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40300000049

第49章 也说媚俗

王蒙先生在《万象》上撰文说“媚俗一词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介绍到我国后,立即流行起来,近读一海外学者景凯旋的文章,乃知它的原文是德语词‘kitsch’。”其实不然,齐白石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一则画论说“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所以说它并不是外来语,更不是今天才有的。这个词的来源或许还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因为孟夫子曾说过“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源”的话。(《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媚世”与“媚俗”大致是一个意思,就是讨好世俗的人。

我们习惯于只将“媚俗”这个词专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其实,政治经济范畴里的媚俗现象比比皆是,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我们先不去讨论它。文艺的媚俗,多年来我们有一个代用的词汇,就是“下里巴人”,那是和“阳春白雪”这个词相对应的。典出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于是就有了“曲高和寡”的成语,原本的意思是说,格调越高的乐曲,能和的人就越少,比喻知音难得;后来就演变成泛指作品不通俗,多数人不懂;进而,将《下里》《巴人》合并为“下里巴人”,引申为俚俗乃至粗俗的代名词。如果有人说你的作品是“下里巴人”那就决不是在赞美你的受众多,而是说你的作品在迎合低层次的审美情趣。是在媚俗。

宋玉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一个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作品的格调越高,能够理解欣赏的人就越少。这是为什么?我想,高格调的作品只有品节高尚学养深厚的作家才能创作出来,他们在思想上是同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人格情操学识都处于较高的层次,加之基于此而决定了他们在表述自己思想情感所采取的新异形式,所以他们不被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所理解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可以断言,宋玉那个时代,能读懂《楚辞》的人肯定不会很多,正如同今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管锥篇》是一个道理。它们是尖端,是前沿,站在尖端和前沿的人毕竟只能是少数。大家都站在尖端和前沿那么尖端和前沿就不成其为尖端和前沿了。

然而紧接着问题就来了,一是所有高格调的作品大众就一定不懂么?二是大众能够接受的作品就一定是格调不高么?这其实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问题。这就涉及到我这篇短文的题目中所提出的媚俗的问题。媚俗与大众化究竟有哪些联系哪些区别呢?我以为,所谓媚俗,就是迁就受众低浅层次的审美情趣乃至官感刺激,而且其目的的功利性商业性往往很强;而大众化,则是能将高尚的情操与严肃的主题及深刻的思想与大众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看似有相似之处(都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而本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在人类的精神道德建设上起着一种为害甚大的促退作用,这样的作品只能是一个时期的过眼烟云,很快的就会被人们所遗忘唾弃;而后者则是经营构筑着人类通向文明进步的阶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益显现出它的价值来。

媚俗的和大众化的作品在当代都有实例。比如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它既无丝毫的媚俗情调却又深受大众喜爱,因此不但拥有票房价值,也能获得世界性的大奖,这就是成功的大众化的艺术品。如果说这里有着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号召力影响力在起作用的话,那么,刘恒的小说以及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所引起的广泛社会影响以及如潮的好评就足以说明大众并不是不懂艺术的,只要我们的作家真正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深刻而不是浮浅地通俗而不是媚俗地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来。而《上海宝贝》之类充斥着纯粹的官感刺激和世纪末的颓废情调的作品就只能喧嚣于一时,很快就会受到读者的唾弃与抵制。这正是那些媚俗的文艺作品最终必然的归宿。

(原载香港《大公报》2000年9月20日))

同类推荐
  • 偷闲斋闲笔

    偷闲斋闲笔

    赵健老师是四川出版界备受推崇的一位导师和前辈。赵老策划、编辑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图书,撰写了上千篇杂文、书评和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赵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信口雌黄”以及伪科学的作品挡在出版的大门外。他引导科普作家端正创作态度,让科普创作规范有序,并亲自策划、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欢迎。
  • 开山大师兄

    开山大师兄

    本书聚焦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以访谈对话的形式,细致再现了这些学者当年博士阶段求学与训练的情况、博士论文研究与个人学术研究生涯的关系、学术研究与时代和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书中访谈的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等十位学者,如今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内各自所在领域的顶级学者。通过这样的访谈口述记录,读者足以管窥中国文科学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建与复兴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学人的学术之路与思想精华,值得参考。
  • 陈晓明小说时评

