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5200000024

第24章 两税法和唐后期的经济(1)

780年(唐建中元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按土地财产的多少征税,以取代唐初以来一直实行的以丁口征税的租庸调法。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史上的一大变化,标志着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两税法的实行,是均田制破坏,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结果。

唐初实行均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户口的持续上升,社会的稳定,国力的强盛,都与均田制的实行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土地兼并也在逐步发展。特别是高宗武后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大肆兼并土地。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新的官僚地主大量涌现,他们兼并土地的疯狂更是后来居上。这些新官僚地主多数出身于中小地主或商人,善于经营财产和巧取豪夺,贪得无厌,对均田制的破坏尤为严重。

官僚贵族兼并土地主要是通过皇帝赏赐、请受、侵夺、借荒、置牧等方式获得的。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田园遍于京城附近的膏腴之地,并且兼营工商业。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占有无数的田园水面磑。吏部尚书户从愿占有良田数百顷,人称为“多田翁”。官员李憕和李彭年,所占田产无数,人称有“地癖”。宦官高力士在京师附近也霸占了许多良田美产。有一些官僚还以“借荒”为名,侵夺大量好田,以“置牧”为名,霸占许多山谷、田地。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已经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富商大贾和一般地主则利用经济上的优势,通过购买,放高利贷等手段进行兼并。高宗时大富商邹凤炽,邸店田宅,遍于各地。唐玄宗时,商人们广置田园成为风气,商人势力的发展,加剧了土地兼并的趋势。一般地主有的通过放高利贷的形式,逼迫农民以土地作抵押,进而进行兼并。

僧侣地主兼并土地也不甘落后。唐代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并且不断扩大寺产,广占土地。武则天时期,寺院的田产很多,有的地区,甚至公私田宅,多半被寺院占有。唐中宗时,寺院经济势力膨胀到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致使政府于710年(唐景云元年)曾下令没收寺观多占土地。722年(唐开元十年),唐政府敕令全国所有的寺观田,除根据田令规定应得数外,其余的要分给贫下欠田丁口。但由于统治者信佛佞佛,寺院也设法抵制,故这些禁令收效不大,寺院所占有的土地仍继续发展。

对于官僚贵族、富商大贾和僧侣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唐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非法买卖口分田。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亲自下诏,严禁非法兼并口分永业田。禁令虽严,收效甚微。到了天宝年间,土地兼并的势头更是有增无减。土地兼并的结果导致了均田制的破坏。

官员的大量增加和人口的自然增殖,也是均田制破坏的重要因素。唐初,官员数量很少,但到高宗时,九品以上官员已达13万余名,武周时候放手招官,人数更多。九品以上的官员依据均田令都有权获得永业田。自然增殖的人口也可获得永业田。因此,均田制推行百年以后,可供作为永业田分配的官田或荒地必然日益减少,以致使均田制无法推行下去。

唐代,随着官僚机构的膨胀,统治阶级生活的奢靡,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武周以后,战争频繁,农民无法负担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很多人不得不破产逃亡。官府把逃户的赋役,摊派到邻近农户身上,又迫使在籍户加速破产逃亡。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广大农民或死或逃,均田制全面崩溃,而朝廷的赋役来源也没有着落,杨炎建议的两税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均田制瓦解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起来。地主田庄遍布全国各地。

田庄在唐朝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庄田、庄园、庄宅、田园、田业、别业等。唐代地主一般是把田庄上的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坐食租税。贵族、大官僚、大地主的田庄派有专人管理,或定期派人巡视收租,一般地主则自己住在庄上进行管理。

唐中叶名将郭子仪,前后受赐的良田名园很多,又兼并不少土地,成为唐朝的大地主。他家的田地,从黄蜂岭到河池关,中间百余里,无一不是郭家私田。代宗时宰相元载,在京城以南有数十所田庄,田地连成一片。

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在任职期间,曾吞并境内涂山甫等庄宅122所。侍郎司空图,虽然只是六品官,但他在中条山王官谷,却有个大田庄,周围十余里,有良田数十顷。唐末宰相韦宙的江陵庄,是全国有数的大田庄,良田美产很多,积谷达7000堆,时人称他为“足谷翁”。

一般地主豪富的田庄,有的规模也很大。如邺城王叟,庄田很多,有200余户庄客为他从事生产,积粟近至万斛。有不少占有数顷土地的中小地主,也采取田庄的经营形式。

寺院拥有的田庄也很多,陇川大象寺有大小田庄7所,土地53顷多。嵩山少林寺有柏谷坞庄,占地40顷。

田庄里的生产者,主要是庄客。

庄客又称庄户、客户、客。庄客的主要来源是破产的均田农民。由于地主阶级的疯狂兼并,使得大量的均田农民不得不破产流亡,到地主田庄上租种土地,与地主形成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庄客要将收获的粮食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还要交纳油、柴等其他生产物,以满足地主的需要。此外,庄客还得听田庄主使唤,服一些临时性的劳役,如修房、打墙、防院等。庄客除了佃种田庄主的土地外,经常还要向地主租借种子、粮食、农具和房屋,受到地主高利贷的盘剥。

