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8900000040

第40章 阴阳五行通经络,着手妙成春(1)

找到规律,抓住要害——针灸

针灸是中国特有、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针灸是一种“由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并且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做出诊断。按照相应的穴位,进行有效治疗,使其打通堵塞经脉,调理气血,从而使阴阳平衡,协调;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在病人身体上找到特定的穴位将针刺入,即可达到刺激神经,从而引起身体的有效反应。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证,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有副作用,受到人们的青睐。

针灸不仅治疗疾病效果显著,而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在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针灸疗法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产生。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至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来治疗疾病。

笔间波澜

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为“新四大国粹”。针灸受到如此的追捧,必然有其可取之处。针灸不需要吃药,只需找准穴位将针刺入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小小的一根针,刺入穴位,就可以使全身动起,从而达到治百病的目的。从中看出找准穴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我们做事也应该遵循抓关键、看准事情的主要方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做事要抓住要害,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窥一斑而见全豹——脉诊

脉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征象,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史记》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他就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而著名的。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指脉道。其实脉不单是血液汇聚的地方,也是气血运行的道路。

由于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历代医家对脉诊均十分重视。脉诊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来测知病的成因及病的位置,从而对症下药,根治疾病。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还可以处理百病,调理虚实。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肉骨节,使全身形成一个整体。脉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从脉象的变化可以测知病理。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外部表现是通过人体内部的变化传达出来的。

笔间波澜

与西医依靠医疗器械检查不一样,中医查找病因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望、闻、问、切,这四大“法宝”里,切脉脉诊是最精要的部分。而脉诊的精髓就在于通过对表象(心脏跳动)的感知,来推导判断身体内部是否异常。这种“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智慧,在中医里屡见不鲜。实际上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难以一下认知事物的本质,我们直接看见的那些东西都是表面现象,你怎样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游刃有余,就需要你通过对现象的观察逐渐了解到事物本质,这其实也是一个脉诊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脉,并不是心跳,而是各种不同的现象。

以食而疗,治理于根本——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食疗由来已久,在隋唐时期已经有很多关于食疗的专著了,例如,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如何健康饮食做了很多的阐述。

人们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食物的作用不只有这些,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起到营养的效果,而且还能疗疾祛病。

“药疗不如食疗”的这种观点很受人青睐,因为食疗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药物在这方面不能与之相比,长期使用药物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或者依赖性,而且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用来药疗的这些食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同时价格相对药物也很低廉,使我们在用餐中便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食疗确实对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食疗有很好的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不等于它就一定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笔间波澜

中医有一种思想叫作“上医治未病”,而食疗恰恰贯彻了这种思想,因为它讲究“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食疗,以食而疗之,这是从根本上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这种疗法可以从根源上预防疾病的产生,可谓是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来治病,是中医面对疾病的态度,实际上也是理性人面对问题的态度,当某人或某事可能或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对表象上的东西纠正和改观是应该的,但是不能仅限于此,还要认清楚问题的实质。当然如果能举一反三,意识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防患于未然,那就更高明了。实际上中医历来都致力于此。

给情绪一个疏通口——推拿

推拿是指用手直接作用在人体上,按照人体的经络、穴位进行推、拿、提、捏、揉等,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推拿又被称为“按摩”,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它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的目的。推拿,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即以人疗人的方法。它的历史由来已久,于是出现了“元老医术”这个称号。推拿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先民们在生存竞争中遇到意外损伤时,由于用手按抚体表患处而感到疼痛减轻或缓解,从而逐渐发现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推拿不仅治疗疾病疗效显著,它还具有保健功能。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是通过机械刺激,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局部组织的温度得以提高,促使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达到血液黏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因此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笔间波澜

