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82000000031

第31章 回族民间谚语、歇后语和经堂语(1)

一般来说,民间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顺口溜、隐语、方言土语、古语和俚语等统称为俗语。俗语是各民族民众最惯常使用,也是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化言语之一。与其他民族的俗语类型相比较,回族民众惯常创作和使用的俗语的类型有谚语、歇后语和经堂语。尽管,回族民众也非常喜爱谜语、顺口溜、绕口令等,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但是,这些体裁形式已经形成了固定体式,即使是从内容上,也很难作出明晰的界定。因此,在回族民众口头流传的,比较成熟的回族俗语有谚语和歇后语。

第一节回族谚语

谚语,也称里谚、俚谚、鄙谚、野谚、俗谚等。谚语累积了民间社会中广大民众的最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它是民间知识的大百科全书。在回族民众中流传着“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话是谚语”。回族谚语是一种富有音韵节奏、定型了的短语。它是回族民众根据生产与生活经验与知识的高度凝练性总结,富有很强的哲理性。

回族谚语的形成与古代的波斯、阿拉伯、西域以及汉、蒙等民族的谚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在许多回族谚语中,依然还能寻找到他们的痕迹。回族谚语“摇篮到坟场,习学不中断”、“少年愚昧不习学,老年愚昧贪趸亚(尘世)”、“谦逊是穆民的美德,傲慢是舍以拖乃(恶魔)”与汉族谚语“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内容非常相似,这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回族谚语的类型

回族谚语的的句式短小,结构严谨。大都是二句一首,也有三句或四句一首。根据回族谚语的内容来分,可分为五大类:一是自然现象类谚语;二是劳动生产类谚语;三是时政类谚语;四是民族、宗教类谚语;五是生活类谚语。

(一)自然现象类谚语

自然现象类谚语是历代回族民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逐渐总结、归纳出的一些经验认识的总结。它包括时令谚、天文气象谚、物候谚。

1、时令谚

时令谚是回族民众对四季更替、节气变化以及天文气象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一般来说,时令谚对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古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时期,时令谚成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在回族民间社会中就有“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时节乱,无好田”、“千节气,万节气,背了节气无节气”等时令谚。时令谚包括四季谚、节气谚和年月日谚。

四季谚是对四季更替时所呈现的自然现象的总结。一年的四季的更替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因此,回汉族民众在反复观察和总结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反应季节性变化的谚语。这些谚语短小凝练、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一场春风一场暖,十场春风换上单;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说明随着春雨下的次数越多,就越意味着夏天来临了。而秋雨下的次数越多,冬天也就来临了。还有“春天回暖早,夏天雨不少”、“冬天越冷,夏天越热”、“秋里有二十四个火老虎”都是说每一季节更替时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季节的冷暖。“秋里二十四火老虎”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是指立秋后还要热二十多天。

节气和年月日谚,我国古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又分二个节气。前半月

为节历,后半月为中气。后人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我国汉族根据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共划分出二十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对回族民众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在回族的农事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回族民众也能非常熟练地吟诵二十四节气歌,而且,他们也与汉族一样,按照各节气谚来安排生产和生活。因此,许多的节气谚在回汉民族中共同流行,如“谷雨杏开花,收拾种白菜”、“土旺一十八,土满就立夏”、“小满种胡麻,到老不还家(不结籽)”、“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小暑不管田,等于没有田”、“夏至三天,肚子吃哩个鞭杆”等等。

除了节气谚,年月日谚也是与农事季节联系很紧密。谚语的内容从正月到十二月,甚至具体到某一日。如“头九二九,关门闭守。三九四九,冻死茬口。五九六九,渠边看抑。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侧老满天转”、“正月十五看社火,七月十五看田禾”、“阳春三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三月三燕叽叽飞过贺兰山”、“四月不热,七月如火”、“九月九,谁家庄稼谁家夺”、“十月初一刮北风,做好棉衣好过冬”等等

