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1900000005

第5章 烽燧——只要伫立就足够

赵剑尘

烽燧,就这两个字,轻轻读来,分明有一种历史沉淀和硝烟味在里面,再在心里细细默读一遍,又品出几分心酸及苦楚来。当我与哈密地区的边关墩烽燧不期而遇,站在烽燧面前,这个与我们相隔一千多年的历史建筑,这个坚持在无垠荒凉戈壁上最后的守兵,似乎忽然生动起来,甚至有了迫切想要诉说的表情。

原本采风团没有去烽燧的行程,从哈密出发,走出十几公里后,车又杀进了戈壁中,远远只见仿佛土制的梯形建筑,遗世而独立,原来到了清代留存的边关墩烽燧。

在这满是石砾的戈壁当中,烽燧与矮小的野草为伴,一同享受寂寞。烽燧高约十二米,可以眺望得更远些,将眼中所见以他们的方式传递给野草,只是无论何时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空旷,天空中偶尔有鸟儿飞过,传来风的消息。这种时候,烽燧的寂寞是痛彻心扉的。因为千年之后,他的存在只是存在,别无他用。哪里像当年,那一呼百应的无人能及的气势和场景。

遥想那时,烽燧由土夯加上木棍夹制建造而成,人们不分昼夜赶工,花了多大的心血才将烽燧建成啊,因为烽燧关系到国家的疆域安全。烽燧早在汉代就存在了,那时他就担当着传递军情的重任,就当时的条件来说,烽燧当时是最快捷最安全最先进的通信工具。那时的烽燧多骄傲啊,眼前高大的他仿佛听到我心中所想,不由分说地对我一一道来那时的辉煌。

在汉唐时期,烽燧一般建在边关地区,那里人烟稀少、地域开阔或是山岭要隘,建法规定但凡边城烽燧每三十里建一座,若遇到崇山峻岭之处,山峰隔绝,那就得不限里数,以做到烽烽相望,这样才不影响军情的传递速度。若是在边界地带,那么烽燧的外围要建筑城障,以策安全。到了清代,经济和交通日趋发达,烽燧之间的距离才逐渐拉远,会在八十至一百里之间建一座烽燧。

古时人们的交通工具只有马匹,疆域辽阔时军情传递速度就成了战事的关键,若只等着前方探子骑马来报,说不定探兵前脚下了马,后方敌军就杀了过来。而烽燧便解决了遥远路途的军情报送问题。

其一是烽燧建得高,在当时来说,十几米已是常人无法岂及,上烽燧也得搭个梯子。烽燧之内一般都有专司放烽之责的军士,每天待在烽燧顶端,观察方圆百里的情况,若丝绸之路上行来的不是商旅驼队,而是来犯之敌,那就是烽燧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第一时间之内,观察的军士会依据来犯的敌人的多少来决定其传递方式,惯例是白天燃烟,夜间点火。烽起火,燧起烟。若有敌人侵犯,就燃起早早准备好的粪,夜间则点起篝火,名曰:“若来敌百余名,则白天举一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犯敌若在千余,白天举三烟(夜间放三火);若犯敌在五千以上,白天举四烟(夜间放四火)。”以这种方式,三四百里以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到各衙署,各地又会因此做出相应的部署,从而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边关墩烽燧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吐为快,似乎他也为自己的滔滔不绝所震撼,再也不曾言语,仿佛刚才口若悬河都是我恍惚中的错觉。或许他也想起了那些曾与他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军士,与他一同畅饮寂寞,因为思家而高歌,因为渴望与人交流每日远眺专一的眼神,这些都寄存在烽燧日渐破旧的身躯上。在他的身下,那两座小小的屋子,是烽燧再也不能低头抚摸的软肋,不知哪一年开始,那里再也不会有军士们忙碌的身影,徒留灶台炕头落满经年抹不去的厚厚的灰尘。

烽燧日日夜夜在空寂中等待,等待再有人来,站在他的肩上眺望远方,都成泡影。他终于明白,陪伴他的只有大漠的热风,天空中那来去无牵挂的云朵。自此烽燧的沉默便多了份厚重,他的时代就那样无声无息地落幕了,看着眼前的人们拿着手机通话,他懂得了自己被人们遗忘的理由。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烽燧挺起骄傲的脊梁,因为在人们凝望他的眼神里,他分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因为存在就是一种不由分说的力量,还因为自己就是一部现实书写的历史,不用解说,只要伫立便已足够。

同类推荐
  •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作者精选100余个励志小故事,有写给少男少女的的青春箴言,有写给青年人的处世之道,还有写给老年人的人生感悟。所选故事通俗易懂,语言精炼,由浅入深,内容多样,无论何种教育背景,都能很好地阅读并理解每一个小故事所传达的人生真谛。
  • 了不起的你自己

    了不起的你自己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40篇诗文,展现了一个文艺少年的诗意世界,处处都闪烁着天真烂漫、纯真善良的梦幻之光。她的诗,有点像中国古人擅长的偈颂,但并不是用带韵的隽永词句来阐释佛理。她的题材要开阔得多,成长的感受、生存的体验、亲情的思念、爱情的渴望、草木的关怀、片刻的灵感、孤独的遐思……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她都以诗人的目光重新注视,以诗的语言予以再现。
  •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本)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本)

    本书介绍了一些天气谚语、搞笑谚语、生活谚语,以及一些歇后语。
  • 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本书收入了作者为自己和他人写的序跋,以及在一些会议上的致辞。是作者在特定情形下要说的话,展现出作者在许多问题上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热门推荐
  • 米小粒的恋恋七年

    米小粒的恋恋七年

    女大学生米小粒与专业课教授林云锋一见钟情,狂热的迷恋把米小粒拉入爱的深渊,平日里温柔绅士的爱人在平淡日子中逐渐露出骇人的真实面目。
  • 帝杰人伶:魔君你没病吧

    帝杰人伶:魔君你没病吧

    安朝成都,两人第一次见面。“你没病吧,觉得我妩媚!”女扮男装的玥玥看着眼前帅气非凡的男子,眼里闪射着怒火恨不得将他的眼珠子给挖下来。“没病啊,我觉得你的病更严重。”夜行看着眼前的男子,竟然不喜欢别人碰他……黑森林里,两人再一次见面。“我爱你。”夜行为玥玥挡下了最致命的一击,玥玥看着眼前的男子,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掉着。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这也是一首爱情的乐曲。
  •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本书收入了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小说17篇。老舍的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下层百姓生活,以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见长,具有鲜明的风格。正如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所说的,“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故事酝酿长久,素材收集多,“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本地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地解读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既不同于草根说史的浮躁,也有别于学院派证史的乏味。作者研究民国史多年,查阅了上千万字的史料,以严谨的史实、犀利的视角、快意的笔调,直指人心,酣畅淋漓地解码乱世黑白往事。直指人心的历史不一定是最好的,却一定是最具快感的。历史可以很精彩,民国当然更精彩。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愤而崛起

    愤而崛起

    一个只想通过时空走私赚点小钱过过逍遥日子的男人偏偏被卷入了另一个时代的变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是巧合。由于本人的工作性质属于长期户外,很难做到及时更新,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大侠谅解。
  • 锦绣染浮生

    锦绣染浮生

    为奴为婢?不存在,且看本小姐翻身农奴把歌唱,只是这妖孽什么时候看上我的,还有自家那大少爷这脉脉深情的眼光是怎么回事?现在溜还来得及吗?
  • 大神是我男友

    大神是我男友

    男生和女生之间真的会有一见钟情吗?萧大神也会一见钟情?不可能吧……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我们真相了。事情来得太不可思议了,告诉我是真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