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8600000038

第38章 运思篇(34)

同样性质的或者相同的地方很多的两种东西,不宜互相作比。例如“这间房子很像个饭厅”,这个比方就不大好。“饭厅”是“房子”的一种,当然是同样性质的东西。“这间房子”什么地方“像个饭厅”呢?很大?还是桌椅很多?还是里面放了些吃饭用的家具?人家想不出来。这类比方最好不用,如果非用不可,也得把相似之点说出来,如“这间房子里横横竖竖的摆了许多方桌,很像个饭厅。”可是相比的两样东西如果并没有一点十分相似的地方,也比不出什么道理来。“各炮齐鸣,炮弹像刮大风样的倾泻到店村敌人的阵地”,这是拿“刮大风”和“炮弹掉到敌人的阵地”来相比的。但是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尤其是再用了个“倾泻”,就更不对了,因为“大风”是不会“倾泻”的。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相比的两样东西,最好是本质不同而有一点(并且只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从前常用“虎背熊腰”作比,来描写武士。“武士”的背腰和“虎”“熊”的背腰是不同的,人家不会以为“武士”的背上和腰上长满了花毛和黑毛,唯一可能相像的只有“粗壮有力”那种形象。所以,这类比方是可用的,甚至都用成了成语。可是老用现成的比喻也不行。一个比喻无论多么贴切,用滥了也就失去作用了。这就要求我们从两方面来用心:既不能随心所欲地乱造奇特的比方,又不能老用陈旧的比方,也就是说,既要运用想象,创造新鲜的比方,又要老老实实,创造平易贴切的比方。

此外,还要留心一点。用来打比方的本物,除去和被比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以外,一定有许多不相似的地方。如果不相似的地方很多,很显著,而且可能引起不正确的想象,这个比方也就用不得。一个正常的聪明人,不应该比成一个“狐狸”,因为“狐狸”给人的主要印象是“狡猾”“阴险”。口语里有个常用的比方,“死马当作活马医”,意思是“明知希望很小,姑且尽人事来试一试”。如果一个人的母亲病重了,他对医生说,“死马当作活马医,您给开个方子试试吧!”这个人恐怕是很缺少教养的。

二进一步的比方

工人戴的一种帽子叫“鸭舌帽”,煤矿里用的一种锄叫“鹤嘴锄”。有一种花的名字叫“鸡冠花”,一种草的名字叫“含羞草”。在修辞学上讲,这些名称都是些比方。“鸭舌帽”就是“(帽檐)像鸭舌似的帽子”,不过把“像……似的”省掉了而已,其余的三个,也是同样的。“有什么话就干脆说什么话,别那么吞吞吐吐的”,“干脆”“吞吞吐吐”也是比方。两个坏人勾结起来做坏事,我们说他们是“狼狈为奸”;工作人员不热情,没有责任心,敷衍搪塞,我们说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也都是比方。“狐假虎威”“根深蒂固”“各人自扫门前雪”,和前面这几句属于一类。就连一些政治思想方面的名词,也是用打比方构成的,如“尾巴主义”“关门主义”等等。

这种比方有一个特点,就是省去了“像”“似”之类的词,直截了当把打比方的和被比的事物连在一块儿,甚至单说个比方,连被比的部分都略去不管了。这样一来,比方的作用当然就更进了一步,更直接了一点,也更经济了一点。这种比方,有的修辞学书上叫作“隐喻”和“借喻”;上一章说的用“像”“似”等词的比方,就叫作“明喻”;合起来都叫作“比喻”或“譬喻”。

(一)干脆说“是”,不说“像”

隐喻的普通形式是说“甲是乙”,不说“甲像乙”。例如: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朱自清:《荷塘月色》)

(2)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例(1)“渴睡人的眼”是无精打采的,从树缝里漏出的路灯光是昏暗的,因此用“渴睡人的眼”来比喻很恰切。现在不说“像”而说“是”,在语气上更肯定,更能帮助读者想象和理解。没用“像”这类词,而“像”的意思却隐含在全句里,所以叫作隐喻。例(2),全句是一连串三个隐喻,例(3)也是个隐喻。

隐喻有一种倒装法:把本来作比方的事物当作主体来说,而把本来的主体放在比方的位置。这样,比喻的力量更强了一点,意思也更深进了一层。不过,这种比喻只能在适当的地方偶然一用,用得不好,会使人费解的。

隐喻也常常用成语或比较普通的典故:

(4)我心里全明白,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去!