体内的疾病可以通过推拿的方法得以改善。不仅仅身体需要推拿梳理,人在生活中的不畅快也要时常进行梳理。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是每个人的心愿,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使我们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正因为有了这些不愉快,我们才愈加感受到了快乐的异常珍贵,因此在我们感谢快乐的同时,也要感谢不愉快,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成长。不要遇到不愉快就懊恼、埋怨、谴责,这样不愉快之外又多了许多的烦恼,也就是自寻烦恼。现代人生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例如婚姻、恋爱、失业、升职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去找朋友、亲人聊天,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你会感觉轻松许多。所以有烦恼就应该发泄出来,同时要正视它,并且在内心真正接纳烦恼,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自寻烦恼,才能心态平和,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积跬步,至千里——足疗

由于人们的健康与保健意识在逐渐增强,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足疗。足疗是根据中医原理,以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并且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强身保健的目的。

通常称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耳、乳是精气的凝聚点,脚才是精气总的集合点、交汇点。人们通常认为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在人体中距心脏最远,如果足部末梢循环产生障碍,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不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足部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同类推荐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接近没有判断的依据。我们既不能把它们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人生是从生到死的过程,对人生多一些思考,生活才会少一些盲目。
热门推荐
  • 倾城妖妃:娘子,滚床单!

    倾城妖妃:娘子,滚床单!

    穿越系列2:《倾城妖妃:娘子,滚床单!》她是被背叛的特工,阴差阳错穿越异世,这个十岁的小屁孩是她?好吧,挺漂亮的。虐小白,白莲花,绿茶婊!神兽在手,炼药。她还是大名鼎鼎的鬼医的亲传弟,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六年后,她是惊才艳的凤舞阁阁主。什么?!帝尊是你的?不好意思,他是我的!小剧场:“帝绝尘,滚!!!”某女大怒。“好啊,娘子,滚床单!”帝绝尘扛起某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纵横第二世界

    纵横第二世界

    轰轰烈烈的十年,好过碌碌无为的百岁。老师说玩物丧志,欧阳说,“只要让我玩一回惊天动地的游戏,谈一场销魂蚀骨的恋爱,丧志又有何妨?”看第二世界游戏中的他,如何闯荡出自己的一翻惊天动地的事业!谈一场销魂蚀骨的恋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篱落星吟

    篱落星吟

    一个是正气凛然的检察官,一个是国民女团成员冰山公主,两人居然小时候就有这某种不同寻常的情感。可是因为多年没见导致一时没认出来,又过了多久才相认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尊武神

    霸尊武神

    鲲鹏,出身混沌,乃先天圣灵,可吞噬万物,尤喜食龙。云阳城主之子张羽,觉醒鲲鹏武魂,却被误以为是最垃圾的寒鸦武魂,被众人唾弃,受尽屈辱。修《鲲鹏吞天功》,化身绝世妖孽,碾压无数天骄,败尽诸天万敌,杀进宇宙深渊,成就星空亘古以来最强大的唯一存在。吞噬灵草、丹药升级,吞噬矿石、武器也升级,吞噬神兽、圣兽,更可以暴升……张羽的目标,是吞噬神龙,然后…吞天……
  • 愿你一生暖如晨曦

    愿你一生暖如晨曦

    纪念我的青春,我青春里的她。愿你一生暖如晨曦。
  • 我的青春我狂野

    我的青春我狂野

    每一个女孩都有属于她的青春,她的青春或许茫然,或许坚定,或许精彩,或许......但是在我眼中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正确面对人生。面对青春。
  • 从九叔电影开始为僵

    从九叔电影开始为僵

    重症肌无力患者来到民国,发现这里有道士有鬼怪,可惜的是,方正卿不能修炼,而且还要被逼成为僵尸,不然抹杀。本来想在变成僵尸之前完成师傅的遗愿,可惜在去任家镇的路上碰到了一个皇族僵尸,打乱了他的计划,提前变成了僵尸,之后他又见到了更多稀奇古怪的僵尸,比如一身铜甲的西双版纳古尸,不怕太阳,爱听音乐的僵尸,能缓慢行走自己师傅生前用风水术所炼的僵尸……(本书主角设定,没有看过僵尸片!后来因为书友,唉不说了,前面那个设定没了,我是个失败的作者。后期恢复记忆,知道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