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4000000028

第28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

早在1939年10月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密令制订进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军事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后来改为“曼斯垣因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德军把136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其中中路为德军主力,以45个师越山游河、中间突破,直指英吉利海峡。

1940年5月10日,德国法西斯打破西线无战事的计划,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40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力争撤离三万人。

于是,在德国炮火的猛烈袭击下,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向着敦刻尔克方向前进着。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拖驳、小型护航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英国空军救援船、雷达哨船……

这支极为离奇、难以形容的船队,由各色各样的英国、法国人驾驶着。他们中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面肤娇嫩的年轻人和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湿淋淋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

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上层的无能和腐败,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于是出现了驶往敦刻尔克的奇怪的“无敌舰队”。

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他们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命令,但他们有比组织性更有力的东西,这就是不列颠民族征服海洋的精神。一位亲身投入接运部队的英国人事后回忆道:

“在黑暗中驾驶是危险的事。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有办法辨别敌友。在渡海航程一半还不到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队相遇。我们躲避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的白糊糊的前浪时,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声,但不过是偶然的喇叭声而已。我们‘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等着上船的士兵富有纪律性,他们为撤离已战斗了三个星期,一直在退却,经常失去指挥,孤立无援,他们缺少睡眠,忍饥挨渴,然而他们一直保持队形,直至开到海滩,仍服从指挥。这些疲惫的士兵步履蹒跚地跨过海滩走向小船;大批的人马冒着轰炸和扫射涉入水中,前面的人水深及肩,他们的头刚好在扑向岸边的波浪之上,直至水过肩深他们才上到船上。从岸上摆渡到大船去的小船因载人过多而歪歪扭扭地倾斜着……

一些大船不顾落潮的危险差不多冲到了岸上……

沙滩上有被炸弹击中的驱逐舰残骸,被丢弃的救护车……

这一切都辉映在红色的背景中,这是敦刻尔克在燃烧。没有水去扑火,也没有人有空去救火……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喧闹场,炮兵不停地开炮,炮声轰轰,火光闪闪,天空中充满嘈杂声、高射炮声、机枪声……人们不可能正常说话,在敦刻尔克战斗过的人都有了一种极为嘶哑的嗓音——一种荣誉的标记“敦刻尔克嗓子”。

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约22万英军在内的336万人。尽管装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担任后卫的4万法军也当了俘虏,但是这些撤到英国的部队日后成为反攻的骨干力量。围歼“俾斯麦”

1945年5月的一天,一队年轻的德国军官,在军乐队的前导下,踏着整齐的步伐,沿着舰梯,轻快地登上战列舰“俾斯麦”号。“俾斯麦”号是20世纪40年代初世界上最大、最现代化的战列舰。舰上有8门主炮,12门火炮,44门高射炮。全舰有官兵2000余人。青年军官们来到舰尾甲板上,向检阅他们的长官——海军舰队司令卢金斯和舰长林德曼敬礼。外表威严的卢金斯,走到舰桥上的扩音器前发表鼓舞军心的战前演说。

只听卢金斯高声说道:“我们的敌人英国海军,没有任何一艘军舰能和我们匹敌,也没有任何一艘大型军舰能够在我们炮口下幸免!我们即将出发的目标是大西洋。前不久,我们的舰队已经在那里击沉了25万吨英国商船。25万吨哪!……现在我们的指标是200万吨。返航后,你们将能以目击者的身份,广为传播德国海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

在一片狂热的欢呼声中,卢金斯结束了讲话。“俾斯麦”号徐徐驶向大海。同“俾斯麦”号一同出航的,还有“欧根亲王”号和11艘商船。

几天以后,在伦敦的英国海军部里,收到了发自格丁尼亚的一份平常的信。时间是1941年5月22日。这是英国情报人员发出的密信。海军少将仔细阅读着信件,不时地查阅密码本,最后他向海军上将报告:“‘俾斯麦’号出动了!它正向北航行,准备通过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