(老舍:《龙须沟》)

(5)“什么好劳动?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她那劳动呀,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赵树理:《传家宝》)

(6)简体字本来没有权威性的规定,你不简的我可以简,你简的我可以不简,你可以那样简,我可以这样简,简体字层出不穷,人人都成了仓颉(传说里创造中国字的圣人)。把中国字的已经相当混乱的局面弄得更加大乱而特乱。

(吕叔湘:《中国字》)

“胳膊”的力量小,“大腿”的力量大,两个“拧”起来,总是“胳膊”吃亏。这样打个比方,也比说成“就是抵抗不了”更加生动。以下两句的比方,都是同样的性质。例(5)是用歇后语打比方,例(6)是用传说典故打比方。

打这类比方,不一定非用“是”字不可,和“是”有类似作用的字也行,例(6)就是用的“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个例子:

(7)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8)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

肯定的说法可以打比方,否定的说法也可以打比方。

(9)因此我要强调这一点,思想与创作方法必须一致,作为一个作家必须把思想、生活、创作打成一片。人不是照相机,不能说毫无主观便可以把客观世界忠实地摄取得下来。就是照相机也还须得有人调度,如无人调度,根本不会发生作用,调度不良也必然要生出歪曲。人是照相师和照相机合为一体的,分不开来,照相师糊涂了,照相机会自动地产生优秀的作用吗?这是不可能的事。

(郭沫若:《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例(9)先用一个否定的隐喻(“人不是照相机”),来说明作家不能像照相机似的那么“毫无主观”,只管把“客观世界”摄取下来;然后再用一个肯定的隐喻(“人是照相师和照相机合为一体的”),来说明“作为一个作家必须把思想、生活、创作打成一片”。像这种否定的比方和肯定的比方交互使用的办法,在说明事理的文章里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明喻不大适于用否定的说法。因为,说“不是甲”,就隐含着“是甲的对面”的意思;字面上是否定的,可是含义是肯定的。“不像甲”,却并不能肯定地暗示出“像什么”,所以它的确只有否定的效用,并不能给人一个积极的肯定方面的印象。“请客吃饭”是件文绉绉的事,“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么革命当然就是一件不文绉绉的事。如果说成“革命不像请客吃饭”,最自然的是先引起这么一个问题:“那么革命像什么呢?”所以,尽管否定的明喻在适当的地方也可以用,究竟效果要差一点。用的时候,也得特别当心:如果它只能否定,不能肯定,还是以不用为宜。

(二)连“是”都不用

比隐喻更进一步的比方,就连“是”字都不用了,干脆把被比的事物当作打比方的事物来说,或是干脆只说打比方的事物,却把被比的事物本身省去。例如:

(10)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叶圣陶:《春联儿》)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来回咀嚼,嚼上好多遍,一直把它嚼得稀烂,然后咽下去,消化了。现在“他”看“那封信”,就像吃东西一样,来回“看了几十遍”,背得透熟。前面这个句子,就是这么个比方——拿吃东西时的咀嚼来比他反复仔细看信的情景。可是“吃东西”这回事根本没说,直截了当就说“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这样打比方,当然比隐喻又进了一步,又直接、经济了一点。这就是有些修辞学书上所说的“借喻”。下面也是用借喻的例子:

(11)……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

“古今各种马队”:像马队似的古今各种书籍。

(12)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的道路了。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

“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的道路”:遭遇过许多艰难困苦,像走了很长的艰苦道路似的。

(三)联合的比方

为了发挥得透彻,让人家更容易理解想象,隐喻、借喻和明喻可以联合起来运用。

(13)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是隐喻,以下接着这个隐喻,用借喻的说法把上文的意思补充发挥出来。

(14)人说你是“小飞蛾”,怎么一见了我就把你那翅膀搭拉下来了?我是狼?

