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8700000019

第19章 去回忆,去爱(10)

2010年5月22日,我又一次来到了教堂,这次去并没敲响大铁门,而是走进教徒赵会长的小商店里。赵会长正在吃午饭,认出了我们前几天来过,热情地接待,客气地停止吃饭,把坐椅让给了我,自己坐在马扎上。我们第二次见面,是在商品包围中交谈的,我的思绪总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打转悠,想调查到真实的事情。透过窗子,能看到天空和教堂的一角。

我问到了修女“姜大姑”,她的一生和教堂紧密相连,在过去的岁月中的事情,都储存在“姜大姑”的记忆中,不需要文字了解。我想见见这位“姜大姑”,赵会长说,她去年就升天堂了。接着是一段时间的沉默,窗子投进的阳光不是那么强烈,门被推开了,一群买东西的孩子打破了寂静。我在椅边上,看到了黑皮的《圣经》,翻开一页,“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天主说,有光,就有了光。天主见光好,就将光与黑暗分开。天主将光称为‘昼’,称黑暗为‘夜’。过了晚上,过了早晨,这是第一天”。我抬头向窗外望去,阳光在天空“运行”,照在旧的教堂上。我的采访册上,记下了一串数字,这些阿拉伯数字,串联人的一生中的很多重要事情。明天是5月23日,赵会长盛情地邀请我来做礼拜,听一听神甫道。离开赵会长的小商店,隔着那道墙,注视教堂的红瓦顶,我真想再次走进去,一个人坐在教凳上,听着天主的声音。

法国雕塑家罗丹走近大教堂,他的步子缓慢,感受到圣灵的风吹来。他在教堂的外面徘徊,注视着教堂的每一处细节,在柔和的阴影中发现了纯朴的美。罗丹说:“大教堂里没有时间,有的只是永恒。黑夜赋予这里的和谐比白昼更多。大教堂正是为黑夜而造。白昼向大教堂倾洒光明,不正如同胜利者将它们控制太严了吗?”人在教堂里倾听圣言,丢弃了人间繁杂的物事,所以罗丹说这里毫无时间的概念,只有永恒的存在。2009年6月,我到金华开笔会,最后一天时,文友们纷纷离去。我一个人顶着雨,在街头寻找书店,在书城里,我遇到了罗丹的《法国大教堂》。窗外下着碎雨,南方的潮湿黏贴在身上,书城里的空气不流通,汗水洇透了T恤衫,我买下了仅有的两本《法国大教堂》。

2010年3月6日,我在一本新书的后记中写道:“2010年,春节期间,我和高淳海每天到山大老校里散步,学生们放假了,偌大的校园顿时变得空荡,我们在清寒的空气中,一边走,一边交谈。聊的多是人生和读书,两年的研究生生活,高淳海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成熟了,有新思想和对读书的理解,对这部书稿提出的一些意见,非常准确。高淳海推荐了几本重要的书,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保罗·利科的《解释的冲突》,维克多·E·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们在操场破旧的塑胶跑道上,一圈圈地散步,洪楼教堂的钟声正点响起,轰起一群大鸟儿,在天空叫着向远方飞去。”我们每天在教堂外的跑道上散步,听悠悠的钟声,撕破城市的喧闹声,宗教用它的神圣和庄严,在浮躁中切出一块圣地,让心灵有宁静和忏悔的地方,静穆与安谧之中,人变得平静,所有的杂乱悄然退去。

大片的麦地簇拥着教堂,远处是村庄和高耸的电塔,我拍下了成长的麦地,镜头中记下了这个日子。监视器中装满了绿色,村庄里的教徒就是在这麦地边的路走过,抖落鞋上的泥土,进入红瓦顶的教堂。

坐上三轮摩托,身后的教堂远去了,我回过头,透过不大的后窗子,看了一眼红瓦,行了一个注目礼。

魏氏庄园

庄园

车子向乡村的腹地行进,越来越接近庄园。天空下,看得见高耸的屋脊,宏伟的城墙和起起伏伏的垛口,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魏氏庄园。

庄园前的空场地上,一群人在浇铸水泥停车场,裸膀子的工人,脖子搭着脏污的毛巾,推着装满水泥的独轮车,留下长长的印痕。灰色的水泥倒进捆绑的钢筋骨架上,黄土地覆盖了一层无生命的物体,泥土中的草籽、虫子、蚁窝,被压在阴暗的水泥下,终日见不到阳光,接受雨露的滋养,被剥夺了自由和生命。