海军上将沉默了一会,下令派“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立即出航,去堵截“俾斯麦”号。海军上将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明白,“胡德”号这艘军舰舰龄已经太大了,比“俾斯麦”号足足大20岁;而“威尔士亲王”号舰龄又太小,建成还不到一个月,舰员来不及完成训练,甚至舰上武器存在的毛病还没有来得及解决。但是,眼下已来不及调动别的军舰,阻截“俾斯麦”只能靠这一老一少了。

当天,“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迎着风浪出航。不料,第二天傍晚,德国柏林广播电台便洋洋得意地作了长篇报道:“德国公民们!我们中断了预定的节目,向各位报告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的战舰在大西洋上获得了重大战绩。英国海军引以自豪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被我‘俾斯麦’呈强大的炮火击沉了。号一艘英国战舰也多处中弹,也将步‘胡德’号后尘,沉没在丹麦海峡布满流冰的海底。就这样,许多名英国水兵为了服从丘吉尔和他那犹太集团的命令而白白丧生。让我们向元首致以衷心的祝贺。因为只有他才能使我们有取得胜利的可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消息很快传遍了德国千家万户,又很快传到世界各地。英国伦敦遭受敌机破坏的大街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妈妈拎着买东西的提兜,在街上蹒跚地走着。忽然,她看到一个报贩正往广告牌上抄报纸上的大标题:“‘胡德’号——沉没了!”

老妈妈站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看着,顿时惊呆了。她默默地低下了头,眼泪潸然而下……

“老妈妈,你不舒服吗?”一个警察问。“不……我,我很好……”老妈妈直起身子,擦干泪痕,低声回答。老妈妈回到她那被炸塌的房屋,从桌上的镜框里取下一张水兵照片。这就是她在“胡德”号上服役的儿子的照片。老妈妈把照片贴在胸前,低头哭泣起来。

几乎就在这同一时刻,在“俾斯麦”号舰上,德国海军司令卢金斯,正在一片“胜利万岁”的欢呼声中,向舰长林德曼以元首的名义举行授勋仪式。希特勒已发电报让卢金斯就地奖励。

林德曼舰长刚要上前接受勋章,突然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全舰。

“空袭警报!发现敌机,敌机左舷45°!”高射炮不等舰长回到舰桥上,就已经开了火。只见九架英国“剑鱼”式飞机,以极快的速度转到“俾斯麦”号的舰首方向,从一个有利位置投下了鱼雷。

“右满舵!”林德曼大声吼道。

天空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炮弹爆炸时升腾的黑烟。军舰带着很大的横倾在转动。舰后闪闪发亮的航迹,几乎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

“左满舵”!林德曼又一次高声喊道。军舰又很快地转向相反方向。接着一声巨响,溅起了大量海水:一枚鱼雷在“俾斯麦”号的右舷舰首爆炸了。

原来,自从“胡德”号被击沉以后,英国海军司令部决定集中最大优势,从本土调遣了“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和“诺福克”号、“尼罗德”号、“英王乔治五世”号、“多塞特那郡”号战舰及大批“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进行联合作战,围歼“俾斯麦”号,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把它击沉海底。

“俾斯麦”号受到第一次“剑鱼”飞机的攻击后,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处在包围之中。卢金斯决定立即突围反航。可是由于连续作战,舰上官兵已经六天六夜没有睡觉,人们只要一有机会,倒头就睡。卢金斯又一次走向话筒,开始训话:“勇敢的士兵们!年轻的军官们!现在完全没有必要灰心丧气。三天前,我们不是曾经战胜敌人两艘战列舰,赢得伟大胜利吗?现在,我们完全能够把‘英王乔治五世’号连同他们的舰队司令官打沉海底。到明天中午,就会有许多潜艇来保卫我们!我们决不是去打一场绝望的战斗……”

