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0500000012

第12章 自然红(2)

这时,李红望见这边乡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微风把炊烟卷在一起,缠绕在半山腰上,像给凤凰山上披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这种神奇的景色,让李红惊叹不已,她睁大了明媚的眼睛。

走到莲儿家,莲儿奶奶田惠子正在灶屋烧火做晚饭。她用半干半湿的檵木往灶膛里塞,然后拿竹火筒“扑哧扑哧”地吹风。莲儿见状,急忙跑过去,说,奶奶,我来帮你烧火。田惠子扭过头,斥责道,说话老气,让你来烧黑心火!

田惠子老人盘着髻子的头发上粘着几片小檵木叶子,样子很疲惫。她与很多老年农妇不一样的是,她聪明能干,能识字会算账,以往当过生产队的出纳。田惠子烧燃柴火后,她发现了李红,她连忙站起来,走到门槛边说,李老师,您稀客啊,是不是我的孙子孙女犯事了?李红呵呵地笑道,奶奶您多虑了,他们都很听话,我随便来看一看。田惠子说,我可是明眼人,娃娃们我管得严呢。她拍了拍袖子上的黑灶灰说,晚上在家吃餐饭啊!李红呵呵笑道,不用客气,我想听听莲儿的爸爸的渔鼓呢。田惠子转身叫莲儿带老师去堂屋找屈细改。

两人走进堂屋,看见屈细改仍在织笸箩,他的身后码着几排散发着青篾香的小笸箩。他看见李红老师,没有立即认出来,木了片刻,咧起嘴问,您是李老师?李红笑笑:是屈莲儿的班主任李红。屈细改一听,放下手中织了一半的笸箩,收拢那条左腿准备站起来。李红急忙制止他不要动。她仔细打量着屈细改,发现他胡子拉碴,未加修饰,但脸孔清瘦,鼻子高挺,一双有神的眼睛流露出几分忧郁。李红心想,如果不是瘸子,在凤凰山算条汉子呢。

三个人摆了一会龙门阵。屈细改一个劲儿地夸屈莲儿,说她这个不满9岁的女娃娃,像个大人,经常放学回家帮忙洗衣做饭,有时还要砍柴、扯猪草。只有晚上,才有空闲点灯看书写字。李红听了很感动,自己读初中读高中都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城里的学生没法与她比。夸完莲儿后,屈细改叹口气道,没办法,添个蛤蟆四两力!李红老师感慨地问,那她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呢?屈细改摇摇头应道,还没有端上金边碗,就忘了讨饭棍,鬼晓得呢!

见屈细改闷闷不乐,李红就引开话题,询问屈氏哦嗬渔鼓。提到渔鼓,屈细改忧郁的眼睛顿时变得冏亮。他说,我的爹爹以前是个好渔鼓手,可惜去世早,以前娃娃时代,常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学唱渔鼓呢。自从断了腿,苦闷的时候,我就看书学唱和研究屈氏哦嗬渔鼓。

李红提出想听听他的渔鼓,屈细改当即满口答应,赶紧叫莲儿拿出渔鼓和简板。莲儿抱来被桐油油得亮汪汪的渔鼓,递给屈细改。他接过渔鼓,左手抱渔鼓,右手拿简板。

这个渔鼓是屈细改自己用大楠竹制做的,一头是空的,一头封着黄牛皮。他怕虫子蛀了渔鼓,每年夏日在渔鼓内外用桐油反复油了几遍,现在变得亮汪汪的。

屈细改把渔鼓横放在左腿上,右手击打渔鼓,发出低沉的“咚咚”声,而拇指夹击简板,两块竹板发出“匡匡”声。屈细改先不唱曲,而是“咚咚匡,咚咚匡”、“咚咚匡,咚咚咚咚咚咚匡”打了一阵渔鼓。李红听见这种古朴的渔鼓声觉得异常新鲜。屈细改打了一阵,便用浑厚深沉的男中音唱起《牛搓痒·男儿志》:

萱草女儿花,

不解壮士愁。

亭亭玉树临风立,

苒苒香莲带露开。

哦——嗬,

水蛇腰儿迷死人——

仙女下凡寻牛郎!