    陈晓明小说时评

    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是对时下小说创作独特的评述。一篇篇评论显露出批评者自身精神和心灵的独特魅力,仿佛所有小说是为他而写。批评的过程,也即批评者的主体能力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使批评者得以整合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世界的过程,有融合,也拒绝。
  • 掌上流云

    掌上流云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描绘草原的生活图景,收录有:《雪地篝火》、《青草远道》、《月光手帕》、《静默草原》等。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热门推荐
  • 断罪圣徒

    断罪圣徒

    烈火燃烧的地狱内,魔神伸出了他罪恶的爪牙。阴森幽暗的沼泽内,巨大的骸骨从泥泞中升起。高耸入云的尖塔内,魔法师筹备着永生的计划。金碧辉煌的宫殿内,野心家将目光投向了东边。庄严神圣的教堂内,远征军接受着上帝的祝福。这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世界,这是一个混乱动荡的年代。穿越到这个危险世界的秦锋不会魔法更没有神力,但却莫名成为了传说中的断罪圣徒,肩负着重整世界秩序的使命。????而他所能依靠的,唯有自身千锤百炼的格斗技巧以及冷静过人的心智。
  • 时光且随你

    时光且随你

    午后闲来无事,记一记生活与琐事;聊一聊趣谈与摘记。放一首轻音乐,随便随便,随便听听,随便看看
  • 回忆是暖的

    回忆是暖的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拥有很平凡的一生,她与别人相比并不独特,但我爱她,想她,敬她
  • 我的魔王不可能在二次元过日常

    我的魔王不可能在二次元过日常

    魔王战败后,他用尽所剩的力量逃到了一个名叫地球的地方,失去所有力量的他变成了婴儿。东瀛某地,他被一对夫妇收养,从此,他有了一个傲娇的妹妹叫高坂桐乃,有个古怪的未婚妻加藤惠,有个可怕的同桌叫霞之丘诗羽,有个“魂友”宫水三叶,有个青梅竹马叫安艺伦也,安艺伦也有个青梅竹马叫英梨梨,朋友妻,不客气……PS:虽然人不多,但还是创了个群,有兴趣可以进来648105758。
  • 特别的小普通

    特别的小普通

    陆黎,一个简单普通的女孩,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当学霸的潜质,和所有青春期的女孩一样,爱追剧,喜放假,盼食堂……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好姐妹……她不是惊艳时光的美人,却惊艳了郑诚的整个青春……
  • 道士称霸minecraft世界

    道士称霸minecraft世界

    本以为穿越到了MC能有一番安分的存在,会像史蒂夫那般单手撸万物,但却不曾想过这会是另外一种诡异事件的开始,喂,说好的没有鬼呢?
  • 纸天堂

    纸天堂

    厌倦了浮华生活的华新爱上了淳朴温厚的乡下姑娘卢花,给她提供了堪称奢华的物质条件,但这并没有让卢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她出轨了。华新经历巨大的喜悦后得知卢花的背叛,心理经受了惨烈的剧变,并着意杀死自己的情人。他成功了。他逃脱了法网。
  • 霸道山主的娇娇媳妇

    霸道山主的娇娇媳妇

    「爱你在山头难开」霸道糙汉直男土匪头子陈彪VS国朝娇娇公主甜又甜不过是一时兴起彪哥‘劫婚’,劫了这国朝公主的大婚,林娇娇恼羞成怒,自己身为公主,连个婚都不能好好成,还被土匪头子劫走,奇耻大辱!对此,彪哥:“既然劫了你的婚,那就把我赔给你咯。”林娇娇:???谁稀罕啊喂!也太不要脸了吧!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山头生活。
  • 万界真仙

    万界真仙

    入道懵懂,不知何为修行;仙路杀伐,始悟剑下寻真。心无玲珑七窍,身无道法通玄。一朝纵起凌霄志,当以掌中刃,屠尽阻道人。出入血海,不染红尘,只求逍遥,不问长生。时是:苍茫篱樊波涛起,欲淘天下修行人;冗繁大千得道果,尸山血海证真仙。
  • 铁屋与青色马

    铁屋与青色马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