卢金斯话未说完,“英王乔治五世”号和“尼罗德”号已经出现在正前方。

“尼罗德”号的望员报告:“敌舰‘俾斯麦’号右舷5度!”舰上的舵手从话筒里听到了沉着的航令声:“左10度!”在火炮控制台上,枪炮官看到“火炮已经准备好”的指示灯亮起来了。于是,他从望远镜里盯着“俾斯麦”号的侧影下令道:“开火!”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和剧烈的震动,齐射开始了。接着又是第二次齐射。

“命中了!命中了!”舰上发出一阵欢呼。顿时,“俾斯麦”号后部起火了,接着前炮台停止了射击。爆炸的气浪带着碎片猛烈地冲上舰桥,舰桥上的建筑物当即被破坏得一片狼藉。在扭成一团的铁角、支柱和杂乱的碎片中,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具尸体,当中就有佩带着光彩夺目的骑士十字勋章的林德曼上校和卢金斯将军。

“剑鱼”式飞机也从“皇家方舟”号上起飞作战了。几秒钟后,领队看到“俾斯麦”号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失去了原形,浓烟从各个地方往外喷冒。两艘英国战列舰还继续朝它射击;几艘巡洋舰上的20门大炮一齐向它轰击。这时,舰上竟然还有一些德国水兵在装弹、瞄准和射击,但已经毫无威力了。

接着,“多塞特那”号巡洋舰向徐徐下沉的“俾斯麦”号又连续发射了两枚鱼雷。于是,“俾斯麦”号这座称雄一时的庞然大物,在烟雾弥漫中翻沉在波涛之中。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2000余官兵全部葬身鱼腹。

“‘俾斯麦’号沉没了!”英国海军官兵们兴奋的欢呼声传到了英国海军司令部。很快,英国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人们都为英国海军的胜利而欢呼庆贺。“巴巴罗萨计划”

为了称霸世界,希特勒早有消灭苏联的野心。他曾叫嚣要把世界文明从布尔什维克的致命威胁中拯救出来。在他西线胜利后,1940年7月2日下令开始准备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8月,德军总参谋部将方案拟就。12月,希特勒发布第21号作战指令,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一军事行动的代号是用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巴巴罗萨”命名的。“巴巴罗萨”意即“红胡子”,希特勒使用这个代号,完全是出于对腓特烈这个穷兵黩武、侵略成性的暴君的红胡子精神的赞赏和颂扬。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制定了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后来被迫放弃,目的在于全力进攻苏联。但是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却作出实施“海狮计划”的假象。他们向德军大量发放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岸集结渡海和登陆的作战部队,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演习,然后偷偷地把大军东调。

与此同时,希特勒派人到日本说服他们作出“攻苏”的姿态。于是日本扩大了关东军和朝鲜军的编制,还调动了国内部队予以补充和加强。煞有介事地把进攻苏联军事动员的秘密代号定为“关特演”(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摆出一副在“满州”集结兵力进军西伯利亚的架式。其实狡猾的日本人,不仅在配合德国搞欺骗,而且也是在麻痹英国和美国,掩盖他“声北击南”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作战意图,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但是斯大林却上当了。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斯大林,面临着一个战略防御的重点放在西方还是东方的问题。他根据自己的判断,把重点放在东线,配备军力约100万,准备“以百万对百万”。在远东部署了30个师,约85万陆军,飞机2800架,坦克2700辆,潜舰103艘。而在西方,而对德军及其仆从军的漫长的包围线,却只部署了70万左右的正规军,同德军的兵力根本不成比例。

究其受骗上当的原因,还是斯大林过于相信他在1939年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缔约国的另一方国家集团;同时两国还要“密切接触,交换情报”。

1941年上半年,欧洲战云密布。英国首相丘吉尔已获悉有关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他专门给斯大林写信提醒他;德国已经在南部调动坦克师——这是进攻苏联的兆头。6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将有关的消息转告斯大林。斯大林不仅不重视,反而授权塔斯社发表声明:“德国与苏联同样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件”,“关于德国打算进攻苏联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

