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4100000004

第4章 体恤爱民仁心仁德(4)

明永乐二年(1404)5月,浓墨般的乌云伴着滚滚的雷声遮盖了江南水乡,随着便是瓢泼大雨从天空倾泻下来,转眼之间,水天浑为一色,一切都被笼罩在大雨之中。

雨一天天不停地下着,乌云仿佛被定在了空中,尽情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躲在村舍中的人们骇然无措了,他们纷纷跑出家门,来到田间,望着一片汪洋,望着黑沉沉的天空,不由感到一阵恐惧——一场灾难来临了。

明朝嘉靖年间修的《吴江县志》中,把这场水灾记到了《灾异》类中:永乐二年5月大雨,田禾尽没。儿女辈呼父母索食。男妇壮者,相率以糠杂菱、荚、藻、荇食之。老幼入城行乞,实在没有活命办法的,只有投河自尽。

这场大水灾波及苏、松、嘉、湖、杭五府,这五府正是江南最富庶的产粮区。

6月,朝廷得到地方官府的灾情报告,明成祖立即决定对灾区开仓赈济。在下诏赈灾的同时,他考虑选派一名得力的官员前往灾区主持赈济之事,而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定了新任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得到成祖的诏令,姚广孝立即动身,回到了阔别20余年的故乡。一个当年托钵的游僧,如今却是衣锦还乡的钦差大臣。但是,昨天他“威声赫赫,车徒甚盛”奉旨离京,今日看到的却是故乡水灾的惨景。望着那些垂死挣扎的灾民和到处可见的弃尸,他震惊了。这次回乡对姚广孝来说,绝不仅仅是荣耀,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

从苏州到松江(今属上海),从杭州到嘉兴,姚广孝奔走于各府县之间。他要督促各地官府开仓发米,赈济灾民,帮助他们渡灾,还要同地方官员核计免税。对于如实报灾,认真赈济的地方官员,姚广孝给予表彰支持;对于以淹报稔,一味催办租赋的地方官员,姚广孝查实后均予责罚。

这位70高龄的老人,不顾大雨过后夏日的炎热蒸晒,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场救灾工作之中。在姚广孝的主持下,各府县开仓放粮,并且免去了当地田赋60万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们的负担。

救灾工作之暇,姚广孝喜欢穿上一袭旧袈裟,去访寻乡里故旧亲友,并把成祖赏赐的金帛分赠给他们。他那在贫困中度过一生的父母均已亡故,因为家贫没有墓地,连遗骨和坟墓都不曾留下,姚广孝想祭扫一下也已不可能,他只好请人制作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年时出家为僧的妙智庵中。

姚广孝徒步走到故友王宾家中,两位老朋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王宾为此专门撰写了《赈灾记》,颂扬了姚广孝为民放粮的功德。

这位身居高位的功臣,在家乡父老面前,依然是往日的僧人,他下令将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分赈乡民,自己却经常只是吃些身边带的干粮。百姓忘不掉姚广孝的功德,尽管后来有人出于对他帮助明成祖夺位不满,造谣诬蔑他,但是苏州人民还是为他建造了祠堂,树碑立传,作为永久的纪念。

徐九思巧施救济

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

——(明)徐九思

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为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代老臣。虽一生官职不高,但深受百姓爱戴。

明朝嘉靖年间,初任句容县知县的徐九思已经40岁了。在担任知县期间,因为他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句容县百姓的拥护。

徐九思任知县时,深知百姓的苦衷,他懂得要想使百姓日子好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首先就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为了避免县吏们徇私舞弊,县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他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一些县吏的不满,但他身后有句容县众多百姓的支持,谁都拿他没有办法。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徐九思尽管为五朝元老,但是他从未被人重用过。

徐九思心系百姓,处处为民着想,同时他的为官理念也常常影响着手下的官员。在他的带领下,官吏们开始注重民生,体察百姓疾苦。

徐九思勤于政务,重视劳动生产。为了平衡税赋徭役,从调查情况,到落实任务,他都亲历亲为。他对那些单身的穷苦农民特别关心,对当地的那些地痞无赖们则毫不手软。一向节俭的徐九思节省日常办公费用,采石块铺路面,使来往行人得到方便。徐九思还根据县里旧有档案,把仍存在官府里的农民卖盐后的盐引钱还给了农民。

倘若遇上灾年,谷价大涨。巡抚拿出仓中积谷数百石,让县里“平价”卖出,而粮款要还于官府。

徐九思时常嘱咐手下的官员:“能够买得起粮食吃的,都是富豪人家,现在的贫民就是平价也买不起了。”

