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99600000021

第21章

【译】

子路问怎样做才合乎君子的标准。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对人严肃恭敬。”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安抚别人。”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安定百姓。提高自己的修养,安定百姓,恐怕尧、舜都难以做到啊!”

【解】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由修身做起。

门人故事仲由拒盟

小邾国一名叫射的人,带领句绎的人来投奔鲁国,专门指名叫仲由代表鲁国出来定盟约,而其他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话说就是,“千乘之国不相信盟誓,而相信你说的话”。但仲由坚辞不干,原因是不能鼓励小邾射干背叛国家的不义之事。

【原文】

原壤①夷俟②。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

①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礼记·檀弓》曾记载了他的故事,说他母亲死了,孔子去帮助他治丧,他却站在棺材上唱起歌来了,孔子也只好装作没听见。②夷俟:夷,一种不礼貌的坐姿,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

【译】

原壤很随意地蹲踞着接待孔子。孔子说:“年幼的时候不友爱兄弟姐妹,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称赞的业绩,现在老来而不得其终,真是一个害人贼啊。”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解】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看来是一个狂人,对孔子不很礼貌,孔子对他也不客气,老朋友打骂玩笑,音容笑貌如在昨夕。

【原文】

阙党①童子将②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③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

①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②将:传达。③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

孔子的住地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说:“这是个求学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解】

年轻人的常见病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中国传统历来重视长幼有序,“天地君亲师”,天、地、国君、父母、老师都是自己的崇拜对象,岂能不敬?现今只要将“君”换成“国”,这一观点也还具有积极意义。

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

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②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俎豆礼容

【注】

①陈:通“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②俎(zǔ)豆:古代用作祭祀时的礼器,这里用以代表礼仪。

【译】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有关作战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知道一些;军旅战阵的事,我从来没有学过啊。”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解】

孔子去到卫国是为了施行文教,但卫灵公不慕胜业,只知道向孔子询问军队战阵之事,可谓舍本而逐末。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所以他对卫灵公不施仁政、不行道义表示不满。于是,第二天他便离开了卫国。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②,小人穷斯滥③矣。”

【注】

①愠(yùn):怒,怨恨。②固穷:安守穷困。③滥:胡作非为。

【译】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卧床不起。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不得志而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即使穷途末路,但仍然坚持着道德原则;小人在穷困潦倒时,就无所不为了。”

在陈绝粮

【解】

反映了孔子对待穷困时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态度,同时也指明了君子与小人处于窘境时的不同态度。君子即使穷途末路,但仍然坚持着道德原则,依然保持着平和淡定的心态;相反,小人在穷困潦倒时,就无所不为了。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博学多才而又能记得住的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中心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解】

曾子曾对孔子的“一以贯之”解释为“忠恕”,宋代学者多持这种看法。但在汉代,人们多认为孔子的“一”指的是“实践”,即实行合一。“学问之妙,存乎一心”,孔子指出这样一种学习方法,但具体所指不同人总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

【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

孔子说:“仲由啊!能够理解仁德的人太少了。”

【解】

孔子认为,能够真正懂得道德的人太少,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更少。世易时移,道德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但无疑也会有永恒不变的部分,如何坚守与取舍,是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的问题。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①者,其舜也与?夫②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

①无为而治:君主不必事必躬亲就可以治理天下了。②夫:代词,他。

【译】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就可以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自己的王位上罢了。”

【解】

“无为而治”,本见于道家,后各学派都借而用之。儒家以德释无为,提倡德治;法家以法释无为,提倡法治;总之都强调君主采取一定方法,最终实现“南面而治”的局面。最终,儒法互用,现在延续的依旧是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手段。

【原文】

子张问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⑥。

【注】

①行:通达,行得通。②蛮貊(mò):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在北。③州里:指近处。④参:并列。⑤衡:车辕前面的横木。⑥绅:束在腰间的大带。

