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4100000012

第12章 互敬互爱宽以待人(2)

欧阳修与王安石互敬互爱

讲友谊而不无原则地随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

——中国谚语

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当初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此时欧阳修已名满天下,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

一天,王安石的好朋友曾巩带着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推荐。尽管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地位身份相差非常悬殊,但欧阳修对这位青年的文稿还是非常赏识。他把这些著作收在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

王安石被调京任职以后,这两位朋友才得见面。欧阳修在高兴之余,写了首七律《赠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说自己虽雄心尚在,但年纪已大,力不从心了。希望王安石刻苦努力,写出超过前人的文章来。随后王安石也写了首《奉酬永叔见赠》的七律诗回赠,感谢欧阳修的关怀和礼遇,表示绝不辜负期望。

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晚年,并经受住了政见不一的严峻考验。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不赞同,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但欧阳修却一直爱护着王安石,王安石一直很尊敬欧阳修。欧阳修去世,王安石亲自撰写祭文,表达自己沉痛悼念之情。

讲友谊而不无原则地随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这是多么难得呀!

宋仁宗与辽道宗互敬互爱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李陵

一部宋辽交往史,并非总是刀光剑影,你征我伐,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两朝相安无事、礼尚往来。甚至两朝之间,也不乏友情。值得一提的是宋仁宗赵祯与辽道宗耶律洪基之间的友好关系。

耶律洪基当太子时,因仰慕宋朝的山川、风土、人物、文化,有一年混在辽朝使团中悄悄进入宋朝境内前往宋都汴京。宋朝边防的雄州守将认出了耶律洪基,忙把这个情况逐级报告了上去。宋仁宗得报,很重视辽朝太子的来访,特地将耶律洪基接到皇宫中,与皇后一起热情款待了他。临别,宋仁宗还恳切地对耶律洪基说:“吾与汝一家也,异日唯盟好是念,唯生灵是爱。”使得年轻的耶律洪基十分感动。

至和二年(1055),辽朝的兴宗皇帝去世,耶律洪基继位,是为辽道宗。辽道宗登基不久,就派使臣向宋朝表示:希望得到宋仁宗的画像。宋朝的一些大臣怀疑辽朝不怀好意,是想用“厌胜之术”即巫术来咒害宋仁宗,因而反对向辽朝赠送画像,宋仁宗却有把握地说:“必不然。”欣然派遣御史中丞张升赴辽赠送自己的画像。张升到达辽朝都城燕京时,辽道宗亲自排列仪仗出宫,隆重地迎接宋仁宗的画像。

嘉庆八年(1063),宋仁宗逝世。当宋朝使者把噩耗报告辽道宗后,辽道宗悲痛得掉下泪来,他拉着宋朝使者的手感慨地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为了悼念宋仁宗,辽道宗命人将宋仁宗穿过又赠送给他留念的衣物埋葬成一座“衣冠冢”,还将宋仁宗的画像长期供奉在辽朝皇宫内。

苏黄互帮互助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暄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1045—1105)以诗文闻名于訾世,史学家拿他和苏轼并列,称为“苏黄”。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确实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一次,两个人坐在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像树梢挂蛇啊。”说罢哈哈大笑。

“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折服。不过,师兄写的字,愚弟认为还是有一些……”黄庭坚犹豫了,没有说下去。

“说吧,说吧,”苏轼道:“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吃不消吗?”

“好,我就斗胆了。”黄庭坚咽口唾沫,说:“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道劲有力。然而有时也写得有些褊浅,就像是石头压的蛤蟆。”也许“石头压蛤蟆”的形象有些滑稽吧,两个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

两位文豪常常互相学习,互相磨砺,互相批评,这如同春风化雨,使得友谊之树更加枝青叶茂了。

陆游诗激辛弃疾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21岁参加山东抗金义军,创立了名震中原的“飞虎军”。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坚决主张抗金复土,并与陆游有一段忘年的友爱之交。

由于主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带湖旁,度过了18年退隐生活。

公元1203年,在南宋政府中专权的大官僚韩侂胄,想利用抗金来巩固自己的权位,便起用辛弃疾,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于是辛弃疾以64岁的高龄,去绍兴上任。

