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8700000029

第29章 阅读的独白(8)

雨果说:“只在一部作品既无风格又无思想的时候,这部作品才会变得陈旧;而当作品里有诗意,有哲理,文字优美,有对人的观察,有对自然的研究,有灵感,有重要性的时候,这部作品就变成了古典。”我对文学越来越有了清醒的认识,读有思想性的作品,这对于我是一种进步。文学道路清楚了,这就需要百倍的努力。我们处在浮躁的时代,很难找到安静的地方,必须坚守、抵抗,守住心灵……

希望是带羽毛的东西

这是艾米莉·狄金森的唯一照片,清瘦的脸上,眼睛蕴满了忧郁,没有欢乐溢出。她的手随意搭在一旁,就是这双手,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诗歌的天使从这里放飞。从照片中我看到了冷静、孤独、寂寞,纠缠一起,以诗歌歌颂生命的女诗人,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品。

2007年4月的一天,初春的季节,我接待了从哈尔滨来的诗人马永波,旅途的奔波,使他的身上有了漂泊感,朋友们在一家火锅店为他接风洗尘。他从旅行包中掏出了几本民刊“流放地”一一赠送,并把仅有的一本《为美而死》,他译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集送给了我。这是2005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的“随身典藏”从书,64开版本,手掌那么大小。内文是英汉对照,我不懂英文,在我的藏书中,这样的版本是第一个。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我过去零零碎碎地读过,对她没有深刻的了解。

我最喜爱的作家萧红就是从哈尔滨走出来的,她一生漂泊,客死他乡。萧红影响我的写作,呼兰河是我神往的地方,我很多的文字中写到了那一条河。酒喝了不少,话说了不少,酒是一朵火焰,燃起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送马永波回宾馆,一个人坐在出租车上,收音机里播放着抒情的音乐,不知怎么地又想起了萧红,她笔下的人物鲜活地在眼前复活。父亲知道我对萧红的偏爱,1998年,上北京时,在王府井书店给我买了《端木与萧红》一书,我不喜端木这个人,钟耀群又是他的后任妻子,书的真实性,我持有很大的怀疑。书中插了很多的照片,有一张是端木参观萧红的故居,躺在萧红睡过的土炕上“作秀”,让人看了极不舒服。在萧红最困难的时候,他做什么去了?人的一生可以犯错误,但有的错误是不能犯的。回到家已是深夜,翻看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朴素的诗行,字字馨逸,晶莹透明,吹开心灵的门。她的诗像大地上的麦苗儿,我听到了拔节的声音,闻到了特殊的气息,缭绕升起。夜晚的城市,偶尔有夜行车的响声,打破了静寂。第二天,马永波走得早,他要赶早班的长途客车,到黄河入海的东营,去看他的兄弟,我未能为他送行。朋友走了,他译的诗留下了。推开窗子,跑进清冷的风,桌上的诗集,有了一股难说的情意,马永波在后记中写道:“诗神把诗人从芸芸众生平地拔出,剥夺了他们作为凡人理应享有的生活,把孤独、贫困和屈辱加诸其身,这种代价是难以承受的,而这也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我写下了一首小诗,纪念那个早晨:朋友从遥远的哈尔滨来/身上染着旅途的倦意/春天的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却吞没不了男人的英俊/我们在一家酒店/为他接风洗尘/他从肥大的旅行包中/拿出赠送的礼物/他送的是一本诗集/无数个夜晚/在灯光的注视下/他一句句翻译出来的/诗集名叫《为美而死》/这是美国孤独的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我读过她的诗/这位神秘的女诗人/沉思的诗句/像大自然中的花朵/溢满了芬芳/朋友在旅途中/我在灯下读他译的诗集/我似乎看到一双眼睛/蓄了水一样的诗歌。

2007年的夏天,天气变化多端,雨水特别足,大雨中,听着窗外的落雨声,从来没有一个人的诗令我着迷。我在网上寻找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和关于她的评论,可惜少得可怜。

艾米莉·狄金森躲在时间中歌唱生命,燃烧生命,她要向太阳奔去。艾米莉·狄金森让我想到俄罗斯的一位诗人,被汪剑钊称为“作为一个诗人而生,作为一个人而死”的茨维塔耶娃,她和艾米莉·狄金森不同,为了生存,她做过帮厨、打扫卫生等粗活。为了在作协的食堂谋一份洗碗的临时工作,遭到作协领导的拒绝。茨维塔耶娃失去了尊严,再也承受不了,她自杀而去,含着一腔的悲愤,离开了这个世界。夜色中的街道凄冷,我因为事情误了下班时间,路过书摊时,街灯亮了起来。地板车堆着各种旧书,买书人随便翻,价格十分便宜,偶尔可以淘到珍贵的书。摊主是一个小伙子,我经常来买书,我们是老相识了。他知道我买什么样的书,每次来,他都能给出一份惊喜,这次是一本旧书,我只花了5角钱就成交。《自杀的女诗人》是茨维塔耶娃的妹妹写的回忆录,记叙了诗人最后岁月的经历。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想念过去的事情,每一个字都浸透对姐姐深情的爱,这不是幸福的回忆,而是泣血呼喊和追问。苦难像一座山峰,我无法翻越,岩石中渗出泉水,透着冰冷的寒气,形成壮阔的河流。我试过几次,想一口气读完,但毫无勇气。书摆在书橱显眼的地方,我每天都和它面对面,一次次拿起,感受沉重的分量。

