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89900000018

第18章 战争与功勋万民爱戴的全才(1)

平步青云,屡建『事功』

生命中,总有人不断地闯入,不断地离开;时光里,总有人不停地重逢和告别。有些风景注定停留在记忆身后,有些人则一直活在回忆之中。光阴的书页中记满了来过的身影,岁月的长路上,留下了远去的踪迹。

虽然乔宇远去南京,但好友湛若水和学生黄绾还一直追随在王阳明的身旁。湛若水作为陈白沙的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名气;而黄绾生来善于言辞,凡是从他口中听说过王阳明的人,都把王阳明当作圣人般崇拜。如此一来,王阳明在大兴隆寺的书院中,官员、学子济济一堂,简直比国子监还要热闹。

细数王阳明的一生,学子如过江之鲫般数不胜数。王阳明的学问,让无数人豁然开朗,读懂人生,可连王阳明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学问竟然还有“起死回生”的效果。据传,御史郑一初久卧病榻,一连几位名医都对他的病束手无策,正在病榻上等死的郑一初,无意之中接触到了阳明之学,大为振奋的他,垂死病中惊坐起,连药都不吃,起身就赶往大兴隆寺,如痴如醉地站在一旁听王阳明讲学。

弟子多了,传奇的事件便也多了。王阳明的弟子之一方献夫,年仅20岁就高中进士,在翰林院为官,官位比王阳明还要高。虽说是王阳明的上司,可在学堂之上,每次见到王阳明,方献夫都要作揖尊称老师。

不同的人心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道理,王阳明的两个学生——王舆庵和徐成之就因为观念不同,吵了起来。王舆庵尊崇陆九渊,而徐成之则相信朱熹,二人时常争论不休,却又争不出结果。

朱熹和陆九渊同是生活在南宋年代的大师,但两人所学却背道而驰。两位大师虽有分歧,但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南宋淳熙二年,为了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吕祖谦曾经邀请二人来到信州的鹅湖寺,让两个人在一处辩论一下各自的观点,这便是著名的“鹅湖之会”,讨论的议题是“教人之法”。

朱熹向来主张“格物致知”,格物,便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便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他主张要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以往的经验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而陆九渊恰恰相反,他认为每个人的道德良心与生俱来,圣贤之人自古以来便倡导本心。将大好年华与宝贵精力浪费在引经据典上,只会让人更加迷茫。

三天的“鹅湖之会”,最终却也只是不欢而散。同样,王舆庵和徐成之之间的争论,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占到上风,最终还要王阳明来裁决。王阳明说道:“以朱学为是,陆学为非,是天下由来已久的定论,即使徐成之不去辩解,王舆庵也无法改变。”一时间众人哗然,人人皆知王阳明崇尚陆学,也正是如此,大家才跟随王阳明学习,可如今王阳明却说朱熹是对的,这让人难以接受。

但王阳明只是再一次将兵法用在了做学问上,他用一句话试探出了众心所向,原来陆九渊的学说已经深得民心。于是,王阳明再一次开口:“朱熹和陆九渊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二人的学说相互渗透,不必打倒任何一方。朱学早已风行天下,已无讨论必要,陆学四百年来蒙受不白之冤,是到了讨回说法的时候了。”众人再一次哗然,虽说看似不偏不倚,但仔细琢磨不难发现,王阳明还是倾向于陆九渊的。

一时间,深信朱子学说的人纷纷声讨王阳明,攻击他的文章频频出现,汪抑之、崔子钟、储瓘这三位王阳明的昔日好友,也因为一直以来深信程朱理论,从此与王阳明成为路人。

树大招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眼见王阳明的学生越来越多,礼部和内阁收到投诉王阳明的文书也越来越多。

一句话的风波远不仅于此,朝中一些握有实权之人将湛若水和黄绾视作王阳明的核心同谋,开始拆散他们。很快,借着越南国王去世,需要大明册封心王的由头,湛若水被派遣出使越南,而黄绾则因为遭到弹劾,告病还乡。在送别湛若水时,王阳明意味深长地说:“迟回歧路侧,孰知我心忧。”

生活的味道,在周而复始中品味,有时难免会觉得乏味。而人生,恰恰似枝上初生的蓓蕾,直到落英缤纷飘零,过程酿造甜与苦涩,最终只是一个人一条短暂的路程。

送走了湛若水和黄绾,接下来便轮到王阳明接受“处置”。正德七年十二月,王阳明再一次“升职”,职务是南京太仆寺少卿。一个管马的四品副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权。王阳明的志向是入阁拜相,而这次升官,却有着“发配边疆”的意味。虽然职务是南京官员,但此去就任的滁州,距离南京还有几十里的路程。

