哦。”谁让咱还没有名分捏。这是一个现代金牌催眠师穿越到古代,一路虐渣打白莲,收获一只冰山醋王的故事。
  • 魔神不在

    魔神不在

    魔神不在,世间任逍遥!浩然正气,万古独长青!
  • 你哪懂什么是北漂

    你哪懂什么是北漂

    她们是美女合伙人。在帝都的广阔天地里,寻找自己的未来与希望。但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她们的创业之路怎能不崎岖?三年没有男友的欧阳小贤,只想拼命赚钱,赚钱,赚钱。她把对爱的欲望和恐惧都投入到了对创业的赌博中。而她身边的朋友们,投身都市生活的纸醉金迷,还遇不遇得到真爱,守不守得住灵魂?北京,让她欢喜让他忧。十年北漂路,尽在此书中。欢迎加入QQ群:吴暮凉小说读者群群号:108042036
  • 诸天之凡人修仙开局

    诸天之凡人修仙开局

    在凡人世界!他是纵横人界的天魔飞尸。在神话大秦里!他是万年一遇的修仙奇才。在民国年间,他是陆地神仙。他就是王靖,一个旅游途中跑去蹦极,灵魂没追上肉体的少年,最后带着一个穿越诸天的金手指,妄图修炼成仙! (PS:本书慢穿,进来需谨慎,有想法可留言,谢谢大家支持!)
  • 相遇的季节花会开

    相遇的季节花会开

    她只是一个孤儿,在现在的家庭里生活的很不好。她不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却对儿时的玩伴念念不忘,甚至为了他而考到他所在的那个城市。她很平凡,没有强大的背景。而他的出现,成功的为她引来了一批批的敌人,她的大学生活注定不平凡。敌人对她来了一招瓮中捉鳖,她无力反抗,只说了一句:“我会让你们为你们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警告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炙手可热、前途无量。”这是圈内人对他的评价;“冷酷、狠、无情、果断。”这是他的员工对他的评价。无论在娱乐圈,还是在商场,他都是一匹让人不能忽视的黑马。在她面前,他就是一个无耻又毒舌的人,有时却温柔的让她不能自己。
  • 义绝天下剑

    义绝天下剑

    最强剑仙首席大弟子,百年天才李氏嫡次子,十步剑仙中通少年郎…荣耀地来到这个缤纷异常的世界……然只身一人,在流放之域哭喊着师傅的可怜人又是哪家的少年?在沙潭山高举遗骸跪着踉跄前行的孩子又是哪家的儿?“公子啊,神曰:虽负重前行、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大道于天。我的公子,不必心怀愧疚,走向你认为的穷途末路!我将于九天之下、碧水之上,看着我的公子踏上难以企及的无限之地!”
  • 我在异界打游戏为生

    我在异界打游戏为生

    我叫李毅,我是一个游戏高手,我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一只来自种花家的企鹅为了救命在旦夕的我,它走了。他很想回家,回种花家,我决定带它回去,回到我所在的中华家,带它看看那部叫做那兔的番剧,再带它看看种花家的大好河山。他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一个时间收集器的东西,可以通过打游戏获取时间。我现在只能收起悲痛的心情,因为我时间也不多了。
  • 在原地等你来找我

    在原地等你来找我

    七年前的她是爱情事业双丰收,可却馅入家庭,爱情的双重打击,七年后她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本以为可以平平静静却没想到终究还是与他重逢了,磕磕绊绊中她与他能否破镜重圆,七年前的真相又到底是什么?有人问默翊,“许清怜离开你七年,你不恨她吗?”默翊说“恨?怎么能不恨,但比起恨她,我更怕的是再也见不到她。”
  • 漠雪长歌

    漠雪长歌

    被曾经信任的兄弟倒戈一击而殒命,那曾经尊贵之至的姓氏,那昆仑峰顶冰雪容颜,那百尺危楼的绝代风华。这个叫做小鼓的少年是不是还记得当年的火光?长长春水长长絮,青青子衿青青雨,谁家儿郎把马去,谁家伊人待归期?当年大漠女神梳我军骨,是何等军威。长逐皓月三千里,生儿续志守国门。独灭狼烟烽火路,孤心忠胆照凡尘。以银河为棋盘,以星辰为棋子,突破佛道魔的桎梏,以棋为武,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