(赵树理:《登记》)

“你是‘小飞蛾’”是隐喻,“就把你那翅膀搭拉下来”是借喻,“我是狼?”又是隐喻。

比喻可以用来构成修辞上的其他形式。如:

(15)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鲁迅:《祝福》)

“遭了芒刺一般”是个明喻,之后用比喻来作比较,是一种联合的修辞方式。

(四)逻辑问题

从字面上看,隐喻和借喻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我”怎么会是“火山”呢?“信”上的“字”怎么能“嚼”呢?字面上不合逻辑的说法而能成为很好的修辞手段,是因为这样说的时候,人家一听就知道是打比方,不但不会引起误会,反而能加强效果。从逻辑的观点看,我们也并不否定隐喻和借喻,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显然地,能不能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打比方,正是判断是不是好的隐喻或借喻的主要标准。

从原则上讲,隐喻、借喻和明喻的条件是一样的。不过明喻里有“像”一类的词,明明白白的是打比方,比方打得不好,人家不容易理解想象,可是根本错解的可能比较小。隐喻和借喻里没有这类字眼儿,弄不好,轻者是让人家完全不懂,重者是使人彻底错解。上次我们说“这间房子很像个饭厅”不是个好比方,如果说成“这间房子是个饭厅”岂不更糟?所以,前次所说的打比方的那些条件,用隐喻和借喻的时候,更得特别注意。至于那些条件既已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关于事理的比方

比喻是个很广泛的字眼儿。这两章说的打比方,就包括了两类:一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的形象、声音、气味、情景等;另一类是用一种事情来比另一种事情的道理。这两类打比方的办法,显然有点区别。有的修辞学书上管前一类叫作比喻,管后一类(用事理打比方的)叫作“讽喻”。关于讽喻,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

一般的比喻总是把相比的两样事物一齐说出来,不是说“甲像乙”(明喻)就是说“甲是乙”(隐喻)。讽喻却多半是先把一件事说出来,然后再把另一件事说出来,既不说“甲像乙”,也不说“甲是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两件事情在道理上的相似处。

(16)这是五四运动后,提倡了妇女解放以来的成绩。不过我们还常常听到职业妇女的痛苦的呻吟,评论家的对于新式女子的讥笑。她们从闺阁走出,到了社会上,其实是又成为给大家开玩笑,发议论的新资料的。

这是因为她们虽然到了社会上,还是靠着别人的“养”;要别人“养”,就得听人的唠叨,甚至于侮辱。……

……拿一匹小鸟关在笼中,或给站在竿子上,地位好像改变了,其实还只是一样的在给别人做玩意,一饮一啄,都听命于别人。

(鲁迅:《关于妇女解放》)

这后面的一段就是个讽喻,拿鸟的情形来说明当时(1932年前后)所谓妇女解放的不彻底。

(17)赶大车的老孙头的那个小组五个新会员,都是赶大车的。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一点也不假。

(周立波:《暴风骤雨》)

“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也是个讽喻,用以解释为什么老孙头那个小组里的新会员都是赶大车的。

有时,甚至只说打比方的事,由读者自己去悟解其中的道理。而这道理的本身,却干脆不提。

(18)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习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同类推荐
  • 学生行动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学生行动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学生爱读本)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学生爱读本)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描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14岁男孩,他不爱读书,调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一天,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因捉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他骑在鹅背上,随着野鹅群走南闯北,周游各地,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饱尝了不少艰辛和苦难。在旅途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不少优点,也改正了自己许多缺点。当他重返家园时,他变成了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而又勤劳的好孩子。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鲁滨逊漂流记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本书是一部家喻户晓、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小说,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让人至今读来都颇为震撼的故事。主人公鲁滨逊因航行中的一次意外,流落荒岛之上,但是他凭借顽强的意志、惊人的勇气、过人的智慧,改变了自己的苦难命运,在险象环生的荒岛上生活了二十余年。无论在哪个时代,鲁滨逊积极乐观、顽强不息、充满斗志的精神,都会给人以强大的力量,去直面困难,勇敢前行,这也许就是这本书被广泛地阅读、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吧。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哈克·贝恩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哈克·贝恩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学与教的新评价

