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42200000007

第7章 有些事,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去实现 (2)

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也是家庭主妇,同样也是在繁忙的家务劳动的间隙坚持写作。

她说:“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了孩子,要做家务。我忙里偷闲,趁孩子睡了,菜也烧完时,赶紧写上一句半句。终于,我在三十七岁时出版了自己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没时间是最无力的借口,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之所以感慨没时间,不过是因为其他事情占用或浪费了时间。

如果真的热爱,你一定舍得少睡一个小时,用来读书写字;如果真的想要考取证书,你也一定舍得全力以赴地做题、背书。没时间或许只是因为你不愿意舍弃休闲的时间而已。

人人都在歌颂青春,可我觉得青春很残酷。因为在那么年轻的年纪里,世界上一切新鲜、好玩、有趣的东西都在引诱着我们蠢蠢欲动、缴械投降。要想有所收获,不知要用多大的决心克制自己。有时候要对自己足够狠,才能往前走一小步。

就像财经作家吴晓波说的:“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可青春又很美好,因为年轻是最大的资本。通宵后,第二天还能活蹦乱跳;犯了小错误也会被人原谅;即使走了弯路,也还有时间和机会改正。更何况,你流过的泪与汗那么闪亮灼目,都是外人眼中不可多得的风景。

年轻时的倾力付出和对自己的投资,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每走一步留下的脚印,都会成为日后实现人生飞跃的跳板。

这些年人们都说“再不疯狂就老了”,可我理解的疯狂不是辞职后说走就走的旅行,更不是那句看似不无道理的质问:“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

我理解的疯狂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梦,付出别人不屑于付出的努力。就像Levi's新一季的广告语:“我要做别人热爱也有能力却坚持不下来的事情。”

你若坚持,定会发光。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一定是那些艰难的时刻成就了我们

但仍然感谢青春里那些艰难的时刻,那些异乡的漂泊,那些在暗夜里一边跟自己说着加油,一边往前走的日子。一定是它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能有足够坚硬的躯壳,去捍卫那些不可磨灭的柔软与美好;也有足够温暖的初心,去拥抱那些终将到来的慈悲和懂得。

朋友问我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时候。我想了一下,能想起来的有两次。

一次是中秋假期结束后回青岛,火车一路晚点,原本八点就该抵达却硬生生地拖到了十点半。行李太多太重却打不上车,又找不到直达家门口的公交车,荒芜的夜色里走了很久才上了另一辆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家。

小路上空无一人,手掌被勒得生疼,满身汗水。两只手都提着东西,以至于天空突降骤雨时,根本腾不出手来打伞。

爸爸发短信问我到了没有,我停下来回短信:“早就到了,都吃过晚饭啦。”

租的房子在五楼,楼道里的灯忽明忽灭。躺在自己熟悉的床上之后,我才终于放声大哭起来——为这一程黑漆漆的长路,为那一路上奔波的狼狈和委屈。

在放声大哭的那几分钟里,我竟放下了那些自己心里一直纠结的爱而不得的人和事,无声地对自己说:“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好好爱自己,才能对得起独自一人时的颠沛流离。”那些从前我固执地为之付出却一无所获的东西,且让它们都随风吧。

另一次就在上周末。截稿日临近,因为要出差一周,只好将需要修改的稿件存进U盘里,准备在出差期间抽时间修改。

那一周我的工作突飞猛进,不仅完成了旧稿件的修改,还写了一万多字的新文章。

周末出差结束回家,还没来得及将U盘里的内容复制到电脑上,结果在逛街回家之后绝望地发现,U盘和零钱包一起不翼而飞了!

