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5500000024

第24章 纸影(1)

湖南善化莲湖塘的唐一戏子是远近闻名的皮影艺人,五岁就跟师傅史三爹学唱皮影。

莲湖塘班一般春季在河东丁字湾一带演皮影,有时甚至上至长沙城伍家岭一带,下至铜官梅花岭;夏季农事繁忙,戏班子不走远,就在河西高塘岭当地,这时也叫演“禾苗戏”,能够做到演戏插田两不误;秋冬以后谷子进了仓,人们都闲了下来,就“下围子”,安乡、南县华容洞庭湖一带,远的唱到了江北的横沟市、黑狗挡,这些地方已经属湖北省界,他们的老祖宗都是从长沙、善化和益阳一带迁过去的,有时候谈笑起来竟然还是亲戚。下围子很辛苦,往往一去半年,演戏演到哪儿就在哪儿歇坐,好在围子里的人对影子戏特别的喜好,其中莲湖塘影戏班那是竖大拇哥的!

莲湖塘位于善化高塘岭,湘江和八曲在高塘岭两边不远处流过,却没有养肥这片土地。这个地方,山矮没有特产,田薄长不出米谷。因为水陆方便,人口却十分稠密。田地养不活人,人们便一年四季到处打工做手艺,莲湖塘一带的人秋后,四处打铁补锅做小手艺的很多,算命讨米的也不少。

莲湖塘的唐一戏子只知道姓唐,什么名字已无可考,唐一戏子是后来得的诨名。唐一戏子很早就没了爷娘,经常跟着史三爹的影戏班子到处跑,戏班子演戏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看的时候,一身都跟着鼓点上下的动。史三爹看到这个精瘦的小孩,十分可怜,有时也给一口饭吃。有一回戏班里的司鼓突然急病腰都直不起,眼看戏已开演,史三爹急得麻雀子进了竹鸡笼,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唐一戏子突然走进戏台,轻点小鼓,慢敲木班,竟然真是那么回事。史三爹喜出望外,那天破例给了他包红,转年春天正式收了唐一戏子做了他的关门弟子。几年下来,吹拉弹唱,样样功夫都了得,祖师爷的绝活他都学到手,甚至,皮影之外的退煞,招魂都有一套。

王复生是唐一戏子的师兄李六爹的徒弟,后来做到了湖南木偶皮影剧团的团长;李少坤是李六爹的再传弟子,曾为毛主席观看的皮影戏司鼓,据说皮影戏散场后,大家都争抢毛主席看戏后抽过的烟蒂子。唐一戏子因为行为怪异,仗着年轻气盛,艺高人胆大,有时候连菩萨和鬼神他都敢开玩笑,没有算着正统。唐一戏子只是把莲湖塘影戏班的名声闹腾得响当当,这一派因为唐一戏子不收徒弟,到后来竟然不知所终,可惜了唐一戏子一身好本事。真可谓纸影风灯,烟消云散!

有一回,那还是唐一戏子跟着师傅史三爹学徒的时候,在高塘岭柞树塘。一个叫李有才李老太爷的小财主,因为文曲星眷顾,大少爷考了秀才又中了举人,按照李家老爷许的愿,若得乡试中举当还三晚影子戏!于是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莲湖班前去唱影子戏。

由于是要唱给菩萨看,这些戏丝毫都不能有一点马虎。莲湖塘班接了这一单大买卖,也兢兢业业,唐一戏子的师傅史三爹亲自出马。这个下午日头还高,就开始准备演戏的行头,四个人,唐一戏子挑着两口箱子走头,两口箱子分别叫做“武箱”和“文箱”,武箱专装锣鼓响器,文箱装的是纸偶影人,师傅走第二,拿着神灯和亮壳子,神灯是演戏是放在戏台内,照影儿的,亮壳子是走夜路要用的,走三的拿的是一些生活杂物,用一个包袱背在身上,最后一个拿着搭戏台用的一捆竹子,也叫“把子”。这个就叫做“前箱后把”,是不能乱的。

挑担行走要休息的时候,师傅一再交代,放下担子,一定要让扁担一头落地,不能横放在箱子上,不然到手的活计没有落地落实,怕搁起来泡了汤,能够接下李家的这一趟活计,说明李家看得起,演得好,这包红是少不了的。