于是,把救济粮拿出一半,以高价卖出,剩下一半的粮食用来煮粥,分给饥民。距县城较远的山区的穷人,可到附近富人家取粮,县里替他们付款,这样一来使很多穷人在灾荒之年活下来。

徐九思的居室中挂着一幅《青菜图》,其旁书有“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的字样,意在提醒自己,时刻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中。

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注明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当时地方官员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利用公款宴请、送礼。这笔例金,徐九思却分文不取,后来自行规定取消了这笔开销。

徐九思一心忙于政务,不畏惧权贵,凡事秉公办理,敢于直言。曾经因得罪府尹和中丞,被贬调离句容县。

“父老乡亲数千拥而入见中丞,称公贤”。后经吏部尚书干预,才得以留任。升迁调入京城后,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后来徐九思遭人陷害罢官。回到家乡后,他兴办义学,布施赈济,招抚流民,兴修水利,依然不改利民的初衷。

徐九思,一位明朝官吏,对不良的官场习气,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抗。他从劳动生产中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使济困变成了解困,真正的让百姓自食其力,让他们懂得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李充嗣慎理饥民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正德九年,因“治行卓异”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当李充嗣来到河南任上的时候,由于河南又遇灾荒,上万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面对众多的灾民,开封府官员准备把他们驱赶回去,使他们到本县去接受救济。而李充嗣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说:“这些饥民已经饿到支撑不起来的程度,怎么能让他们爬回本县?过去有人说过,设粥来赈济饥民不是好办法,硬把他们驱赶走,让他们饿死于路上,我实在不忍心,也不能这样做。”

李充嗣的话很有道理,而且充满了人情味。但是,开封府的一些官员听了李充嗣的话,却直撇嘴,认为李充嗣不过是卖弄,有些人巴望着看他的笑话!

救灾如救火,饥饿的灾民吃不上饭,随时都有被饿死的危险。救济饥民,刻不容缓。李充嗣想到这里,立刻召集官员,很快做出了具体安排。

李充嗣命令在四个城门附近即刻设置几十口大锅,并挑选勤快能干的吏员负责,每天熬粥供给这些饥民吃。“就这个办法?”在一边瞧热闹的官员背地里嘀咕,以为李充嗣也不过是“耗子尾巴上长疮——能水不大”。风凉话刮到李充嗣的耳朵里,他只是付诸一笑,因为他很清楚像这样的话不听也罢。

可是,10天过去,一些喝了粥的年轻力壮人的体力逐渐得到了恢复,李充嗣心里有底了,以为应该实施他的第二步措施了。

李充嗣在舍粥官员中挑选表现好的,负责给先返乡的青壮年发放粮食。李充嗣知道,这时给老百姓发粮食,比发放金子还要重要,因此,必须选择最忠实可靠的人去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使真正的灾民得到足够返乡的粮食,以免在路上饿死。

给返乡的灾民发放口粮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说风凉话的官员,又传出了新的说法,舍粥自然是善事,可是,舍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呢?得到粮食的灾民是被打发回家了,可是,那些老弱病残的饥民,却一时不肯离去。那风凉话的源头,就在这里。李充嗣对于这些闲言碎语,并不觉得异样,因为他懂得,工作只有做彻底,才能使那些讲怪话的人彻底闭嘴。

李充嗣告诫负责舍粥的官员,切不可懈怠,要继续做好舍粥工作。又过了一个月多,那些老弱病残的灾民,也能自如走动了,李充嗣才把他们遣送回家。由于李充嗣采取了得力的救济措施,使数以万计的饥民获得了新生。

在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李充嗣镇定自若,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实际出发,从穷苦老百姓的利益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救济饥民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李充嗣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说来,仍有一定的启发与教益。

许季觉倡议救饥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许季觉,清代浙江海宁人。在海宁,至今流传着许季觉救饥民的感人故事。

清朝顺治年间,浙江海宁县连年遭灾,饥民流离载道,没有人给予救济。海宁县平民许季觉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灾荒这么严重,官府应该救济灾民。

于是,许季觉给官府写信,用非常激烈的言辞恳求官府迅速采取措施。

但是,许季觉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怎么回事?县衙门也不大,只要衙门正门开着,站在当街上,一眼就能看到里头,对于救济灾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没有任何反应呢?许季觉在心里嘀咕,没有想出答案。

许季觉打定了主意,要找县官当面理论。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雷声隆隆,眼看就要下雨了,许季觉怕手中的信被雨水打湿,便把它揣在怀中,放在自己的心口上。他一路往县衙来,见衙门的正门开着,但里边却没有任何动静,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