然而5天后,周恩来发去的电报,让他不能不重新考虑了。

周恩来的情报是阎宝航提供的。辽宁海城人阎宝航早年就读于英国爱登堡大学,学成回国后,作了张学良的幕僚。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之后,把他介绍给周恩来。阎宝航从此加入了共产党,直接受周恩来领导,从事秘密工作。1941年春,希特勒为实施:“巴巴罗萨计划”,拉拢日本一起进攻苏联,便派出“狼团”到东方活动。在上海,他们泄露了德军行动的准确日期——最初定为6月15日,后又改为6月22日。阎宝航通过关系获得这个重要的情报后,立即报告了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正在中共中央驻重庆办事处工作,他立即决定将情报转发莫斯科。鉴于这份情报十万火急,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败得失,他直接用俄文口述电文:“据可靠情报:‘巴巴罗萨(红胡子)计划’将在6月22日4时全面展开!——周恩来”。电报发到延安后,当即转发到莫斯科,斯大林亲自收到。

1941年6月20日,苏军在边境抓到一个德军司务长,他向苏军投诚时报告了德军将于6月22日发起进攻的消息。斯大林仍怀疑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挑起苏德战争而派来的间谍。但当他看到周恩来的电报后,疑云顿释,立即发出命令,要求作好防范德军突然袭击的准备。

但是,由于部队长期受“西线无战事”的影响,这个为时已晚的命令对他们已经无济于事了。苏联西部各军区军队的司令部均在城市里,部队还在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只有个别连队值班防守。各军区的通讯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飞机多集中在少数几个机场上……

1941年6月22日,正是星期天,凌晨3时1刻,苏联西部长达1800公里的边境突然失去了黎明前的宁静,巨炮狂吼,机群轰鸣。德军共出动190个师、3800辆坦克、5万门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5100架飞机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的第一天就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15天后,德军向苏联纵深推进了400公里。西部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遭受毁灭性打击,几乎全部瘫痪。西部地区的66个飞机场全部遭到空袭,共损失1200架作战飞机。面对敌人的猛烈突袭,苏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只得向内地撤退。

由于战争的突然爆发,苏军的指挥系统也呈现出紊乱和不得力的状态,为了适应战局的变化的新形势,许多高级将领,建议成立一个类似德军总参谋部那样高效率的统帅部作为指挥中枢。国防部提出由斯大林担任最高统帅,统帅部的成员是:铁木辛哥(国防人民委员)、朱可夫(大将,苏军总参谋长)、莫洛托夫(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布琼尼(元帅、苏联国防第一副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苏联海军人民委员)。斯大林在签署这份文件时,作了改动,他提名铁木辛哥为统帅。把“斯大林(联共(布)中央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写到第一委员”的位置上。这或许是当时斯大林还在为自己对战争爆发估计不足而造成的损失感到自责或不安。但是这一安排使苏联的指挥系统却复杂化。因为铁木辛哥作出的重大决策,都离不开联共(布)中央总书记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的领导。这是一种明显的不适合战争指挥需要的体制。6月30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人民委员会联合决议,成立以斯大林为主席的国防委员会。7月19日,斯大林又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即国防部长)。8月8日他再次被任命为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苏联不仅没有在两个月内被希特勒消灭,反而经过不到4年的时间就攻克了柏林,灭亡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巴巴罗萨计划”成了希特勒玩火自焚的殉葬品。

同类推荐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直系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直系

    对比当时日暮途穷的皖系和仍然在成长期的奉系,直系可以说是满手好牌、最佳配置。毋庸置疑的是,早期的直系军阀是以“长江三督”和曹锟为基础形成的,其真正到达DENGFENG,是在冯国璋去职之后,“长江三督”与曹氏联手,公推曹锟成为直系盟主。当时的直系北拥京畿机要之地、南辖江南富庶之乡,那真是要枪有枪、要饷有饷,更关键的是,曹锟手底下还有个一等一的打手:吴佩孚。直系虽然一直很强大,却从未真正像皖系那样主宰民国的政局。直系更像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开始是陪着袁世凯,后来是陪着段祺瑞,再后来又是陪着张作霖,多少有点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意味,或许这就是好孩子的命运:考试门门一百分,却未必能当上班长。
  • 活在五代