一进得门,已是杀黑时分。唐一戏子按师傅的眼神,在堂屋里放下箱子,把箱口朝外,意思是吃别人的。李家拿来大扮桶做戏台座,又铺上三张大门板。果然,刚搭完戏台,李家喊用饭。

饭后戏台内清油灯正通明透亮,鼓乐铙钹一应俱全,四人坐定,一人司鼓,一人操琴,师傅做下手,唐一戏子操纵影人。

四人分四角,四根台柱子起吆喝。但看司鼓的兼大鼓小鼓、大锣小锣、课子班子;操琴的胡琴唢呐;师傅是二胡、打钹;唐一戏子已把纸人纸马纸桌纸行头依次挂在顺手的位置。

只听得鼓声轻启,得得而来,一会儿锣鼓齐鸣,铙钹尽响。

忽然鼓乐齐息,一个头戴相条,身穿蟒袍手拿朝板的天官,以七步半的步法走到台中,随行的书童突然手一展,一个“独占鳌头”的条幅打了出来。

这个条幅突然打出来,是唐一戏子的独创,连师傅都很佩服。原来演戏是书童举着“独占鳌头”的牌子一路出来,没有这个新颖突然。

果然,李家老爷十分高兴,吩咐一声打赏,就有红包送到帐内师傅的手中。

接着,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嗓音喊了起来:

物阜民康,作一方之保障,有感神恩:今湖南省善化县高塘岭乡东塘太白庙王高更村土地社下,沐恩信人李有才,壬寅年甲子月甲子日午时生,为保平安,兼子学成,今备香酒茗茶,特请梨园弟子敬演皮影戏三日,以谢神恩,望神保佑、泽沛乡亲,年丰人寿,叨承圣泽,保我实多,风调雨顺,感戴心诚,望皮影演唱古文,幻成歌管楼台,笙歌嘹亮,请神观赏古文趣事奇文,纳今宵之愿,得消昔许之条,灾害全消,人丁乐利,金榜题名!李有才凡在光中不胜预祝!

谨告上闻

庚戌年某月某日李有才呈进

一听就知道是唐一戏子操假音嘣出来的。文疏读罢,锣鼓再起,铙钹开来。果然是一本好戏,唱的是《杨波登殿》。

李有才十分高兴,儿子中举,这是李家十代未有之事,本来要到省里去请湘剧团,一来时间仓促难找门道,二来当初许愿确是许的影戏子。没想到本地的影戏班子竟然了得,四个人的班子,吹拉弹唱,热闹非凡,竟然把左邻右舍的乡亲都吸引过来。李老太爷也十分好客,吩咐人搬椅拿凳,上了年纪的都有凳前排就坐,一坛好酒放在戏台前面,任大家品尝。不想那坛酒头一晚就喝了个底朝天,这事对李老太爷一说,老太爷连说好好好,第二晚,摆上了两坛。

锣鼓打得响,唐一戏子唱起来调高,演起来有劲,喝彩声、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喜得那李老太爷眉开眼笑,喜得那举人老爷李金科也丢下《中庸》《大学》进得戏台里,挠开围帐,拱手相谢。

师傅上了年纪,到了第三晚见到徒弟们个个艺高手顺,便把自己的二胡交给了操琴,把大钹交给了司鼓,乐得在后堂陪老太爷一边听戏一边喝酒。因为老太爷高兴,师傅不由得也多喝了几杯。听完徒弟打了加官,念了文疏,接下来锣鼓一响,师傅就感觉锣鼓不对,二胡一起,果然不是本调,心一急。正好老太爷起身如厕。师傅急忙跑到禾场。唐一戏子和师兄弟们已起调唱起了《毛国金打铁》。

这里还要向各位读者交代一下,善化的影子戏,一般由主家还愿点戏,正如戏开头的文疏说的那样,是给菩萨看的,乡亲们看戏只是陪菩萨看。给菩萨看的必须是正戏,也就只能是湘剧,演完后才能演杂戏,也叫花鼓戏,至少要第一场必定要是湘剧,老话讲,菩萨不看杂戏。菩萨看完后再唱《小放牛》《二板半》《戏牡丹》《打狗功夫》,这些戏插科打诨,甚至含有不少荤段子、笑话,让观众取乐。这个《毛国金打铁》就属于杂戏。如果没演正戏,直接开唱杂戏,就等于这个愿没还,非但没还,惹恼菩萨,还事与愿违!

