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3000000058

第58章 励精图治新政改革(2)

和尚正是名满天下的反清复明义士甘凤池。此时见对方一片赤诚,且早已识破自己的身份,忙伸手相搀道:

“先生且莫行此大礼。甘某担当不起。”

曾静这才起身,两人正要叙话。这时,一个十五六岁、书童打扮的男孩子跑进来,那书童惊奇地看了和尚一眼,向蒲潭先生恭敬地一礼,道:

“先生,夫人吩咐,叫您快去用午膳。”

“安子,这位大师是为师的朋友,快来见过。”曾静急忙介绍道。

安子很机灵,立刻走到甘凤池面前,屈膝施礼道:

“安子见过大师,愿大师万事吉祥。”

甘风池当即扶起,赞叹道:

“好一个英俊娃子,将来定有出息。”

随身摸出几块散碎银子,赏给安子。

曾静道:

“大师,请到舍下一叙,如何?”

甘风池见他一片谦恭,且又是东海夫子吕留良的弟子。那吕留良是一代儒学大师,著名的反清复明的思想家。甘凤池一生仰慕至极,吕留良虽然早已过世,但其反清复明的思想在江浙一带颇有影响。甘凤池与其子吕葆中交情甚笃。曾静既是吕留良的弟子,也算是同道中人。于是不再客套,便由安子前面带路,一行三人走出房间。

曾静的府邸就在书馆的隔壁,原来和书馆是同一院。曾静的祖父在明崇祯年间曾出任过柳州知府,官职虽不高,但在穷山深谷的永兴也算是出了大人物,曾家可谓煊赫一时,所以在永兴城里曾家建起了高大的府第。到了曾静父亲,明朝已亡,科举因战乱取消,曾父虽有满腹经纶,却只能在南明小朝廷的一位将军门下充当幕僚。南明被清廷剿灭,曾父再无音讯,多半已在乱世中死去。唯有这一处大宅地留与子孙。

甘风池、曾静来到府中。曾静立即吩咐仆从准备酒宴。曾家这时虽有高大的府第,却是外强中干,府中仆从只有三、五个,曾静一声吩咐,大家立刻忙活起,连曾夫人也跟着帮忙料理酒宴。因为甘凤池尚在通缉中,曾静于是笑问道:

“大师‘法号’怎样称呼?”

甘凤池略一思忖,答道:“贫僧出家于大岚山西圣寺,法号一风。”

“一风大师”,曾家盍府上下就这样称呼这位远道而来的神秘客人。

吃罢中午饭,曾静便领甘凤池来到自己的书房。这间书房与书馆的那书房大不相同,不光宽敞明亮,布置得古朴典雅,最主要的是书多字画多。书案正面的墙上,悬挂着“心有开明”四个隶书大字。两旁则是东晋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诗词和唐诗宋词的上乘之作。书案后面是两个大书柜,占满了整整一面墙,里面摆放得整齐有序,全是书,有《大学》、《中庸》、诗、书、礼、易和二十四史等史籍。甘凤池本是武林中人,虽然也略通诗书,却不是以文为要。现在突然置身书香之中,却是别有一番意境在心头,便笑道:

“蒲潭先生儒学中人,此种书香之气,足以使甘某‘放下屠刀,立地从文’,将来也许会科举成名,博个光宗耀祖。”

“博取功名!甘大侠真会说笑。”曾静苦笑着,“如今是满人的天下,满人在马上得天下,也崇尚武力安天下,哪里还有我们读书人的希望。”

甘凤池摇头道:

“虽说满人崇尚武功,但科举取士还是沿袭,不是有许多汉人学子通过此途步入朝廷的吗?”

