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5500000037

第37章 以“聚合”之力勇攀科学高峰(2)

而相比电容片而言,传感器的难度还在于器件结构的设计、敏感材料的配方上,在做结构做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种结构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于是又不得不研究新的结构。材料配方也是一个难题,整整花了我们两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摸索和失败。从一来团队就进行传感器研究的谢光忠说,在最开始很多次失败后,大家甚至都有了想换方向的念头,但后来还是都坚持了下来。

从基础研究、材料配方研究,再到结构设计和整体工艺,最后是性能测试,这样的流程团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整整18个年头,实验室的所有人员的精力都耗费于此,最终形成了9项新产品技术标准,定型生产了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传感器及变送器。而期间的艰苦是没人知晓的,那时候真是难啊,有时候我们甚至好几个星期都在外面跑,唐先忠说,团队开始的时候由于经费少,出差都是吃面条,有一次一连三天他和蒋亚东在北京考察,每顿都是这样打发自己的。

在光电学院墙壁上挂着一幅巴金的名言: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这正是这群人最好的人生写照,当时间定格在2007年的时候,团队收获了组建以来的第一个大丰收:科研经费达到14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两项国家大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这一切都是团队齐心协力,甘于寂寞,敢于吃苦的结果。

汇聚人才——从单枪匹马到多“兵种”的科研王牌军

说到团队的成功,团队的学缘结构优势不得不提。与国内部分高校人才队伍“近亲繁殖”不同,团队的学缘结构是典型的“远缘交杂”。团队目前只有蒋亚东教授和王涛副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成电人,最早加盟团队的吴志明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李伟教授、谢光忠副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唐先忠教授、徐建华副教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于军胜教授从乔治亚理工大学归国……不仅如此,团队的20多名教师所从事的专业也是各有不同,有学材料的、有学光学的、有学微电子的,还有专研器件工艺的……

“我们团队集中了从材料制备到器件工艺整个流程的老师,不同专业的老师协同作战既是科研的需要,同时也是团队快速发展的关键”,蒋亚东说。“远缘交杂”的学缘结构为团队科研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人才基础,看似杂乱无章的学缘结构正是团队不断获得成功的基石。“就拿这两个项目来说,吴志明教授设计和制备了相关器件的功能结构;徐建华副教授长期在工厂科研的经历,为团队在实验室和工厂之间搭建起了良好的合作桥梁;谢光忠副教授主要解决了器件工艺的困难;唐先忠教授负责材料的制备合成;杨亚杰博士在电容器器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李伟、于军胜、王涛、李绍荣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对于这点,唐先忠很有发言权,“可以说,我的人生自从加入团队以后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成电的20年时光,我经历人生两个反差巨大的阶段:前十年,孤军作战,没有科研项目、没有成果、没有论文,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更多的是虚掷时光;1998年以后,我有幸加入了这个团队,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十年,我有了任务,有了成果,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十年以来,唐先忠负责完成两项、参与完成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二等奖,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在团队里,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学科背景的人协同作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前团队在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上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当具有丰富国外科研和英文论文写作经验的于军胜教授加入团队后,这种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很快就有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比2005年以前增长了一倍多。

团队的成功,还有一个关键不得不提:那就是团队带头人蒋亚东。十多年来,蒋亚东教授把这个拥有近二十余位老师,100余名博士、硕士的团队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机勃勃。

带领一个团队,所耗费的不只是心力,还有思想和技巧。曾经有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向蒋亚东打听团队管理秘诀,他只有短短的五个字,那就是“不管钱、放权”。在团队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10000元以下的经费支出不需蒋亚东签字,团队财务由专人负责,透明公开,让每一位成员都心中有数。在科研项目管理上,团队实行分层管理、分层负责制。团队确立了三个技术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对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负责人对蒋亚东负责。蒋亚东不直接干涉小组内部科研问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小组负责人和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唐先忠说,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团队成员都有事做,都有用武之地,虽然压力大,但都很愉快。

来自重庆梁平的蒋亚东教授骨子里有着重庆人的豪爽和义气,他更喜欢把团队的老师称为“兄弟伙”,在对待团队成员上十分宽容,从来不发脾气。“蒋老师对人很好,心胸宽广,团队氛围十分和谐。”和蒋亚东共事多年的谢光忠副教授如是说。除此之外,在论文发表,成果评奖等方面,蒋亚东、吴志明教授等也是甘做年轻人的嫁衣。

十多年以来,蒋亚东教授为团队的发展倾注了无数的心血。2006年的五一节,蒋亚东是在办公室度过的。整整一个星期,他都在整理修改成果申报材料,前后修改了四十余次,最后材料全部都背下来了。“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在实验室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长。他往往一天要接连参加好几个讲座和学术会议,他就趁会议之间的空隙,抽出几十分钟打个盹又继续工作。每次出差回来还来不及回家看看,他就带着疲惫的身体匆忙赶回来,向我们传达最新的消息,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唐先忠教授说。蒋亚东的精神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我们团队的所有老师都没有休息日,几乎每天都干到晚上10点以后,加班加点是常事,不是每次付出都有回报,但是只要你不断地付出,就肯定会有回报。”徐建华副教授说。