师傅来到戏台边,戏已经演了下去,点醒徒弟们或者要徒弟们改戏,不但于事无补,可能连工钱收不到,白唱三天戏不算,还要赔钱,赔钱还不礼面,莲湖塘的招牌就砸了。师傅伸出准备挠开后台戏帐的手,又缩了回来。师傅的手在帐角掀一下,又缩了回去,忙碌的唐一戏子却看得真切,他顿了一下,由于剧情紧张,他没工夫细想。

由于戏文更贴近日常生活,乡亲们看得眉开眼笑。那些调戏妇女的场面,看戏的连老头都笑得裂开了没有牙齿的嘴,小媳妇们更羞得低头捂着脸,却继续在手板缝看。接下来又演《小放牛》《扯萝卜菜》等。

深夜,杂戏唱完,鼓息丝停。凉风一吹,唐一戏子打了一个激灵,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唱《毛国金打铁》正是他的主意,他说,乡亲热情高,搞点有味的戏大家乐呵乐呵。一乐呵,竟然忘了唱正戏给菩萨看,看着师兄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唐一戏子也在一旁呵呵干笑,心却从头凉到了脚。

好在主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疏忽,看戏的人也看得开心热闹。可说是尽欢而散。

当天夜里,唐一戏子师徒拿了包红,点起亮壳子,连夜就走。回家的路上,师傅一言不发,本来还有说有笑的师兄弟们,看到师傅沉默冷酷的样子,谁也不敢做声了,却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情。

李家少爷中举后隔年进京赶考,路过武汉,正赶上孙大炮的手下起事攻打武昌,竟然一去袅如黄鹤。同去的家丁半年后才回来,说是武昌城一遍火海,馆驿烧成一堆瓦片,遍寻少爷不得,没有盘缠只好一路讨米才得回来。

这件事发生后,师傅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唐一戏子说,李家大少爷进京赶考,在武昌没了!说完后狠狠地瞪了唐一戏子一眼。唐一戏子一脸发白,低下头来,一屁股坐到门槛上,半天还没起得身来。

辛亥革命一闹,大清国到了民国。由于唐一戏子技艺更高一筹,于是接过了师傅的衣钵,挑起了莲湖塘影戏班子的担子。

“唐一戏子”的诨名就是这时候得来的。他知道“戏子”是人们玩笑的称呼,戏子就戏子吧,本来也是唱影戏子的。影戏子没有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对这些彩色的纸人更是入迷。传统影人用驴皮所制,虽然经久耐用,但比较重,碰上武戏,操作久了很累,动作也不舒展不飘逸,而且要把驴皮削得很薄,是很难的,如果厚薄不匀,透光分明暗。因此唐一戏子把做影人的材料全部改成结实的轻皮纸,皮纸中间根据人物扮相夹着鲜艳的彩纸,十分好看。唐一戏子还把纸影做得比原来的大三分,一两百步开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祖传的纸人只有头手和脚可以动,为了体现影人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他不但在纸人的身段上另加了操纵机关,有些主要的纸人比如他做的关公,连眼珠都可以转动,手指可以松开和抓拢,身段可以伏倒弯曲,胡须可以左右飘拂,关公的青龙偃月刀的刀锋被他掺进了金刚粉,清油灯一照,那闪闪寒光可以透过“窗子”那层坚韧的薄皮纸,让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关公的神武!

这一年风调雨顺,是少有的年成,禾苗戏唱完,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已是一遍金黄,湘阴安乡一带稻子熟得早,高塘岭这里的谷子刚上禾场。一个风高云淡的秋日,唐一戏子就率领他的伙计们,在堂屋里祭起了皮影戏的祖师爷戏王菩萨。

