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1200000001

第1章 比·兴与抒情诗(代序)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抒情诗,这是中国诗史中的瑰宝。

欣赏古典的抒情诗可循两种途径:从内容到形式。内容,是诗的思想、感情、意境、寄托……形式,是诗的语言、音韵、格律、结构、表现手法……

古典的诗论中对写诗有过赋、比、兴的说法,把这三者概括为诗歌表现的基本规律,而抒情诗则以比兴为主要特征。

什么叫做比和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些都是从古人诗论里引述的。

比、兴中都特别提到“物”。所谓物,就是客观、具体的事物,因客观、具体的事物引起类比、感受,然后见之于诗,所以比、兴的方法就成了形象性的艺术,这也就是诗所以要用形象思维的缘故。形象性是什么意思呢?形象性就是可感性。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可以令人感受到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形象性。有人说:“凡是押韵的都可以称为诗,不必讲究什么形象性。”这是不对的。例如《百家姓》上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例如《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何尝不押韵?但不是诗。诗之所以为诗,必须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形象性的艺术,而押韵、韵律、音节是构成诗的因素之一。所以,比、兴强调“物”就很有道理。

写诗的人“感于物而动”,然后运用形象思维发而为诗,于是诗歌中的形象性就成了主要特征。

抒情诗,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们试研究一下比与兴的艺术表现。

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考察,自有《诗经》、《楚辞》以来,诗人就多用比。先秦诸子之中,庄子可说是一个善于用比的专家,他的《庄子》一书,就充满了“以彼物比此物”的精辟例证。例如《庄子·大宗师》中写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就是极有启发也很感人的比喻。庄子之意是说,“泉水干涸了,泉里的鱼缺水而苟活于陆地,它们挤在一块,靠吁出的气,靠吐出的口沫而互相延续着生命,看来,挤在一块很亲密,却是艰难挣扎的苟活,比不上游于江湖,虽然各游一方,忘记了彼此的情谊,但却获得了生命与自由,远胜于相煦以湿,相濡以沫的处境。”这种比喻,鲁迅先生在给夫人许广平买的《芥子园画谱》题诗时就曾用过:“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用“以沫相濡”来比喻处于白色恐怖之下,饱受压迫,而与许广平甘苦与共的经历,十分贴切。

比的运用要借于“物”。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很懂得这个道理,他把比喻看成“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的艺术方法,运用它,就可以在诗文中表现出具体生动的形象性。

“比”之见于诗,屈原早在《橘颂》中就运用了,他“托物言志”,反映了诗人飞腾的幻想、远大的抱负和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精神。通过咏橘,更歌颂了“独立不迁”、“深固难徙”、“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的高尚品格。在屈原的《离骚》中常常以香草比贤士,以种植香草比喻培养贤才,以佩戴芳草服食香花比喻志行的高洁。对小人变节则比为香草的芜秽,对品行污秽则比为佩挂野艾。许多自然现象在他的笔下都“拟人化”了,用以寄托情怀。从《离骚》的传统数下来,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是一位用比的能手。翻看《杜工部集》,他以鹰、鹘、马作为题材的诗篇就很不少。特别对马,诗人充满了感情,他写道:“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把马看作平生奋斗的知己。“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即使到了暮年,也仍思报国而望起“老马识途”之用。最突出的是《病马》这首诗: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比”之于诗不可少,是因为文学艺术,要通过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寄托主观思想感情,才会取得艺术感染的效果。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要反映出来,只是说“悲哀就是悲哀”,“快乐就是快乐”是乏味的,所以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七就引了许多借物以比的例子,他写道:

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由此可见历代诗人对以比用于诗的重视。南宋以后,有一本《乐府补题》的词集,更是“因物喻志”,其中收有南宋遗老们用龙涎香、白莲、莼、蟹、蝉五个题目来抒发故国哀思的作品,更具有《离骚》的余绪和沉痛的寄托。

上面把比的艺术表现约略谈过了,现在试谈兴。

“兴”,则是借物引起感受,于是发而为诗。陆机在《文赋》中说道: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这是说诗文之作,常常来自感物。时序的变化,万物的纷陈,都能令人兴起感咏。所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还进一步阐明: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钟嵘把兴与诗的关系说得可谓淋漓尽致了,从《离骚》、《楚辞》以迄唐代的边塞诗、送别诗都可证明“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因素。我们读《西厢记》,不是接触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的警句吗?

