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99600000016

第16章

【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围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说:“我虽然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但你们不要因此而感到拘束。你们平时总说,‘不了解我啊!’现在,假如有人了解并想重用你们,你们想要做什么呢?”子路草率地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常常受到别国的军队来侵犯,加上国内又发生了灾荒。这时让我去治理,只需要三年的时间,便可以使老百姓人人英勇善战,而且明辨是非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说:“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回答说:“一个国土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让我去治理,三年之中,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我愿意在这方面加强学习。举行祭祀活动,或者同各国诸侯会盟,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皙,你有什么打算呢?”这时曾皙正在弹瑟,瑟声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他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并不妨碍什么啊,都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换上了轻盈舒适的春衣,我邀上五六位朋友,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的想法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走出去了,曾皙留在最后。他问孔子说:“夫子对他们三人的话如何评价呢?”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那么,夫子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推崇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冉求讲的并非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哪里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够不上一个国家呢?”曾皙又问:“那公西赤所讲的并非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为了国家又是什么?如果像公西赤这样的人只能做司仪之小事,那谁又能做治国之大事呢?”

【解】

孔子在闲暇之际与子路、冉求、公西华、曾皙亲切交谈,倾吐各自的志向。从他们发言的内容来看,各有特色,也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性格。但不论是子路的豪侠、冉有的谦逊,还是公西华的委婉,他们谈的都是治理国家的问题,而在孔子看来,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称不上完美。虽然曾皙从始至终也没有谈到国家大事,他只是描绘了一幅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一个优哉游哉的春游境界,但实际上他是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足以让孔子对他的观点表示赞赏。

门人故事棍棒底下出孝子

曾点是曾参的父亲,其对子女的教育堪称严苛。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棒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过去。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自己伤得不重且没有愤愤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小打就受着,大打就赶紧跑)。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罪大矣!”

颜渊第十二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⑤无怨,在家⑥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⑦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⑧。”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己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克复传颜

【注】

①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②归仁:归顺仁德。③目:具体的细节。④事:从事。⑤邦:诸侯统治的国家。⑥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⑦司马牛:姓司马,名犁,字子牛,孔子的学生。⑧讱(rèn):说话谨慎。

【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每天都能做到以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天下便尽归入我的仁心了。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细节。”孔子说:“不合于礼制的事情不要看,不合于礼的言辞不要听,不合于礼的话语不要说,不合于礼法的事情不要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是很聪明的人,也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

仲弓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孔子说:“出门办事仪容整肃就如同去接见贵宾,役使百姓就像承办重大的祭祀仪式一样慎重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国家任职的时候不做令人怨恨的事情,闲居在家也没有让乡邻厌恶的行为。”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是聪敏的人,也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说话是慎重温婉的。”司马牛说:“只要说话慎重,就可以认为是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解】

根据弟子各自的性格特点,孔子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关于“仁”的具体修养方法。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是为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成为有德之士共同遵奉的信条。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己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既不忧愁也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也不恐惧,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呢?”

司马牛忧心忡忡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人的死生是命中注定的,人的富贵决定于上天。君子遵礼恭敬又没有失误,与人交往恭敬而合乎于礼规,那么,四海之内就都是兄弟了。君子的德行高尚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解】

大概司马牛神情多忧,所以当他向孔子问及“君子”时,孔子回答“不忧不惧”。孔子的话,言简意赅,但司马牛似乎没充分理解。而当司马牛向同学子夏倾诉时,子夏的回答更文学化和具体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深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②,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③也已矣。”

【注】

①谮(zèn):谗言。②愬(sù):诬告、诽谤。③远:远见卓识。

【译】

子张问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是明智。孔子说:“对于那种像水一般暗中润物的诋毁他人的谗言,切身感受到的伤害和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对于那种如水一般暗中润物的诋毁他人的谗言,切身感受到的伤害和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就可以说是有远见卓识的了。”

