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9800000022

第22章 高职学生的消极心理(1)

消极心理一般指人们对人、对己、对事物、对社会的负性心理反应。如沮丧、失望、担忧、恐惧、逃避、自责自卑、厌烦、抱怨、仇视等等。

消极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且会影响到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的信心,对人生价值的信念,从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人的消极心理是从何而来的呢?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就发现:许多心理障碍病人的生活态度,通常是由一些关键性的生活经历造成的,而这些生活经历一旦使人们形成了某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就会泛化到一切行为上。研究高职学生的消极心理就要发现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

高职学生的消极心理既有该年龄段青年可能存在的那些共同的消极心理,也有作为高职学生特有的消极心理,本章重点讨论后者。

一、高考受挫所致的消极心理

美国仅3亿人口,有3600多所大学,而中国有13亿人口,普通高校却不到1800所。毫无疑问,有限的高校,众多的人口使“高考”足以成为给人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除了少数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会因“高考事件”带来消极心理以外,因大学扩招而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也因有“侥幸”上本科的安慰,消极心理相对较轻。相反,那些干脆连大专、高职都没有考上的学生,大部分可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他们对高考的心理预期本来就不高,“认命”的心理使他们对高考的结束反而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常常不构成“心理打击”的事件。高职学生却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高考的心理预期是上一般本科,上高职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不少学生根本就不愿上高职,打算复读后再考,但因多种原因使他们不得不来到高职院校……

来到高职院校后,因“高考事件”带来的消极心理依然以不小的“惯性”在延续,甚至发展!他们以消极的心理看待“过去”,以消极的心理挑剔高职院校,以消极的心理看待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更以消极的心理来应付“现在”、看待“未来”。

(一)学习上的“弯路”导致的失落、悔恨与抱怨

顾名思义,“失落”有丢失、落差的意思。当事后的糟糕结果与事前的良好预期相差较大而形成“落差”时,人们往往会产生失落的消极心理。同时,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们在遭遇失败和挫折等生活事件以后,都会自我地去寻找其原因。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由于生活、家庭、教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同,人们在归因时对事件原因会有不同的解释风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并不妨碍自己在彼时彼地遇到同类事件时去获得胜利与成功。因此,他们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常常不会有严重的或持久的消极心理。反之,对于成功和成就,他们会认为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他活动中去。

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的不可控制的稳定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同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外在原因(如“运气”等),是一种暂时的,偶然的现象,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

当然,塞里格曼对解释风格的这种分类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常常是大量的。“高考受挫”作为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无疑是导致高职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一个“关键性的生活经历”。

实例1:周某,男,19岁,经贸系高职大专二年级学生,入学时高考分为386分(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0分)。入学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咨询中谈到:自己小学时成绩较好,曾几次评为三好学生,那时和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从初中开始,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刚开始是处于中等水平,以后常有下降,父母的不满和批评也越来越多。后来跟一些同学上网玩游戏,遭到父母的批评和打骂。初二暑假时,和上大学的表哥玩得很开心,受到表哥的指导、帮助后,决心好好读书,学习成绩一度“直线上升”,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也较多,“同学们也对我投以羡慕的眼光,后来成绩虽有起伏,总算考上一所重点高中。我是个有点内向,本来朋友就不多的人,想学别人那样多交几个朋友。考上重点高中后,父母对我的管束也松了些,给的钱也多了些,我便常常和同学一起上网、下馆子,还和一位女同学好上了。到高二时,成绩已明显落后,父母自然十分焦急,有一次母亲气急败坏地骂我说:‘还有什么指望,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以后她又多次这样说我:‘我早说过,你没指望了,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我也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心里难受的时候就去上网或找那位女生(她的成绩比我好)倾诉。到高三时,反正是应付似地复习、参加月考,对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再不反驳,尽管他们也收敛了许多。当高考分下来的时候,父母征求我的意见:是复读,还是上高等职业院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觉得自己是个没毅力的人,不会有什么出息了,干脆学门技术找个工作算了,而且女友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她不会要我了,我也没脸要她了。近两年来,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老想着当年要是不贪玩,好好学习,考个‘二本’绝不会有问题,十分的懊悔,对学习一直提不起兴趣……”