……

他的原生态唱腔立马震憾了她的思维。那种声音如同来自天籁之声,又像出自山村原始的送丧歌,更像一马平川的草原飘来的千古呐喊。这种声音颇有金属般的质感,豪放而粗犷,能与那些流行歌手相媲美。李红没想到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竟然有这么一位乡村音乐天才。她听过其他渔鼓手的演唱,远远没有他的嗓子好。他随意唱出的声音,就成了原始音乐。她再察看他的面部表情,发现他全陶醉在自己的渔鼓声,他把古诗以及古人的话,搬进了自己的哦嗬渔鼓调里。山村里恐怕没有几个村民能全听得懂,然而难不倒她。

一段渔鼓唱罢,余音绕梁。

渔鼓声吸引了几位看热闹的村民。莲儿的大伯屈新才来到李红身边,认出李红老师后,露出憨厚地笑容说,我还因为细改一人在屋里穷开心呢!村里的卷子说话卷舌,他接腔道,我……因为……细改……堂……堂客……回家了!一位青年后生挖苦道,卷着个舌头莫来丢丑。卷子毫不示弱道,改(狗)、改(狗)……日的,我看……花……花了眼……屈细改生怕他们吵嘴,打断两人的话:你俩莫吵红眼啊,影响我打渔鼓!屈新才嘿嘿笑道,不会黑脸。

正在这时,田惠子老人走拢来,她接过话说,阿弥陀佛,你们快回家吃饭!

看见田惠子发了牢骚,几位村民一窝蜂地散了。只剩下屈新才,他对李红说,李老师,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屈峰峰的爹。李红是不太认得屈新才,她教过屈峰峰,但学校每学期开家长会,都是田惠子老人参加。屈新才又说,我是莲儿的伯伯,我66年生的,细改72年,我比他大6岁。李红点点头,问,那你会打渔鼓吗?屈新才说,我的记性不好,不大会唱。不像细改,我老弟相当会唱,能把《水浒》唱到底!方圆几十里的渔鼓手都不如我老弟!真是十个指头有长短!

听屈新才这么一说,李红呵呵地说,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发现这里的乡亲们都有很好!

他们说着家常话,田惠子老人已经做好晚饭。见李红老师进屋,她专门多炒一碗腊肉。老人把菜端到堂屋的八仙桌。屋子那头传来屈新才堂客的喊声,那声音又尖又长,惹得两条狗跟着狂吠起来。屈新才嘿嘿一笑,向李红告别,堂客叫我吃饭呢。

吃完晚饭,李红对屈细改说明来意,告诉他自己准备写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屈氏哦嗬渔鼓的。屈细改闻言,来了兴致,他告诉她,他已经自编自唱了上百首屈氏渔鼓,从情歌到家教,从古人到新农村故事,在传承祖辈的基础上,独创了很多新鲜的渔鼓,现在他是凤凰山一带不可多得的渔鼓传人。屈细改的话,让李红喜不自禁。

当晚,李红头一回留在学生家。晚上洗澡的时候,莲儿用大锅烧水,然后端到房间,倒进大木桶里泡澡。李红没在这样大的木桶里洗过澡,有一些犹豫。莲儿说,现在不需要去井里担水,我爹把井水接到水缸边,每天洗澡方便。李红笑笑,没有说话。莲儿眨眨大眼睛,又解释说,我家的木桶箍匠做得很牢固的。李红点点头,她闩好门,关好窗子,她仔细察看屈莲儿这间睡的房子,室内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写字桌和一个衣柜,另外摆着一架织布机。整个房间似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在房间五瓦灯泡的微弱灯光下,她发现这别具一格的木板房,就是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的一部分。四周是壁板。脚下是木板。有的杉木板已被踩变了形,楼板显得不平整。楼板下偶尔还听能到老鼠吱吱的追闹声。她对莲儿说,屈莲儿,我有一点怕老鼠呢。莲儿老练应道,嘿嘿,我爹说老鼠再大也怕猫!