【解】

孔子言下之意,知人者明也。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

①兵:兵器。

【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完善,老百姓信任统治者而上下同心。”子贡说:“如果发生了不得已的情况,需要作出取舍,应当先舍去哪一种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应当再舍去哪一种呢?”孔子说:“减少粮食储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是,如果失去了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那么,国家也就无法存在了。”

【解】

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但孔子认为,这三者当中,信义是最为重要的,这也体现了儒家的人学思想。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失去了信任和信心,那么这样的国家也就名存实亡了。所以说,“取信于民”乃是从政之基,立国之本。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②。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③犹犬羊之鞟。”

【注】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③鞟(kuò):去掉毛的皮。

【译】

棘子成说:“君子有笃厚的品质就行了,文采有什么用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品质,品质如同文采,二者同等重要。就像虎豹的皮去掉了毛的文饰后与狗羊的皮去掉毛以后没有分别一样啊。”

【解】

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质”就可以了,没必要有“文”。子贡则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并用毛比喻文,用皮比喻质,认为有质才有文,有文才有质,文与质相互统一,缺一不可。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

①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十分取一。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

鲁哀公问有若说:“收成不好,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的田税,我尚且感到不能保证足够,如果像你说的,又怎么能保证用度呢?”有若回答说:“如果老百姓富足了,您又怎么会用度不够呢?老百姓贫穷了,您又怎么能够丰足呢?”

【解】

这一章有若指出富国的唯一途径则是富民,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国君才会丰足,国家才会昌盛,这一观点也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而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思想在今日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子张问崇德①、辨惑②。子曰:“主忠信,徙义③,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

①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②惑:迷惑,不分是非。③徙义:向义靠拢。

【译】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辨别疑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啊。喜爱的人就希望他长寿,厌恶的时候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一会儿要他活,一会儿又恨不得让他立刻死掉,这就是惶惑啊。正如《诗经》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那样势力,但也是如同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一样的可笑啊。’”

【解】

这一章孔子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有修养的人能做到理性地一视同仁,认识到每个人的缺点优点,不会感性地过分喜爱一个人或过分讨厌一个人。

【原文】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

①齐景公:姓吕,名杵(chǔ)臼(jiù),春秋时齐国君主,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各行其道。”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君主不像个做君主的,臣子不像做臣子的,父亲不像做父亲,儿子不像做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晏婴沮封

【解】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导致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杀父等不义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管理国家和稳定社会的关键在于整顿社会秩序,因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于是,孔子告诉齐景公说,只有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等级秩序,人人安分守己,各尽其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才能使社会正常发展,使国家得到治理。

【原文】

子曰:“片言①可以折狱②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③。

【注】

①片言:打官司时原告与被告两方的一面之词。②狱:案件。③宿诺:久未兑现的诺言。宿,久。

【译】

孔子说:“能够依据诉讼者单方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履行自己的诺言从不拖延一天。

【解】

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的特点是忠信、耿直、果断、明决,但同时也急躁和轻率。在这里,孔子说子路能够依据诉讼者单方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对此,孔子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孔子对子路“无宿诺”的方面是给予肯定和赞扬的。

【原文】

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②乎!”

化行中都

【注】

①听讼:听诉讼审理案件。②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之事。

【译】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一定要让人们没有诉讼的案件发生才好!”

同类推荐
  •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乃为“20世纪重大问题”之样板;立足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自编政论集,为现代性问题展开思想斗争。《论断与概念》是施米特生前自编过的两部政论集之一,包含讲演、书评、法庭陈词等,涉及范围广泛,如公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施米特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为“20世纪重大问题”的样板,此书对于中国学人思考“中国问题”应有诸多启发。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热门推荐
  • 浪子苏

    浪子苏

    重生回到过去,一切恍如梦境,平淡的生活,只求可以追梦。云哥儿在一场意外的采访中遇到了此生在无法放弃的人。她是一名记者,他是一名军人,不能朝夕相处,却舍不掉牵挂。
  • 似水流年花开半夏

