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1000000024

第24章 鞠躬尽瘁(1)

善于统兵打仗的将领要能屈能伸,其意志刚强却不可固执己见,性格柔顺却不可软弱。因此能够以弱制强,以柔克刚。

南征结束后,接下来自然是承续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的任务,北伐曹魏,兴复汉室,诸葛亮为此在积极谋划着。

在诸葛亮47岁那年,夫人黄月英为其生下了长子诸葛瞻,小妾韩慧也怀上了孕。年近半百得子,使诸葛亮夫妇都异常高兴。原先,因为无嗣,兄长诸葛瑾把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养子。诸葛亮曾对他严格教育,写下了《与兄瑾世子乔言书》。现得了亲子,诸葛亮立即写信给兄长报喜,派人送到东吴去。

曹操死后,魏主曹丕在位七年,到蜀汉建兴四年,曹丕因寒疾不痊而薨,时年40岁,其孺子曹睿即位。

同年,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上表大魏皇帝,要求镇守西凉等地,曹睿准奏,封司马懿为提督。

诸葛亮听到报告不由大惊,司马懿深有谋略,必为蜀国大患。参军马谡对诸葛亮道:“司马懿虽然是魏国的大臣,但曹睿一向对他怀有戒心。我们不如派人秘密潜往洛阳等地,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想要造反,借曹睿杀了他。”

诸葛亮用了马谡之计。果然不久,曹睿中了马谡的反间计,只因疑心是吴蜀奸细所为,所以未杀司马懿,罚其削职回乡。

诸葛亮闻听司马懿中计遭贬,大喜。第二天后主早朝,大会官僚。诸葛亮上《出师表》欲北伐中原,以申述出兵中原之大义。

《出师表》中奏道:“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未曾想在天下显身扬名。先帝不因为臣卑贱,反而降低身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询问天下大事,臣非常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正赶上荆州大败,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迄今已21年了。先帝知道臣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臣。从接受遣命以来,臣日夜都在忧叹,唯恐辜负了先帝的厚望,有损于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臣在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了南方。现在南方已经安定,国家兵甲已足,应动员三军,北伐中原,这是臣对先帝的报答,也是效忠陛下应尽的责任。”

诸葛亮一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既为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

随即诸葛亮又下了一道讨伐曹魏的诏书,进一步使北伐中原的行动出师有名,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据有荆、益,南抚夷越,夺取中原,兴复汉室,是《隆中对》制定的战略决策。

征服南中,是诸葛亮整个军事战略计划一部分,他的最终目标并非偏安一隅,而是要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匡扶汉室。

因此,征服南中返回成都后,诸葛亮立即开始准备北伐中原之事。第二年六月,诸葛亮揪住孙吴政权两次向曹魏起兵之机,决定挥师北伐,以完成先帝刘备之遗志,了却他自己平生宏愿。

诸葛亮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担,夙夜不曾有所懈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可以没有内顾之忧了。不趁此时讨贼,恢复中原,又更等何时!”

这时班部中太史谯周走出来奏道:“臣夜里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未必能够取胜。”之后对诸葛亮言道,“丞相十分了解天文,为何强要去北伐呢?”

诸葛亮说:“天道变化无常,怎能过于拘谨固执?如今我将军马驻扎在汉中,观北魏的动静再做行动。”

于是,诸葛亮留下内外文武一百多人,一同治理蜀中之事,自己点将出师。后主带领百官,一直送出成都北门外十多里路。诸葛亮辞别后主,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往汉中逶迤进发。

这次北伐,几乎动用了蜀汉所有的将领,名曰30万,其实只有五万左右,显然诸葛亮并未倾巢而出。

蜀汉建国不久,加上刘备去世,北伐虽然重要,内部稳定更是生死关键。首先是廖立,恃才自傲,争官夺利,诽谤别人。诸葛亮严明执法,对其进行弹劾,廖立被免去官职,废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

再就是朝廷重臣李严,个人野心急剧膨胀。他劝诸葛亮受九锡之礼,晋爵称王,就像曹操对汉献帝那样。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诸葛亮带上不忠逆臣的罪名,让诸葛亮倒台,自己好取而代之,诸葛亮不同意,对其进行了驳斥。