跨过木门槛,走进庄园。镜头对准飞檐和屋脊上的鸟兽,那棵石榴树正是火爆的季节,结着拳头大小的石榴,是生命辉煌的诱惑。庄园的过去并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高大的院落是地位的象征,它的设计师是从清宫请来的设计大师,经过许多能工巧匠精心修筑,在这黄河岸边的静寂乡村,庄园主操纵庞大的生意网络,他在华北地区经工商,设银号,开钱庄,立当铺,在魏集经营三千多亩良田。从住宅大门两侧的上马石,就可以想象,当年进出魏氏庄园人的身份是不一般的。高挂的红灯笼熄灭了,流淌的烛泪,冷缩成钟乳石的造型,蒙上一层细细的灰尘。岁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就像墙上的工形拴马桩,嵌进了历史之中。

脚下的砖地,经过时间的磨损,砖缝间生长的小草和石阶上的苔藓,使古老的庄院有了朦胧的古典气息。

私塾院

紫藤像梦缠绕多年,我记住这个名字是1990年,在刊物上读到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后花园的墙角那里有一架紫藤,从夏天到秋天,紫藤花一直沉沉地开着。颂莲从她的窗看见那些紫色的絮状花朵在秋风中摇曳,一天天清淡了。”紫色的小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常常想起庄园里的紫藤。

那年我陪客人去惠民县,顺路到了魏氏庄园。虽然是初春,天色阴郁显露不出春的迹象。陈旧的青砖,往外渗出丝丝阴气,庄园一副破败的情景,墙上白石灰写的“禁止烟火”的字样,十分醒目,当时庄园还没有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门前的牌子上,写着“魏氏地主庄园”,不像今天改写成“魏氏庄园”。偌大的庄园,只有年老的夫妻看管。我们四处转悠,惊叹古老的独具民族色彩的建筑。

走进一座小院,幽静中有一份个性,一棵遒劲的树枝蔓伸展,攀缘的架子,遮住了大半个院落。

偏房门敞开,守园的老人坐在马扎上,膝上撂着半导体收音机,播放着京剧,锵锵的锣鼓声给不大的院落增添了时代感。

“大伯,这是一棵什么树?”

“紫藤呀。”

“紫藤。”

“富贵树,只有富人家才能栽种。”

站在紫藤前,似曾相识却不相识,我深情地观望,抚摸着糙糙的感觉,敲敲发出浑厚的声音。这个季节的紫藤,树身涌积旺盛的活力,经过冬天的休养生息,枝叶将要萌发,等待春风的滋养,紫色的小花依然是梦。

院子里的天空,差不多被紫藤的叶子遮挡住了,椭圆形的叶子,普普通通的,看不出与众不同的娇丽和富贵。找遍整架紫藤,没有苏童笔下的紫色絮状小花。

当年的老伯不见了,偏房的门紧关,挡着一副苇秆编的帘子,隐约可见的铁锁,锈痕斑驳。时间一晃又是几年前的事了,有紫藤的小院子里,蝉鸣阵阵,如同当年读书的孩子穿越时空走来,教书先生单薄的身体,隐在宽大的衣袍里,一手捋着稀稀的胡髭,倒背的手拿着一本线装书。一边缓缓地踱着,摇晃脑袋,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在那节奏中朗朗地读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读书声传出很远,越过森严壁垒的大院,融进远处的黄河水中。

摘下一片叶,闻着浓郁的清香味,我夹在采访册中,想留下这点纪念。

书房

这间偏房与别的房子没大的区别,几根涂红漆的木圆柱支撑伸出的房檐,传统的木栅格子窗。庄园主魏肇庆的书房,新粉刷的墙是那种光滑的化学涂料,墙上挂着几幅字,红砖铺地,平平整整,一点没有100多年前的旧迹。

主人常来这地方,泡一壶清茶,坐在宽大的案前,读一卷古书,或铺开宣纸伏案书写,或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写一封情浓意深的书信。

书房宁静,应该堆满线装书、字画、古玩,表现主人的情趣,在青灯黄卷中读书、思考、体悟,烦心的事会减去很多。

我查阅了魏氏庄园的资料,这座庄园从盛到衰,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庄园留存到今天是一大幸事。尽管主人不是文化名人,也不是彪炳青史的大官僚,但他留下的四合院式的独特建筑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喧闹一天的城市安静了,台灯的光束照在纸上,曾经繁荣昌盛的庄园和它的主人,而今全部缩写在薄薄的纸页。历史就是这样记录、流传下来的吗?读着资料,走进幽深的庄园。我努力地透过纸背,透过时间的烟云,去了解魏氏家族的来龙去脉,然而困难重重。这些资料,大量地介绍庄园的建筑布局,对他的家族只是概括性的素描。

