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5100000005

第5章 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尝试的机会(4)

让孩子去超市帮助购物

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正好是一个让孩子锻炼决策能力的好场所。孩子常接触日用品和食品,可以让他来选购这些东西。比如酸奶有各种牌子和口味,买哪种也许父母无所谓,但是孩子却有自己的喜好,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让孩子来决定。

当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要照顾家里其他人的嗜好,也可以引导孩子在决定买多少的时候考虑哪些因素。比如:保质期有多长,家中的冰箱有多大容量,吃了一段时间后是否要换口味,等等。最后的决定可以由孩子自己做出,但是父母仍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考虑。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只要尽力而为做出比较合适的决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当然,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决定不是可以随意做出的,如果太随意就会出现错误。另外,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做决定的后果,从而使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判断能力。

教子故事

两父子抬驴

很久以前,有一家父子俩要出远门,家里很穷没有车,只有一头毛驴,父子俩就只好赶着毛驴上路了。当他们路过一个村庄时,父亲骑在驴上,儿子牵着驴走。村子里的人议论说:“瞧这爷俩,老子骑着驴,让儿子在地上走,真是个狠心的爹呀,一点都不知心疼孩子!”骑在驴背上的父亲听见人们的议论低下了头,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出村后,他下来牵着驴,就让儿子骑在驴上,继续赶路。

当他们走到第二个村子时,这个村子里的人看见了,有几个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你看这孩子真不知道孝顺老人,他骑在驴上到好,瞧他爹累的……”这话刚好让儿子听见,儿子觉得有点难为情,心想:是呀,爹年龄大了,应该让他骑着,我还年轻走点路算什么?既然我骑着他们说我不孝顺老人,爹骑着别人又说爹不心疼我,那就干脆都别骑了,这样也好,让驴子歇一下!于是出村后儿子赶快从驴背上下来,同父亲一起牵着驴子继续赶路。

一会,他们到了第三个村子,村里的人都嘲笑他们:“这爷俩真笨,有驴不骑牵着走,真是傻透了。”儿子转念一想:是呀,驴子本来就是给我们做一些事情方便用的,怎么牵着不骑呢?出村后,父子俩商量了一下:既然一个人骑驴一个人步行,骑驴的总被别人说,干脆咱们爷儿俩都骑上吧。于是,父子俩兴高采烈的骑上驴,谁知没走多远就把小毛驴累得气喘吁吁满身大汗。

爷俩都骑着毛驴走到第四个村庄时,村里的一个老人说:“你们真不懂得爱惜牲畜,爷俩都骑着驴,看那毛驴都累成什么样了?以后还想再叫它帮你们拉磨驼东西拉犁耕地吗?”父子俩慌忙从驴背上跳下来一看,驴子果然大汗淋漓,他们心疼的不得了。可这怎么办呢?这爷俩愁坏了:一个人骑不行,两个人都骑也不行,两个人都不骑也不行,怎么办呢?想啊想啊,最后儿子开口了:“爹,把驴子的四个蹄子捆上,我们还是抬着它吧!这样也好让他好好歇一下!”父亲想想也是,就去找了根小树干当棍子,七手八脚地把毛驴放倒捆上,一前一后地抬了起来。

当他们路过山前的一个小村庄时,村里的人都跑出来看他们,甚至有的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小孩子跑上前来问他们:“你们笨死了,怎么抬着驴子?干嘛不骑呀!”父子俩低着头,一言不发地匆忙穿过村子,他们走出村子后不远已经累得不行了,再也走不动了。“咕咚”一声,把驴子扔在地上。这父子俩真的没有办法了——一头驴子骑着不行,牵着不行,抬着也不行,放了它吧,又是有点舍不得,毕竟养了那么些年,宰了它吧,又有点下不了手!怎么办呢?前边还有好几个村庄,这一头毛驴到底该怎么过去才不受别人笑话或议论呢?这爷俩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7.允许孩子犯错

小白非常喜欢喝牛奶。有一次他打开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结果没拿稳,手一松,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不一会儿,厨房的整个地板上都是牛奶。

看到这景象,小白吓坏了,靠在墙角一句话也不敢说,他觉得妈妈可能会臭骂他。妈妈听到声响走到厨房看到了满地的牛奶和一声不吭的小白,笑着说道:“哇,我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壮观的牛奶海洋,好漂亮!”

小白听妈妈这么一讲,突然就不害怕了,对妈妈说道:“妈妈,我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

这时,妈妈又对小白说:“没关系,每个人都会有不小心的时候,那现在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呢?”