我父亲读书比较杂,他多年订阅《随笔》,一天我回家,看到2007年4期,刊登了江枫的《狄金森诗选译序》一文。江枫说《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是一本假书,我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本书我是从百花出版社邮购的,封面印有“中文简体独家版权”等一系列诱人的宣传字样。最可怕的是,还有淡江某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序,这本书道出了出版体制的脏污,一些书商为了利益,不惜一切手段造假。这起丑闻,不知该用第几条军规,惩罚无耻的骗子们。我一直希望得到更多的狄金森的作品,全面了解这个特殊的女诗人。我网上搜了很多,想查到艾米莉·狄金森的网站,但只是看到一些零星的评论。网上有售江枫译的《狄金森诗选》,我便邮购了诗集。

人和人的相识是缘分,人和书的相遇也需要缘分。我接到邮书的包裹单,中午头,顶着秋老虎的炙热,在黄河小区那家邮局,在邮政员工冷漠的目光下,急切地拆开了邮包。诗集也是64开本,和马永波送我的《为美而死》一样开本,只是封面不同了。淡绿的底衬,中间是艾米莉·狄金森的照片。我把诗集装进了背兜里,藏书中不仅多了一本艾米莉·狄金森的诗集,更多的是多了一盏精神的灯光。诗是一只只长着羽翅的鸟,带着希望,向远方飞去。

寻找尤瑟纳尔

第一次看介绍尤瑟纳尔的文字是在张炜先生的《心仪》那本书中。

张炜先生写道:“她有点像男性作家,作品中洋溢着另一种气息。她的作品可不仅仅具有细腻柔婉等女性作家的特征,而是充满了洒脱快感。几乎不存在什么心理方面的障碍,笔锋锐利畅达。正像她对话集的名字《开阔的眼界》一样,她的视野太辽阔了,关心的事物繁杂而丰富。”尤瑟纳尔的名字,就这样深藏在我的心中。我去过许多书店,搜寻出版信息,每次读报纸的读书版,急于得到尤瑟纳尔的消息和书评。在如海的书中想找她的书,即使薄薄的小册子,我渴望了解作家的精神世界。

时间的流逝,尤瑟纳尔像她那模糊的肖像一样有些淡漠。

2002年的岁末,我回到济南的家中。三联书店是我常去的地方,走下高高的台阶,大厅的人稀稀落落,购书的人很少,人们都在准备过年。我在书架前浏览,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黑封面的书。这是她的两本书,一本是《虔诚的回忆》,一本是《何谓永恒》。我在封三勒口上读到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尤瑟纳尔文集的总目录,一共七卷。我找服务员查问,其余的书有没有,回答是等。我失望,也有一点幸福,终于有了尤瑟纳尔的书。

书脊上的尤瑟纳尔的肖像清晰,老人面容慈祥,安详地凝望,倾听人类欢乐的、痛苦的、彷徨的呼喊和叩问。有的事情,有的人,将陪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记住和遗忘对于人都重要。

回家后,我并没急于看尤瑟纳尔的书。

新年过去了,我滨州家中的书房简单,除了书还是书。尤瑟纳尔的叙述洒脱而平缓,丰富而亲近,她在《哈德良回忆录》中写道:“吃一只水果,就是让一件活生生的、漂亮的、同我们一样得到大地的恩泽和养育的异物进入体内。这就等于是在完成一种舍弃东西而钟爱我们自己的牺牲。我每次啃军营大圆面包时,无不惊叹这种又沉又糙的消化物竟能转化成血液、热量,也许还会转化成勇气。啊,在我最美好的岁月里,我的精神为什么偏偏只具有肉体的一部分吸收能力呢?”

我再找尤瑟纳尔的另五本书。

2003年6月,母亲住进了医院,我从滨州赶往济南去护理病中的母亲。初夏的医院,病房的窗子敞开,热风一股劲地涌,空气中的药味怎么也吹不散。病床上的母亲每天打吊瓶,长长的输液管,把药液送进她的身体解除痛苦。药液一滴一滴地落着,母亲躺在病床上,蓬乱的头发让我的心杂乱。小时候,我有一次得病,冬夜寒冷,雪后的街道上没有行人,不会骑自行车的母亲推我去医院,雪在脚下发出声响,刺破静寂的夜。车子东摇西晃,那时母亲年轻,有能力呵护我们,如今兄妹长大成人,母亲却衰老了,我盼母亲的病快些好起来。

午饭后,病房静下来了,几天的治疗,母亲的病一天天好转,趁她休息的工夫,我想换一换空气。出了医院的大楼,在人行道上溜达,马路上的车和人弄得我眼花缭乱。被压得沉重的心情,稍有放松,我突然想去书店,手情不自禁地伸了出去,拦住一辆出租车。