第一次走进,我不知道是书房。凸凹不平的泥土地,墙角堆放一堆棉花秸,棚顶黑乎乎的一片阴森可怖。墙上划痕、脏迹、泥点、蛛网,让我觉得这是破烂的仓库。

迎面的墙贴着一张毛主席语录,四周的边缘不规则,贴的报纸依然清楚地看出残存的大黑标题,“切实加强革命大批判的领导”……版面的字漫漶不清了,发黄的报纸诠释岁月里的经历,其实不过是二十多年的时间,远比建于1890年的庄园年头少得多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成了历史,我想用不了多久,这一切将尘埃一样飘散。我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一组照片。几年后,写作这些文字时,我在影集里找出照片。

历史发生的事情,人是无法卜而先知的。即便是财大气粗,威震四方八邻的庄园主,他对未来也是难以预料的。城墙的碉堡有一块青石,中间凿成方孔,通过这个方孔,庄园主坐在房中,通过回音的原理,向守园的家丁传达命令。他绝没想到后来的人,站在碉堡上,揿动掌中的手机,就能和远方、地球的任何地方通话。庄园走到今天,应该感谢那位不知名的领导,作出的英明决策,把庄园变成粮库。如果不是粮库,那场文化大革命,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将,破四旧,立新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它铲成一堆废墟,汇入平原的麦地也未可知。历史偶然也开一个小小的玩笑。

闺房

闺房:《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

庄园主的女儿,不能随便走出十几平方米的闺房,必须保持与外面隔离的状态。她是在族规家教的繁文缛节中长大的。由于长期封闭,方圆百里的地方,没一家能和魏氏家族门当户对。历来人们又重男轻女,所以魏肇庆的女儿,终生未嫁,她只活了三十八岁。

讲述这段历史时,女解说员讲解机械,毫无感情色彩,每天一遍遍地重复着。闺房找不到当年的痕迹,它的每一块砖石都能看到时代的背影,我更看到一出悲剧。心酸的歌唱,低泣的哭声无法敲碎高大的园墙,窜入野地。从黄河刮来的风,带着野性十足的强劲,透过窗吹到她的脸上,飘起的衣裙像幽魂起舞。人静夜深,也许她脱去衣裳,让肌肤感受凉浸的风,生命中涌动的情潮,与这犷悍的风媾和了。她不喜欢庄园的静穆,炷香缭绕的几案上,供奉先祖的牌位。她向往那顶大花轿,金色的唢呐,吹出一曲曲欢乐的调子。一块红盖头,掩住了她幸福的笑容……庄园主可以修建一座城堡,禁锢人的身体,却无能力扼杀泉眼似的情感。

庄园主的女儿,被关进精巧的笼中,饿了有人送饭,渴了有人送水,不必像乡村的劳动者,为了生活四处操劳。她的生命力充沛旺盛,却没自由走在乡间的辙道,去湾水浣洗衣裳,站在黄河岸边,听艄公的号子,更没选择人生的道路和爱情的权利。闺房帮她躲过生活的飘摇,却逃不出内心苦难的历程。她的生命属于父母,父辈的权威,一点不能违背。

整日坐在床边,做着“女红”。纤细的针、长长的线,缝出“龙飞凤舞”、“石榴”、“梅花”、“兰”……一天又一天,她把对爱情、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一针针流露出来。她常常呆立窗前,一只飞鸟,让她感到兴奋,一阵细雨让她伤感,她多么想知道庄园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呀。

闺房,每一处角落都渗透出悲剧的气息,她的灵魂这么多年了,还在叫屈喊冤。威廉·莎士比亚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就写出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但爱情的理想仍然得胜了。这部剧作为经典在世界各地上演,长久不衰,一代代人在研究着。人们为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冲破贵族家庭的隔阂,为了自由和爱情勇敢的斗争,流出晶莹的泪水。今天走进闺房,面对空荡、粉饰过的墙壁,痛苦敲击我的心灵。

磨房

庄园坐落在村庄的腹地,宁静、朴实的乡村,衬托古老的庄园与周围低矮的房屋相比,它显现王者和大家族的气魄。在那个时代庄园是贴近黄河的,几经自然的裂变,黄河河道有了变化。离这越来越远了,水也越来越少了。黄河水宽浪急,船橹摇动,白帆点点的景象,人们只好在老辈人的流传中听到了。

魏氏庄园不似江南园林那样清秀,它的整体风格粗犷,适合粗糙的黄土地,更能经得住土匪的袭击,狂野的风沙和连年的自然灾害。庄园虽然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却像风雨中的小船几经淹没,差一点消失了。