抒情诗中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常常借节候而起,试举司空图写的《漫题》以证: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

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这是司空图在一番离乱之后,迎着明媚的春天而强作春游,可是身在他乡,白发霜鬓,想到家园饱经战乱后的残破,自己却在垂老之年尚无归宿的情景下,强颜欢笑陪着别人去踏青,纵然是大好时光,也徒增怵目伤心的情绪而已。

于是,“春风春鸟”引起诗人兴感,抒发了遭遇之悲。

我们再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是描写秋风起了,北雁惊寒,在碧蓝的晴空中开始有雁群飞翔远去。客中游子,看到雁能结伴,不禁想到自己的孤零,泛起一种失群的伤感。加上朝露还零的时候,又看到庭前的树叶也在秋风中渐渐摇落了,风声飒飒,只有作客的人最敏感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寒意,真是凄清寂寞,倍觉思乡。

于是,秋风引起诗人“离群托诗以怨”,抒发了孤客怀乡之情。司空图、刘禹锡都由于节候的“感荡心灵”而写出了具有形象的抒情诗,也证明了兴的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抒情诗不仅借节候以起兴,也借景以寄托。自然风景是客观的存在,诗人登山临水,常常抒写情怀,因此在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写景诗。自然景物于诗人的艺术创作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读起来也会渗有主观感受的不同,但许多写景诗却并非纯粹写景,多是诗人“别有怀抱”的寄托。我们试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表面看来,李白在写敬亭山的风景,可是“高飞”、“独去”,都与诗人的际遇有关,当他飘然离开了长安之后,就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学仙、饮酒联系在一起,反映了李白一种不得志于世的情怀。辛弃疾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和李白同一感慨的。

我们再读刘禹锡的《金陵怀古·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写石头城,除了寂寞的江潮、孤冷的月色、凄清的环境、山绕的古城之外,还潜流着诗人对这个六朝金粉繁华之地,勾起“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哀愁,也就是吊古伤今的感慨。但是诗人通过具体而又含蓄的抒写,留下了令人吟味的余地,从而引起共鸣。

通过上面引证,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是诗人主观感觉上描绘出来的主客观的统一体,客观景物随时随地可以触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赋予客观景物以不同的色彩,但环境与色彩又互为渗透。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自然景物之入诗,对陪衬情感,加强思想感情的具体性与感染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由于“感于物而动”,通过客观事物把它表现出来就不是抽象的了,由情到景,是由抽象概念过渡到具体形象,就符合了王夫之说的“以写景之心言情”

的艺术特点,也就是“兴”的艺术特征。“兴”须“即景会心”,要善于穷物之理,传物之神。古来有名的诗篇,多把写景作为思想情感构成形象化的手段,是有道理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穷物之理,传物之神的好诗吗?

兴与抒情不可分,但是抒情诗中比与兴的方法却又常常互相渗用,有些诗既有比,也有兴。作为诗的艺术,凡是好诗大抵都具有感情集中、凝练的特色,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都是例证。而在形式的表现上,诗的语言要精练,节奏感要强烈。作为散文,《汉书·地理志》写道:“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作为诗,李白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考证,《本草纲目》记杜鹃写道:“杜鹃出蜀中……春夜即鸣,夜啼达旦,至夏尤甚,其声哀切。”作为诗,王维描绘蜀地山野的景色时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样在表现的形式上诗与散文就截然两样,其中包括了语言和节奏感的因素。

诗以比、兴来反映事物,抒写形象,很重具体和意境。“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具体的抒写,是散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诗,也是以工丽之笔具体而微地写出了春光满眼、意境怡人的图画。

就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也反映出很高的意境。

不论用比、用兴,诗歌艺术与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都离不开虚构与想象。诗是感情的表现,但要借助于“物”,因此需要通过想象把物写出来。没有想象力不能成为诗人,凭借想象,诗歌发展史上才留下了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想象来自现实,由诗人艺术加工而创造,但诗人必须对现实作选择,撷取以成抒情的诗篇。例如杜甫在《蜀相》中看到武侯祠许多景物,但他只选取了碧草、黄鹂来描写,如果只是说“阶前有春天的青草,树叶里有黄鹂不断啼叫”,仍不能称为诗,诗人通过想象,写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才烘托了武侯祠的空虚寂寞,也为诸葛亮看不到碧草,听不到黄鹂的声音而伤感起来,用想象把碧草徒自春色,黄鹂空传好音来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感才成为好诗。可见,真正的诗,必有感情,要把感情传达给读者,用比、兴也用想象力,正如白居易为了把琵琶的音响传给读者,就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琵琶的弹奏一样,终于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枉抛心力作诗人”,要作诗人,必须抛心力,比与兴的运用,想象力的构成,都是抛心力,所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体验其中甘苦是够深切的了。