她的话让李红肃然起敬,多么聪明的一对父女。她脱掉衣衫,赤条条地钻进木桶里,泡进水中,感觉桶里的温热水像莲儿爹的渔鼓声,让她兴奋不已。她伸出头对莲儿说,屈莲儿,来,和老师一起洗。莲儿摇摇头说,丑死人呢。

夜里,莲儿与老师睡在一起,李红老师讲了几个杭州西湖的传说,使她很快进入梦乡,开始不停磨牙,发出咯咯地响声。

晚上,莲儿竟然梦见李红老师和爹拜堂成亲,她看见身穿大红袍子的爹和李红老师向大家鞠躬,呵呵直笑。一下子吵醒了李红。李红苦笑道,与孩子睡觉真恐怖。第二天起床,李红询问莲儿晚上为什么会笑,莲儿先是摇摇头,然后应道,我梦见你和我爹成亲了,嘿嘿。李红一听,当即沉下脸,狠狠地瞪她一眼。

只有与李红老师在一起,莲儿感到无比的快乐。

日子飞逝。

在苦苦的等待中,树上向阳的桃子先红了嘴巴。这对莲儿来说,是件最开心的事情。那天上午正逢星期日,她帮奶奶摘完桑叶,抱进蚕房里,将桑叶均匀地分在簸箕里,看见小手指儿粗的蚕儿争先恐后地爬上桑叶,沙沙地抢着吃,她斥责道,喜欢吃抢食呢,个个牢里放出来的!然后从蚕房拱出来,看见两只喜鹊在桃树上追逐,她就朝树上望,忽然看见有几个向阳的鸭蛋大的桃子红了嘴巴,像被抹上老师的口红。她随即跑回堂屋,对埋头破篾的屈细改叫道,爹,桃子红了桃子红了!屈细改没有在意她,随口应道,想吃桃子摘一个嘛。莲儿说,不是啊,妈妈说过桃子红了就回凤凰山。

莲儿的话,让屈细改一怔。他没法向她解释,他不晓得雪花什么时候回来,这一年来,没有她的音讯,既没写家信,又没给村里打个电话。村里外出打工的人,也没有见过她。他只好搪塞道,桃子还刚刚红嘴巴呢,你娘哪能早回家?

听见屈细改这么一说,莲儿满脸不悦,她翘起嘴儿问,爹你莫谑我,是不是妈妈不愿回家?莲儿的话如同一击闷棍,打在蛇的七寸上。他丢下方头篾刀,木了片刻说,大人无乱话,你娘肯定要回来的。屈细改这番话显然底气不足。他没敢看莲儿,沮丧地低下脑壳。莲儿说,爹,我们去找妈妈吧。屈细改没料到女儿会这样说。他说,娃娃莫管大人事,你妈说过桃子红了就回家,你要多拿奖状留给妈妈日后看。

看见莲儿缠着屈细改,田惠子老远叫道,怄气包——怄气包!莲儿听见奶奶叫她,晓得奶奶一定叫她做家务。她没有答应她。奶奶扯着哑嗓子叫道,怄气包,你没长耳朵?全像你的妖里妖气的娘!奶奶发起脾气,莲儿十分害怕。她哦地轻声答应着,挪着小步往灶屋走,奶奶将一捆青豌豆丢到门槛边,大声叫道,帮我剥好豆子。莲儿蹲下身,拿起豌豆藤,望见小海在奶奶的房门口向她招手,她待奶奶一离开,立即跑过去,看见小海手拿几块冰糖,他说,妹妹,给你冰糖吃。莲儿不晓得他从哪里弄来的冰糖,她不敢接。小海说,是我自己家的冰糖。莲儿便伸手接过手指粗的一块冰糖,两人坐在门槛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没一会儿,田惠子发现莲儿与小海吃冰糖,不问三七二十一,顺手拿起一根小竹棍儿,啪地打在莲儿的手上,莲儿的手背上顿时浮起一条红痕迹,吃到一半的冰糖掉到地上。小海一见,撒腿便跑。田惠子老人打过之后,骂道,改(狗)改不了吃屎,偷吃我的冰糖?看你馋不馋?莲儿委屈得哇地大哭起来。田惠子见状,继续大声教训。屈细改在堂屋不晓得发生什么事,他迈着假腿一跛一跛地走拢来,他轻声问,娘,是咋回事?田惠子老人说,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身上的疮是自己惹的,你问她自己!屈莲儿一边擦泪,一边瘪着嘴儿哭道,爹,我没有偷吃冰糖,是小海哥哥给我的。屈细改这时瞧见她手背上的红痕,心疼地说,娘,莲儿那么小,吃块冰糖不要紧。田惠子老人应道,惯改(狗)上灶,惯儿不孝,一个女娃娃,要学好规矩。屈细改蹲下身子,心疼地抚摸她的手背,宝宝,屋里还有西药,赶紧多搽点。