我沿途寻找,当确定丢失的U盘再也找不回来时,我坐在路边的椅子上痛哭流涕,丝毫不顾自己的形象。可哭过之后,还是要回家的。我冲了个热水澡,然后,凭着模糊的记忆将那一万多字重新写了出来。

我们都曾将最柔软缱绻的内心,交给最动荡不安的未来。它晴天里一个雷霆,你能听到心底的某个部分被“滋啦”一声烧焦了一块;它一阵疾风骤雨,心底便有一团跳跃的火焰瞬间被浇熄;一盏灯灭,心情便随之暗淡下去。

我反问这个朋友最近一次哭的经历,她说起了好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时她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晋升,没想到此前自己一直视作好朋友的同事却愤愤不平。有一次开会,她像往常一样坐在了那个同事身边。还没坐稳,只见同事狠狠地将文件摔在桌子上,然后换到了别的位置。周围其他同事诧异地看过来,笑容僵在了她的脸上。

她不生气,只是伤心地哭了。当年自己新入职时,手把手教自己用公司软件的,和会议室里这个当众给她难堪、暗地里冷嘲热讽的,是一个人。

好几年后,她跳槽去了更大的公司,偶尔路过以前的公司,还能看见那个同事的身影。她仍然在做原来的工作,忙碌、得体地笑着,好像和数年前的样子并无二致。

朋友屏了口气又深深地呼出去:“往事皆已飘散,而人呐,总要往前走。”

大学毕业前夕,我、H还有班里另一个女生在宿舍里聊天。我当时还没有实习过,一直听那个女生讲述实习时的种种艰辛,听得我都为她感觉不值。后来她走了,我跟H说:“你看她工作好辛苦。”

H淡淡地笑了笑:“谁没有过一段辛苦的时光?”

她大三的暑期在广东的一家服装公司实习,刚入职时正好赶上盛夏,广东的夏天又热又闷,实习的那三周,她都在密不通风的仓库里整理库存。

毕业之后她换了工作,去了北京的一家地产公司。

当时我发短信问她:“工作怎么样啊,生活还习惯吗?”她说都挺好。可我经常是凌晨才收到她回的短信,还见过她拍的幽暗的地下室照片。

那些在陌生的城市里、在漆黑的深夜中颠沛流离的经历总能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

你发现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坚硬与残酷,柔软的部分越来越少。或许正是因为柔软越来越少,我们才想要拼尽全力去捍卫那一丁点儿的温情与不舍。而那些无谓的人和事,再也不想去等,再也不想燃尽一腔热血去换一盏冷饭残羹。

我们总能学会一个人修马桶,颤颤巍巍地攀到架子上换灯泡,应酬之后还能忍着头晕与反胃为自己倒一杯酸奶解酒。

但仍然感谢青春里那些艰难的时刻,那些异乡的漂泊,那些在暗夜里一边跟自己说着加油,一边往前走的日子。一定是它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能有足够坚硬的躯壳,去捍卫那些不可磨灭的柔软与美好;也有足够温暖的初心,去拥抱那些终将到来的慈悲和懂得。

在那些最艰难的时刻,我只是一直走着,等那些如漫山遍野萤火一般的星光重新闪亮。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知道,隔着山隔着海,甚至隔着一整片大陆的我们,仍然在为彼此寄予最深的牵挂和祝福。纵然那留在社交网络和手机短信里的,只是最简单的三言两语,却从不妨碍我们在寒冬里身心俱暖,在深夜里熨帖了灵魂,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感觉从未失去肝胆相照的旅伴。

去年的六月回大学母校,来回都恰好坐在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静静地看着蜿蜒的铁轨伸向远方。初夏雨后空气凉薄,张开手臂笼了满袖的风。

那风景像极了任何一部青春电影。让人不免想起《观音山》里范冰冰、陈柏霖眼神桀骜地走在铁轨旁,身后的远山配着粗犷的摇滚乐,和恋人们难以言说的情愫混在一起,炫目得难忘。

后来看《壁花少年》,少男少女在音乐声中将头探出车窗,风声呼啸。艾玛眼角余光飞扬,罗根眯着眼任发丝凌乱。顿觉年少时最澄澈的爱与情谊也不过如此。

难怪小说家杜鲁门·卡波特会说:“去想想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想想风。”

耳边风响,或轻柔或躁动,每一根扬起的发丝都唱着动荡不安的青春。

母校一如既往的沉静,也让阔别两年的我惊喜连连。我走在那条曾经走了无数次的小路,路边白色的栅栏上缠绕着不知名的藤蔓,暮色四合,建筑物隐在朦胧的光中。

我的母校,它依然像一个温柔又孤独的小星球,有一草一木,还有山川河流。

后来时光走远了,我回到原地看向自己,才知道有些记忆是怎么也忘不掉的:周末的自习室里,人寥寥无几;坐在图书馆里抬眼望去,就是夕阳映照湖面的粼粼波光;宿舍楼下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而夜晚的操场永远如正午的食堂般熙熙攘攘。