在徐爱的陪伴下,王阳明前往南京赴任。徐爱曾经做过直隶祁州府的知州,如今身为南京工部员外郎。此时再见到徐爱,王阳明的不禁百感交集。他是自己的妹夫,也是自己的学生。当初王阳明被刘瑾追杀时,徐爱义无反顾地拜他为师,可王阳明却并没有为徐爱做过什么。为了弥补徐爱,他决定将自己多年的心得传予徐爱,便问徐爱道:“一别五年,不知你学业可否有长进,不如考一考你,将《大学》背诵一遍。”虽说《大学》是明朝学子的启蒙读物,可见王阳明说得如此认真,徐爱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背诵,刚背了两句,便被王阳明打断,称徐爱背错了。可是错不在你,在程颐和朱熹。他们曲解了曾子的意思,一字之差将后人引入歧途。徐爱起初还和老师辩论,可在王阳明一番耐心解释之后,徐爱终于信服。可是一直对程朱理学深信不疑的徐爱,内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朱熹认为《大学》的宗旨是领悟正大光明的德行,方法是弃旧图新;而王阳明则认为《大学》的宗旨是领悟正大光明的德行,在于亲近百姓,造福百姓。朱熹将《大学》归纳为修己而后安百姓;而王阳明则将《大学》归纳为修己和安民并行不悖。他认为,执政者只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得到拥戴。

一路上,王阳明时不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引导徐爱,以致徐爱发出感慨:要是这条船永远开不到南京该有多好。徐爱将这一路的所得,悉数记录在了《传习录》的序言中,从此以后,王阳明的学说,没人比徐爱更能阐释得清楚。

正德八年二月,王阳明和徐爱在赶往南京的途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余姚。王阳明再一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父亲王华已年近七旬,对儿子的一举一动却处处担心。他了解儿子的聪明,也知道儿子在京城的作为,他批评儿子不应该随意批判朱子,导致如今的境地。王阳明也不争辩,在家中休养数月,才重新踏上赶往滁州的行程。

岁月清浅,人生无恙。坐拥一季烟尘,时光煮雨,沏一壶茶,品一抹香,悠然于岁月。山清水秀的滁州,不仅让欧阳修写出了一部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也是明朝自古以来的马场。虽说调任王阳明到滁州,是对他的一种身体放逐,可每日有学生相伴,在美景中畅游,却让王阳明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一天晚上,徐爱来找王阳明,说道:“弟子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前来讨教。先生讲只求之于本心便可达到至善境界,恐怕,还是不能穷尽天下之理。”王阳明告诉他:“心即是理,天下哪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徐爱再问:“对长辈孝顺,对朋友讲信义,对百姓仁慈,不都是心外之理吗?”王阳明继续教导:“这些都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用在老人身上便是孝,用在朋友和百姓身上便是仁。”

豁然开朗的徐爱决定继续提问,师徒二人接着朦胧的烛火和皎洁的月光,相对而坐,纵情畅谈,不知不觉天色渐亮,两个人的话题已经转移到了死亡。徐爱告诉王阳明自己做过一个梦,梦中的和尚告诉自己活不长,这一次王阳明无语了,他看着徐爱瘦弱的身躯,感到一些心疼。

王阳明的拥趸者们听说他来到南京,便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众多形形色色的人投入王阳明的门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王阳明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指引。一位叫王纯甫的南京学子,苦于不会与人相处,前来求教,王阳明只说了一句话:“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另一位叫梁仲用的官员,觉得自己一向急躁,请教王阳明如何做到沉默。王阳明笑道:“你向一个天下最多言之人问沉默之道,真是笑话,殊不知沉默中也包含着三种危险。一种是疑而不问,蔽而不辨,这是最愚蠢的沉默;第二种是用不说话讨好别人,这是狡猾的沉默;第三种是怕被人看清底细,故作高深,掩盖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这是自欺欺人的沉默。”正如王阳明所说,遵循自己的内心,便是最好的状态。

还有一位叫周莹的浙江人,不远千里来向王阳明求教。称自己的老师只教自己学什么,而不教怎么学,所以他始终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王阳明说:“你已经知道学习的方法,别再来问我。”周莹不甘心,继续求教,王阳明便问,这次来滁州是否路途很长,是否一路辛苦。周莹承认辛苦,连仆人都累病了,自己还借了盘缠,才来到此地。王阳明告诉他:“你舟马劳顿,不辞辛苦,终于实现了愿望。这是谁教你的方法?不都是你自己的主意吗?既如此,你立志于圣贤之学,自然也会用这种方法去追求。现在还需要我教你方法吗?”

