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97900000011

第11章 与《梁祝》再结缘

1994年,加拿大的移民申请经过填写各种表格、办理各种公证文件、身体检查后,出乎意料地很快就批下来了。虽然在拿到移民纸的那天就可以马上走,但是手头上还有不少七零八碎的事要处理,要收拾行李,装箱打包托运,所以我决定拖到最后限期的五月份启程,最重要的还是先得把手上几部电影赶出来。

要赶出来的电影有李力持执导、周星驰主演的两部影片: 《破坏之王》(又名《无敌风火轮》,演员: 周星驰、钟丽缇、吴孟达)和《国产零零漆》(演员: 周星驰、袁咏仪、罗家英、陈宝莲)。周星驰已逐渐地参与了导演的工作,创作班子里还多加了个谷德昭。我的工作一如既往,同样的不够时间,同样的随机应变,好在经过几年的磨练,对香港电影制作的方式已习以为常,因而再也不会忙于应付,虽然压力始终存在,但还算是可以从容应对。

《破坏之王》改编自漫画,延续了周星驰一贯以小人物为主角步向成功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使普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切入点而产生代入感。

在音乐上,我根据主题歌的旋律,以它为主干来发展。中间有好几场打斗都让它有统一而又不失变化,一步一步铺垫,直到最后那场高潮戏“无敌风火轮”中,我在快速的节奏中奏出主题,再加了半音阶的上行下行级进,表现出风火轮的飞速转动和最后决斗的紧张感,将高潮渲染到极致,把观众的兴奋点调动起来,把一直压抑着的不平和愤怒都一下子宣泄出来,让观众大呼过瘾!

周星驰的喜剧已步入成熟阶段,有自己强烈的风格,并越来越受到追捧,因此《破坏之王》赢得了当年十大影片票房之冠!

《国产零零漆》当年因为涉及了一些敏感的话题而被内地列为禁片,甚至有段时间限制周星驰的影片在内地发行,影响了票房的收入。但在香港票房和口碑还是相当好的,时至今日也是星爷的经典之作了。

在音乐上,因为“零零漆”就是影射“007”,所以在片头音乐一开始就用了“007”系列影片中主题音乐的一些元素作配合,里面有几段浪漫的主题像“花前月下”、“情意绵绵”、“患难与共”很有感情,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在录“李香兰”时,周星驰忽然心血来潮想自己唱,我马上把伴奏的音乐移到他合适的调子,他试了两遍就开始录音,唱到中间他还忘了词,咕噜咕噜地混了过去,极为搞笑。他听了之后,和《唐伯虎点秋香》那次一 样,最后还是没有用,但这个极为珍贵的资料我留了下来,放在网上我的“音乐世界”中。

除了上面所说的两部影片以外,还做了一部也是星仔主演、由王晶导演的古装喜剧《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导演: 王晶,演员: 周星驰、张敏、吴孟达、钟丽缇、徐锦江、蔡少芬、倪星、苑琼丹),虽说还是星仔“无厘头”的喜剧风格,但我在配乐上用了大量的悲剧性音乐,用正剧的手法来写,构成反差,倒也和以前我做星仔片子的配乐有了很大的区别,改变了自己的风格。这部片子我拉着我的小徒弟罗坚一起,让他亲历第一线,接触配乐的各方面工作,有关他的情况,我在下面会再详细地讲。在这部影片的音乐中我大量地用了自己的中国乐器采样,突出了强烈的民族风格,演奏二胡的是我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同事二胡大师王国潼的儿子王惠,他刚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他父亲让我照顾他,所以后来有需要二胡的时候就常常找他。对年轻人我总是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锻炼成长。虽然这部电影有相当好的票房,但却也是我极少数没有收到尾期稿酬的影片之一,垫付的录音室、乐师的费用都收不回来,连我的助手都被拖累!虽然签有合同,但索取多次困难重重,后来听说,公司倒是把全数给齐的,只是在中间的环节有人炒股票出了问题才烂的尾,追了好几年也没个下文。这种情况也不只我一个人,无奈!

