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5200000012

第12章 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

评介当前文学艺术状况,离不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

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已经三分天下了:作协专家队伍,出版社的市场操作,网络文学

要写出好作品一个是生活基础要厚,再就是必须进行深阅读

为什么当下文学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因为文学落在了思想界的后面

文学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勇气,在许多精神探求上,中国作家往往集体缺席、集体回避

不负责的吹捧在当下的批评界的确很严重,这无益于作家的成长

时代之问

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

文学评论家李国平在文学界的声望不仅在于他是《小说评论》的主编,还在于他一直致力于对真正具有文学追求、文学含金量的作家和作品的发现和推出,致力于对新生批评力量和批评思想的发现和推出,这也是他所主编的《小说评论》的基本理念和传统。

他说,每编辑完一期刊物,都希望这些文章追求的是超越小说方面的东西,是追求一些新的思想,能够给当代批评、当代创作带来些微的刺激和启示。他说,评论家得有职业感、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知,还要有基本的普通的素养恢复、提升。但无论对于评论家还是作家来说,还需面对这样一个严酷、悲哀的事实:大部分评论实际在作家那里起不了效应,而很多作家也迟到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记者:作为文学评论家,您怎样看待当前高层和全社会对文化软实力及文学艺术的关注?

李国平:当前,高层对文化软实力的关注是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倡导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民族复兴标志的一部分。我国领导人说,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要问开化的大地,要问解冻的河流。这种文学化的表述折射出政治家的敏感。评估当前文学艺术发展成就要着眼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没有这些就不能公允地评估当下文学。

现在的文学基本上处于常态发展阶段,乐观的说法是持续繁荣。长篇小说一年出版1000多部,2009年超过3000部,包括地方出版社、自费书等。有人认为这些书籍的质和量不相称,残次太多,但从总体上看,我觉得质和量大体是相当的,不可能都是好作品。“文革”前17年一共出了1000多部,好作品也就“三红”(《红岩》、《红旗谱》、《红日》)“一创”(《创业史》)吧,要知道作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有限的。

另一个对基本面的估计是现在的文学还葆有对现实对时代的热情,对时代的介入,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也比较突出,这些作品对历史、对时代、对民族进程怀有深刻的思考,有些作家的忧患感比较强,坚持独立思考,所以写出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不过有人认为这些年主流题材,或者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创作得比较少,但我觉得这有深层次的问题,不能简单用文革前的观念解读当代的历史。

记者:在看到文学繁荣一面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感到新时期的精品力作不多,尤其是震动人心的经典作品更少,您觉得现在我们的作家作品还存在哪些不足?

李国平:我们的文学结构很壮观,现在有一批专业作家,还有一个庞大的文学群体。这是好事,喜欢文学是喜欢精神性的东西,说明境界较高。至于问题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是部分作家的文学准备、文学基础不够。另一个是文学之外的吸收不够,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知识积累少,缺少大的思想境界。一些作家在作品里呈现的思想感不足,没有跳出来,仍就生活写生活,流水账、编故事。文学爱好者迈向专业作家的相关培训也很不够。

现在文坛都比较浮躁,小说伴生电视剧,或者对文学作品的态度缺少虔诚,功利心太重,对文学缺少耐心,今天养了羊明天就要吃羊肉,有的地方还用前几十年的领导思维领导现在的文化工作。功利心态促使他们对中央高端思想产生误读,不在文学、本体上下工夫。因此作品很肤浅、或者单纯的歌功颂德,有些作品达不到阅读水准。为什么大作品、好作品少?我觉得文学作品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家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作家以文学的方式介入现实,提倡作家拓宽阅读面,提高思想境界。西方的大作家大多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中国的作家不敢说有几个人是这样的。

记者:随着文学创作队伍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您如何看待?

李国平: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的确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主流的、专业的、职业的作家在写作,现在已经三分天下了:作协专家队伍,他们对文学秉承严肃的态度;另一个是出版社的市场操作,带有一定的商业气息。还有一个是网络文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另类、边缘、网络写作者用文学表述社会、心境,这从文化大的走向上看,是一个大的进步。封建时代文人也是官员,普通劳动者没有话语权,网络写作的兴起相对话语权垄断是一种进步。

记者:文学大家应该通晓古今,学识渊博,您觉得目前我们的文学家在借鉴中外思想智慧的能力和水平如何?