见到这样的情形,许季觉心里想,就这样不肯主动为老百姓做主的衙门,早该寿终正寝了。他心里这样想,却赶紧把自己的嘴堵住,他知道自己有嘴对心的毛病,见了不平的事情,就要说。如今,不是泄愤而后快的时候,有多少快被饿死的饥民等着救济呢。想到这里,许季觉加快了脚步,直奔衙门而来。他走进门来,有人从门房里跑出来,把他叫住了,问他干什么,他见那人贼眉鼠眼,根本就不可能是好人,却是衙门看门的。许季觉对他说,我是本县平民,叫许季觉,是来送信的。

看门人听说他就是许季觉,脸上掠过一丝奸笑,对他说:“你的信,我们老爷已经收到了,我们老爷说了,他公事繁忙,还请多多见谅。”

听看门人这么说,许季觉火气顿时涌上心头,他问看门人:“你们老爷的公事,不就是刮地皮,勒索百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吗?”

“你怎么说话呢?我们老爷真的没看错你,实话告诉你,我们老爷说了,他就是不爱听你说话,还写什么为民请命的信,老爷不为民做主,要老爷干什么?还用得着你来操心?我们老爷说了,他根本就不管救济的事儿。你赶快给我出去。”说着,就把许季觉推了出来,反手就把大门插上了。

这时,炸雷与闪电一起向大地袭来,大雨瓢泼似的下了起来。许季觉心想,像这样的衙门,老天爷怎么不摧毁它!

连县衙的门都进不去的许季觉,还能指望官府给老百姓救济吗?这时,许季觉猛然顿悟,这件事情,只有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一夜没合眼的许季觉终于打好了主意,从现在开始,他要做真正的“公事”了,他要当事实上的“县官”了。

许季觉的“公事”,是从调查摸底人手的。海宁县究竟有多少大姓人家,他们究竟有多少积蓄,他把这些情况一一调查清楚。然后,他按每一个大户的积蓄规定应出多少救济粮。他把这些情况写成一张大榜,上边开列大户姓名,以及应捐粮的数量,把它贴在县城里的大街上。

老百姓看了这张榜都很赞成,迫使榜上开列的大户按照要求捐出自己的存粮,这样共得到数万石救济粮。然后,他又对本县饥民情况进行了调查。哪一村遭了灾,灾民户主的年龄、容貌,该户人口数等情况都进行了登记。

接着,许季觉通知灾民,按规定日期去本县城隍庙领取救济粮。领粮时,他根据预先调查的情况,按顺序发放,每户灾民都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救济。受过救济的农民都非常感激许季觉,一旦许季觉从他们那里经过,农民必定扶老携幼排列道旁,手里拿着长香向他拜谢。当地人都说:“许公救了我们的命啊!”每听到老百姓对自己的赞颂,许季觉总是觉得天是晴朗的,哪怕正是霹雷闪电的时候,他的心里,依旧十分坦然。

张吉安赈灾安民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

地方官遇到灾荒之年,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救助灾民,主要以安抚为主;一种是回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为的是能够保住头上的那顶乌纱帽。

清朝的乾、嘉年间,“当时吏治积弊,有南漕北赈之说”。当时南方是供应漕粮的基地,而北方急需粮食赈济灾民。由于“南利在漕”,所以很多的南方官员都会找出理由或者是借口加以搪塞,有灾不救,置灾民于水火之中。但有一位知县却是例外,他就是力除民瘼的张吉安。

张吉安,字迪民,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任大挑知县。张吉安上任以后,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尤其注重民心向背。

嘉庆四年(1799),张吉安被任命为新城知县。新城是漕粮重要的输出地,但因为远离河道,新城离官仓的所在地省城又很远,导致百姓需要按时纳赋时很困难,张吉安便采取集中收粮的办法,彻底解决了百姓不能及时纳赋的问题。为此,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着重介绍女性防范伤害的知识,引导女性加强自身防范意识,避免外界的侵害,并举例分析了诈骗、抢劫等案例和解决办法,指导女性学会自我保护,《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是女性朋友的枕边书。
  •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本书通过探究女性内心的奥秘,挖掘问题深层的根源,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是针对女性朋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存在的“心病”,进行会诊治疗的经验总结。
  • 给心灵洗个澡十年精选