1994年春节后,徐克请我和太太去他家吃饭。到了才知道那天是他的生日,来的宾客很多,都是他的好友,我见到了很多老朋友,也认识了好多新朋友。黄霑和张艾嘉是早就相识的了,和张艾嘉相谈才知道她和我太太在台湾的三舅及表妹吕秀菱特别熟,一下子关系就拉近了不少。方保罗在北京念书时就由我学生陈咪沙介绍过给我,他那时在研究中国电影,一个美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已经不容易,几日不见,这次又说上一口不错的广东话,真让我佩服万分。还见到了我的同行罗大佑,他的音乐从清新的校院歌曲到一些电影的配乐,我一直很喜欢,他为徐克和杜琪峰的好多电影配过乐,这次交谈很欢愉融洽。还见到了美女明星关之琳,见到了我们一家的偶像成龙,当然不放过,拍照留念。还见到了金牌经理人陈自强。他们都是坦坦荡荡的性情中人,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没过几天,老同学书法家刘炳森来港,住在我家里。炳森与我1956年相识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我在音乐系,他在美术系,低我一年,所以虽然他比我大两个月,还是客气地叫我一声胡师兄。他为人忠厚,又爱音乐,我又喜欢画画,两人秉性相投,成了极好的朋友。毕业后,我留校,一年后他毕业,分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我是他角楼下筒子河边家的常客,几个孩子都是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那时他的太太和孩子都是农村户口,孩子发育期间饭量特别大,没有北京粮票,全靠同学支援才挨过那段苦日子。改革开放后,他写的隶书火了起来,尤其在日本,一字千金,经济状况有了好转,凡同学有困难他都出手相助,有朋友同学出国,他也会送几张他的字以壮行色。我去香港时他也送了我好几幅字画,关系非同一般。这次趁他在,我请了喜欢书法的徐克和黄霑来家吃饭,我亲自下厨献艺,款待好友。

手头上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转眼到了五月,我登上去多伦多的飞机和分开九年的小女儿团聚,她离开北京时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这时已为人妻而且即将要当母亲了。

五月,第一次踏足多伦多,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终于和女儿团聚了,心情一流!家安在大多伦多市的士嘉堡市,这是当时除了中国城以外华人居住得比较密集的地方,交通、购物、吃饭、银行、邮局都在附近,到处都用中文,讲中国话,生活非常方便。房子是几年前为了女儿读书,抵押了香港的房子向银行用“按上加按”的办法贷款买的。女儿说要按当时的市值交房租,这也合理,由她自己嘴里说出来更说明她明白事理,就让她按月把房租存入一个固定存折,其实说真的,一开始我就没打算要她这笔钱,后来在她结婚的时候我们又把这个存折送给了她。有朋友说我这样做是多费一道手,我说这是两回事,租房交房租天公地道,这是个规矩,疼孩子归疼孩子,做女儿的可以打个折扣,再在她结婚时送她作为人情,桥归桥,路归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培养成“啃老族”!这次我们刚刚到达就暂时住在一起,等她生了孩子一切稳定后自己再找房子搬出去。中国人的习惯是喜欢几代人住在一起,由此而来的矛盾衍生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再亲密的人都需要留点空间,互相关心外再多加点尊重,这是我多年来能维持亲情友谊的经验。

因为香港还有很多未完的工作,不能在加拿大长时间坐“移民监”,抓紧时间办好银行、医疗、身份证明等文件后,找了律师,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再办了张“回加纸”把自己派驻到香港去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即使在外面逗留超过了限制的日期,移民的身份也不至于被取消。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我就独自一人飞回香港,开始了我三年的“太空人”生涯。