后李严要求划出五个郡建立巴州,由他出任刺史,企图与朝廷分庭抗争,遭到诸葛亮的严词拒绝。后来李严由于误送军粮,反推卸职责,欺君罔上,被流放于梓潼郡。

诸葛亮率领大军抵达陕西与四川交界的阳平工,即今陕西勉县西北后,诸葛亮决定不直接从陕南出兵攻取民收、咸阳等地,而是迂回用兵,先取陇右,以形成对曹军西线的威势,再从西向东全线出击。

当诸葛亮的军队西出祁山、突然出现在陇右地区时,驻陇魏军毫无防范,纷纷溃败投降。

诸葛亮很快就占领了南安,即今甘肃陇西东南。天水,即今甘肃通谓西北和安定,从南至北,清除了陇右的魏军,并派兵进驻街亭,即今甘肃秦安东北,以扼守陇西至关中的咽喉要道。

诸葛亮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一日正在祁山西城,即今陕西安康北会众议事,忽报魏主曹睿面诏司马懿,恢复官职,即将起兵平西。诸葛亮大惊道:“我所忧患者,就是司马懿这个人。”

曹睿闻知蜀军已出兵陇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派大将张郃领五万军队赴西线迎敌,两军在街亭相遇。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

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1000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1000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1000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由于马谡拒谏,致使战略重地街亭失守。诸葛亮顿足长叹道:“大势去矣!这都是我用人不当的过错啊!”

于是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退回汉中。又派心腹之人,分路去报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军和百姓,全都撤入汉中地区。

诸葛亮分拨已定,忽然十几次飞马来报说:“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这边蜂拥而来!”

诸葛亮这时身边没有别的大将,只是一班文官,所带的5000军士已派出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下2500人在城中。

众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眺望,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令:“将旗帜全部藏起来,诸军各守城铺,若有自行出入或高声讲话的,立即斩首。大开四面城门,每道门用20个军士,扮作百姓的样子,洒扫街道。魏兵来到的时候,不许擅自行动,我自有计策。”

诸葛亮仍身披鹤氅,头戴纶巾,领两个小童携一张古琴,来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弦。

司马懿的大军前队来到城下,见到这般情景,全都不敢进城。司马懿不信,叫三军停住,亲自飞马过去,远远地观看,果然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边站着一个童子,手捧宝剑;右边站着一个童子,手执凤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一见心中大惑不解,便来到中军,叫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向北山退去。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道:“说不定诸葛亮城中没有军,故意作出这种姿态?父亲为何就退兵了呢?”

司马懿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没有冒过险。今日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攻进城,一定会中他的计。所以应当速速退兵。你这小辈懂个什么?”

诸葛亮见魏军走远了,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骇,问诸葛亮道:“司马懿可是魏国名将,今日统率15万精兵来到这里,一看见丞相掉头便走,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道:“他料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行事,而今日这般大模大样,一定是城中藏有伏兵,所以就后退了。其实并不是我冒险,而是我迫不得已。他一定带军往北山小路去了,我已令兴、包二将在那里等候。”

众人听罢都惊异地叹服道:“丞相玄机,神鬼莫测。要是依我们这些人的意见,早就弃城而逃了。”

诸葛亮说:“我们这里只有2500军士,要是弃城而走,必不能走远,还不被司马懿给抓住?”说完拍手大笑,道,“我要是司马懿,就不退兵。”

然后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一同迁往汉中,并说:“司马懿还会来的。”于是诸葛亮便离开了西城,往汉中而去。

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

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再上表北伐讨魏

魏明帝太和二年,也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当年的八月,东线孙吴却在石亭,即今安徽潜山东北与曹魏的战斗中打了一场大胜仗。

不久,东吴派使臣到蜀中来致书,请求出兵共讨魏国,并述说东吴不久前大破曹军之事,一来,显示自己的威风,二者,表示与蜀国和好。后主大喜,令人持这份使书到汉中,报知诸葛亮。

诸葛亮正值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准备再次出师,收到后主书信,立即设宴大会诸侯。

宴席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竟将庭院前的一棵松树吹折了,众人都大吃一惊。忽报赵云将军昨夜病重而死。诸葛亮大声道:“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啊!”