关于戏王菩萨,在影戏班里还有一段来历,据说唐太宗平定四方诸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清明富裕的贞观之治,朝中无事,天下承平,清闲下来的开国功臣文武百官就在梨园搭台唱戏取乐,可是唱戏又不准女的参加,于是长孙皇后等众后宫和宫女们觉得百无聊赖。长孙皇后有一个最宠爱的小儿子,由于小还只能留在母亲身边,他竟然按照戏里面的情形做出了好些纸人,在烛火的映照下,在宫帐上演出了各种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玩得特别开心。太宗皇帝见此情景也十分高兴随口而出:“你这么喜欢唱戏,那你就做戏王菩萨吧”。小殿下竟然拜服下去,快活地大喊“谢过父皇”。太宗心里一惊,果然,没过多久,小殿下竟然无疾而终。太宗十分伤心,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为了创造纸影戏而生的,于是就封他为“纸影祖师,戏王菩萨”。

拜别戏王菩萨,唐一戏子和罗成师兄以及另两个朋友共四人,挑起行头,开始“下围子”。

莲湖塘班唱戏老到,戏目多,而且能相机行事。求子的唱“观音送子”,庆寿的唱“郭子仪上寿”,求财的就唱“挂金牌”,升学的便唱“点状元”;如果主家姓李就唱“收瓦岗”,主家姓赵就唱“陈桥立帝”,主家姓刘就唱“高祖还乡”或是“刘备招亲”等等。到一个地方由那家的长者点戏,随他点哪出,没有唐一戏子不晓得唱的。而且唐一戏子的清油灯特别亮堂,很远都能看得清,纸影又漂亮,动作又灵活,唱完正戏,老板客气红包打得多或者看戏的人多,唐一戏子经常还送给主家一些戒赌或是小姑贤的杂戏来规劝教化世人,深得人们的喜欢,这次下围子演戏的日程甚至有排到半个月后面了。

一时间东家请,西家接,好不忙碌,不觉已过了湘阴,到了华容地界。

这一日,唐一戏子四人应某户老主顾之约,正匆匆赶路,走到一处小山包转角,突然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汉子勾腰站在路边,那汉子正目不转睛地望着唐一戏子,突然放声大哭,倒地便拜。

唐一戏子一愣,忙放下亮壳子,急忙去搀扶那人,待到看清那人的眉目,不由得“啊”的一声,也跪倒了那汉子面前。

那个邋里邋遢的汉子竟然是很多年前本乡李有才的少爷李金科。唐一戏子一边扶起李金科一边说“你不是进京,武昌”,唐一戏子左右说话皆觉不妥,只得问道“李少爷何以沦落至此啊”。只听得那李金科收起泪水,长叹一声:唐老板,一言难尽啊!

同类推荐
  • 裘力斯·凯撒
  •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一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一

    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 残缺的成全

    残缺的成全

    小说以大秦古都咸阳、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秦诏版、西周愙鼎、四神瓦当、斯托拉蒂瓦里小提琴、《秋山晚霁图》等四十多件珍贵的文物遗存为线索,以一个江南青年画家的视角,讲述了民间收藏家金晍慕古、好古、藏古的故事,讲述了他如同“古董残件”般残缺的爱情和他对完美爱情执着却令人叹惋的向往与追求……
  • 算命先生的预言

    算命先生的预言

    在那场事故中,她的脸上添了一道又长又扭曲的伤疤,她只得将脸终日的包起来那日,她带着面纱出门,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姑娘,算一卦吧。”她认出这就是当年说她幸福难求的那个算命先生,她摘下面纱,“不用算了,我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算命先生惊呆了片刻,摇头道,“命,都是命啊。”
  • 萧红短篇小说集:后花园

    萧红短篇小说集:后花园

    本书收录的是萧红短篇小说,包括其第一篇小说《弃儿》和最后一篇小说《小城三月》。书中所涉多为弱势人物,或描写他们的爱情,或讲述他们的抗争,或摹状庸常生活里的麻木……题材广泛,主旨多样,按创作时间的先后加以编排,全方位展示了萧红在文学上的开拓尝试。于此可看出《呼兰河传》《生死场》中人物的影子,亦可看出其中故事的延展,故而本书堪称萧红小说创作的“后花园”,亦如她多次提到的祖父的园子那般蔚为可观。
热门推荐
  • 食界传说

    食界传说

    有一个少年名叫锅净,他每顿饭都要吃一大锅,吃完后还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有一个帅锅叫拎壶冲,他爱喝酒,一天到晚拎着个酒葫芦摇摇晃晃往前冲。有一个姑娘穿红衣,经常拿着平底锅追打拎壶冲,她不是红太狼,她叫椒香……
  • 我们掉进了手机里