说来也巧,下飞机当天就接到黄霑的电话,他约我晚上到湾仔出名的富临酒家吃鲍鱼。宴席上除了我、黄霑、Winnie 外,还有幸见到了驰名中外的粤剧名伶红线女老师!我虽然对粤剧不是很熟悉,但对京剧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谈笑甚欢,与高人交流更是获益匪浅。黄霑是个美食家,很会点菜,富临的阿一鲍鱼举世闻名,他又是老主顾,服务得非常到位。除了品尝富临出名的鲍翅美食外,我第一次吃到了因为东西普通、价位不高,且制作手续繁杂费时而绝迹多年的柚皮,这样一块被人随手丢弃的柚子皮,经过厨师的手,化腐朽为神奇,那种绵软的口感,吸满了美味配料的汁液,入口即化,对爱好烹调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饱餐之后,送走了红线女老师,我被拉到徐克家去看电影《梁祝》的小样,这才是黄霑找我的主要目的!

到了徐克家,除了徐克、黄霑和我外,还有黄霑的助手雷颂德,他还带来了一个刚从多伦多大学电脑系毕业回港的朋友Raymond(黄英华)。因为后期工作时间紧迫,音乐的工作量又特别大,外加还要出版电影音乐原声带,质量更是必须保证,一个作曲配乐的班子,就等我一回来马上开工。

徐克新编的《梁祝》(演员: 吴奇隆、杨采妮、徐锦江、吴家丽、刘洵、孙兴、何润东、侯炳莹)前半段颇有新意,吴奇隆和杨采妮的表演流畅出色,把青春喜剧的意味搞得特浓,极度地拉大了和后半段悲剧的反差,这样跌宕对比的处理把原本幸福美好的事物一下子砸得粉碎,把悲剧的气氛推向了极致,震撼人心。无声的样片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又是一部经典的好片子,我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做好它。紧接下来黄霑和雷颂德一组,我和黄英华一组,针对不同段落讨论并分配任务,音乐的素材以早已脍炙人口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邵氏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黄梅戏为基调进行再创作。一个通宵就把架子搭了起来,约定三天之后各自拿出东西来再决定以后的方向,工作的兴奋一扫旅途的疲累,加上时差的关系,和 Raymond 交换了联系的方式后,回家马上连轴转地干将起来。

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个年轻人陈钢和何占豪,以越剧《梁祝》的唱腔为素材,再按情节发展构思布局,创作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一经演出就轰动了全国。当年我很早就通过关系从上海音乐学院拿到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和钢琴的手抄谱,经过排练成为在北京最早公开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人。由于我在上海生活的一段日子里,对越剧耳濡目染,范文娟、袁雪芬(越剧《梁祝》的主要演员)《十八相送》、《楼台会》唱段早已烂熟于心了。这次移植到了小提琴上,那些唱腔旋律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不同板式上的快慢变化,紧打慢唱对比的鼓板节奏衬托,缠绵吴侬细语中滑音走势的倾向等,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因此拉起琴来人曲合一,把这首乐曲原汁原味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地发挥出来,加上年轻时的“人来疯”,一上台就来劲儿,演奏得特别激情疯狂,最主要还是曲子本身的魅力,每次演出台上台下一起感慨、一起陶醉、一起悲痛,一曲终了,往往几次谢幕都下不了台!几年以后,马思聪老师听了我的《梁祝》特别喜欢,还建议我以该曲去参加“上海之春”全国小提琴比赛。因此这支乐曲烙在脑海里的音乐印记和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我毕生也不会遗忘的!