众将无不挥泪泣颜。诸葛亮命子龙二子到成都去面见后主报丧。

后主听说赵云死,放声大哭,道:“想当年,先父携民渡江,遭敌兵追截,朕尚年幼,要不是子龙将军单骑拼死相救,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

立即下诏,敕厚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可四时享受祭祠。子龙二子谢辞而去。

后主身边的大臣这时上奏说:“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就将出师伐魏了。丞相派杨仪带《出师表》来到成都,呈交御览。”

这便是后来著名的《后出师表》。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出师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同类推荐
  •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本书讲述李大钊在北京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交往过的人物的简历及与李大钊交往的事迹。
  • 名人的磨难

    名人的磨难

    全书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无限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组成了一阕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乐,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她以皇后身份协理朝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李唐王朝。政绩辉煌,朝野公认,中外使臣将其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在高宗死后更代子临朝,平息了内忧外患;继而登基称帝,治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周王朝。但由于女人的特定身份,她的政权只能交给儿子,恢复唐朝;以八十二岁高龄,自去帝号,退出政坛。死后以皇后身份合葬乾陵。留下众多的历史谜团。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莲生本记

    莲生本记

    黄粱枕中邯郸梦,蓬莱仙阁长生法。若如夏蝉鸣须臾,声化雷动南天瓦。浮生若梦,须臾待销,长生路遥,苦海无桥,只得佛莲做舟以求逍遥,小千世界内懵懂,大千世界里崛起,茫茫星空中为尊,待得我把威名笼罩三界十方,获得如来真知,永获极乐大自在。
  • 幺弦孤韵

    幺弦孤韵

    “我时常在想:要是这个世界,没有了我会怎样,你们还会不会为情所伤……”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她们离得这样近却又是那么远,天涯——咫尺——天涯,只可谓是千山万水访君难。她假装自己变成世界而他却再也回不来了,她是那么容易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失无所失,是的,她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 二渡

    二渡

    我想成为英雄!能够顶天立地为人民博来幸福与和平的英雄!这是我这辈子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师傅的意愿。一位无根漂浮不定的少年,在师傅的指引下成为英雄,超人社会中危机重重,无数人想通过暴力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英雄这个职业就这么诞生了……许多人也因为自己的职业是英雄而感到自豪!
  • 沙雕总裁和他的穿越女友

    沙雕总裁和他的穿越女友

    穿越成了一只猫,苏婉儿一心想死,奈何沙雕总裁墨钰眼里闪过三分薄凉三分不忍和四分漫不经心:“你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蛮荒做选择题

    我在蛮荒做选择题

    蛮荒之地,万族林立。大族争锋,小族只能苟且喘息。人族,作为弱小种族,饱受异族之苦。正直五好青年任允川穿越蛮荒,身怀系统,欲拯救人族于水火之中,却不知道系统如此不正经。“请宿主强吻魔族公主。”“请宿主给妖皇一拳。”“请宿主给大巫戴绿帽子。”任允川:“我说我真的不想搞事情,你们信吗?”
  • 脑洞社的日常脑洞

    脑洞社的日常脑洞

    脑洞社信条:1、只要脑洞够大,怎么都行。2、只要说得过去,怎么都行。3、只要故事合理,怎么都行。4、只要大家开心,怎么都行。
  • 风中飞舞着蓝色的翅膀
  • 不是主角的我只好选择稳健

    不是主角的我只好选择稳健

    陈白穿越之后发现自己不是主角,只好小心谨慎,稳健修炼。本书是高武世界。
  •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阅读2011年的短篇小说,经常能发现一些不太熟悉的名字,这是令我欣喜的事情。与这一欣喜事情相伴随的是,一些好小说都出自年轻作家之手,这真是喜上加喜。为什么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短篇小说写作的后继有人,而且也关系到纯文学性的小说能不能存在下去。我们一般将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我看来,短篇小说是文学性的小说样式。现代的短篇小说从“五四”写起,一直写到二十一世纪,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反复磨炼,应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文体了。二十一世纪前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变革,比如市场经济、互联网、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新媒体,等等,这些变革对文学的冲击不容低估。但唯有短篇小说似乎在这些外来的冲击下显得无动于衷。这说明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已经成熟为一个相当坚固的堡垒,它代表了传统小说的审美形态,不会去迎合外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文学生产环境,许多文学样式不得不改头换面,而改来改去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把许多适应当下消费时代的新因素强行往文学里面塞,二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尽可能地淡化。但文学为了适应消费时代的改变,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新生,而是文学的泛化、矮化和俗化。当然,以达尔文主义来看这些会是一个乐观的结论,因为优胜劣汰,旧的文学死亡了,会诞生一个新的文学形态,比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但我始终认为,文化和文学拒绝进化论。因此,能够将一种传统的文学形态保存完好,将是人类文明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