“是啊,”曾静不置可否,脸色凄然道,“我只是可惜。满清乃夷狄之邦,形同禽兽。我堂堂衣冠汉民岂能为之所用。甘大侠是反清义士,我不妨向大侠剖落心迹,我视满清朝廷如寇仇,早已绝了科举入仕之念。”

甘凤池不禁为之动容,双手抱腕,钦敬地道:

“蒲潭先生既明大义,甘某万分钦佩。甘某奔波多年,为的就是推翻满清朝廷,恢复我明汉江山。你我也算是同道中人。”

曾静激动不已,忙道:

“谢大侠抬爱。我一介穷儒,能和义士共议反清复明大事,实是三生有幸。不瞒义士说,我早有反清之心,只是人微言轻,又无缚鸡之力,虽然也联络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却都是跟在下一样的儒生,实在不足以起事。今得遇义士,真是永兴人的造化。还望义士能留在我们永兴,以义士的威名,必能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则大事可成,明室有望。”

甘凤池听得心潮翻涌,看着曾静说得口沫四溅,脸色通红,心里却愈加不是滋味。半晌不曾吱声。

曾静止住话头,不解地望着脸色凝重的“一风大师”。

好半天,甘凤池才说道:

“不知蒲潭先生可曾听说朱三太子案。”

曾静应道:

“永兴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但朱三太子案是康熙年间的事,消息早已传遍天下。在下怎会不知。”

“朱三太子乃前明崇祯皇帝第三子朱慈焕。甘某与其子邬思道、张思遆素有交往。甘某原以为,朱三太子乃前明后裔,以朱明反清为号,必能使天下归心,应者云集。于是,甘某偕同浙江大岚山张念一和尚拥戴朱三太子起兵反清。可是,起事之后,我汉民响应者廖廖。清兵进剿,我反清志士拼死杀敌,浙江民人却闭门不出,不愿助我杀敌,结果可想而知,念一和尚被俘,朱三太子也被抓到京城,康熙钦定谋逆罪处死。”甘风池一口气说完,泣不成声。

曾静听完,气得胡须乱抖,骂道:

“真是愚民不可教也。难道他们不是汉人?不知道满清是我华夏的仇敌?”

“是啊!”甘凤池稍微平静下心情说,“事败后,我就在想,为什么老百姓对我们的反清行动这样冷漠。清廷通缉令下到各州县,我们这些反清义士处境越来越困难。原以为康熙皇帝死,清廷天下必乱。可是雍正继位后,依然是清廷的太平盛世。我们在浙江却愈加艰难。浙江巡抚李卫虽是雍正藩邸出身,却颇有才能,我反清义士在江、浙的组织尽被他破获。其实李卫也是个难得的好官、清官,他在浙省办理盐务、赋税改革、清查三空、清丈土地、修筑海塘。”

曾静愤然道:

“李卫既残害我反清义士,他就应该死。以大侠的绝世武功,取其人头易如反掌。”

“不,”甘凤池摇头道,“甘某的武功,要取十个李卫的人头也易如反掌。可是,李卫不同于那些贪官恶吏,甘某钦佩李卫其人。如今正是满清鼎盛时期,杀李卫无助于推倒清廷,却使甘某背上杀清官的恶名。李卫在浙省刷新吏治,惩治贪污,修筑海塘,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

两人正说得热烈,门外传来安子的喊声。

“先生,您该去书馆了。”

曾静这才察觉到已是未时,忙起身道:

“义士,我要去书馆了。义士可在此先看看书。待放晚学。再作叙谈。”说着,用手一指书柜。

甘凤池笑道:

“甘某一向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不过,先生尽管忙去吧,我自会打发时光。”

“实在抱歉得很,”曾静苦笑道。“为生计所迫只得开馆授书。”突然想起似的,走到案后从书柜夹层里拿出几本书道。

“这里有几本书,义士肯定喜欢。”

甘风池接过,却是《吕晚村诗集》、《吕晚村文集》和一本吕留良的《时文评选》。这几本书都是东海夫子吕留良所著。具有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甘凤池曾拜读过,非常喜爱。

曾静又吩咐家中仅有两个使唤丫头秋风、春月侍候好客人,这才告辞离去。

甘凤池坐在桌案边,翻开其中的《吕晚村文集》。虽说都已是早年拜读过的东海夫子的文章,但如今再读一遍,心中确另有一番领悟。这些年为反清复明事,一直遭到通缉。东海夫子的著述都是清廷禁书,不便携带。难得有机会悉心阅读。甘凤池暗暗感激曾静。