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已经80岁了,住在绍兴鉴湖旁,他和辛弃疾是好朋友。辛弃疾经常去拜访陆游,一道谈诗论词,一道议论国家大事。陆游从辛弃疾的杀敌誓愿中,感到心灵的慰藉;辛弃疾从陆游抗金不渝的信念中,受到战斗激情的鼓舞,两个人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友谊愈来愈深。

翌年春,宋宁宗赵扩突然降旨要辛弃疾到京师临安(今杭州)去,征询他对北伐的意见。辛弃疾便把要去临安的事情,告诉了好朋友陆游。陆游觉得这是向朝廷提出北伐建议的好机会,心里非常高兴,鼓舞辛弃疾进京面圣要上书皇帝坚持抗金复土的主张。陆游从家里送走辛弃疾后,激情涌动,情思澎湃,爱国主义感情冲击着他的心扉。他伏在书案旁,提笔给辛弃疾写了一首长诗,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陆游认为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管仲、萧何一流人物,做浙东安抚史是大材小用;热切地鼓励他积极参战恢复中原,不要因为受排挤不得志而介意。辛弃疾读了老诗人这首题为《送辛幼安殿撰造朝》(殿撰:宋代有集贤殿修撰等官,简称殿撰;造朝:赴朝廷)的赠诗,感慨万千,非常激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辛弃疾到了临安,向韩侂胄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北伐建议。但并没有得到大用,只是被安排为镇江知府。虽然遭遇的是陆游所说的“大材小用”的处境,但辛弃疾心里还是牢记着老诗人的殷切嘱托和热切鼓励,不以个人得失为介意,在镇江为准备北伐而苦心经营,他预先制成一万件红衲军装,打算招募新兵,严加训练,组成一支北伐劲旅。他还派人四处刺探金国的兵骑数目、屯戍地点、库藏方位、将帅姓名等情况。

但韩侂胄却借故把辛弃疾撤职了。辛弃疾只好回家闲居,身患重病,忧愤交加,再也没有见到老诗人陆游。不久,便病逝了。

当初陆游用“大材小用”四字感叹辛弃疾的不能一展抱负,十分有深意。人才浪费,是封建时代无法克服的现象。然而他们遇挫之后互相鼓励互相关怀的品质却成为了我们现代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朱熹与陆九渊论敌相亲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程颢

南宋时期,朱熹(1130—1200)和陆九渊(1139—1192)是当时一对“论敌”。

朱熹是嫠源(今江西嫠源)人,他是继孔子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学问很渊博,著作很多。他的语录、文章和一些专著,被后人编辑为《朱子语类》《晦庵文集》《朱子遗书》和《四书集注》等。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他认为“理”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他说:“有理而后有气。”

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提出“心即理也”的理论,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朱熹和陆九渊这两位当时颇有影响的学者,学术观点针锋相对,常常发生争论,唇枪舌剑,据理争论,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论了十几年没有个结果。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今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这就是我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朱熹把封建的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把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人所固有的本心。但他们的争论根本目的都要人民安于现状而不要起来反抗。

在教育学生上二人也是见解不同。朱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教育学生明白道理,必须多读书。”

陆九渊针锋相对地提出:“道理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书读多了反而糊涂。”

朱熹不同意这种观点,拍案而起:“学习不破万卷书,怎能有出息?”

陆九渊简直怒发冲冠了,他坚持说:“书籍堆积如山,何年何月才能读完?”