五六十年代,庄园也热闹起来。这里曾经离黄河很近,庄园当初修建时,就考虑到水患,所以垫成平台,要比别的地方高出三米。建国后改造成粮库,车来车往,人流不断,打破了沉寂多年的庄园。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韩愈文集2

    韩愈文集2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少女与永生

    少女与永生

    《少女与永生》是作家草白的随笔集,包括《写作者》《少女》《幻想家》《失踪者》《浪子》等14篇,以“我”身边亲人、朋友的命运变化为描写对象,共同组成“我”的少年记忆和家族记忆,书中有因被误解而跳井自杀的玩伴小莫,有人生轨迹不断变化的老师,有身为体力劳动者却不断想“发家致富”的小舅,有突然失踪的表叔,有命运多舛却仍努力生活的堂姐,还有出售经文的九十一岁的祖母、“浪荡子”哥哥。草白的书写真挚而动人,书中警句频出,对于成长期的女孩,进入社会不算太久的年轻女性,深具启发性。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获茅盾文学奖后的第一本新书。也是作者真正意义上的首部散文集。可谓集才华、才气于一身的智性写作。全书分为五辑,“读与评”“讲与说”“问与答”“序与跋”“人与物”,精选了近年来作者在一些重要论坛的精彩演讲,与批评家、记者的深刻对话,自言自语的序跋,影响至深的一些人与事。其中包括茅奖热点《应物兄》的答记者问,披露写作秘闻与内幕,颇有看点。李洱多年致力于写作技巧与文学理论研究,拥有渊博的学识修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其散文焕发出一种智者的风貌,令人回味。此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热门推荐
  • 侠女恩仇录

    侠女恩仇录

    倭患四起,兵行诡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明军相抗,军令如山,穷途没路又峰回路转,且看大好江山之中那勇者的浴血之战!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英雄联盟穿越记

    英雄联盟穿越记

    蛮王出手,三刀制敌。看我神威,无坚不摧。凌云穿越到英雄联盟的世界,与各路英雄展开强力战斗。本书有很多英雄登场,请大家收藏收藏
  • 网游之无敌正能量系统

    网游之无敌正能量系统

    这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这是一个动了邪念就会死故事,这是一个正人君子的故事,这是一个想不正人君子也不行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拯救地球的伟大故事!陆辰: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儿不难,做一辈子好事也不难,难的是被逼着做一辈子好事还不敢不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普通的异世故事

    一个普通的异世故事

    这是一个普通的异世的重生的有点老套的普通的故事.新人菜鸟头次写书,水平有限请多包涵。
  • 倾国传

    倾国传

    在皇宫里,你还敢爱么?在权力的漩涡中,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异化。那个真实的九丈宫墙里,俊美仁慈的少帝,妩媚温柔的宠姬,最终都沦成了拿着刀柄,拼死搏杀的灵魂。段锦织:穿越再穿越,背叛再背叛。她将残存的信任化成对帝王的愚忠。姜奉清:从少年蜕变成一代帝王。他用仁义孝的灵魂交换那无上的权利。沈妆宜:美艳绝伦,聪颖过人。她从头到脚都是权力争夺战中最完美的利器。薛晚晚:开始的希望换来最终的绝望。斗争的见证者啊,帝王,你敢爱么?++++++++++++++++++++++++++++++++++++++++++++++++++++++++++++++++++++点进来的亲们~~就收藏一下好不好~~谢谢看官~~撒花撒花~~~茶话会群:16656383欢迎广大作者读者加入。有兴趣就加下~~阿里嘎多~~
  • 神秘占星术

    神秘占星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占星术就因其“预言”的超强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古代巴比伦、希腊一罗马还是中国,许多占星家以及他们的“预言”都曾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占星术还深深介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给占星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各种传奇故事,也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作为一本有关占星术的科普读物.
  • 重界长歌

    重界长歌

    “时间总是让人遗忘很多东西,神皇族隐藏的够久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我,记得神皇女。”“断天界,斩断天地情思,当年我们的祖先来到这里,万年之后,我,终究还是又走出去了。”…………“你说,你要是有一头黑发会不会更美呢?”“不过,银色如雪,就像你的名字一样,筱雪。”男孩的话仿佛还浮现在耳旁。“筱雪。”女孩的眼眸在这一瞬间变得犹如清晨的朝阳,明媚清丽。不过在下一瞬,那种温柔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冷冽的拒人千里之外的目光再次充满金色的瞳孔。“等着我。”
  • 缘来爱

    缘来爱

    九世轮回,千年虐恋。人,妖,天地,世俗。不知,不晓,不明,不解。生,死,情,缘,一生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