唐代的田庄制与南北朝时期的田庄制有明显的不同。南北朝时期田庄的生产者部曲和佃客,是世袭的农奴,唐代田庄里庄客的身份已非世袭,而是属于契约性的,比起部典和佃客,有较多的自由,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某些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总的来看,在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均田制全面崩溃,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租庸调法已无法维持。为适应封建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便产生了两税法。

两税法的产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早在唐代宗时期,就已开始改变税制。764年(唐广德二年),为弥补百官俸禄的不足,新增收青苗地头钱,每亩15文。

在户税方面,唐礼已有根据资产分天下户为九等,按户等税钱。769年(唐大历四年),唐代宗又下令规定了户税钱的九等比额,上上户税4000文,上中户3500文,上下户3000文,中上户2500文,中中户2000文,中下户1500文,下上户1000文,下中户700文,下下户500文。现任官也要征税,一品官按上上户纳税,九品官按下下户纳税。如一户数处做官或数处有田庄,得按官品、资产所应定的户等在各处纳税。百姓有邸店、行铺及炉冶,按本户等加二等征税。寄庄户从七等户税,寄住户从八等户税。其他诸色浮客及暂时寄住户等,一概在居住地按八九等户征税。各道将士因防御辛劳,不可与百姓同例,一切从九等户征税。

从代宗时户税的新规定,可以看出,户税的数量显著增加。天宝年间,下下户征收220文,这时增至500文,下中户原征收450文,这时增至700文,增长的幅度大约1倍左右。各级官吏的纳税范围也扩大了。一户数处做官,也得在各处按官品纳税,这样使每个官员,都成为一个户税的单位,扩大国家的税收来源。寄庄和寄住过去是达官显贵的特权,他们离开本乡到外地购置田产,以前不纳税。这次规定,寄庄户和寄住户一律加等纳税,使流动人口就地注籍纳税,对安定社会秩序有利。对军职人员纳税规定的优待,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也有利于国防的建设。

代宗大历年间户税的调整,总的来说,对国家政权有利,但是,并没有认真执行。户税调整的诏令公布四年后,舒州刺史独孤及说,舒州百姓和浮寄户共33万户,实际纳税的仅3500户,纳税户只占不到总户数的11%。

在地税方面。唐代的地税是由义仓税发展而来的。628年(唐贞观二年),唐政府令天下州县建置义仓,规定王公以下的土地亩税二升,以备灾荒年景。唐中宗以后,由于国家的财政紧张,义仓存粮就全部用作填补政府的亏空,而不作为救荒之用。义仓粮就成了国家的一项正式税收,并且改名为地税。地税的税额,也在不断增加。769年(唐大历四年)规定,土地分为两等收税,上等每亩税1斗,下等每亩税5升,荒田新开佃的,每亩税2升。第二年又进行调整,秋税上等田每亩税5升,下等田每亩税3升。

从代宗大历年间地税的变化可以看到,地税的税额大大增加,每亩以2升提高到1斗以上,而且,地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分期交税。这些变化对后来的两税法有很大影响。

代宗时期的税制,除了唐初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租庸调外,又增加了户税和地税的税额,还新增加了青苗地头钱等新税目,以致税制非常紊乱。德宗即位以后,为了增加税收稳定财政,简化纳税手续,整顿税制,便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他青年时以文学入河西节度使吕崇贲幕下供职,后来被朝廷起用。代宗大历时,任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掌诏敕的撰写,文笔受到朝士的赞许,人称“常、杨”。774年(唐大历九年),杨炎升吏部侍郎。杨炎与当时的宰相元载有戚谊,受到元载的赏识与提拔。777年(唐大历十二年),元载得罪被杀,他也遭到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德宗召崔祐甫为宰相,崔祐甫又推荐杨炎可以重用,因而杨炎从贬所被召回,任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炎入相后,首先注重改革唐代国家财赋方面的一些弊端。唐中央财赋,本储存于太府寺所属的左藏库。安史之乱以后,移贮宫廷的大盈内库,由宦官掌管。宦官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致使账目混乱,不可究诘。杨炎提出,国家租赋不能变成皇帝私产,建议把大盈内库财赋仍拨归有关部门管理,唐德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80年(唐建中元年),杨炎向德宗建议,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得到德宗的采纳,并推行全国。它的主要内容有:(1)不再区分本籍户和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土地、资产,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收租、庸、调,而是按照贫富的等级征税。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支出的需要作为赋税的总额。大抵以上一年即779年(唐大历十四年)所征各种税收的总额为当时支出需要之总额,据此作为两税收入的总数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作为两税的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户税、地税全国无统一的定额。