莲儿没理爹的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屈细改见莲儿哭得伤心,把她搂在怀里,安慰道,奶奶为你好,从小要有好家教。

在这节骨眼儿上,莲儿看见李红老师梳着两块长辫子走拢来,打扮得像个乡里的黄花闺女。她走近莲儿的身边,先向田惠子与屈细改打个招呼,然后询问莲儿哭的原因,莲儿喘着粗气一五一十地说出自己的委屈。李红老师则安慰道,莲儿没错,奶奶也没错,是小海哥哥的错。

哄好莲儿,李红说明来意,她这次想专门给屈细改录几首屈氏哦嗬渔鼓,并要录下他们父女俩二重唱的渔鼓调,送给复旦大学的导师,打算与他一起来研究湘黔一带富有艺术魅力的渔鼓。她告诉屈细改,导师对屈氏哦嗬渔鼓非常有兴趣,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能会千里迢迢前来凤凰山,发掘民间瑰宝。

看见李红老师这么喜欢渔鼓,屈细改咧开了嘴。这么多年来,屈细改对渔鼓的热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生命,他继承祖先的渔鼓调之后,独创了屈氏哦嗬渔鼓的新唱法,包括改变击打渔鼓与简板的节奏,赋予渔鼓更多的艺术魅力。这些对生活在凤凰山的村民来说,无非是感觉渔鼓花样翻新,他们不懂这是民间艺术的发扬。而李红自从一接触到屈氏渔鼓,已被深深吸引,她发现来自中国中原的名叫屈细改的人,能胜过钢琴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她把她的心里话告诉了复旦的导师。

田惠子老人看见老红老师的一片热心,客气几句,让莲儿招待老师,自己去忙家务。

老师的到来让莲儿消去委屈。

对于录音,屈细改是头一回。当他看见李红把录音笔放在面前的板凳上,他的心开始砰砰地跳起来,他的喉节不停地上下滚动,不停地吞咽口水。李红见状给他打气道,不要太紧张,录得不好,可以重来。

“咚咚匡,咚咚匡!”屈细改先敲响渔鼓,为自己壮胆。然后唱出拿手的《牛搓痒·男儿志》。“牛搓痒”来自曲艺民间舞蹈,借用牛身擦树搔痒、以舌舔痒、以脚擦痒的姿态进行舞蹈。而屈细改唱这《牛搓痒·男儿志》时,脑壳、手和上身同时表演出相应的表情,让呆板的渔鼓顿生光彩。这就是他自己创造的肢体语言。唱到一半时,李红拿出小数码相机,啪啪地给他拍了几张。

唱到《风入松·季节歌》,李红鼓动莲儿与爹一起唱,莲儿很乖,与爹一同唱起来。当男声与女童声合在一起,像古词牌调《双凤朝阳》,别有情趣。李红一边给他们拍照,一边跟着他们轻轻地哼。没有一会。屋子聚集了许多村民,有的村民跟着一起哦嗬哦嗬地吆喝,场面热热闹闹,效果也不错。这便是哦嗬渔鼓的魅力。

录好渔鼓,李红想与莲儿父女照一张合影,屈细改乐得合不拢嘴,连忙让村民四喜帮忙拍。李红调好镜头。四喜油嘴滑舌,一边拍着照,一边说起无油盐的话,细改,你们真像一家三口呢,几时吃喜酒啊。说得李红害羞地低下了头。屈细改虎着脸说,莫摆龙门阵,她是莲儿的班主任!他一开口,几个村民都哈哈大笑起来。四喜说,细改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现在不正好吗?屈细改严肃地说,真是田螺壳里做道场,讲得好听!一位村民插嘴道,石头浸久也会长青苔,你堂客去了花花世界,能不变卦吗?李红看见几个村民说得有点离谱,便对屈细改说,屈大哥,我晚上把录的照的通过网络传给导师,让他也听听你的渔鼓呵。然后,起身向他告辞。