这场争论,两人都声高颜厉,面红耳赤,争吵得不可开交。但是朱熹和陆九渊哲学思想和治学思想上的分歧,无数次的争论,并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友情,反而在争论中加深了友谊,成了论敌相亲的好朋友。他们两人互拜为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全没有门户之见。

后来,朱熹在庐山脚下办起了“白鹿洞书院”,他不但自己亲自讲学,还热情邀请陆九渊前来为学生讲学。而“论敌”陆九渊便欣然前去讲学,他深刻细致地剖析当时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使许多身受其害的学生很受教育,有的竟痛哭流涕,悔恨莫及。而朱熹对他的讲课非常赞赏,还将陆九渊的治学警句镌刻在石碑上,立于“白鹿洞书院”门口。

朱熹与陆九渊“论敌”相亲,千百年来被人们传为佳话。

明成祖与淳泥国王的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中国与文莱(淳泥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具有悠久的历史。

明代朱元璋建国后,于洪武二年(1370年)8月,主动派出都监院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淳泥国。他们在海上航行历时7个月,经暗婆国(即今印度尼西亚之爪哇岛)后抵达该国。双方经过亲密交谈,并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

第二年八月,淳泥国王马漠沙派出专使,随同张敬之等同来我国回访,得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厚礼相待,明永乐三年(1405),麻那惹那乃接任王位,又遣使来华,受到了明永乐帝朱棣的盛情款待。当时,淳泥国正遭受暗婆国的侵略,但不堪忍受其政治压迫和经济勒索,又鉴于明朝对外奉行友好的国策,在淳泥国访华使节返国后,淳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王后、王子及王弟、妹、王亲和陪臣等150人组成的访华代表团,专程来华进行友好访问。消息传来,明成祖朱棣特派专使前往福建泉州迎接,明永乐六年(1408)8月乙未日,淳泥国访华团来到了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当天,明永乐帝朱棣在内宫华盖殿设宴,为淳泥国王洗尘。接着,又在奉天门举行了盛大的国宴后,将他们迎至国宾馆——会同馆歇息。中国明代皇帝朱棣和淳泥国王之间的亲密交谈,为两国人民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月后,淳泥国王忽然患病。为此,明永乐帝朱棣万分焦急,他即派国医日日夜夜为他诊治疾病,又派皇亲、重臣前往探望国王的病体。日继一日,天天如此。于同年10月淳泥国王病势益重,眼见自己重病难愈,随即嘱咐王后:为了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如果他一旦逝去,愿将遗体:“托葬中华。”还叮嘱年幼的王子,愿与中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10月乙亥日,国王病逝于会同馆,终年28岁。明永乐帝朱棣闻悉噩耗,沉痛哀悼,举行国哀。又派皇太子率文武大臣前往祭奠。当淳泥国王后转达国王临终前请求“托葬中华”的遗愿后,永乐帝朱棣立即答应。并命太常寺择日、选地,工部为国王赶制葬具,砌陵墓,还由礼部主持安葬仪式。当月庚寅日,举行奉安典礼、归葬坟茔并建享殿于墓前。专拨3户人家常年守墓。规定由礼部主其事,每年春秋二季举行祭祀。

现在淳泥国王之墓,坐落在南京市安德门外,乌龟山之南麓。这座墓前的石刻,有神通石碑1通,华表柱础1对,翁仲2对(马佚二、武将二),石马、石羊、石虎各1对,以及享殿的石柱础若干。这些雕刻精致、形象栩栩如生的石刻碑,置于松柏翠竹丛中,使这座陵墓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而富有生气。

魏源与龚自珍意气相投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孟浩然

1794年,魏源在湖南邵阳出生。那年,正是乾隆禅位前一年,是所谓“盛世”的终点,也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起点,他生当其时,几乎亲眼目睹了“盛世”下滑的整个过程,对“衰世”有着铭心刻骨的体会。1825年,他32岁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命编《皇朝经世文编》,到1826年冬天共编成120卷,成为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不过那还是属于古代的范畴,是按照千年相续的传统思路编的。1826年,他与龚自珍同时参加会试,双双落第,欣赏他俩才学的考官、礼部主事刘逢禄惋惜不已,黯然题诗《伤湖南、浙江二遗卷》,“龚魏”齐名由此开始。这是龚自珍第五次参加会试落第,直到1845年,龚自珍死后4年,魏源52岁那年才在补行殿试中恩科三甲93名,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州分发到江苏,先后做过东台、兴化等地的知县。所以他要自嘲“中年老妇,再作新娘”。