    活在五代

    离奇身世,古怪异瞳,千古情仇……这一世,他只为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他那看似纤弱的身体里约暗藏着某种巨大的力量,兴许是读过些书的缘故……
  • 隋末唐初那些事儿

    隋末唐初那些事儿

    隋末,罄南山乏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炀帝在位期间,年年不断地大兴土木、大肆巡游、发动战争、挥霍财富,毫无限度地给百姓强加徭役、兵役,征敛财富,因而使原本富强的国力迅速消耗,原本安定的社会很快动荡,以致崩溃,使隋朝成为历史上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末农民战争元沦在扫除社会发展路障、创造客观翻件方面,还是在制约、影响统治阶级的思想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那年晚冬

    那年晚冬

    这一刻,京城竟然飘起了雪,人们纷纷出来看雪,他没有看这片雪染白的风景,只是仰头喝完葫芦里最后一点酒,晃了晃已经空了的葫芦,大概有些失望,随手丢掉了葫芦,搓了搓手,倚着剑,随着满城的风雪,慢慢的闭上了眼.....
  • 中狼山大王

    中狼山大王

    乱世之中,你强他就弱。一个有着大野心的少年,从中狼山走向世界,对世界说:“我的,都是我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影之通灵叶王

    火影之通灵叶王

    须佐之男很厉害吗?看我超灵体,尾兽?看你查克拉无限还是我巫力无限……
  • 关于什么都能成为轻小说名这件事

    关于什么都能成为轻小说名这件事

    突然有个女儿是什么感受?高中生万川迎来了史上最大危机!原本的平静生活似乎全部都被打乱了,他要面临的,究竟是怎样的挑战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宫阁

    深宫阁

    她初入宫阁,父亲不疼,家人无望,无依无靠。她一心只想当底层小透明快乐的吃吃喝喝。他遇到了她。从不会爱的他爱了她一辈子,护了她一辈子……
  • 国民男神很难缠

    国民男神很难缠

    尹初女扮男装,刚回国没多久,就捡到个大佬,还赖在她家不走?!尹初很无奈,同居的日子里,一个忙着隐藏真实性别,一个忙着隐藏真实身份,某天,记者团团围住宫大少“请问你和尹初是什么关系?“以前我把她认作兄弟”“以前?难道现在你们的关系真的如传闻所说决裂了吗?”“呵,现在?”宫大少轻笑,随即解释“现在,她是我女朋友”
  • 1916新德意志

    1916新德意志

    一战德国战败。英国人挥起了警棍,法国人拿起了掌勺,意大利人念起了圣经,瑞士人翻起了账册,俄罗斯人闹起了革命,美国人搞起了称霸,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德国人当起了小弟。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不计生死,只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斗!而宵丁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坚信,世界的格局会按照他的意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英国人念起了圣经,法国人当起了小弟,意大利人闹起了革命,瑞士人挺起了脊梁,俄罗斯人拿起了掌勺,美国人翻起了账册,中国人挥起了警棍,德国人搞起了称霸。PS:本书的第一卷已经结束,许多人都说蒙太奇手法有些严重,故从第二卷转换下风格,争取让大家对此满意。一句话,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步。最后感谢一下黑捷克(指导)和天地醉剑(改稿)这两位幕后默默的支持。谢谢!
  • 踏天九重歌

    踏天九重歌

    海外仙音渺,得道觅长生,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登天路,破仙关,一朝回首,青丝白发,还将踏歌行。
  • 有你温暖这寒夜

    有你温暖这寒夜

    “我想和你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或者太阳也行,和你一起漫步在雨中,夕阳下。”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从未体验过心动的感觉。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也没有想过陪一个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