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秉性浮躁、恶念缠身,见怪就怪,见不喜就发怒,成天心浮气躁,周遭的环境,恐怕也就很容易显得不安了。
每个人的思想、行动背后,或许都有其潜在的“立足点”。这种“立足点”通常就是构成每个人“人生态度”的重要成分。
天生乐观,看的事情就往乐观的方向;天生悲观,看的事情就充满忧愁的情境。天生狐疑,眼前的人、事、物,就无不充满悬疑;心存良善,每件事便都有“善的动机”……。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并非如此单纯,始终如一,也很容易“心随境转”,而显得难以捉摸!或许,修养才足以调节各种心境上的冲突,将不时跃动的心稳定下来。
以下,便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魏元忠,还没当上大官之前,有一天,家里的一位女仆出外去挑水,回家后看见一只猴子,正在厨房的火炉边,女仆吓了一大跳,连忙跑去告诉魏元忠。
魏元忠听了之后,不慌不忙地说:“这只猴子是怜悯我们家里没人在,专门前来替我们看家、注意炉火,这是好事情,不要慌张。”
又有一次,有客人来访,他传唤仆人交代事情,谁知仆人没有应声,却听到一阵狗叫声。魏元忠告诉客人说:“这是一条忠狗,知道仆人不在,替他应答。”
还有一次,魏元忠独自在家,却看到一群老鼠,大胆地站立在他的面前,弯弯的前肢像是在向他拱手,他便自言自语地说:“哎!老鼠饿了,应该是在向我要东西吃。”于是,便丢了一些食物给们。
有一天晚上,一只猫头鹰在魏家的屋顶上叫个不停,吵得家人受不了,仆人想用弹弓将赶走,魏元忠马上制止说:“猫头鹰白天看不见,所以在夜晚活动,如果,不让在这个地方休息,又能去哪里?”
这真是一则古代版的“爱护动物”的故事,但其旨意并不在此,而是表达了“居心如何,事物的表象就是如何”的微妙心理呈现。
魏元忠居心良善,投射到外在的事事物物,无不显现良善、友好的景象。而魏元忠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应该是先天心性与后天修养的结合,让他一投手、一举足之间,无不显现善的动机,难怪日后能够成就“肚里能撑船”的宰相事业。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秉性浮躁、恶念缠身,见怪就怪,见不喜就发怒,成天心浮气躁,周遭的环境,恐怕也就很容易显得不安了。
人与环境的互动,靠的是“居心”。人类大多数人的“居心”如何,世界的景象可能就是如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