周莹听过之后恍然大悟:凡事听从内心的辨别,每一条路也要自己亲自去走,如此,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行此事,莫问前程

寂寞是无人相伴的旅程,是没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心外无物”的王阳明,便正是如此耐得住寂寞之人。他深知,若要改变世界,必先改变自己;若要改变自己,必要磨炼内心。命运不会让王阳明的一腔抱负与一身才华空空消耗在马场之中。做了一段南京太仆寺少卿之后,朝廷再一次向王阳明抛出了橄榄枝。他被提升为南京鸿胪寺卿,虽然依然并无实权,但总算离开了马场,回到了权力的核心地带。

王阳明喜欢南京,那里灵秀的山川、宏伟的气象,以及昌盛的文学,都让他魂牵梦萦。他坚信,在那里教学,一定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南京鸿胪寺卿的职务,同样非常悠闲。白天,王阳明潜心公务;晚上,他则和好友们聚在一起,讲学论道。他讲学的声音,仿佛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美妙歌声,缓缓穿过亭台楼阁,穿过宽街窄巷,在日月交辉之中,缓缓飘入人们的心灵。

学生徐爱,成了王阳明在南京办学的得力助手,虽然不到二十多岁的年纪便做到了五品官,但他协助起老师办学,却依然尽心尽力。王阳明只顾讲课,管理学生的事情一概交给了徐爱。当初从各地追往滁州的学生,又随着王阳明来到了南京,加之南京当地的学生也为数众多,不得已之下,徐爱只得让学生们睡在鸿胪寺的库房里。学生们都没有怨言,似乎与听到王阳明讲学相比,一切的艰苦看起来都是甜蜜。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王阳明的学说,但大部分的人,只是将他的学说当作一定要追随的新鲜事物,很少有人能真的读懂学说中的精髓。朝廷没有想到,无论将王阳明放在多么偏远的地方,他的学说依然有无数人热衷,好在,朝廷也并没有强行打压,毕竟那只是一种属于个人的学说观点,也无法对朝廷造成什么威胁。

王阳明任由自己的学说和精神,在南京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尽情流淌。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德十年,按照明朝的制度,官员都要定期进行考察,四品以上的官员以自我陈述的方式,对自己的功过进行评定。朝廷自然也不会允许官员们自吹自擂,隐瞒过错,夸大功绩。凡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必定要将一份自我评定的内容交送都察院和吏部,两个部门按照评定的内容进行审核,一旦有隐瞒不报的过错被查出来,则按欺君之罪处理,从此,官便没得做了。

所有受查的官员,官阶都比都察院和六科高上许多,平日里难免遭到羡慕和嫉恨,每到京察,都察院和六科都会格外的认真,稍有纰漏便会一查到底,生生地将有问题的官员拉下马来,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嫉妒,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

王阳明清楚,自己倡导的陆子学说,已经让朝中许多人都以自己为敌,这次京察,想必有许多官员等着看自己被查而出洋相。于是,兵法再一次被他派上了用场,一招“以退为进”,被王阳明应用得恰到好处。在自察之中,他先是蜻蜓点水般将自己所做的功绩表扬一番,接着又将对自我的批评轻轻一笔带过,最着重强调的,反而是自己被刘瑾陷害,贬官荒蛮的龙场,途中又遭到追杀,险些丧失性命,加上往来的路程,前后一共受了五年的苦。

王阳明的计策再一次收到了效果。他的遭遇是朝中官员有目共睹的,他说的一切也都属实,面对有着如此遭遇的人,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不忍心硬要从王阳明的身上挖掘出一些过错来。于是,王阳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京察。

大凡耐得住寂寞的人,多半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浮躁、功名、奢华、喧嚣面前,毅然保持着清醒和理智,平和与淡然的心态,潜心做事,便会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一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正德皇帝,似乎并不甘心于寂寞,他突然决定大力推广佛教,派遣太监刘允前往乌斯藏赉送贡幡,奉迎佛徒。内阁的大臣们强烈反对,王阳明也站在反对的队伍之中,他用一封两千多字的《谏迎佛疏》,表达了自己反对的想法,认为不能因为迎佛而增加百姓的负担。可让人难以捉摸的朱厚照,在王阳明还没有呈上这封奏疏的时候,就放弃了迎佛的想法。