周某的学习生活及高考受挫的经历是很有代表性的。然而,生活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使人们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体验和反应,只有当事件被人们的大脑加工之时,伴随着加工的过程才会产生相应的体验与反应。本例中,周某的智力看来并不差,对父母的教育也能理解,逆反情绪也不是很大,倒是在父母关于“不会有出息”的暗示下,对自己不良的自控能力和毅力感到无可救药而十分懊悔,老是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走出来,加上女友比自己有出息,进入高职后,消极的情绪一直笼罩着他……

(二)同学间攀比所致的自卑与消沉

当今社会中,人际间的攀比一直伴随着人际间的激烈竞争而存在着,学生间的竞争与攀比更是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到高中和大学阶段,这种攀比更加白热化和表面化,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学生,更深地体验到攀比后的失落之痛,心灵的伤口常常难以愈合……

实例2,赵某,女,19岁,信息工程系大专一年级学生,她和她的高中同学徐某一直“像亲姐妹一样”在县一中的同一个班读书,当时两人的成绩都不相上下,处于全年级“中偏上水平”,生活得很开心。二年一期时,徐某的父母亲双双调到广东中山市工作,徐也转到了中山市一中读书,徐常常说他们“学校条件如何如何好,学业成绩也上升到年级前20名”等等。赵某十分羡慕,曾埋怨父母怎么没本事调到大城市里,把她弄到条件好的学校里去。自己也曾一度发奋要走进全年级前列,但总是不能如愿。高考后,徐某进入广东一所“一本”大学,而她只能以不到400分的成绩进入高职院校,徐某总是电话或写信告诉她学校条件如何如何好,学校的生活如何地丰富多彩,而且徐某长得比她漂亮,“有几个男生追她”等等。一想起这些,赵某就觉得自己“命不好”,再努力也没有用,书也读不进去,觉得自己就是毕业了也难得找个好工作,“浑身没有劲”,“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社会对名校、高学历的看重给学生不仅带来压力和偏见,而且冲击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们的虚荣心,社会对“高职院校”是“三流大学”的评价更让学生们感到“脸上无光,前途无望,不知路在何方”。赵某的这种自卑和消沉绝不是个别现象。不服气的学生也多半是下决心毕业后要去“专升本”,很少有人认为自己高职毕业后可顺利找到好工作,更不敢奢望可以独当一面地去创业。

(三)“复读或入学”的趋避冲突所致的彷徨

不少高职学生在入学前都曾有过“复读”还是“上高职院校”的趋避冲突。尤其是考分接近本科线的学生。有的学生本想复读,却因家中经济条件限制不得已而求其次;有的虽有条件复读,却因不能再忍受父母严厉的监管而横下一条心来读高职;有的担心复读以后依然考不上怎么办?还有的虽然不满自己“屈尊”去上高职,可“黑色高三”实在有些不堪忍受等等。

当他们最终还是进了高职后,“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了艾里克森所指出的“同一性混乱”(即由于不能确定自我形象、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而产生焦虑与彷徨的现象)。严重妨碍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从而产生消极心理。

实例3,余某,女,18岁,护理系大专一年级学生。自述初三以前成绩一直很优秀,进入了父母所在的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中。由于自己长相也不错,身材高挑,达到了165cm,高一时未经父母同意,参加了市电视台组织的一次服装秀表演,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硬是让她放弃了复赛,心里很不高兴,经常与父母发生口角和冲突,学习变得懒散,成绩一度严重下降,到高中二年级二期时,居于全年级100多名,父母说她“不要脸,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到高三时,虽然成绩的年级排名有所好转,但很不稳定,最好时曾进入全年级26名。“父母虽小心翼翼地待我,但总是容易因许多小事闹意见,母亲还在家里设置了一块高考倒计时的小黑板,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高考第一天就考得不顺利,第二天我无论如何不愿去考了,在家里大哭大闹,后经邻居好说歹说才去考试。高考成绩一下来,只有468分,没上本科线,家里谁都不开心。父母希望我复读,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考不上本科大学,但我坚决不愿复读了,早就听说男生复读关系不大,女孩的青春太金贵,还在网上看到‘女孩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我就一赌气来到职院!没想到,同学们都说我太冲动了,如果复读,上重点大学都没问题,以后找工作更方便,嫁的人也会更高档,等等,弄得我后悔不迭,心情特别郁闷,总觉得自己是‘明珠暗投’了……”