吕留良,浙江石门人。生于明崇祯二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少有才名。但不参加科举考试,拒不为满清服务。他隐逸山林,以评选时文,倡导朱熹学说著称于世。被时人尊为“东海夫子”。他怀念明朝,以为汉人应站稳华夏的民族立场,绝不能效忠于夷狄政权。满清朝廷的出现是华夏汉人的绝大灾难。他誓死不入仕清廷,坚辞清廷的威逼利诱,被逼吐血削发以明志,出家做了和尚。

“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甘凤池低声咏诵,仿佛看到东海夫子在满腹忧愤地吟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甘凤池回想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和绝世武功,却对这满清天下无可奈何,不禁怅然若失。书,再也看不进去,便信步走到院内。丫头春月、秋凤以为客人有事,慌忙上前听候吩咐。

这时,曾夫人从外面走进来大声道:

“春月、秋凤快些备茶,家里来贵客了。”又向甘凤池说声,“对不住,一风大师。”便催着春月、秋风去。

时候不大,曾夫人领着三个人走进院内,走在前面的是个四五十岁的男子,穿着件华丽的湖绸夹袄,一条油亮的发辫在脑后晃动,后面两个是长随打扮。那男子一眼瞧见院中站个和尚,便向曾夫人道:

“嫂夫人,这位大师是……”

“噢,王兄弟,这位是一风大师,我家先生的朋友。”曾夫人快嘴快舌地介绍道,遂又将来客介绍给甘凤池。

“这位是王澍兄弟,我家先生小时的朋友。”

甘凤池客气地双手合十一揖,那王澍也还礼道:

“不知曾兄家有贵客,多有打扰了。”

曾夫人慌忙道:

“都是自家兄弟,快别客气。两位请书房里坐。”

众人到书房落坐,春月、秋风侍候茶水,王澍的两名长随也被安排到下房休息。

曾夫人开口道:

“王澍兄弟,你如今做了太老爷,尽享清福了。快说,这一路上都有什么新闻。”

王澍笑道:

“哪里有什么新闻。人家公家衙门忙得紧,咱闲呆着也无聊,还是回咱乡里好。何况,还挺想家乡人哩。唔,曾兄还在教书吗?”

“他不教书,家里吃啥。”

“嫂子不能这样说。你们曾家也出过做官的人,很风光过一阵。曾兄有学问,又有志气,不会甘居人下的。我和他从小光屁股在一起,当然知道他。”

“休说他,”曾夫人对王澍的话不感兴趣,便转向甘凤池艳羡地道,“一风大师,你不知道这位王兄弟养了个有能耐的儿子,如今做到什么游击啦,听说能带一万兵哩。”

甘凤池趁他们说话的空儿,早已将吕留良的那几本书藏在抽屉里。这时便敷衍道:

“如今是太平年景,在军中供职极舒服的。”

“是王澍兄弟来了吗?”

随着一阵脚步声,曾静声到人到。来不及和甘凤池打招呼就上前拉住王澍的手,故作生气地道:

“你还记得愚兄吗,如今做了太老爷了,脸子也阔了,衣着也光鲜了。一年多没回来了。”

“曾兄哪里话,”王澍急忙辩白道,“兄弟无时不在思念曾兄和嫂夫人,而且还有件好事要说与曾兄。”

“什么好事?”曾静夫妇异口同声地问。

“其实,我看也算不上好事,可是我儿子阿灿非要我跟曾兄说不可。”王澍欲言又止。

“兄弟就别卖关子了。”曾夫人焦急地道。

“是这样,”王澍呷了一口茶,“原先的川陕总督年羹尧被皇上捋下去了,岳钟琪做了新川陕总督,阿灿就是岳军门的部下,如今也升为参将了。”

“阿灿这孩子真有出息。”曾夫人赞叹道。

“别打岔。”曾静一瞪眼。

“阿灿说,他现在官越做越大了。需要找个人做幕僚,帮着他。他说曾伯伯是咱家乡最有学问的人,想请曾兄做他的幕僚。”

曾夫人惊喜得一拍双手道:

“太好了,先生不用再去教书了。”

曾静却把眼一瞪。骂道:

“妇人懂得什么,还不下去。”

曾夫人不敢还嘴,快快退下。

曾静看了甘凤池一眼,向王澍道:

“兄弟的心意我领了,只是我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实在不愿做什么幕僚。”

王澍忙道:

“阿灿还说,要是你不乐意,可叫你的弟子——那个叫张……那个极英俊、极有才华的。”

“张熙。”秋风在旁提醒道。

“你是说敬卿,”曾静道,“他是我最得意弟子,学问也好。可惜他到河南赶考去了——秋风,敬卿去了多少日子了?”