(3)户税是按自上上至下下九等的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划分户等的标准,是依据财产的多少。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779年(唐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4)每年分夏、秋两次征税,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因为夏秋两次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5)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1/30,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扩大了纳税面,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两税法规定,不论本籍户、外来户,还是浮户、不定居的商贾,都要负担两税,官吏豪户也要交税。由于纳税面的扩大,使得国家即使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力量。

两税法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在租庸调制下,以丁身为本。不论是在均田制下仅分到少量土地的农民,还是田连阡陌的地主,他们向封建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是很不合理的。两税法以土地财产摊派税额,资产多的税多,资产少的税少,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多少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两税法简化税目,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两税法将租庸调和各种杂税合并归总,在混乱中建立了统一的税制,使国家的赋税收入在短期内相对稳定,这有利于长期战乱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史记(下)

    传世藏书-史记(下)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

    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

    李进增主编的《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中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使神秘古蜀王国的发展脉络日益清晰,让我们循着考古人的足迹,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走进三星堆,深入金沙,一同领略古蜀文明的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光辉与博大。
  • 鞭扫天下

    鞭扫天下

    西汉中期,宣帝乱世。各色小丑纷纷出动,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装可怜?扮同情?表忠心?show赤胆?看我一鞭打得你原形毕露,满脸桃花开!哎~~那边的谁谁,我说的不是你啊!你别走啊!
  • 我是曹贼

    我是曹贼

    我是曹操,人人口中得而诛之的曹贼,我奸诈,我多疑,戏台上是个白脸,戏下被人辱骂,我到底是怎样的人?真正的我在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曹操,你们最不懂的曹操,写我很难,读懂我更难,天下若无我,汉室又尽落入多少人家;若无我天下有少多少颜色?
  • 衣冠北渡

    衣冠北渡

    世人皆说靖康衣冠尽南渡,赵植偏要衣冠北渡。宣和七年,王朝倾覆就在眼前,来自后世的小职员意外重生,化身为徽宗十二子莘王赵植。拓陇右,战河湟,血染汴京不回头。
热门推荐
  •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本书是一本提高睡眠质量的指导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心疲惫的状态。作者深入浅出地解答睡眠中的一切问题,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克服障碍。
  • 遇见晴天

    遇见晴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晴天,而我遇见你的每一天都是晴天。哪怕风雨,也是阳光。林小田离家后遇见谢老先生,命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悲剧性的故事早已埋下结局,可林小田也只是一直迷恋在一起的所有美好晴天,不论苦痛都愿意去承受,只要和谢老在一起,哪怕面对世人的不理解,亦义无反顾,最后哪怕伤痕累累,对自己只道:至少爱过,应以无悔……
  • 贩卖夕阳

    贩卖夕阳

    我在贩卖夕阳你如神明一样将光明撒向我从此人间被点亮
  • OF THE EPIDEMICS

    OF THE EPIDEM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嫁佞臣

    愿嫁佞臣

    萧重柔看不上一干青年才俊,国之栋梁,偏偏爱上了南燕第一佞臣沐清臣,并于众千金的争夺中,夺得佳男归。婚后生活的摩擦,朝野内外的纷争,亲朋好友的抵触以及所爱之人的心有他属,这一些困难是娇娇女人生历练的起步。沐清臣选择忽略枕边女子太过深沉的爱恋,将少得可怜的柔情统统寄存于明月之中。
  • 多情王爷缠王妃

    多情王爷缠王妃

    时而精明,又时而迷糊的她,身边总是围绕着他们。哥哥?可以!兄弟?没问题!恋人?不行!相公?不可以!每每只要想与她更近一步,最后换来的都是她的远离。周围的人换了又换。咦?原来还有一人始终在她身边。永远对她露出那开心纯真的笑容。她可以与他永远这样无负担的相处下去吧?
  • 岁河

    岁河

    “命运总在几个人之间相互缠绕,越缠越紧”“人一出生就在走向坟墓,但这不代表人一生都在毁灭”“从一个归宿到另一个归宿,从没有终结”“人的一生,四周就好像是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它不会封死你,但一定会让你碰壁”“幻想,我从未放弃,梦想,我握在手里”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命运和梦想的缠斗,这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迷茫中的探索。这是一群少年的成长,也是我本人的成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炼星图

    百炼星图

    浩瀚无垠的宇宙,孕育出无尽星系星域,诞生出诸多璀璨巨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神话。无极星域,原本属于太阳系,却因数万年前一位强者的出现,即将进化成一个新的星系。
  • 浮世前生

    浮世前生

    一个不变的约定,一连串骇人的阴谋,一个屌丝如何帮助自己的女神在众多强者间周旋。生活只为寻找快乐,生命只需有你陪伴:轮回只为回归原点,浮世变迁只因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