那时候,食堂的饭不好吃;上课无聊得要命;出门逛街要走到遥远的公交站,然后还要转车数次;考研时,教室里的灯光似乎都因沉重不堪的专业书籍变得灰暗无比。

然而这一切都不妨碍我一毕业就在午夜梦回时胸口刺痛,在黑暗中睁着眼把四年的记忆翻新整理;也不妨碍我在毕业一年之后重回它身边时,看着眼前的风景似曾相识,但却像梦游时突然惊醒般五味杂陈;更不妨碍我们每个人一提起它,就是深沉的挂念和细腻的哀愁。

难怪白岩松说,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不管是痛苦还是幸福,那些细碎的日子、复杂的情愫和所有惊鸿掠影,都早已植入我们的血脉,变成通透灵魂里又厚又重的一部分,朱砂痣般难以消磨。

以前从未想过“母校”二字的内涵,如今一看到便没来由地心酸。这世间千千万万的母校,静默地守在原地迎来送往,且等光阴为她染一头寒霜,却不知多少已经离开她的孩子都在心底默默地思念。

那些恣意昂扬的青春,是因为有她见证的每一次悲欢离合、每一滴喜怒哀乐,才被赋予了意义。

离开她之后,和回忆劈面相遇时总是感慨万千。因为在回忆里,总要和过去的自己打个照面;总要回顾熟悉的草木和闭着眼都能勾勒出的风景;总要想想飘逝的梦想、老去的心境和分别已久的旧友;总是忍不住把眼前的现实和过去的愿景对照,看看究竟是什么在它们之间凿出了巨大的沟壑,又该怎么去拼尽全力弥补。

那时年少的我们,挥霍了多少韶光,以至于重看她的厚重历史和风华样貌时常常羞赧万分,深觉负了她延续四年的厚爱。

如今,仍想借用毕业前夕写的话来向她致意,也致所有怀念着母校的孩子:我们自始至终都要相信,最好的时光,尚未到来。

回望那年毕业季,多少人悔不该当初,多少人心怀憧憬,多少人念着醉笑陪伊三万场,还是不能不诉离殇。

蔓延在整个人类心绪中的伤悲,大约有一多半是源于对青春往事的恋恋不舍。像叶赛宁的诗句:“金黄色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

告别校园,就要收起年少时所有的乖张与放任,做西装革履、言不由衷的成年人,去残酷的世界真枪实弹地打拼。

再没有人陪你通宵达旦地复习期末考试;再没有人和你在足球场上放肆狂奔;再没有人顶着深冬的大风在停车场里准备大合唱;再没有人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和你促膝长谈;再没有不计回报地付出、不念前因地原谅和不顾后果地追寻。

同类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超然沟通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超然沟通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如何成功如何赢

    如何成功如何赢

    本书将成功者的经验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相结合,挖掘出成功的因素,对各种成功要素在成功学体系中作准确定位,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成功学理论体系。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想努力学习,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谦虚待人,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负与骄傲;想和谐共处,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私与偏见。因此,我们随时要给自己准备两盆水:一盆冷水,用来洗头。冷水洗头,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盆热水,用来洗脚。热水洗脚,让自己永葆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一把标尺,衡量着高尚与卑微;它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它更是一种力量,鞭策人们与真为邻,与善为伍,与美同行。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精辟深刻的论述,阐释了道德的内涵以及道德修养的途径。无论你是企事业单位领导、普通职工,还是在校学生,都有必要沉下心来好好读读,因为只有重建道德高地,我们才能拥抱一个灿烂的星空。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热门推荐
  • 邪肆少爷恋上拽公主

    邪肆少爷恋上拽公主

    圣格莱学院门口,炫黑宾利ARNAGE上坐着一个风华绝代的面瘫。宝蓝色布加迪上,两个混血人种,一男一女。对峙。见面第一天就闹别扭,女孩的腹黑因子爆发,整人计划开始。“我喜欢上你了,肿么办?”面对男生突如其来的告白,女孩受宠若惊。一年后,男生初恋强势回归,女孩虐的满身是伤,拖着一身的痛离开。彼岸花的红妖艳男生的眼,女孩霸气侧漏,男生高冷变呆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蜜糖与毒药