    我们掉进了手机里

    【阴暗系】【轻推理】就是我们掉进了手机里,现在在玻璃屏下面,液晶显示屏上面,推测在触摸膜上面。简单说,在屏幕夹层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道修无极

    武道修无极

    唯武独尊!不习武道者必不能纵横天下而无敌!而习武道者却未必能无敌!因为武道无极限!
  •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续集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续集

    啊,我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梦想着穿越到游戏里,结果我妈给我拔掉插头。一醒来,身处异界。(主角开挂)
  • 金风玉露人间一相逢

    金风玉露人间一相逢

    “你为什么总是捏我脸啊”“外面打雷,我只是帮你捂耳朵”“哦,好吧”过了一会“已经不打了,你为什么还捂我耳朵啊”“我怕雷公叔叔搞个突然袭击”“哦,好吧”又过了一会儿“可是我真的感觉你在捏我脸啊”“对,我就捏了怎么样”“哦,好吧。那你轻点啊”
  • 花开彼岸只为等到你

    花开彼岸只为等到你

    天界一瞥,他与她初见,他以一纸战书换了她。她说我能给世界万物织梦,却唯独不能给自己织梦。而她想要的全在梦里。彼岸花开花不谢,花开彼岸意难忘。他说我要你,即使毁天灭地又何惧。逃不过的诅咒,在今生今世能否再续前缘……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她知道,只要心中有爱,心中有他,不管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踏尽流年,都要等到他。
  • 幻灭一场

    幻灭一场

    慕寒辰:我从未想过,她如此爱我,直到她死了。那个林千羽天天喊着的没心没肺的小丫头就在我眼前,死了。林千羽(沈慕枫):我很爱她,从开始到结束。即使在被他们封印的日子里,我也没有停止过我对她的爱,南夷之地是个好地方,因为我相信我的小丫头一定会在这里陪着我。林染:我想,像我表现的那般敢爱敢恨,可是当南夷之地的风雪四起,我才发现爱恨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叶瑾:一朝风起,前尘往事,事事悲!一场爱恋,风花雪月,事事休!为封印神兽河童,刚刚创立风雪门的门主慕寒辰与林千羽(沈暮枫),沈暮秋兄弟相识。三人一同寻找封印河童的圣物,遇见了街头卖艺的林染,林染因唯一的亲人被杀,为查明真凶跟慕寒辰回到了风雪门。林千羽对林染一见钟情,最终成魔,林染对慕寒辰爱意深厚,最后在林千羽与慕寒辰交战时,为救二人性命死于南夷之地,林千羽被封印。慕寒辰最后才知林染一直如此爱他,一时无法接受将门主之位交给了沈暮秋,隐居凌云巅逍遥阁。三百年后,林千羽封印破除,沈暮秋在南夷之地为封印林千羽而死,其弟子陆远之去往凌云巅逍遥阁请慕寒辰帮助,遂揭开了当年的种种往事。
  • 科技皇后升级路

    科技皇后升级路

    一场实验意外让夏璿若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此时这里正是皇权势微,群雄逐鹿、战火不断之际。在别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夺取更多的土地、金钱、人口时,夏璿若高举“赛先生”的旗帜——“一切阴谋、阳谋,在科学面前都是纸老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呵”后来——他们被夏璿若捶爆了……cp:(一心只想搞研究的)夏璿若X(白切黑,一心只想当皇帝的)傅玄HE甜宠文小剧场:最开始——夏璿若:傅玄、傅玄,我们做好朋友吧!傅玄:好啊。(内心:呵,什么朋友情人,都只是本王得到天下的工具。)后来——傅玄:宝贝,我们约会、亲嘴、啪啪啪吧夏璿若:学习使我快乐(*^-^*),对了,你刚才在说什么?傅玄:……
  • 武神叶子凡

    武神叶子凡

    华夏一代年轻修武天才,因杀一代大师拳尊弟子,被拳尊打下悬崖,穿越到了九天大陆,在家族天赋测验上。却测出先天元素不详随被测验师隐瞒,但因天赋测出红色被视为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