十多年来,蒋亚东与他的这帮“兄弟伙”同甘共苦,潜心钻研,终将团队打造成为一支作风过硬,多兵种协同作战,专啃硬骨头的王牌军。

永不停步——敢为人先孕育新辉煌

“入主流,进前沿”是每个科研团队的发展目标,怎样才能“入主流,进前沿”?必须创新思想,敢为天下先。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的蒋亚东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常常告诫团队老师,“跟着别人走只是二流的团队,只有做别人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才能打造一流的团队”。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团队在创新之路上,才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采访中,蒋亚东翻出一张从《参考消息》上复印下来的材料,指着上面的“电脑化昆虫”研究成果,既着急又兴奋。着急的是,“国外的探测技术都发展到这种地步了,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兴奋的是,将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结合起来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团队发展方向。“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纪,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前景十分广阔。”从当初选择电子聚合物及器件,这个国内才起步的学科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到现在计划着要以确立交叉学科生物传感器技术为新的科研方向,蒋亚东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不断“寻找”着“新的方向”。

要做别人不能做的,除了对枯燥试验甘之如饴,攻坚不畏难的精神之外,更需要宽阔的国际视野。蒋亚东先后把团队骨干吴志明教授、徐建华副教授、谢光忠副教授以及太惠玲博士等送到国外进修访问,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团队还引进了佐治亚理工大学的于军胜教授。通过出国访学、交流和引进国际人才,团队增强了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眼界也更加开阔。

“人才培养是一件大事,它关系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蒋亚东说,“高水平的成果必然要求有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在团队骨干都只有四十出头的时候,蒋亚东就为团队的发展确定了红外与传感技术、聚合物材料、显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发展方向团队,并已经开始着手培养下一代的学术研究力量。杨亚杰、太惠玲、王军等6位优秀博士被蒋亚东选中留校,并且帮助他们规划学术发展。同时,团队在人才培养上还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团队老师交叉指导硕士、博士生,为学生全方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

“我做人就相信两点:一是要知足;二是要不断寻找新的方向。”面对同时获得两项国家大奖的荣誉,蒋亚东并不以之为意,对自己个人得到的一切他似乎也早已满足,而现在最令他牵挂的还是团队的发展。“实验室建立以来一直本着这样一个信念:希望借助我们自己的科研力量跟企业合作,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和相关的一些产品进行转换,为四川省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建设作贡献。”蒋亚东心里很明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也是团队长期以来不懈的追求和发展方向。

十八载光阴,校园里的银杏黄了又绿。伴随着蒋亚东和他的团队的有掌声、鲜花,还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却是在实验室守候的寂寞,在工厂的加班加点。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了一个个小小的电子元器件上,无怨无悔。

正是春光无限好,快马加鞭奋勇前。双获国家大奖的喜悦还萦绕在团队成员心里的时候,蒋亚东和他们的团队并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早已经投入了某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之中了。

(玉纯 米华全)

同类推荐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长期以来,北京交通大学一直坚持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学校根据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和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突破口,以推进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执行力为保障,不断深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构建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大批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撰写了一批教学研究论文,收录了其中的262篇教学研究论文。
  •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基于对班级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班级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班级内涵的发展。
  • 吾意独怜才

    吾意独怜才

    张五常教授旅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回中国香港执教,并将自己身处中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差异著书论述。本书多角度地阐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深刻地对比和分析,如言辞犀利地抨击港大“校外主考”制、公立大学存在的弊端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XYZ三三班

    XYZ三三班

    三三班人生,小小一铠甲,大大一世界,九系之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情若宇

    龙情若宇

    书香墨里与相知,倾世之约莫相弃。谁知浓情梦易醒,浅浅相思伴姬离。露庭光浴云中月,阴晴瞬变有圆缺。淡淡花香情亦浓,深深痴恋随君绝。龙少闯荡江湖遇到当世才女冰儿,二人脾性相投,互生爱慕。武林纷争,世人眼光,我依然执着。冰释那一抹忧伤QQ群:193396199欢迎交流。君未及第微博:http://www.*****.com/?jin52052099网址。
  • 为想暖阳画作光

    为想暖阳画作光

    【作者新手求包养,甜宠作业1V1双洁,求收藏,求爱护】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你,青葱岁月不如你.被否定的梦想在被讥笑,否定后,因你而重拾……“吃糖吗?”“想到了就去做呀,不让自己留下遗憾,我给你坐后盾,哈哈哈哈……”“唐锦瑟,嫁给我吧!”PS:书名中的画,不是错别字哦!有兴趣的崽可以看下去哟!mua
  •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本书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 都市神鬼传说

    都市神鬼传说

    茅山术游走都市,谱写神与鬼的故事,不一样的灵异,不一样的都市,一切尽在都市神鬼传说!
  • 初爱,快到碗里来

    初爱,快到碗里来

    【沫氏文学社出品】这是一段扭曲的爱情,这是一曲殇魂的撒旦乐曲,这是一支欢笑和恐惧的地狱恋歌。当友谊为爱情所破裂,结局注定悲惨。他对她说:海是倒过来的天,你是我流不完的泪。当她如同断翼的天使,坠下深蓝的大海时,她说:原来,这不叫爱情。【本文前文轻松,后文虐心】
  • 我有一把倒悬刀

    我有一把倒悬刀

    名满天下的如意楼门主,被陷害坠崖,现代人陈都灵重生至他身上,却发现门主没死,而是和他处在同一个身体里......一对奇怪的江湖搭档就此上路,再走一万两千里江湖路,彻底把这个巴掌大的江湖,捅出洞来。
  • 修真之都市传奇

    修真之都市传奇

    地球灵力早已匮乏,修炼已成为当代人不敢想象的事情,都市屌丝得到逆天机遇,从此走上修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