同类推荐
  •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本书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洞察力是一种心灵的能力,凭借它,我们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观察形势,它是专属人类的望远镜。
  • 感谢折磨你的人(Mbook随身读)

    感谢折磨你的人(Mbook随身读)

    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所谓失败、挫折并不可怕,正是它们才教会我们如何寻找到经验与教训。只有历经折磨,才能够历练出成熟与美丽,抹平岁月给予我们的皱纹,让心保持年轻和平静,让我们得以成长,并取得成功。感谢折磨你的人,就是感恩命运。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性格正能量

    性格正能量

    本书从积极乐观的性格、理智冷静的性格、稳重随和的性格、处事果断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性格、永不言败的性格、左右逢源的性格、以始为终的性格等高效能人士必备的八种性格进行展开,通过经典事例与精彩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通过本书,相信你将可以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并加以对照改进,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得到完善,为自己以后步入成功者的行列打好坚实的基础。
  •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热门推荐
  • 阔少与杜鹃花

    阔少与杜鹃花

    一个落魄阔少,街头穷酸乞丐,流离失所,心灰意冷,终日借酒消愁,受尽众人嘲笑和侮辱。然而时来运转,他却凭借一颗杜鹃花,成为当地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
  • 网游之野性咆哮

    网游之野性咆哮

    生活枯燥无谓,那就让野性回归
  •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田糖,田家最受宠的私生女。一次意外,让她成了A城声名狼藉的浪荡女人,随后惨遭未婚夫退婚。在她狼狈不堪被记者围堵的无路可退的时候,苏先生宛如天神般从天而降,呵护她宠她娶她。只是,婚后她才明白。原来,婚姻里面没有心灵鸡汤,有的只是砒霜!起初,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后来,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和离婚协议书。三年后,当别的女人戴着跟苏先生情侣款的戒指出现在她面前高调秀恩爱的时候,她把一纸离婚协议甩到苏先生脸上,苏先生却沉声的道,“休想离婚!”她怒,“大混蛋!”他却淡淡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绣河山

    锦绣河山

    紫烟常常想,倘若当初不是自己喜欢到处乱跑,那么她是不是就不会遇见尺月了?倘若当初不是自己轻易的相信别人,那么她是不是仍然过着宁静安乐的生活?倘若当初不是自己一派天真的自以为是,那么她是不是就不会害死程弦了?倘若当初不是自己的愤怒燃烧了理智,那么她是不是不会再失去她最后的亲人?倘若当初不是自己傻傻的爱上了不该爱上的男人,那么她是不是仍旧做着靳敏和乖巧的妹妹?倘若当初......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倘若当初。她后悔的事情实在太多,愧对的人也是太多,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的话,她希望能再重新选择一次,最起码,她不会再抱有遗憾。------虽然这是窗子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任正非谈商录

    任正非谈商录

    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它就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而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经验,让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总之,它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经验。
  • 结鼎缘

    结鼎缘

    本是嫡出却因母亲太过怯懦不得宠,被养在二夫人名下。还好生出极品的木火双灵根,得到整个家族的重视,还为自己专门举行了选鼎会,得到极品炉鼎一枚。也因此被哥哥姐姐记恨而设计毁掉灵根。再次醒来,已不是原来那个胆小的人儿。而是融入了另一个灵魂的李吉莲。从此成为五行杂灵根。学练丹,学练器,学制符,学阵法。还自己制做空间,立志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修道者。上下求索,成就大道,以期真正长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冥星铠之夜影

    暗冥星铠之夜影

    在3999年,一个满是垃圾的殖民星,一位叫夜影的孤儿被遗弃在这里,正好一位乞丐看见了,并将其抚养长大,直到有一天,在捡废品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黑匣子,改变了他的生活......
  • 重生之虐渣指南

    重生之虐渣指南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池沐的这一生,真的是把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恋人和闺蜜的双双背叛,令她身败名裂,锒铛入狱,一双至亲皆难逃魔爪。命运转折,褪去懦弱与痴傻,她涅槃重生。名和利我都要,而我最想要的是看你们这对狗男女如何一步步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