同类推荐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本书是自传小说《我的奋斗》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主角卡尔·奥韦在已然失落的童年生活中所经历的恐惧、挫败、喜悦和成长。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相对复杂的结构,在回溯童年时,作者选择遵循时间的脉络,尽可能忠实地重现了记忆中的那个“极其敏锐的耳朵”所听到的一切。“我”生活在被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完完全全地隔离开来的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父亲总是强迫“我”屈服于他的意志,对他的恐惧和仇恨使死亡成为了一种甜蜜的存在;而在另一个世界,“我”被排除在群体之外,被称为“费米”,被嘲讽、耻笑,然而,妈妈的陪伴、大量的阅读、音乐和足球拯救了“我”,“我”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苏醒,原本互斥的两个世界似乎有了连结,而童年似乎也离“我”远去了。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本书由德约科维奇(昵称小德)亲笔撰写而成。书中描述了他是如何在塞尔维亚的战火纷飞中走上网球之路的,此外,还包括小德回顾历届大赛中的精彩瞬间和夺冠时的心路历程,并提供了可供读者实际操作的身心调节方法以及健身、减重、饮食秘诀。
  •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热门推荐
  • 痴花奋斗史

    痴花奋斗史

    天下花坞的一缕下等瞎魂,修道练武两手抓,十年追夫心泪涸。废灵逆天改宿命,商海战场素手覆。匍匐残灵长成倾君妖娆的奋斗路上,谁人老去了千年蓝颜,陪她数尽这满目的错乱芳华。
  • 独宠上瘾:偏执总裁太难缠

    独宠上瘾:偏执总裁太难缠

    季晚枝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遇上厉冷玦,爱的人是他,恨的人还是他。当她决心和厉冷玦一刀两断的时候,男人坚实清冷的怀抱却让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心防顿时分崩离析。“阿晚,你永远也别想离开我。”男人逆着光,拥着她。季晚枝想,她大概是栽在了这个男人手上。
  • 只一凡人

    只一凡人

    我只是个例外,还是世界本就如此。人之一生,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
  • 穿越之君小姐的逆袭之路

    穿越之君小姐的逆袭之路

    女主君子倾穿越到了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体内,刚醒来就被退婚,家族从以前的强盛慢慢走向了下坡路,看二十三世纪的顶级杀手老大如何逆转当前的局势吧!
  • 妖界盛宠:邪王,你走开

    妖界盛宠:邪王,你走开

    野象山顶,微风轻拂。一朵散发着七彩光芒,宛如金子雕制而成的花儿暴露在空气之中,魅人的花……
  • 重生之娇妻多福

    重生之娇妻多福

    新书《快穿:本宫又活了》已经开始连载了,求支持哦!颜颂颂重生到86年,才知道原来曾经的一切都可以改写。渣男可以踢掉,人人都想抢的少将,却成了自己的未婚夫。拍剧演技不佳,系统说咱可以帮忙。让我破案捉鬼?系统这不是我强项。某人笑道:没事,老婆,让我来!于是颜颂颂在赚钱和调教老公的路上越走越远。
  • 杀神成神

    杀神成神

    方亦回答道,有些好奇的盯着关少心,看着他把花瓶换了新水,小心的把花插进瓶里,看来寝室里天天摆着的鲜花都是这小子的手笔,只是为什么这小子开始关心起自己来了,方亦不理解
  • 带宝穿越:我的时尚异能妃

    带宝穿越:我的时尚异能妃

    她带宝穿越,苦练修为成霸业;他,白日是个只要漂亮姐姐的萌王,夜晚却是腹黑极致的邪王。她不断探索九宫之秘,引无数公子竞折腰。她女扮男装经营着化妆和服装店只为建立情报网,一场宫宴时装秀使其名声大噪!最终方知晓,心,有停歇之处则安好......她说(在现代女孩都是三十几岁才成亲的),他说(你要本王再禁欲十几年,可能吗!)
  • 逆世炎凰

    逆世炎凰

    21世纪未婚女特工叶锦衣遭上司陷害,因一块炎凰血玉穿越到了异世大陆,附身在身怀六甲的康王弃妃姜氏身上!当叶锦衣以姜氏的身体重生的那一刻起,等待着这个妖孽横生的异世大陆将会是一场怎样的天翻地覆……当意海中炎凰凤血唤醒炎帝血脉,她便发誓!这一世,她要快意恩仇!
  • 紫焰狂魔

    紫焰狂魔

    我是初次写作品。希望大家看了如果好。就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