书店没几个人,空荡荡的没人打扰。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走过,远远地注意到黑封面的尤瑟纳尔文集。一共是四本:《苦炼》《火/一弹解千愁》《哈德良回忆录》《北方档案》,唯一就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遗存篇》。

我重新寻找尤瑟纳尔的书。

多雨的八月,我回济南探家,去了泉城路书店。闷热的潮湿没一丝爽风,书店里的人却不少,我在书架前转悠,我再一次看到黑封面的尤瑟纳尔的书《时间,这永恒的雕刻/遗存篇》,我最想得的一本书拿在手中。

坐在出租车中,怀中抱着尤瑟纳尔的书,窗外的雨正在细细地下。

画布上的泥土颜色

他为什么执拗地守护故乡,不肯去远方?我固执地走进怀斯的作品,被画家的情感打动,一次次地闯入画中,寻找他的心灵世界。

同类推荐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是周冲第一部随笔集。此书以两性关系、世事、人性、电影、书籍等为话题,或嘻笑怒骂,或悲悯关怀,或尖锐剖析,直面这个世界的荒诞、痼疾与沉疴。她的文字幽默、华美、深刻、灵气逼人,才华如花亦如刀,同时兼具深度、高度,和温度,所著作品有着浓郁的个人特色。一如众多名家所评价的,这本书的阅读快感、美学享受和思想撞击,都远远超出预期,让人手不释卷。
  • 名著之旅——新文化之旅

    名著之旅——新文化之旅

    本书主要讲了新文化类名著。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广义的世界名著不仅仅包含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是莎剧中最为人所熟悉的爱情经典名著。在这一剧作中,莎士比亚突出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观念、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冲突。他把青年人的命运同他们所在的整个城市的安全联系在一起,封建家族之间的血腥仇杀,不仅造成了青年人的爱情悲剧,也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在剧本中综合地出现了历史剧中常见的谴责封建纷争的主题和喜剧中常见的歌颂理想爱情与友谊的主题。这是一个悲剧,但全剧充满着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包含有大量的喜剧因素。最后,青年人的牺牲换来了两家的和好与全城的和平,家长们还决定为他们塑造金像。
  • 燃烧的法兰西

    燃烧的法兰西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
热门推荐
  • 异常事件见闻

    异常事件见闻

    我表面上是个只会卖符的道士,但我实际上是个心怀苍生正气凛然玉树临风的卖符的道士……
  • 玉娇梨

    玉娇梨

    《玉娇梨》二十回,写的是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曾改名“无娇”)、卢梦梨的爱情故事,因称“三才子书”内容上着意显扬才子才女,“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较之《续金瓶梅》之类,总算是又走上了一条较新的道路。
  • 柠檬味酸甜青春

    柠檬味酸甜青春

    第一次见面,她泼了他一身奶茶,因此两人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可是又是同桌又是邻居的是有点太巧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来的让人措手不及:照片、车祸、失忆、这是阴谋还是意外?夏心语:我的有时候心智像儿童,林沐泽:没关系,我喜欢的夏心语不需要太完美,我喜欢的夏心语只需要开开心心的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石之旅

    天石之旅

    一块神秘的天石,一条神秘的神话之路,一部神奇的功法,浩瀚的诸天万界,流传着种种传说。神秘的地藏界,巡天一族大帝巡天武烈发出邀请,等你可以击碎两界壁垒,我与你巅峰一战。周天宗传人钱多多融合天石成就造化之体,开启神话之路踏上浩瀚诸天万界,开启寻找天石的旅程,一场席卷诸天万界的传说从开启神话之路开始。
  • 重生之谛总花式宠夫

    重生之谛总花式宠夫

    谛家大小姐谛汐,帝都首富之女,本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偏偏生的丑陋异常,粗鄙不堪。而且性格十分胆小懦弱。娇女不成,反成帝都所有男人的噩梦。人人都说宫寒砚配谛汐,是一朵鲜花(宫寒砚)插在牛粪(谛汐)上。可是只有宫寒砚自己知道,这个女人,是他的皇后,她用了她的一生,把他宠上了天。小剧场:宫寒砚:你说过的,你会宠我、爱我、护我一辈子的谛汐:嗯宫寒砚:嗯什么?你变坏了,你敷衍我,我要开始讨厌你了谛汐:抱歉,我的过。现在谛小姐正式向宫先生承诺,谛汐一生都会宠你、爱你、护你一辈子。所以,现在还准备讨厌我了吗?宫寒砚:不了。我爱你
  • 军迷的时空之旅

    军迷的时空之旅

    许多年后,当面对阎王时,这个穿越者便会想起带来命运转折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天,他给自己续了一秒。
  • 青梅竹马一起闯学院

    青梅竹马一起闯学院

    他是权欲的腹黑校草,她是权欲的完美校花。他们是青梅竹马,各自心中藏有爱情的火花,当情敌出现,两人该怎么表达心中的火花?
  • 去你的大冒险

    去你的大冒险

    就不告诉你。来打我呀!来搞我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