【译】

子张问怎样做才能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厚诚信,行事要质朴恭敬,即使处于蒙昧落后的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如果说话不忠诚老实,行事不严肃笃敬,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在车上时就好像看到‘忠信笃敬’几个字悬挂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能够做到这样,才能行得通。”子张把夫子的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解】

言忠信、行笃敬,处事根本也。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

①史鱼:名,字子鱼,卫国大夫。②矢:箭。

【译】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挺直向前;国家政治昏暗,他也像箭一样挺直向前。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任政事;国家政治昏暗时,就收起志向辞官隐退。”

【解】

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卫国的大夫,但两人的性格与做法有所不同。史鱼无论在国家有道还是国家无道时,都同样“直”,而蘧伯玉则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他只在国家有道时出任政事。所以,孔子评论史鱼“如矢”,蘧伯玉是“君子”。据《韩诗外传》卷七记载,史鱼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贤臣蘧伯玉,并多次建议卫灵公罢免奸臣弥子瑕,可惜卫灵公不用其言。史鱼在临死前,让儿子用他的尸体向卫灵公进谏,灵公这才感其忠信,曰:“寡人之过也。”于是,采纳他生前的意见,提拔重用蘧伯玉,罢免弥子瑕。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的人,却不互相交谈,这是错失了人;不可以和他谈话的人,却和他说了不该说的话,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会错失人,也不会说错话。”

【解】

孔子告诫人们,说话要看准对象,掌握时机。到了该说的时候就要说,如果可以发挥语言作用的时候不去发挥,就会失去机会,失去人。不该说的时候,就要遵守“慎言”原则,否则言多必失,就是失言。

【原文】

子曰:“志①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②仁。”

【注】

①志:志向。②成:成全。

【译】

孔子说:“有志向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损害仁义道德的,只会选择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德。”

【解】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些宁肯“杀身以成仁”的仁人志士,是真正的民族历史的脊梁,一个民族能生存下去,靠的就是这个脊梁。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若想做好他的工作,就必须先整治好他的工具。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者,与那些有仁德的人交朋友。”

【解】

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①,乘殷之辂②,服周之冕③,乐则《韶》舞④。放⑤郑声⑥,远⑦侫人。郑声淫,侫人殆⑧。”

【注】

①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也就是现在的农历。②辂(lù):天子所乘的车。③冕:礼帽。④《韶》舞:舜时的音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⑤放:排斥、抛弃。⑥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这种音乐会淫乱人心。⑦远:远离。⑧殆:危险。

【译】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代的历法,乘坐殷代的木辂车,戴周代的礼帽,欣赏舜时的《韶》乐。摒弃郑国的乐曲,疏远狡诈的小人。郑国的乐曲淫靡不正派,奸佞谄媚的小人太阴险。”

【解】

集合历代的制度优点,看似继承,实际上已是创造。在中国,一种学说、一种文化莫不是这样兼收并蓄、相互继承发展而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包容,所以才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所谓的宗教战争。而今西学东渐,新的融合发展已在酝酿,更要求我们以积极健康的面貌来迎接这一挑战。

丑次同车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解】

中国人特有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是一种理性规划人生的意识。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

孔子说:“罢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热爱仁德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啊。”

【解】

与《子罕》篇重出,只是加了“已矣乎”三个复合感叹词。孔子认为,君主对美德的追求是治理好国家的前提,普通人对美德的追求是成就辉煌人生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孔子再次感叹世人追求美德之心的不坚定,是不满更是无奈。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①者与!知柳下惠②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

①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②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曰“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

【译】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让他为国家效力。”

【解】

臧文仲在鲁做官,若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蔽贤也。不明之罪小,蔽贤之罪大。故孔子以为不仁,又以为窃位。

【原文】

子曰:“躬①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

①躬:自己。

【译】

孔子说:“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少去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解】

以仁治人,以义治我。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严格,这不仅可以避免别人怨恨,更有助于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赢得他人尊重。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②如之何也已矣。”