    似水流年花开半夏

    她,踏风归来,遗失十年,只为亲手了解他的一生,那个毁了她家庭的男人,永生难忘,母亲闭眸前的嘱咐,和当时他的淡然依旧。再次回归,面临的又会是什么?一生真爱,亦是成功复仇。当她霸气归来时,便是一片混沌间。他不会在别人面前放下他的冰冷面具。他不会温柔待人。他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但在她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她,只为博她一笑。。女扮男装,霸气回归。。(小小作者的处女作,不喜勿喷,鞠躬)。
  • 这年小城那群少年

    这年小城那群少年

    年少的青春在最美好的三月在那个最熟悉的小城里有这一群心含悸动的少年少女他们将带着年少的美好和泪水奔去属于他们的未来收获年少时的向往……
  • 易先生的纸鹤

    易先生的纸鹤

    十几岁的爱情虽然热烈,但却也是最伤人的满天星的花语,爱而不得。“我们分手吧。”女孩拿着满天星的手愣了一下“好,如你所愿。”把满天星扔到地上,看了男孩一眼,走了。男孩看着女孩的背影,弯下腰捡起花掸了掸灰尘。对着花说了句“对不起,”女孩回了家,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多年以后的在遇见。两个人无比的陌生,可是当年的那个男孩已经不在了,当年的女孩也已经淡忘了当年的男孩了。“你好,林皓轩,”“你好,江依诺。”最后林皓轩还是没有相信那个女孩江依诺把协议书放到旁边,“离婚吧,”林皓轩想拉着江依诺的手,却被躲开。林皓轩站在窗前看着江依诺的背影,摸着手里那张照片,我们还是错过了
  • 星戒之古峰

    星戒之古峰

    战农、战者、战士、战将、战帅、战王、战尊、战神、战皇……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战技、功法?我有最好的。装备?有谁可以比我炼制的更好吗?丹药?什么丹药能比我的神液效果更好呢?
  • tfboys憧憬未来

    tfboys憧憬未来

    一个出自府邸深的家族,自然对什么也不会,直到她们碰到她们心中最后一道防线时,便崩塌了......
  • 名草有主:男神,拒勾搭

    名草有主:男神,拒勾搭

    谁说女追男隔层纱的!分明是隔半个地球好不好!宁萌追了宁瑾十多年,还是没追到手!宁萌怒!本小姐也是有脾气的,本小姐不追了!就在宁萌放弃的时候,宁瑾给她的心来了致命一击……宁萌哭着大声质问道:“宁瑾,这么多年,你爱过我没?”“……”回答她的是沉默。“宁瑾,你真狠。”宁萌带着受伤的心远走他乡。没想到再遇宁瑾是在她婚礼上……
  • 一面之间

    一面之间

    一张面孔两个身份,一段阴谋几段情深。萧倚歌再次醒来,成了梦寐以求仙修,多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却不知二十四年前的因果由此满了一个轮回……
  • 不曾挥霍的爱

    不曾挥霍的爱

    青梅竹马的恋情,是是非非曲曲折折,经历那么多,我感叹的是从不曾挥霍过你给的爱,我悲哀的是我们相隔那么远。青梅与竹马,是否终成眷属。
  • 凤倾天下王妃太腹黑

    凤倾天下王妃太腹黑

    毒医天才,堂堂世家之主,竟然重生成了不能修炼的废柴。再苏醒,她浴火重生,是号称“医毒双绝”的毒蛊医仙!一根银针,生死人,肉白骨,阎王让人三更死,她能让人五更活!不能修炼的废柴?笑话!她可是上天的宠儿,天赋异禀,惊才潋艳!天下第一杀手,她调教出来的!万兽朝拜之王,是她的坐骑!神器?丹药?她通通不放在眼里,信手拈来!只是,谁来告诉她,她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个妖孽的男人?他霸道的向全天下的人宣布,她是他的女人。她:“我和你不熟!”他邪魅一笑:“不熟?小月儿,你已经被我亲过……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