    给心灵洗个澡十年精选

    这是一本让你抛开人生诸多精神枷锁,塑造完美个性,造就成熟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书。当你的心不堪重负的时候,何不暂把一切尘埃拒之门外,寻找一个让心灵喘息的机会,给心灵洗个澡?这样心情会变得宁静,灵魂会得到慰藉,更能意气风发地迎接挑战。轻松的心灵,更能够让生命远行。本书通过许多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性格决定一切:成就非凡事业绝顶法则

    性格决定一切:成就非凡事业绝顶法则

    性格是人们在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方圆、勇猛、优柔、懦弱、耿直、豪放、叛逆、坚忍、狭隘、孤独等等。然而性格决不仅仅这么简单,性格不仅分为不同的层次,而且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政治家与文学家的豪放就不一样,这也就关系到了人们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的文化素养又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人们只要清醒地认识了性格与成败的关系,明白了性格决定一切这个道理,相信此时的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 说话的五项修炼

    说话的五项修炼

    将助你增强自己说话的信心,把握自己说话的分寸,提高自己说话的能力。将你打造成为出众的说话高手,成为朋友尊重、领导青睐、下属爱戴、社会认同的言谈专家。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说话的五项修炼》,能够拥有卓越的口才、辉煌的事业和与众不同的光彩人生。说话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会说话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出口成章,让听话者心服口服,这种人往往妙语连珠,深得人心,随时随地如鱼得水且受人拥戴;不会说话的人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吭吭哧哧、只言片语,让听话者满头雾水、不知所云,这种人甚至出言不逊,信口雌黄,不经意间中伤他人,以致自己困于尴尬、陷入窘迫,久久不能逃脱。
热门推荐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年级.上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年级.上册

    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多数学校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有教育行政强力推进,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从教育实践角度看,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基础薄弱,“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 未来之我是窘迫救世主

    未来之我是窘迫救世主

    偏执的救世主要成为半吊子的反英雄,在胡编乱造的未来中,去肃清浑浊不堪的世界。不过敌人抱团很邪恶,自己队友没几个。所以十六岁的虞泽带着莫思宁跑了,开始了他赚钱找队员的救世旅途。
  • 空山语响

    空山语响

    两年左右时间断断续续走完了半个中国,这次疫情宅在家中突然想写点什么,想把一些记忆留存下来。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 异兽横星

    异兽横星

    蓝星2250年,冰川覆盖到来,蓝星了无生机。濒死少年被传新世界.什么?提取空气元素用气压缩变成威力巨大的元气弹?各种增幅,徒手攻击也能逆天?秒之石,濒死之际预知未来10秒?神识之海小屋,肉身死亡也可复活?分之物,时之木,探索时间的终点,了却宇宙的秘密。这一切的一切在这个神秘的宇宙中都说的通了…………
  • 双面炮灰女

    双面炮灰女

    十六年前朦胧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女婴被抱错,阴差阳错的流落他乡。十六年后七夕佳节,一位男装少女因救场登台,一展妙音震撼整个梨园!一朝成名为人嫉恨,乱仇愤懑迷乱人心。本来只应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却偏偏发生在了现代!纵使女扮男装生活艰辛,纵然为了成全别人而甘心自当炮灰,苦难总有出头日,双面佳人终会逆袭为王……
  • 诸天炮灰游戏

    诸天炮灰游戏

    酒壮怂人胆。这句话用在叶重的身上或许有点不够贴切。但是酒这东西喝上头之后的人,说话的时候都有一点夸大其词,大包大揽的味道。
  •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领导应始终把吸收优秀人才作为己任;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应努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制度和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才提拔到能够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岗位上来,从而提高人才的战斗力。
  • 初七修仙记

    初七修仙记

    简介?有什么好简介的?不就是初七作为穿越人士的修仙史吗?然后你以为和大众修仙记一样?各种神器满天飞?别逗了!虽然也差不多!但窝绝对不会让你轻松得到外X神器!
  • 不可负

    不可负

    我的青梅竹马回来了?可是,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生活还债啊喂!对于某人的回归,林渔渔只想表示:对不起,我不想认识他……
  • 重生之妖皇成就艾弗森

    重生之妖皇成就艾弗森

    一个是中国上古传说中风流倜傥的妖皇东皇太一,一个是美国NBA日渐颓废的没落巨星阿伦·艾弗森,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妖皇来到了现世占据了阿伦的身体,却为艾弗森那充遗憾的NBA职业生涯感到惋惜,于是为报答他的身体,他决定做阿伦·艾弗森,重回NBA,一次充满热血的NBA生涯即将展开........看妖皇如何在现世玩转NBA,顺便泡泡妞,把把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