徐克的电影又一次把《梁祝》从我的记忆库中挖掘出来了。这次不是演奏上的再创作,而是要把它从音乐的本身去分解、拆开、重组、再现……再加上三十多年来的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因素、导演对故事的重新理解和编排,我苦痛的经历使我对人生有了全新认知,在电影这个新的平台上再来进行一次更有意义的创作。在这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下,工作不单单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它激励了我空前的创作热情和使命感。

创作的生活是痛苦的,但创作的生活更是幸福的!痛苦和幸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多么奇妙的感觉啊!这就是人生,没有苦,哪知甜?没有失去,哪懂珍惜?挫折怕什么?只要有信念、只要奋斗,只要坚持,有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一步一步向前,挺过了长夜,黎明就在眼前!对茫茫脑海里闪过的乐思执著地追求,对每一个音符仔细斟酌,每一段乐句每一个乐章反复推敲,绞尽脑汁地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转化成音乐形象表达出来,歌颂世间所有美的、正面的、积极的行为和思想,在完成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感恩上苍对我的厚爱,创造音乐成为我生命存在的主要意义!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各自拿了初步完成的小样开会碰头,互相研究,互相启发,探索讨论,同时将每个人的音乐定在一个基调下以达到整部影片音乐风格上的统一,再次进行仔细的分工。当听到我为祝英台在“书库夜读书”这场戏写的一段音乐时,大家都很喜欢,这是我自己创作的一段全新的音乐,黄霑激动地对徐克提议,他要为这首曲子填上词,让主角吴奇隆和杨采妮来个合唱,好主意!徐克当场拍板同意。

吴奇隆是台湾“小虎队”成员,歌手出身,唱歌对他来讲当然不成问题。但对那时刚刚出道、从来没有唱歌经验的杨采妮来说,大家就没有什么把握了。不过,这首歌由她来唱却有着很大的意义,所以说什么都要先让她亲自试一试,实在不行再另想办法。在昏天黑地作曲的状况下愣挤出时间对她进行突击式的训练。好在我是师范大学出身,什么都会点儿,又加上几十年来一直都在做着音乐普及的工作,这种情况又不是第一次碰到,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不识谱不要紧,用钢琴带着,一句一句教,口传心授。不会唱歌也不要紧,先大声地带着感情朗读歌词,再按照音乐的节奏,分清每个字的轻重缓急去念。然后根据她本身的音域条件,确定她能唱得最舒服的调门,随着旋律运用丹田的气息去唱,不给她压力,不让她紧张,就像是带她在做游戏,潜移默化于无形中,逐渐加强她的信心,等到唱熟了,练顺了,没有思想负担了,放开音量,居然唱得声情并茂,像模像样,杨采妮开心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录音时和吴奇隆的声音也配合得十分协调,终于顺利完成了又一首我和黄霑合作的歌,这首歌就是电影《梁祝》中的情歌,插曲《你你我我》。

配乐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黄霑和雷颂德在录音室忙着给做好的MIDI音乐请乐手歌手叠加弦乐、民乐、人声……工作十分繁重。我和黄英华跟出了名苛刻挑剔的徐克在现场为画面配音乐,经常会有别出心裁的改变,不时要即兴弹些过场音乐以及音乐和音乐之间的连接来弥补这些改变的空隙。太复杂的段子就需要其中一人回家用电脑设备做好了音乐马上拿回来补上,紧张的状况如同打仗一样,每天都是超时超负荷地拼命。负责剪辑的麦子善和林安儿也日日夜夜地和我们在一起打拼,深厚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刚从加拿大回来习惯于悠闲慢节奏的黄英华哪见过这种架势,被我们逼得咬紧牙关叫苦不迭,但好在他才气横溢,键盘和声熟练,领会能力也强,几经提点很快就进入状况。在进行集体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何况我们四个人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见不一,争执矛盾是很难避免的,不过一切都在为了影片成功的前提下得到了统一,不同的文化又会互相冲击,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新意,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真是种既折磨痛苦又兴奋快乐的经历。几天的奋战下来,看到配上了音乐的《梁祝》一步一步走向完美,一场一幕更令人感动,那种幸福和成就的感觉抵消了多日的劳累和辛苦,感谢徐克和黄霑给了我这份过瘾的差事。正好太太伺候完女儿月子回到香港,首映那晚和我一起参加,分享我的欢愉。影片大获成功,上映后的票房和口碑也十分理想,皆大欢喜!