    学与教的新评价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具体教学实例系统阐述国际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趋势与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理解学与教的评价在教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构建学与教评价的新体系提供新视野,新方法。
热门推荐
  • 校草你女朋友飘了

    校草你女朋友飘了

    墨凉:你下来吧,我接你。九暖:你不行。墨凉:………墨凉:你试试。九暖:太高了,试了你更不行。墨凉:………欠收拾……………………………墨凉:这一生我只牵你的手,因为今生有你早已足够。九暖:从今以后,风筝有风,海豚有海,你有我。?…
  • 易水龙侠

    易水龙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报昔日血仇,江易于荒雪城内苦修数载,终于手刃仇人。正当他欲归隐,和挚爱游山玩水时,却无意间卷入另一场风暴中。在混乱的漩涡中,每个人都难以自救,只能紧握手中兵刃,活下去!
  • 最深的恐惧:陌生人

    最深的恐惧:陌生人

    因车祸失忆的著名经纪人许秋石,在恢复记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竟然是一起谋杀案的凶手,然而种种线索表明死者并非许秋石的最终目标,承受内心的挣扎和困惑,为了寻找真相,许秋石周旋于警方和一群似敌似友的“陌生人”中间。
  • 离婚:这些你应该知道

    离婚:这些你应该知道

    结束一段婚姻可不只是一拍两散那么简单,涉及财产分割、孩子的监护权、离婚后的赡养费之类的问题,如果你知道了讨论离婚的时候要考虑那么多,会不会改变主意干脆不结婚?
  • 抱走我家大大

    抱走我家大大

    本文1v1网配圈知名大大vs娱乐圈当红影帝男主:林淮余女主:顾倾城林淮余偶然在助理手机上看到了一个直播链接,手抖点了进去,没想到一听误终身。之后林淮余的日常:您的特别关注青荼已开启直播!您的特别关注青荼发布了一条微博!突然有天,影帝问小助理拿来手机,不知道在点着什么,小助理好奇看过去,林淮余正疯狂怼人,叫你黑我家大大!小助理一脸震惊:影帝大大您说好的高冷呢!
  • 十年灯两载

    十年灯两载

    他和她曾在庙里点过两盏灯,灯芯下面是十年,一段感情从开始到烟消云散的时间
  • 秋风带凉心自暖

    秋风带凉心自暖

    田园的21岁比想象的难熬,她没有机会加入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只能回到家乡小镇仅有不到三百个学生的小学,做了一名科学老师。姜汝光曾经也是被人称为“鸿雁”舞蹈天才,如今却躲在家族老宅子里,每天听着前院朗朗书声,昼夜不分地打着游戏。两个被现实折翼的青年,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女孩,在这一年的冬天相互依偎过冬。
  • 四月南风

    四月南风

    几个农村青年对生活的选择:其中有跳进河中追赶轿船而赢得了自己的婚姻的;有冲破父亲阻拦而嫁给了自己心仪的青年的;有不畏强权与邪恶而毅然夜航远行的;有拒绝了从小订下的不合适的亲事,而追求自己所钟爱的人的;有发现妻子在辈份上实为姨娘,因而逃离这桩婚姻,引起了轩然大波的;有险些成为阴谋式婚姻的工具的;主要人物小英子、桂花、秀香、桃红这几个姑娘曾是初中时代的同学。这些婚姻爱情纠葛,反映了变革时代农村人思想灵魂的激荡和进步历程。小说故事置于农忙四月天,散发着浓郁醉人的里下河平原农村生活气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鸡飞狗跳高三班

    鸡飞狗跳高三班

    邋遢的王安石,猥琐的苏轼,如何快速写完两千字检讨,寝室发生的荒唐事,那些年我们抄过的作业,你曾对同桌说过的那些话……我跟你讲,爸爸就是喜欢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真实经历,如有雷同,算你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