走出村头,李红的脑里忽然冒出屈细改忧郁的眼神,令人怜爱。她回过头,望一眼莲儿的家,发现她家座落在果树中,前头还有一片麻竹,麻竹园边长着几棵高大的香椿、李子树和柿子树,一只喜鹊在柿子树上“咯——咯——”地歌唱。而在酸李子树下,她望见穿着花格子衣裳的莲儿木木地立在那里,目送她离去。她的心里霎时涌出几分感动,连忙向她挥挥手。莲儿也举起右手挥舞着。她忽然觉得莲儿好像乡村里的一盏油灯,点燃了她心灵深处的思绪。

李红老师的背影变成莲儿的思念。

在等待妈妈回家的日子,莲儿对李红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奶奶。

同类推荐
  • 耳中火炬(卡内蒂作品集)

    耳中火炬(卡内蒂作品集)

    《耳中火炬》是卡内蒂自传三部曲的第二部,时间跨度为1927年至1931年。被母亲从求知天堂苏黎世强行带走后,卡内蒂来到德国的法兰克福,“面对真实的人生”。中学毕业后,他再次违背自己的意愿,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化学专业。所幸在此期间,他从未放弃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他结识了赫尔曼·布洛赫、贝尔托特·布莱希特、伊萨克·巴别尔等文坛和艺界名流,并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薇莎。
  • 阿巴东的葬礼

    阿巴东的葬礼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天机破:王阳明(全两册)

    天机破:王阳明(全两册)

    本书描写了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思想家王阳明辉煌的一生。通过艰难出世、少年立志、青年入仕、贬谪悟道、京师讲学、南赣戡乱、智斗宁王和光大心学等历程,展现了王阳明从叛逆少年到官场愤青,从大明军神到一代宗师的传奇经历,并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心学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艰难演变与深刻内涵。
  • 盛唐领土争夺战3

    盛唐领土争夺战3

    大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最鼎盛时期,我们祖先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即使是在黄沙漫天的西域边疆,同样威震八方,三十多个周边国家对大唐俯首称臣,西方各国使臣、商人,沿着东西方最重要的通道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大唐顶礼膜拜。但随着青藏高原上吐蕃(tǔbō)王朝和西方阿拉伯帝国(史称“大食”)的迅猛崛起,野心爆棚,他们挑衅大唐核心利益,图谋独霸整个西域,不时制造事端,小动作不断。
  •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通过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对社会各层嫖赌吃喝玩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师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热门推荐
  • 神君的逆袭娘子
  • 傲娇竹马:青梅是只猫

    傲娇竹马:青梅是只猫

    别人是青梅竹马,他俩是冤家路窄。隔壁家的小竹马整天都在练琴,她则是快跑快跑再快跑。直到那天,她的父母再也回不来了。伤心过度的花小茜在家中呆了三天三夜,直到醒来后……别人来的是月信,她呢!她喵的,她变成了一只猫!最麻烦的是,她的冤家目瞪口呆的站在她面前,打翻了一地的粥。从此,他们俩过上了……
  • 青春不负你好时光

    青春不负你好时光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文霏和冷皓宇站在这桃花林前,看微风拂过桃花花瓣,落英飞舞眼前,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幸福与温暖。
  • 木流马车

    木流马车

    在很遥远的时代,就流传着一个故事。每当月亮完全变红的时候,一辆名为木流马车的车,可以完成一个人的任何愿望,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也伴随着杀戮,随着时代变化具里它出现的时间越来越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噬血君王

    噬血君王

    一个小型世界,但是有着逆天的功能。少年南宫百里手握武界,上捣天宫下毁地域。成就武道巅峰。
  • 明伦汇编宫闱典皇后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皇后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卫莱

    卫莱

    卫莱从来不会想到,一场旅行会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命运相连。卫莱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这么大,但是为了“她的孩子”,她能做到所有不可能得事。
  • 明宫千绝

    明宫千绝

    现代科学家与医科教授的独生女儿绫濑,意外踏入了千古帝王悠悠万事的古代,与燕王周王楚王等人一生的爱恨纠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