《梁祝》完成后,黄英华有感自己在音乐和电影配乐上的不足,要求继续跟我上课,正好我也打算准备退休,已经收了罗坚做徒弟,但他年纪太轻,也想再找一个能胜任的人选来接替我的工作。几个星期在一起的接触,看到他的人品和决心,还真是块好材料,水到渠成,就这样我再无偿地又多收了个徒弟。Raymond 对音乐纯属自学和热爱,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训练,除了有系统地给他捋顺补充知识外,更着重在音乐感情的追求、人性化的表现、电影画面和音乐的关系、音乐曲式严谨基础

的对比和呼应、大型乐队配器在电脑上的运用等方面培训他。另外,雷打不动地让他每星期背四首中国各地区或少数民族的民歌,以打下扎实的中国风格的基础。我自己也从他那里学到不少电脑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的知识,师徒关系融洽,教学相长。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 迪斯尼的智慧

    迪斯尼的智慧

    沃尔特一生不知道做过多少梦,他把他梦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乐园,这个乐园实际上就是沃尔特的童心的外化。是童心,还有梦,使沃尔特取得了成功。人是可以死的,而童心不死,梦不死,沃尔特把他的童心和梦留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就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沃尔特。一个人,如果能够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那么他的生命就是不朽的。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豪客丁玲

    豪客丁玲

    她是一位让毛泽东与鲁迅同时为她写诗填词的女性,更是一位洞穿了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奇女子。她一度以女性的代言人自居,欲以单枪匹马之力挑战整个男权社会,改变千百年以来的性别格局。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非典型生存实录。
热门推荐
  • 失落的旅途

    失落的旅途

    家庭在一场耻辱的战争中破碎,带着从小瘫痪的怪病,苟且偷生。报仇雪恨之后,再次陷入了危机。睁开眼睛,这里是哪里?身边的少女又去了哪里?格林神星,龙语里的意思叫做诸神的失落之星。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面对神灵和原住民。何去何从。
  • 星际崛起之政府成立

    星际崛起之政府成立

    狩猎者摧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一个星球的人民濒临着灭绝,但是狩猎者无法摧毁我们的意志。因为神圣的父神耶和华将会庇佑我们赢得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
  • 奇幻侏罗纪

    奇幻侏罗纪

    打雷下雨天不要玩手机,这不,被雷劈了吧。咦,竟然没死,这是哪?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卧槽,好高的树!怎么一个人都看见,就算是穿越,好歹也有人吧!什么声音!卧槽!恐龙,这该不会是侏罗纪吧,等等,他朝我过来了,快跑!!!
  • 末日唐门

    末日唐门

    “你们这群丧尸听好了,我唐牧就是狂就是cnm了,你们能拿我怎么样?”“如果不想死的话,你们就一个个的给老子站好了!等老子去那边兽人部落联谊完,就回来挨个收保护费。如果不交的,我会告诉你们,什么叫末世只有强者才配存在!”“哎哟我草,这轻功真难用,差点又摔惨了……”
  • 同样爱

    同样爱

    萧楚严对谭舒阳误解重重,并因为误会对谭舒阳大打出手,再误解过后,两人却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但爱情是如此脆弱,两人分分合合,最终……
  •  洿爱

     洿爱

    缘起缘灭,今生前世,一个无奈下生存的小贼,一段奇怪的穿越之旅,他能否找回未忘的初心。
  • 文化遗产研究

    文化遗产研究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都之晓梦初醒

    神都之晓梦初醒

    你相信吗,会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只有你一个人活着。你相信吗,会有那么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你能遗忘时光,能遗忘你的所有过去。你相信吗,曾经死去的人会从坟墓中爬起来。你会不会相信,大西洋中会升起一座小岛,岛上是古老的城邦。
  • 悚然一下

    悚然一下

    嘘,不同于别样的故事!也许会有你喜欢的专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