【注】

①如之何:怎么办。②末:没有办法。

【译】

孔子说:“遇事从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解】

遇到问题时,会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才是具有行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人;若只会一味地问父母、问领导“怎么办,怎么办”,也是不行的。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不谈正经事情,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就难办了。”

【解】

一个群体里,言语不通达大义,只爱耍小聪明,处处彰显自己,夸耀自己,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做人的根本,以礼仪通行于世间,以谦逊的语言表达己见,以忠诚的态度待人行事,这就是君子的作风了。”

【解】

当今社会公德的建设,此种君子作风的人,多多益善。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作猗兰操

【译】

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忧虑别人不理解自己。”

【解】

孔子虽然不提倡“人知己”,却鼓励“知己”,一个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是有利于自我发展的。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①而名不称焉。”

【注】

①没世:去世。

【译】

孔子说:“君子所遗憾的是死后名声还不能被人们称颂。”

【解】

君子重名不重利,洁身自好,以德传世,才是君子所看重的。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

孔子说:“君子责求于自己,小人则苛求别人。”

【解】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小人片面苛求他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都着眼于自身利益。

【原文】

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②而不党。”

【注】

①矜:庄重。②群:相处,汇集。

同类推荐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哲学家波伏娃

    哲学家波伏娃

    本书共八章,在梳理了波伏娃在萨特与梅洛-庞蒂论战中的作用之后,将她的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来界定,涉及的议题有自由和压迫的关系、自由的悖论、以萨德为例探讨性别境遇,最后汇总到《第二性》一书中,揭示了波伏娃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话语的批评。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仙的凡界生存记

    小仙的凡界生存记

    作为一个不记得前尘的小仙,她机智又勇敢,好奇又大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姬瑶,实力高深莫测,精通法术,轻易惹不得。但只有她自个儿对自己那时灵时不灵的法术是深恶痛绝!上一刻还在天上飞的飘飘欲仙,下一瞬就也许就会被摔得四脚朝天!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开局一把M24

    开局一把M24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这句话在叶梦寒这里完全失效,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废材,可意外之中他被神奇的系统强行绑定,从此,走上了王者之路。。。。
  • 铠魂纪元

    铠魂纪元

    一花一叶一菩提一生一世一世纪。。。。二十字简介应该凑够了吧。
  • 寰宇圣域

    寰宇圣域

    古墓之中,于阴曹走一遭,身世为何,穿越却没有记忆。一个熬夜倒下的IT技术宅,却在另一个世界重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踏上寻找记忆之路
  • 重生之无尽世界

    重生之无尽世界

    茫茫宇宙,无边无垠。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前路漫漫,无穷无尽。生命不息,轮回不止。一对苦命鸳鸯,历经磨难后终于走到一起,但天不遂人愿,生生将之分离。失落之中,意外再生,他被雷击中,从楼顶掉了下去。这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吗?不,这只是刚刚开始。且看忘情神帝为求真相,踏遍无尽世界,走向主宰之路。
  •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一朝穿越,她来到这个名为大炎王朝的架空时代。家中一贫如洗,咬咬牙,她扛起了家里的责任,带着家人奔向充裕的生活。十五岁那年,她嫁人了,嫁的还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低头,看看从小因上山挖寻药材浸泡药材而变得发黄生疮、指骨大得吓人半点女儿家娇美全无的双手,她脸上带起了一抹凄凉的笑。这般粗陋的自己,他可会喜欢。
  • 快穿之你的救命恩人已上线

    快穿之你的救命恩人已上线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报,这句话在夙吟身上被贯彻到底。夙吟(微笑脸):“只要脸好看,命我保了,人我也要了。”时而大佬时而炮灰的某人:“要的就是你这句话!”【1v1】可能是甜宠文?我不管,它就是!注:简介无能,内容emmmmm……总之,请不要带脑子看文,赋雪写的时候就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