小白使劲点了点头。

然后,妈妈就拿着抹布、清水等用具,带着小白一起把厨房打扫一遍,整个厨房也变得干净无比,这时,妈妈又把小白先前打翻的塑料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又告诉小白要用两只手一起拿牛奶罐,才不会打翻牛奶。

延伸阅读

让孩子自己从失败中找经验

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犯错,可是没有不出问题就能顺利长大的孩子。成长,就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

未成年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就是成年人,也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何况是非观念不强的小孩子?但是,有些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不犯错误,一旦孩子说了错话或做了错事,就揪住不放,非得痛打三十大板方肯罢休。这样一来,孩子小小年纪就被搞得无所适从,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深的创伤。

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应该的,而且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才能出正品。但是,对孩子严格要求,不等于不让孩子犯错误,只是在孩子犯错以后,该怎样面对和及时处理。

不过度保护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容易因过度保护、希望孩子表现超前的期待、生活忙碌,而直接帮孩子处理大小事物,结果反倒剥夺孩子的练习机会。然而孩子本就需由不断的尝试、修正,达到社会认可和自我认同的平衡,藉此累积自信心。同时,孩子如能有充分表达自己或探索的机会,他会感觉到被信任,对建立自我概念都有很大的助益。

让孩子自己从失败中找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自我独立意识,开始更多考虑我想做什么,而不是你要我做什么,这自然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犯了错的孩子,一些家长雷霆大发,甚至会大打出手。有的父母只看到孩子身上有毛病,一味求全责备,整日唠叨,孩子反感,结果事与愿违。

其实,人生是一个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孩子在成长、成人的过程中,既需要把大人的忠告当作自己的间接经验,更少不了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得来的直接经验。只有他切身体会到自己那样做不对,父母的告诫才不会被当成耳旁风。

给孩子做好表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父母的言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孩子成长的好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孩子犯错,家长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不是体罚,就是打骂,甚至跟孩子冷战……有时候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一头雾水地遭受皮肉之苦。这是导致孩子撒谎,使孩子继续犯错的重要原因。

批评不超限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同样的道理,孩子犯了错,父母揪住不放,很容易引起孩子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孩子犯一次错,家长最好只批评一次,不能重复批评,更不能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要再次批评,也应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以免孩子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而产生厌烦心理、逆反心理。

不要孩子刚刚犯错误就急于说教

有的孩子犯了错自己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认识得到。此时,去说教可能会产生顶撞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反思一下,想一想自己错在哪儿了,这也是自我反省的过程。之后,家长们再去循序渐进的教育,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

孩子犯错难免,家长不纠正,孩子就会继续犯错;纠得过了头,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往反方向发展,甚至走向极端。所以,家长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应该有个度,采取正确的纠正方法,让孩子既能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正错误,这样才能避免孩子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教子故事

捕麻雀的孩子

一天,靠炒卖股票发家的一个富翁,看着他8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捕雀。

捕雀的工具很简单,是一只不大的网子,边沿是用铁丝圈成的,整个网子呈半球形,用木棍支起一端。木棍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在立起的网下撒上米粒后,就牵着绳子躲在屋内。

不一会儿,就飞来几只麻雀,孩子数了数,竟有13只!它们大概是饿久了,很快就有8只麻雀走进了网子底下。富翁示意孩子可以拉绳子了,但孩子没有。他悄悄告诉富翁,他要等那5只进去再拉,再等等吧。

等了一会儿,那5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4只。富翁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却说,别忙,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可是接着,又有3只麻雀走了出来。富翁对他说,如果现在拉绳子你还能套住一只玩儿。但孩子好像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他说,总该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终于,连最后一只麻雀也吃饱走出去了。孩子很伤心。

富翁抚摸着孩子的头,慈爱地教训道:“欲望无穷无尽,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很多时候,贪婪不但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反而会让我们把原先拥有的东西也失去。”

人有一定的占有欲望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欲望过于强烈时就成了贪婪。贪婪是要不得的,与贪婪为伍,不但会毁掉自己的人格,还会失去正在得到或已经得到的东西。

明智的父母应该知道在孩子身上花钱,不如花时间。如果工作实在离不开,就常回家看看孩子,或每日打个电话,听听孩子有了什么进步,受了什么委屈,有了什么烦恼和快乐。这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同类推荐
  • 童年可以如此美好

    童年可以如此美好

    本书围绕“爱与自然”两条主线展开,第一部《真爱的乐章》讲述俊妈的育儿心路;第二部《自然的画卷》描绘俊宝的自然生长过程;第三部《美好的合奏》记录作者和包祥老师的美好教育对话,附录《诗意的行走》表达对包祥老师浪漫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品读和敬意。
  • 女儿不懂妈妈要说

    女儿不懂妈妈要说

    青春期的女孩儿像朝气蓬勃的花朵,她们既单纯又容易叛逆。心理和生理的微妙变化让她们既好奇又害怕,而涉世未深也会让她们难抵一些危险的诱惑。
  • 父母课堂:养育男孩