李国平:不光文学创作,现在作家面对的文学资源、思想资源要比以前丰富得多。“文革”时期思想资源很单薄,现在开始强调民族文化资源。有些作家的写作是自觉的,模仿性少了,创作更能体现出中国气派。现在的作家还可以充分利用西方的思想资源。如西方进步的民主思想、文学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好的作品要有公共意识,这一点是咱们的作家比较缺乏的。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之前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小说。陕西作家在创作之前都要大量进行深阅读,陈忠实写《白鹿原》前都读了几十部外国名著。要写出好作品一个是生活基础要厚,再就是必须进行深阅读。

记者:您一直呼吁说文学落在了思想的后面,如何理解?

李国平:为什么当下文学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因为文学落在了思想界的后面。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南大一个普通教师写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初改变农民命运的生产责任制发端于小岗村普通农民本能的生命冲动。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收容制度,动力是新闻、知识界的呼吁。三农问题源于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调研与呼吁。文学一直被称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但这些年文学走在了思想界的后面,虽不是缺席者但却是迟到者。事实上,很多精品都是记录现实或者超现实的,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就表现了作家的敏感:农村人不能娶城里女孩子,实质是对社会二元结构的批判。贾平凹的《秦腔》是写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的苍茫感无根感,这也是中国农民面临的普遍问题。文学不是轻松的、歌功颂德的,它是社会的警示器,否则就会被边缘化。现在作家深入生活的味儿变了,都是搞一个采风,出一个报告文学集子,没有多少文学含金量。

记者:新时期的“80后”作家异军突起,在青年读者中很有影响,请您谈谈对新生代作家及其作品的看法?

李国平:我觉得“80后”作家的创作起点要高于传统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一代人创作都是从小报上的豆腐块文章开始的。现在的“80后”作家的文学表述能力、思想资源能力非常强,没有思想禁锢。上一代经过了剥离自己的过程。但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成长的周期和过程。还有就是传统作家不写“80后”、“70后”的生活,只能由他们写,他们不写,就留下了一段历史空白。从社会进步角度看,新生代作家也是文化界的活力,从社会走向、文明走向的角度看,对这些作家的创作要持欢迎态度。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新生代作家大多以网络为平台写作,因此网络文学也必须面对。

记者:改革开放伟大的时代很少能看到文学经典作品,您对生产精品力作、培养文学大家有哪些建议?

李国平:一是要加强文学创作。现在很多地方不重视文学创作,单纯重视影视快速生产,因为那最容易出政绩,而文学出成果慢,是看不见的东西,抓好多作家可能只能出一两部大作。但好的影视作品都植根于文学创作,如西部电影在高峰阶段,好多片子都是从小说来的,《人生》、《红高粱》等。许多编剧、画家、书法家都要读文学作品,文学是许多艺术的母体。

二是应抓基础理论建设。现在不少大学重视理工科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二者应该齐头并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很重视基础理论,现在国外有产业化的东西,但也有大的思想家,有大家式的人物,理工科学和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三是完善评奖机制。我参加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评奖也是一种累积、呈示和倡导。其实我觉得每一次评奖都要着力于中国文学的推动,哪怕缓慢的一步,要让行政思想和文学思想磨合折冲,寻找一种具有文学含金量的、大的文化战略思维。

四是要加强主流文学期刊建设。我们的《小说评论》一年就七八万份。这些成果和作用与直接的政绩无关,也许不能引起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但这些期刊是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文学发展,培养大家经典,不能用发行量来衡量。

记者:作为文学批评家,您认为当前文学批评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李国平:文学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思想语境、文化语境的问题。文学批评发展好的时期,恰恰是思想活跃的时期,是文学界汲取思想界营养的时期。我们可以指出中国思想界在何时遭遇了分水岭,可以批评整个思想界的献媚行为——媚权力、媚主流、媚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不应正视自身的问题。这些年来,文学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勇气,在许多社会公共事物上,在许多精神探求上,中国作家采取的是集体缺席、集体回避的方式。

记者:目前的文学批评状况如何,如何提高文学批评队伍素养?

李国平:指出缺点比提出优点更难能可贵,现实地说是这样。提出优点,真正挖掘出了作品的优点,非常内行,也很可贵。我知道你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感于目下的批评时尚,不负责的吹捧在当下的批评界的确很严重,这无益于作家的成长。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不能是世俗的人情关系,他们之间应该构成张力。当一部作品走向市场,它就处于被解读、批评,甚至审判的位置,它就是一个被审者。批评家则扮演着法官或律师的角色,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不妨作陪审团成员吧。这些年批评的当代热情减弱,部分在学校的批评家,受学校学科机制限制,为完成学科任务写批评,批评的深度和思想性不够。过去批评家和文学家共同成长,现在进行当代批评,关注当代文学、区域性文学写作的非常少,都做自己的学问去了。没有现实热情了,其实最好的学术最好的学问应该是关注现代的、当代的社会。