余某的这种心态,在高职院校中也是很常见的,当今的学生面临多种选择和多种诱惑,他们本身也有着多方面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潜能,鱼和熊掌却常常不可兼得,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常常发生冲突,搅得他们心神不宁,妨碍着他们的顺利成长,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考的失误或者不如意,对许多高职生来说,都是他们心中难以抹去的一片乌云,如何消除这片乌云,至少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学生入学后应当首先引起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家庭背景所致的消极心理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长的心中,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大学,几乎是他们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进而改变他们及家族命运的唯一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每一块肌肉都在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而劳累着、颤抖着、酸痛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都在为孩子的学业成绩而紧绷着、磨蚀着、撕裂着!汗尽了,不后悔;心碎了,不回头……

对于考上了本科院校的孩子,家长们都还有着“苦有所值”的心理补偿,孩子们也有着“没有愧对父母”的心理安慰;家境的贫寒或富有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对本科生和高职学生大致是一样的,然而高职学生入学前后所受到的家庭影响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频繁地“换学校”导致的“习得性无助”

实例4,孙某,男,20岁,机电系一年级学生,因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希望转学又未能成功而终日苦恼,对学习毫无兴趣……孙某自读初中起,成绩就一直在中等左右,当初中教师的父母尽管一直严厉地管教着他,成绩却始终没有多大起色。孙某总是埋怨其同学或老师影响了他的成绩,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自然就紧张。父母先后通过朋友关系给他转了好几个中学,希望其学业会有转机,可都没有什么效果。父母亲让他重读了一个初三,还是没考上重点高中,19岁时参加高考,也没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放弃了上大专,选择了复读(又换了一所学校)。没想到第二次高考,比第一次更差:刚刚达到高职大专的录取分数线;没办法,父母帮他选择了高职机电专业,双双把他们这个独生儿子送到了学校。孙某是个守纪律的学生,他总是看不惯同学的“不良行为”,例如,他不能容忍男女生相处过于随便和亲热,不能容忍他们不经允许用自己的东西等等,他不满意自己的学校,也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更不满意自己的同学,他又想到了“转学”,然而,他们的父母再也帮不上他的忙了!他苦恼,他难受,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了……

同类推荐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心灵密码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心灵密码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汤姆叔叔的小屋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汤姆叔叔的小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九年级上册)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九年级上册)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水孩子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水孩子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巴黎圣母院(全集)

    巴黎圣母院(全集)

    《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被誉为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散文家、批评家,在他的笔下,巴黎圣母院绝不是一个完备的、定型并能归类的建筑。它不再是罗曼式的,也不是哥特式教堂,它成为集万形于一身的神奇之体,成为令人景仰的科学和艺术的丰碑。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经出版,即成为文学的丰碑了。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希魔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外挂没那么强

    我家外挂没那么强

    我,宋玉,24岁,男,国内某著名研究所的在读研究生,某天发现居然我也有了外挂!哈!哈!哈!从此再也不担心脱发,不担心脱单,不担心脱节。用不了多久我就会顺利毕业、考上博士、聘为教授、评选院士、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然!并!卵!我家外挂没得超能力、没得逆天装备、没得大神传承,不能修仙、不能长生、不能觉醒……更有甚者,居然诱惑我去捡垃圾、卖废品、植树、种花、饿肚子!我摔!不要了啦!!!开玩笑,开玩笑,外挂没那么强,总比没有强。嗯,真香!
  • 腹黑妻上菜:夫君请笑纳

