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99600000024

第24章

【原文】

公山弗扰①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②,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③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

①公山弗扰: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②末之也已:末,无。之,往。末之,无处去。已,算了。③徒:徒然,空无所据。

【译】

公山弗扰据守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到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召用我的人,岂能是平白无故地征召我?如果有人能真正地任用我,我将使周朝的礼仪道德重新复兴起来。”

【解】

公山弗扰和阳虎一样是季氏的家臣,后来一同背叛季氏。为什么孔子避阳虎而就公山弗扰,历史的具体情节已不得而知,但孔子终身为其政治理想奔波不倦却是铁铮铮的事实。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五种品德是什么。”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就能够役使别人。”

【解】

“恭、宽、信、敏、惠”,涉及个人修身、事业发展以及领导艺术,真正的圣人并不回避俗世的成就,相反,是内圣与外王的集成者。

【原文】

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②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④而不缁⑤。吾岂匏瓜⑥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

①佛(bì)肸(xī):晋国大夫范氏的家臣,中牟城地方官。②中牟:晋国的地名,位于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③磷:损伤。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⑤缁:黑色。⑥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译】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赴召。子路说:“从前我曾听先生说过,‘亲身做坏事的人,君子是不到他身边去的。’现在佛肸以中牟为据点反叛,夫子却要前往那里,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的,我是讲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怎么能像个苦味的葫芦一样,只是悬挂在那里而不被人摘取呢?”

【解】

这章记载的和孔子欲到公山弗扰处而子路疑惑的事件类似。反映的都是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以及其孜孜不倦的奔波情景。大概对孔子的这种行为,当时弟子多有不解,但两次都由子路提出,这亦是子路好学和直、勇的表现。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①!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②;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③;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④;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⑤;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读易有感

【注】

①居:坐。因子路站起身来回答问题,所以孔子叫子路坐下听他讲。②愚:受人愚弄。③荡:放荡。④贼:害。⑤绞:说话尖刻。

【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端的说法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愚昧;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害人害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导致动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端是狂妄自大。”

【解】

不坚持学习,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任何美好的品德也会留有弊端。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⑤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⑥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⑦也与!”

【注】

①兴:是《诗经》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之一。②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③群:交往。④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⑤迩(ěr):近。⑥《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篇名,即周南和召南两地的民歌。⑦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这里用来说明没有知识就没有前途的道理。

【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激发志气,可以用来观察风俗民情政理的盛衰与得失,可以用来交往朋友,可以用来讥讽评论政事。近可以用来孝敬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而且还可以通过学习它认识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无法前进了!”

【解】

在孔子的时代,《诗经》就是一部实用的百科全书。孔子在这里对《诗经》的社会作用加以高度赞颂,号召自己的学生们仔细研习《诗经》,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

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物品吗?音乐呀音乐呀,难道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解】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说的是送礼不在于贵,而在于真情实意。这里所谓“礼”,也并不仅仅指赠送那些如同玉帛之类的贵重物品,而是指礼中所蕴含着的文化精神和道德意蕴。同样,所谓“乐”,也不单单指钟鼓之器发出的悦耳之声,也指这些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的升华。

【原文】

子曰:“色厉①而内荏②,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③之盗也与?”

【注】

①厉:威严。②荏:怯懦。③窬(yú):越过。

【译】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如果以小人的行为作比喻,那就像是挖洞穿墙的小偷吧?”

【解】

“穿窬之盗”行窃时,表面上要进屋取物,但其实内心恐惧,是行进身退。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刚好形象地代表了色厉内荏这一类人,表面严肃认真,内心实则懦弱摇摆,表里不一,煞有介事。

【原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道德的偷取者。”

【解】

好好先生含含糊糊,谁也不得罪,能左右逢源,能婀娜摇摆而不倒。这样的人,人缘好,名誉好,大家都喜欢,甚至就连自己也觉得“完满”,但所有一切不过是欺世盗名罢了,所以孔子称其为“德之贼也”。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

孔子说:“听信过路人的传言到处渲染传播,是丢弃道德。”

【解】

道听途说,丢弃道德,也就是没有责任感。今日对新科技、新闻、消息、微博、微信的无求证传播正是如此。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

孔子说:“粗鄙的人能够与之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担心得不到。当他已经得到了,又唯恐失去它。如果担心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不敢做了。”

【解】

患得患失,内心无“安”,所以能够不择手段。君子内心安定,不忧不惧,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所以能处富贵亦能处贫贱,无往而不适。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①也肆②,今之狂也荡③;古之矜也廉④,今之矜也忿戾⑤;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忠信济水

【注】

①狂:狂妄自大。②肆:不顾忌,不拘礼节。③荡:放荡。④廉:屋子的边,有棱角。⑤戾:暴戾。

【译】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没有了。古代的狂人不拘小节,现在的狂人放荡妄为;古代矜持的人棱角峭立,现在矜持的人骄横凌人;古代愚笨的人直心眼儿不会说谎,现在愚笨的人也狡诈会骗人了!”

