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9700000004

第4章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作者简介

萧伯纳(1856—1950 ),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不得不自谋生路。一八九二年,萧伯纳发表了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揭开了英国戏剧史上新的一页。这以后,在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共写了五十一个剧本,数量之大,在英国戏剧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他曾于一九三二年来中国访问,一九三五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汉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赫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像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的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彭巴杜夫人大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长些,这两个人恐也难以相处下去。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莎拉斯特罗加上了神人的光辉,给他口中的歌词谱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会显得不相称的乐调。

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他仍然认为莫扎特是大师中的大师(这不是一顶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确确就是说莫扎特是个为作曲家们欣赏的作曲家,而远远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同样地海顿也是穿传统制服的侍从。在贝多芬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但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可不如海顿,因为他把道德当儿戏,用迷人的音乐把罪恶谱成了像德行那样奇妙。如同每一个真正激进共和主义者都具有的,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对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启示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各种创新的可能。因此贝多芬上溯到汉德尔,一位和贝多芬同样倔强的老单身汉,把他作为英雄。汉德尔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鲁克,虽然在汉德尔的《弥赛亚》里的田园乐是极为接近格鲁克在他的歌剧《奥菲阿》里那些向我们展示出天堂的原野的各个场面的。

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着照例不加选择地加在大音乐家身上的颂扬话的成百篇的纪念文章将使人们抱有通常少有的期望。像贝多芬同时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和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音乐的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要解释这也不难。十八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作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也听起来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的对称的样式。因此这些乐式虽然起初不过是像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用和声丰富起来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像波斯地毯那种乐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要有神巫打旋子的本领才能跟着莫扎特的交响乐跳舞。有一回我还真请了两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舞蹈家跟着莫扎特的一阕前奏曲跳了一次,结果差点没把他们累垮了。就是音乐上原来使用的有关舞蹈的名词也慢慢地不用了,人们不再使用包括萨拉班德舞,巴万宫廷舞,加伏特舞和快步舞等等在内的组曲形式,而把自己的音乐创作表现为奏鸣曲和交响乐,里面所包含的各部分也干脆叫做乐章,每一章都用意大利文记上速度,如快板、柔板、谐谑曲板、急板等等。但在任何时候,从巴哈的序曲到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音乐总呈现出一种对称的音响样式给我们以一种舞蹈的乐趣来作为乐曲的形式和基础。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哈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发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山。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这一乐章又自始至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了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恐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征,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当贝里奥滋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伤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十八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爵士乐,附带说一句,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品味

萧伯纳曾经担任过英国《星报》的音乐评论记者,在音乐上有一定的造诣。《贝多芬百年祭》是他为伦敦《广播时报》写的音乐评论。文章一发表就名噪一时。

在西方,人们对贝多芬的理解,真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雕塑大师罗丹称颂他的音乐的庄严、肃穆和崇高,罗曼·罗兰推崇他“用苦难铸成欢乐的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精神;而在萧伯纳的笔下,贝多芬则成了“反抗性的化身”。言为心声,正是由于感受的深切,作者才能把贝多芬的反抗精神表达得深刻、透辟,写得大气包举、激荡人心。

本文立意十分明确,全文都围绕着贝多芬傲视传统的狂放不羁的精神加以生发,作者以此作为“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概括了贝多芬的品格:为人的品格和作品的品格。

同类推荐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 见贤集

    见贤集

    该书收录的21篇文章,按“解读书味”、“品读书画”和“点读书章”分类。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日记往往最能剖析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探索自己的“灵魂时刻”,而这本散文集不限于日记,汇集多种体裁,为你真实呈现惠特曼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莫名散文:黑白世界寻觅倒影

    莫名散文:黑白世界寻觅倒影

    这个故事在我心底埋藏了很久很久。或许就像儿时的随笔,记录着关于爱情和理想的那些事儿。你在文章里可以翻出各式各样的小散文。有些如同初恋的味道,有些如同热恋的味道,还有些......是失恋的味道。文笔很青涩,故事也很青涩。这些话语也在我心里埋藏了很久很久。它或许不如博士生的论文,专家的意见。但是这是我的看法,也许是我身边一群人的看法。我对这个黑白世界发出的声音。它可以放在你的床头,你无聊的时候,可以翻开来看看。
  • 岁岁清寒之帝姬

    岁岁清寒之帝姬

    青梅竹马无奈分离,从王妃到皇后,经历变故,蜕变帝姬,强势归来,对于感情,她该如何选择,是为她痴狂的青梅竹马,还是为她一步一步自毁原则的帝王
  • 你来时天很蓝

    你来时天很蓝

    沐如风,一代股神,眼光毒辣,是股坛的风云人物。童景,新手总裁,不被众人看好,为保住家族企业,童景会怎么做呢?当股神遇到新手总裁,又会发生什么呢?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斩天传

    斩天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郎宇,大界之内唯一一个由神魔混血而成,孵卵而生的他。却因血脉的特殊性,天生无法感应大界之内的天地元气,无法修练任何功法。可父母的被害却让他这个被公认的废柴燃起了一颗无法压制的复仇之心,为报父仇他逆天改命。一朝悟得其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屠神弑魔翻手间,败尽三界无悬念。废柴天恩勿自弁,是非成败一念间。一朝悟得天恩意,扶摇直上裂苍穹。看过的兄弟,能给个书评吗?好坏我都兜着!
  • 渴望着死亡的神

    渴望着死亡的神

    过了两千五百六十一年之后,在星历5178年的某一天傍晚,欲望之神雅缇丝苏醒了。
  • 白姑娘又傲娇了

    白姑娘又傲娇了

    打架打回了未婚夫,还顺带着捡了个小道士!未婚夫是个谦谦君子,这不许,那也不许;小道士是个怂蛋,恩——还有点倒霉。她以为自己聪明绝顶,骗人更是一把手,没成想人外有人,这天外还有天呐!
  • 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

    作者用波澜壮阔和大气磅礴的语气侃侃而谈,为我们讲述了孙大草仕途失意后去一个原始而美丽的度假村的所见所闻。那里虽然有爱、有真善美,但同样已经不是一块净土,一切规则都被打乱了,包括爱的规则。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斤斤计较等人性的悲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掠夺。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明天一定会升起一轮新的朝阳。阅读时,读者会被融入其中,产生共鸣。
  • 唐代时尚明星院

    唐代时尚明星院

    耳旁一阵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月欢啊,你这是何苦啊,你相中谁不好偏偏相中三王爷,三王爷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我这是怎么了?又做梦了?
  • 曾几何时月圆时

    曾几何时月圆时

    月亮总是有着神奇的魔力,有谁会想到,一次月圆之夜的拍摄,会让她来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她是否可以理解真爱,能否让他收起冰冷的面具,能否彼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