    父母课堂:养育男孩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男孩仿佛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千奇百怪的想法,并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男孩向来被人们和社会寄予厚望,随着一天天慢慢长大,他们身上的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责任和压力,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结合男孩的身心特点,分析了父母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男孩教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给父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是父母培养优秀男子汉的好帮手。
  • 与爸爸一起成长

    与爸爸一起成长

    本书中从爸爸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角度出发,生动而有趣地讲述了父教的重要意义与方法:指出了“爸爸”的职责和使命,点拨爸爸成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内容着重孩子的心理、品格、交往、性格、修养、习惯、智力、潜能、素质、学习等方面,全方位综述当代家教的科学成果。涉及了当代新爸爸们常见的教育误区及亲子关系,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纠正不良习惯,以及挫折教育、能力培养等,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 宝宝成长第一年

    宝宝成长第一年

    本书记录了宝宝出生第一年每一天的成长情况,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了具体、实用而又简洁、易操作的教育方法。
热门推荐
  • 系统是我养大的

    系统是我养大的

    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大改中……别人游戏养女儿靠氪金,而有系统的陆漫游戏养崽靠减肥。哇!瘦了五斤,还差一点就可以给崽崽把那套新出的节日套买下了!然后努努力力减肥跑步的陆漫好不容易把崽养大了。然后在家门口捡到了和自家崽崽长的一样的人!那个人笑的灿烂,对她伸出手道:“久等了!”
  • 婚城心计:任少的惹火娇妻

    婚城心计:任少的惹火娇妻

    三年夫妻,她一片真心最却换来香消玉殒!一朝重生,她一定要将那些被夺走的一切,统统拿回来!但他是怎么回事,不是明明恨她入股,怎么这次不仅护她如宝,还各种壁咚床咚……“你给我走开!”“老婆,求宠幸!”
  • 北有叙白南有离

    北有叙白南有离

    姜叙白:“辛离,跟我结婚吧!”辛离:“你是开玩笑的?还是……”姜叙白:“工资全上交,难产保大,你要怕疼孩子可以不要,反正我也不喜欢小孩,洗衣做饭我全包,微信秒回,电话秒接,随叫随到,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辛离:“你是不是想报复我。”姜叙白:“报复什么?”辛离:“报复我当年把你甩了啊!”姜叙白:“那你不该弥补我吗?”辛离:“那我和你妈妈同时掉水里你救谁?”姜叙白:“我是孤儿,父母双亡”辛离:“……”我曾经幻想过,如果我们结婚了会是怎样,未曾想有一天我的幻想成真了。——辛离谢谢你再次来到我的身边,让我原本黑暗的世界染上了色彩。——姜叙白[1v1、超甜]
  • 大佬夫人又惊艳了世界

    大佬夫人又惊艳了世界

    【1v1爽文+甜宠无虐+团宠+扒马甲】儿时她是他的太阳,长大后他便要做她的依靠不过他发现他的小太阳已经长大了。后来她不小心掉了一个小马甲,被黑粉爆出抄袭。辰星洛表示:呵呵,静静的看着你们作死表演。世界国际金融集团公司:这是我们董事长世界国际顶级黑客组织:这是我们创始人国际中西餐厨师:这是我师傅君少一脸骄傲:这是我媳妇
  • 奇遇无限

    奇遇无限

    万丈之木,生于毫末;参天之台,起于累土;苍穹之旅,始于足下;纵有千世福缘,犹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项杨这里有着最萌的宠宝,融化你的心;也有最牛的气运,一路奇遇爽不停。许你仰慕,拒绝后宫,慢慢品味真挚感情。一本绝不小白的仙侠爽文!起点老牌仙侠作者回归之作,敬请品鉴!
  • 金陵纪略

    金陵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消逝的青春记忆

    消逝的青春记忆

    青春,是个梦,让我感觉现在的一切变得不真实,他,一直敲打着我最脆弱的部位,将我的孤独化为温暖,又将温暖化为分别,最终,我还是输给了我自己……
  • 传奇将军牛化东

    传奇将军牛化东

    本书记述了牛化东同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繁荣富强长达70年的革命经历和光辉历程。
  • 审美力

    审美力

    《审美力》精选50篇吴冠中先生历年来散见于报刊的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散文随笔和世情文章。第一部分“美之力”,包含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文论23篇;第二部分“画外小品”,包含吴冠中先生散文与随笔16篇;第三部分“忆往昔”,内含吴冠中先生写生时的所思所想。
  • 21世纪新能源日常

    21世纪新能源日常

    讲述的是卍相国,杨文帝,沈高祖等一众人物的快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