【解】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孔子在这一章将他所处时代的人与上古时代的人进行比较。他承认“狂”“矜”“愚”是从古至今人之通病。但是,上古时期人们的这三种毛病并非完全不能让人接受,而今人的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变本加厉,让人无法接受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①色,鲜②矣仁。”

【注】

①令:美好。②鲜:少的意思。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解】

朱熹曰:“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在《公冶长》中,孔子同样对“巧言令色”的人给予了斥责,“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儒家崇尚质朴,主张为人要以诚为本,言辞要谨慎小心;反对巧言讨好,言而无信。

【原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音乐扰乱典雅的音乐,憎恶那些巧言善变而导致国家倾覆的人。”

【解】

红色是正色,紫色是间色,当时的国君却喜欢紫色;雅乐为正音,郑乐是淫声,当时的人却喜欢郑声。这些在孔子看来不是时尚流行的改变,而是礼之不复,标志着礼的丧失,所以十分不满。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

孔子说:“我觉得没有可以说的了。”子贡说:“夫子如果不表述,那让我们记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吗?”

【解】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言语木讷,行动敏捷。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瑟儆孺悲

【注】

①孺悲:鲁国人,曾向孔子学礼。

【译】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等传话的人刚走到门外,孔子便取出瑟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解】

据《札记,杂记》记载,鲁哀公曾派孺悲向孔子求教礼学。这一章所记述的大概是孺悲初次去拜见孔子时的情景。至于孔子为何不愿见孺悲,一面称生了病,一面却取瑟而歌,其中缘由我们无法得知。程颐认为孔子的做法正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说:教育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屑于教诲本身就是一种教诲。这种理解倒是比较符合孔子的教风。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②可已矣。”子曰:“食夫稻③,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④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

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因时节不同而用五种不同的木头,每年轮一遍,叫改火。②期:一年。③食夫稻:吃白米饭。④旨:甜美,指美味的食物。

【译】

宰我问:“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整治礼仪,礼仪必定面临被破坏;三年不整顿音乐,音乐必定日趋荒废。旧谷才刚吃完,新谷就已经上场了,钻燧取火的木头又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吃着白米饭,穿着锦缎衣,你能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如果你觉得安然就这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如果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子女出生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啊。难道宰予就没有受到父母三年的眷爱吗?”

【解】

宰我是言语科的高材生,孔子对其的排名在子贡之上,经常向孔子提出各种“刁难”的问题。孔子认为,在“礼”和“乐”的外在形式下,内在包含的是心理感情,“礼”和“乐”都能够对心理情感起到塑造作用,所以孔子特别强调“礼乐”教化。也正因为“礼”归根结底是内心情感,所以孔子才问宰我心安与否。宰我回答心安,孔子无话可说,表面上同意宰我守一年丧的做法,但宰我出去后孔子的言语表明他对宰我的这种做法还是不满的。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一点也不用心思考,这就难办了!下棋不是一种有益的游戏吗?干干这些,也比闲着好啊。”

【解】

人活着总得做点事、动动脑,与其好吃懒做,无聊地虚度年华,踢踢球、下下棋,培养一点兴趣爱好也是好的啊。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同类推荐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无疑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启明星,以博大精深的哲思照亮了世界。他曾经讲经的楼观仙地,吸引着无数后人朝奉膜拜,悟道养生。在经台仙地悟道数年的任法融道长,深谙道法自然之玄机,不但将道法自然蕴于书法和讲经,还撰写了《道德经释义》,传播老子思想精髓,更使说经台鸿儒盈门,访客如云。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管子的教育智慧

    管子的教育智慧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管子的教育智慧,品读古代教育智慧,镜鉴现代教育实践。管仲的治国教化理论才发挥作用,齐国的事业从此步入了快车道。
热门推荐
  • 古道问东风

    古道问东风

    面对皇位还是江湖,无从回答。很多人会选皇位,但是他又将如何去面对一切。去和心爱的女子游历山水,还是威严的做武林盟主,还是悠然的做一个天子?
  • 红尘谭仙录

    红尘谭仙录

    所好者,非名,非利,非权,非势,浮游江湖,忘情天地而已。浮生半日一壶酒,静坐闲听乱谭仙。红尘谭仙录,仙侠在人间
  • 修仙简史

    修仙简史

    是否有仙?这是天骄之辈走到修仙路尽头的疑问。八千年前,十二位大乘境,以生命为代价,推算何以成仙?八千年后,东域修真王朝大夏皇子,书写了他的修仙简史…
  • 归藏拾遗记

    归藏拾遗记

    雩,祭礼!这个名字,似乎在暗示着她自己的命运。但是,似乎没有人会甘于已知的命轮束缚?总会有那么一些人,试图掌控人生!
  • 四个室友一台戏

    四个室友一台戏

    四个性格不同的女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她们的青春在这里交织,她们的故事刚刚开始。
  • 都市极品巫男

    都市极品巫男

    一代舞王重生为弥补遗憾,重读大学,应用风水秘术做设计师,却走上了一条生死设计的爱恨情仇,跌宕起伏的路。
  • 被女友改造计划

    被女友改造计划

    有的人生来就有自信,但不小心就掉了,就很难找回来;而有的人天生缺乏自信,让一个人充满自信也很难。
  • 傲世英雄传

    傲世英雄传

    一个热血少年穿越仙侠世界,且看他怎么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情有义的男人。这里没有幼稚与狗血,只有一腔赤血沸腾的男人成长史,一个个幽默搞笑的生活实录,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一首壮怀激烈的江山争夺。任不凡随波逐流,又能为这跌宕起伏的世界产生怎样的作用呢?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时来乐转

    时来乐转

    刘乐转的青春里,宋时来曾是光;只要有光,就有光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