同类推荐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本书编选范围广涉古外国文学史,但仍以近现代为主。近现代散文名著约占70%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文学的当下性和现时性意义,以及青年读者求新之需要,当代散文名著也占有适当比例。每部名著的编写体例分设六个栏目:即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精彩片段、名言佳句、阅读赏析和专家建议。其中背景搜索和内容精要对每部名著的写作背景及其总体概貌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精彩片段和阅读赏析将侧重介绍和分析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要。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照亮我生命中的一抹光

    照亮我生命中的一抹光

    乔知意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她没有那么优秀,无意中点到手机里一个视频,确没有想到手机里的人照亮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女主一步步逆袭VS男主一点点喜欢上女主)赵易阳是一个资产阶级小家庭出身的,由于自己妈妈有一个想当演员的梦想,就给自己从小报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补习班,导致了赵易阳从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五六岁时便参加各种选秀节目,十三岁的时候以歌手的身份出道,二十岁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并拿下了各种奖项。(双洁男1VS女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帝国

    末世之帝国

    末世到来,一切秩序重组。只要实力强大权利女人唾手可得,这是时代的结束也是开始,看萧邪如何征服一个个对手和佳丽,傲月凌空,我强你弱就是道理!这是群雄争霸的年代,刀光剑影阴谋诡计随处可见!铁血战士战无边,凌空直上九重天;绝傲九天凌云志,黑云漫天无可敌!
  • 为什么要全班一起穿越啊

    为什么要全班一起穿越啊

    全班穿越到异世界?这不科学!高中生活变成了冒险游戏?
  • 青道

    青道

    冷眸看诸天,十步杀一人。踏着诸王的尸骨,成就无敌之名。(求收藏、求推荐!~~群号:129408419)
  • 莲心种魔

    莲心种魔

    一个被凡人养大的弃婴,因变踏上仙路。修仙之路艰难波折,一次次眼睁睁看着身边之人黯然离去,他却无力改变。红颜凋零如花落,故人长眠又一秋。陆贤仰望仙路,是正是邪?是对是错?是仙是魔?他终究寻不到一个答案。天地间,只余一声叹息。……若是这仙道本非无情,若是这世俗早已绝仙。便由我陆贤,以一指素笔,以一腔冷血,以一份执念。走出一条,横亘这茫茫天地间的,绝仙之路。
  • 大佬请你做个人吧

    大佬请你做个人吧

    文案一凌天前身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大杀器,本体是一条灵脉。生出灵智后修炼成仙,在渡劫飞升时,遭遇暗算,重生成废物大少爷,还有一个喜欢一拳爆头的娘子身怀大仇,却身差体弱!这又如何,就看本大仙如何重回巅峰,打脸一切文案二第一次做人的凌天:“做人要做什么”戒灵小一:“你要夺得女主人恩宠。”凌天问众土匪:“怎么让你们小姐高兴”众人:“当然是抢地盘啊!”小弟一号:“把隔壁山头抢过来”小弟二号:“把山下小镇抢过来”小弟N号:“把整个大陆抢过来”抢完地盘后,一家三口飞升修仙界,建势利,抢地盘,杀仇人,引得修仙界闻风丧胆。有不长眼的混蛋抓他媳妇去祭神?“老婆别怕,我带着儿子来救你了!”一家三口,将神界搅得天翻地覆!
  • 全球唯一玩家

    全球唯一玩家

    这是一个孤独的故事,也是一个孤独者的救赎。他渴望光明,他只想得到的是一个安慰,这是一个行走在黑暗之中,一个二百斤胖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小人物的逆袭。
  • 土味系神豪

    土味系神豪

    天生霉运缠身的苏慕白,一朝重生平行世界,获得剧情流系统加持。“叮!”“剧情模式启动……新手选项已开启!”“选项一:获得搬砖加成,一年到头天天有砖搬,年收入可达十万元!”“选项二:解锁好运连连,天天都能捡到一百块,年收入可达36500元!”“选项三:入赘寿州张家,用尊严换取锦衣玉食,没什么能动摇吃软饭的心!”这还用选?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混吃等死?当然是……选择吃软饭了!男人的事,能叫吃软饭?那叫有魅力!……这个时代的智能机刚刚开始普及,直播、短视频、手游还未兴盛,且看如何将嘴嗨、土味、GIAO文化,通通搬上网络……当所有人都在吐槽土味文化泛滥的时候,幕后黑手的苏某人,已经在策划价值上亿的网红婚礼——要么不出手,出手必是大新闻!
  • 剑歌江湖

    剑歌江湖

    一剑起风云,洛城龙虎斗。北方洛城,势力两分,五年平静,一剑风云。两大势力再起战端,林白衣又将扮演什么角色呢?敬请收看剑歌江湖第一卷之洛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