    腹黑妻上菜:夫君请笑纳

    一个人生活了很久,终于在找到幸福的时候,谁知第三者涉入,最后她竟然嫁给这个身份是总裁的第三者,就这样嫁入豪门,梦想着的幸福日子在婚后第二天全数倾倒,以往的一切再次如同南柯一梦,她以为只要她努力,他就会对自己日久生情,她错了,他根本连斜眼都不给她,何来日久生情?后来他跟她说他们之间只是契约关系,她更加奇怪,她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契约目的是什么?日渐心凉,终于在某一天,她发现丈夫的一个惊天的秘密!总裁太冷酷无情,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她决定对此进行报复,报复还在进行,而她却在意外中跟自己深爱的老情人相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下来她会这么做呢?
  • 余烬之焰

    余烬之焰

    “本来我不想反抗的,地球都没了,我又穿越到游戏里,我打算不问明天,生死随缘的。”“可惜,某个家伙发动了嘲讽技能。”“我必须优先攻击这个带有嘲讽技能的家伙。”“于是,我召唤了玩家……”-------------------------------------?火将熄灭,风雪亦然,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给了苏烬两条路,一条匍匐身躯,卑微苟且,便可通向万人敬仰不朽神座;另一条则背负大剑,风雨飘摇,直面死寂黑暗,通向地狱的燃火之路;于是苏烬选择自己的路,召唤第四天灾……骨为薪,泥作肉,燃身火,钢魄魂,传承不断,轮回复始,火种永存。捍尊严慰死亡,拔剑于灾祸,固盾于黎明,执遗世之夙翻星辰,燃自身残火亮黑暗,此谓余烬之火。这是一个用游戏对抗游戏的故事。
  • 江湖两千载

    江湖两千载

    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小说,它能满足你在娱乐时还涨知识的需求。这是一本奇思妙想的小说,它能实现你在历史中任意遨游的愿望。历史之中的未解之谜,野史之上的奇人异事,正史里面的那些记载……一切,都是真的么?当一个自称活了两千年的青年模样的男子告诉你。“来,听我讲故事吧。”你,会相信他所讲的一切么?ps:本故事自历史野史加传说加工而来,期待您的补充与指正~
  • 夏天的白乔木长的好

    夏天的白乔木长的好

    她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去他学校当他的班主任,只为了保证以后不染艾滋病,他调戏其他女生她去捣乱,后面他专门调戏她......
  • 大理寺卿本佳人

    大理寺卿本佳人

    文案一:《苏小公子的打脸日常》苏小公子梗着脖子,指着悬崖道:“我今天就算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娶你的!”楚姮勾唇笑笑,红盖头里轻飘飘出来一句,“是吗,那你……” 女子长腿一伸:“下去吧” 文案二:《春风又绿江南岸》如果有人问江南岸,和离后,你的愿望是什么?江南岸幽幽看了春风一眼,回答道:“让春风再也不能绿了江南岸。”春风:“??”!! 文案三:《王爷有人追》身为唯一一位女王爷,您对您的未来夫君有什么要求呢?云王爷:“不能入赘!”苏静:“入赘不香吗?”文案……这是一本由好多小故事组装的大故事……
  • 炼魔涤尘诀

    炼魔涤尘诀

    人心即鬼,鬼即人心!作私生祟,伤德生鬼,害命生魔,谋财生魅。人心里有鬼,人心里有妖,不做亏心事,何招鬼和妖?鬼归鬼来妖归妖,人心不善把祸招。不做恶来不行凶,妖魔鬼怪当自消!我不曾生害你之心,你却生有害我之意;我不曾生夺你之粮,你却生有夺我之食;我即是你的魔,我即是你的鬼;你即是我的魔,你即是我的鬼万法唯心,苦乐一心。迷惑悲观,人生不幸。人生不意,苦不堪言。境由心造,物随心转。
  • 轻仙幕

    轻仙幕

    写一本好书,做一个好人,心中正气凛然,小说玉树临风。仙的世界,当如何,看作者细细写来。
  • 至强狂徒

    至强狂徒

    虽为赘婿,但他富可敌国,无所不能,为了报答她的恩情,他选择用余生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