“一个月零八天。”

“算着早该回来了,怎么耽搁这么久。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曾静自言自语,显得焦躁不安。

停了半晌,曾静突然想起似的问道:

“王兄弟,刚才你说阿灿请我做幕僚,不一定是好事……”

“是啊!……”

王澍答应着,用眼角瞟瞟甘风池,欲言又止。

曾静明白其意,爽朗地一笑道:

“王兄弟放心。一风大师是我的莫逆之友,兄弟能跟我说的话,就可以跟他说。”

王澍这才开口道:

“兄弟一路听到传言,说岳钟琪本是宋人抗金英雄岳飞鹏举之后。还说岳军门忧国爱民,敢直谏,惹恼了当今雍正皇帝。岳军门不久也会落得像年羹尧一样的下场。”

甘风池一直无心听他们的谈话,这时不禁为之一振。

曾静这时也对岳钟琪产生了兴趣,兴奋地追问道:

“这岳钟琪真的是岳武穆的后人吗?”

“看来是千真万确。”王澍郑重地说,“你和张熙都不要去做幕僚的好。万一岳军门倒了霉,你们也没个好。如今我还要为阿灿担心,这小子就是不相信。”

曾静仔细听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半晌没言语。甘凤池看着他发呆的样子,觉得很古怪。

不觉已是掌灯时分,秋风点亮两根蜡烛。

这时,春月走进书房,垂手道:

“老爷,酒宴已经备齐。夫人请老爷和客人入席。”

曾静这才惊醒过来,便道:

“也好,咱们边吃边谈。”

几个人走进客厅,酒宴果然已经备好,整鸡、整鱼摆了满满一桌,极为丰盛。这对已经家道中落的曾家来说,实为不易。王澍激动地道:

“曾兄,君子之交淡如水,何必如此破费呢。”

“应尽地主之谊嘛。”曾静毫不在意地道。

甘凤池还是和尚身份,不愿在王澍面前露出破绽,便离席道:

“对不起,蒲潭先生,贫僧出家人不能入荤席。”

“对,对,对,”曾静知他疑虑王澍,也不便点破,遂连声说,“一风大师说得是。春月,速去为大师备办素席。”

王澍忙道:

“小弟一向信佛,我看还是撤去荤席。我们一起陪一风大师吃素的好。”

同类推荐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宋子文全传

    宋子文全传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练的文笔,叙说了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裁、财政部长、商业部长、行政院长等职的宋子文在26年从政理财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多方位地提示了包括宋子文在内的国民党高层人物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横征暴、巧取豪夺。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从不为人知的低调政客到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且看现任法国“掌门人”如何引领法国前进。本书的主题围绕现任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展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自2015年来接受《壹号周刊》杂志三次采访的全记录,其中的第三次采访记录是首次发表;其二是马克龙为法国政治家米歇尔·罗卡尔和亨利·埃尔曼撰写的文章;其三是由法兰西院士、记者和政治评论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撰写的马克龙印象。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第一部分的访谈中坦率地披露了自己走上政治道路的原因,谈到法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形成、政治观以及对文学、哲学和文化的看法。第二部分的两篇文章出自马克龙之笔,通过他对这两位知名人士的缅怀文章,可以更深入地发掘这位法国新总统所推崇和引以为豪的理念和人生目标。还有三篇从不同视角看待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马克龙主义”的文章,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记者和政治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马克龙的形象,让读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总统有更全面的了解。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蔡元培生活在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中期。他的生命历程横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穿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充满了丰富复杂的传奇色彩。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充满内忧外患、横遭外国侵略者蹂躏的悲愤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勇猛斗争的英雄时代。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古老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年代里,蔡元培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在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河中,在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的多次较量中,上下求索,不断实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江少的相思病