    蜜糖与毒药

    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24岁的谭念不过是无数个来沪打拼发展的年轻人中的一个,但与无数年轻人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不同的是,谭念在两年之内就过上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施恩虞安是有两个孩子的单身父亲,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大学老师。在一次惊险的遭遇之后,余惊未散的谭念对温和帅气的施恩虞安“一见钟情”。在短暂的试探中,谭念对虞安的好感有增无减,便主动对他展开追求攻势。但虞安的好友程法黎千方百计不让谭念靠近两个孩子和家中的枇杷树,一边讨厌着谭念一边又撮合她和虞安。很快,虞安和谭念确定了关系,谭念急着甩掉老相好章俊杰,虞安也把两个孩子送离上海。随着二人感情升温,谭念迎来的不是甜蜜的爱情而是死亡。谭念的死亡让一段陈年旧事浮上水面,她精致昂贵的生活的神秘面纱也被解开。
  • 起点的爱情

    起点的爱情

    在这个快餐爱情的年代,你相信一个长跑9年的爱恋吗?你更相信男女主角都是对方的初恋吗?这个社会的诱惑太多,你相信男主角会独取一瓢饮吗?你相信女主角会独恋一人吗?面对各种袭来的诱惑,女主角会怎么样选择?剧中的男主角是怎样塑造成当今社会上罕见的好男人,那就去书中一睹为快吧!感情都是由恋爱时喜欢的感觉慢慢发展成爱,再由爱发展成亲情。李斯韦和明瑞立经历了多少心理和物质上的磨合才走向一起的?书中会有答案。看过此书的11女女们,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点点怎么样经营感情的方法。期待着读友们的心声。。。。
  • 想要低调真的好难

    想要低调真的好难

    师傅说:“凡事要留一手。”师傅说:“做人要低调。”师傅说:“做事要不留后患。”师傅说:“......”刘一手出山之后才发现,“徒弟做不到呀!”
  • 顾你伊笙

    顾你伊笙

    她,是数学天才少女,解得了一手函数,唯独在感情方面是个感情白痴。他,是天之骄子,学霸之中的战斗机,只是甘愿为了她,掩藏一切才华,做一个衬托她的绿叶。她,是窈窕淑女,却为爱而疯狂,甘愿变成一个女汉子,为了那不属于她的爱情,步步算计闺蜜,一步错,步步错。他,是痴情男儿,带着目的接近,步步算计,幕后策划,将她逼上绝路后,才发现,无意间将心遗落在她的身上。【一段复杂却又是那么现实的青春之旅,那些年,我们都曾为谁疯狂过。伊笙:终究该走的,他会走,该留的,我也没能留住。】
  • 见证本王诞生

    见证本王诞生

    异界懂汉语就是王。穿越次奥大陆,这里最顶级的功法用一种无人能懂的神奇文字写成。主人公一看,懵了,这不是汉字吗?从此功法、神书、地图以及万古神器使用手册,一本本看过去。还没看完,他就已经成了万族之王者。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奖获奖作品集(中)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奖获奖作品集(中)

    百花文学奖是目前中国小说界的风向标,本书收入的获奖作品是2017到2018年度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既有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家,也有目前活跃且有向上趋势的新锐小说家,构成了中国文学完整的“小说创作梯队”;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意义,使本书具有了完全不同于一般同类作品集的独特魅力。本书于《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近两年刊登的作品中,由读者大众以及专家评委遴选出笔力更为雄健、格调更为高远的佳作呈现给读者,在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体现了当代文坛华语小说创作较高水平。本书同时包括了《小说月报·原创版》中刊发的原创作品及《小说月报》登载的选载小说,其多元的文化内涵将带给读者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总裁乖乖就范

    总裁乖乖就范

    爸爸死了,继母也死了,亲弟弟成了强奸杀人犯,曾经恩爱的老公,害她家破人亡!心如死灰的她,逃离了这座城市。几年后,她华丽归来,成为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新星。他拽住她的手质问,她却她依偎在男伴怀中,笑容优雅而陌生:“喔,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