对文学负责的批评态度就是有好说好,有不足坚决指出来,哪怕说错了也不要紧。但现在的批评风气不好。各种研讨会多,对文学负责的态度太少,都是应酬性的,对文学的批评和建设性的话语少了。无形中有一种圈子化,比如人情上关系比较好的就象征性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无益于文学的进步。

李国平小传

李国平,1960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至1985年在陕西作协《延河》编辑部供职;1985年参与《小说评论》创办,后一直在《小说评论》工作。1993年任副主编,2005年起任主编。著有《遥远的印记》、《路遥评传》。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编辑奖等。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我想陪你看风景

    我想陪你看风景

    本书共分五辑,所收录文章以作者生活的地方为中心,然后按地理位置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类,收集了作者在近年来游历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后记下的感悟,文章文字清新自然,行文优美,诗意化的语言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独到的切入视角和切身感受,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意味和人文关怀。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领略文章的意境,更能得到心灵的释放。相信在你捧书阅读的同时,也能在作者精心构筑的纸上风景名胜中得到美的升华。适合对文学与旅游感兴趣的人群阅读。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法捷耶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法捷耶夫

    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文艺理论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战斗的、不平凡的一生和他的创作道路及艺术风格;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他的主要作品《毁灭》和《青年近卫军》。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瑟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热门推荐
  • 超品男人

    超品男人

    一个男人的奋斗史。高材生时运不济,大学毕业遇经济危机,一时间找不到工作,为生计当民工,然雄心未泯,苦苦寻找机遇。偶遇流氓劫色,挺身而出,救得美人,也赢得人生转机。进入一家大公司,从清洁工做起,一步步往上晋升,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后辞职创业,努力拼搏,最终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铸就辉煌人生。
  • 唯你钟爱

    唯你钟爱

    “你曾说人山人海边走边爱,后来我教你此生唯一”“你是我的暖阳,一直温暖我的心”“你是能让我无忧微笑的人”
  • 我会挥手和从前好好说再见

    我会挥手和从前好好说再见

    人与人之间本就复杂的难以想象,我们没有办法就通过你看见他的一面就去评判这个人或好或坏。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住校,我二姨再学校食堂工作。毕竟初中了,女孩的爱美之心都开始渐渐表露出来了。我家的长辈基本上都是还处于比较保守的思想教育,可能我的二姨比较明显一些,那时候因为爱漂亮就不喜欢扎头发,总是散下来披着。我的二姨就告诉了我妈,我妈的思想可能比我二姨还要保守一些,我妈妈等到周五下午刚刚放学才到寝室收东西她就打电话过来骂我,我当时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太多太复杂的东西了,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接触的不同的人,我不能要求他们跟我一模一样,只要求自己尊重所有人的习惯,爱好,也希望其他人也能尊重我。
  • 重生日记之商海惊涛

    重生日记之商海惊涛

    经济管理双硕士学位获得者许飞重生了!美女有了!地位有了!票票有了!冷酷绝色OL,邻家小妹,你懂的!
  • 唯不忘相思

    唯不忘相思

    数年前那个哭哭啼啼的小男孩,如今却成了身前这个俊俏英气的救命恩人,博尔吉杰特·青青情愿接受这个远道而来用自身来换取自己丰厚嫁妆的男子,却不知他却过河拆桥,说起狠话毫不留情面······
  • 网游之魔拳圣手

    网游之魔拳圣手

    一场两个位面之间的沟通...一场史诗级的战斗...一段令人流连的佳话...
  • 凌天斗皇

    凌天斗皇

    千年轮回,万古修为,前功尽弃,仅凭前世记忆,剑斩妖皇头,脚踏魔尊躯,笑饮龙凰血,暴食蛟龙肉,奈何今生,仍旧牵扯着前世的诸多恩怨,前世因果,借由吾起,时至今朝,尽有吾灭!......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心动如夏

    心动如夏

    那年初夏,他们初遇,心动如夏,她骄傲,他依旧,看他们如何擦出火花,娱乐圈真真假假,他和她最终会走在一起吗
  • 诡少年

    诡少年

    张小凡一个普通的学生在他死后,他的灵魂却不得安息他被亡灵复活了。从此,他由一个单纯的学生变成邪恶的亡灵的爪牙,与恶鬼为伍,以死亡为乐。他身边邪恶的亡灵从让人绝望,他人畜无害的面容让人恐惧,死在他身边之下的无数冤魂变成恶灵,萦绕在他身边,对他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