    江少的相思病

    #江家#“小易啊,今晚不许去玩了,你表姐回来了,你得跟我们一起吃个饭啊!”“她回来干什么,我才不要跟她一起吃饭呢!”“你,你如果不去,我就把你的卡停了”“我知道了”少年眉眼中透露着一股子烦躁,踹了踹椅子,头也不回的走了。——————————若干年后“江医生,请问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当医生?”男子眉眼柔和“为了她。”#男主小霸王##女主冷清学霸##青梅竹马#
  • 进化与星辰大海

    进化与星辰大海

    进化,一款从细胞到星辰大海的真正征程,可惜齐全一直以为只是游戏。高维生物的游戏也好,所谓的上帝也罢……重来一次的齐全决定先干掉女友!
  • 这个世界全是挂

    这个世界全是挂

    唐凌。富三代。有钱儿,非常有钱,每天活着的动力就是怎么花钱。如无意外,他的人生应该就是吃吃喝喝。可是当有一天他花了一个亿从一个贼兮兮的糟老头子手里买了张穿越一日游VIP卡时,他的人生彻底拉偏了轨迹。“年轻人?需要挂吗?保证独一无二,有了他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无敌的存在。”老头充满诱惑的语气说道。唐凌信了,倾家荡产的买了一个。本以为美好的生活从此朝着他招手,可现实一巴掌拍了过来,顺便丢下几个坑,当他含泪把一个个坑踩平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特么的这世界全是挂!
  • 灵犀小道士

    灵犀小道士

    本来是个应该自带BGM的男人,可是为什么师姐护师父宠。“你们让我显现一下我真正的实力吧!”“还没到时候等你什么时候打得过师父算的过我知识含量超过我在往前冲吧。”“no!”“高安然说人话”“哭唧唧你们怎么可以这样。”
  • 青涩青春之情系三生

    青涩青春之情系三生

    他们爱了三生。哪怕她不记得他,他仍然爱他。
  • 男人当霸道

    男人当霸道

    做为一个男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活!宁可霸道一生,绝不卑躬屈膝!男人!活就要活出一个男人样来!
  • 爱兼容

    爱兼容

    茫茫人海中,有一个词语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每一个人物之间变幻莫测的关系,它就叫做“缘分”。在缘分的撮合下衍生了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令每一个人都极力去呵护的情感,同时也正是缘分的拨弄,无数情感分崩离析,正如岔开的轨道,从此再无交集,正所谓聚也缘分,散也缘分。在15岁的年龄司元与黄秋丽彼此互生情愫,他们是父母眼中的青梅竹马。可是17岁时的司亚与米莱你侬我侬,却被爹妈称为没羞没臊。生活就是如此难以预料,有谁会想到羡煞旁人的一对伉俪走向了分道扬镳,而那对看似囫囵倒灶的两个活宝却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儿女双全。
  • 守护契约

    守护契约

    这个作品我有了很久的构思,第一次写文,可能不太好,请多多包含。……………………………………(????)??嗨我是漂亮的分割线……………………………………………………妈妈,我一定会变强,我要守护的东西不会再被别人轻易夺走,等着我,我一定会让你复活。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什么。名,利,财富,地位,当你失去亲情,爱情,独自一人拥有这些东西又能得不够怎么样呢……或许我不了解那些人,身在高位,鸟瞰天下的快感,但我知道,你一定是空虚的,永远到满足。
  • 仙兵纪元

    仙兵纪元

    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一家被放逐的破落贵族,一块充满了造化与危险的大陆,一颗重重迷雾包绕着的生命星,一方仙侠文明世界边缘的星域,在这里,将有一场历史大戏由此拉开帷幕。风云际会,八方云动,天骄横空,百王齐现,一个历史转折点上的大时代,到底谁主沉浮?是仙庭的帝君之子,是佛国的转世灵童,是神盟的天醒者,或者是圣殿的圣女?权谋与利益,信仰与文明,刹那与永恒的抉择中,仙兵凌空,文明的历史被改写,新纪元诞生!
  • 通天小仙农

    通天小仙农

    小农民得奇遇,一步登天界,他从此鲤鱼跃龙门,癞蛤蟆吃上天鹅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