2、气象与天文谚。

气象与天文谚顾名思义是根据气象与天文的自然现象总结出的认识和经验。通过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总结,直接地将前人的认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以此指导他们的生产、生活。如“下雨起泡,没完没了”、“云彩往西走,泡死鸡和狗”、“电光乱闪,无雨晴天”、“月亮带光圈,大风在明天”、“风刮大年头,一年少水流”等。此外,在回汉族民间社会中,气象与天文谚还有一定的科技普及的作用。如“北斗七星一杆旗,南斗六星一张犁”、“二十七八,日月齐发”、“太阳是宝,越晒越好”等。

3、物候谚

物候谚语主要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导致某些动植物或天气等出现异常反应,以此预兆自然灾难即将来临,如地震、干旱、洪涝等。如“地震快来到,牲口圈里闹”、“鸡不进窝树上栖,鸽子惊飞不回巢”、“燕子高飞不闻声,入夏必定旱得凶”、“青蛙集中,大雨来临”、“糜头向南倒,秋霜来得早”等。

(二)劳动生产类谚语

回族民众的生活离不开劳动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和保障。在劳动生产中回族民众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改编成了通俗易懂,又便易口头传诵的谚语,使之成为回族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回族劳动生产谚语包括农林生产谚、工商贸易谚二类。

1、农林牧生产谚

农林生产谚语是回族民间谚语中最为集中的,内容最丰富的谚语之一。它涉及到农林牧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从春播、施肥、种子、农具、浇水、收割、收藏,到农业生产的管理、林牧业的种养、副业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有详尽的总结。这些谚语构成了一部回族农林牧生产的百科全书。关于播种的“伏里深耕两三寸,强如种时加大粪”、“一寸浅,三寸深,种麦二寸正可心”、“麦种三年一根线,荞种三年一包面,糜种三年连根烂”等;关于种子的“种子是宝中宝,离它收不好”、“一年选种,三年好麦”、“选好种籽粮满仓,种不好来一包糠”等;关于收藏的“秋收四忙,割、打、晒、藏”、“麦垛不勤晒,好粮霉成牛粪块”、“下雨泥墙,刮风扬扬”、“麦熟八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等;关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植树造林就是好,秃山变成囫囵宝(方言,指五十两重的银锞)”、“绿遍荒山,六畜兴旺”、“河边成了林,洪水难逞凶”、“畜是农家宝,时时离不了”、“要想富,养蜂又养兔”等。农林牧副谚语是回族民众劳动生产最离不开言语,它对农林牧业生产的指导性作用是其他语言不能替代的。

2、工商贸易谚语

回族是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民族。早在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就到中国从事金银珠宝、饮食、异域物产等商贸活动。所以,至今在回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如“孟村街三大行,羊肉、馒头、贩粜粮”、“保定市两把刀,东头卖牛肉,北头卖切糕”、“拾街头,皮毛行,卖零食、宰牛羊,当经纪,闯五行”、“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等,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回族所从事的行业以及职业特点。

(三)时政类谚语

时政类谚语反映的是回族民众在特定的社会现实状况下,对时政现实最直接的描述,以此表明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评价。该类谚语带有明确的倾向性和讽喻性,折射出强烈的爱憎情感。时政类谚语有反映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国泰民心顺,民和则安居”、“山是大海的哥哥,国是百姓的母亲”、“千里路上吃油嘴,不如在家喝凉水”、“顾国顾不了家,顾家顾不了国”等;还有反映不同阶层、敌我对立的“不要把杂碎当成鲜肉,不要把仇敌说成朋友”、“穷人封斋,财主过年”、“坐轿不知抬轿苦,富人不知穷人饥”等;还有讽喻性的“亲向亲,邻向邻,马鸿逵向的河洲人”、“干部搞了特殊化,莫怪下面不听话”、“集体田里养精神,自留田里打冲锋”、“不怕飞机大炮,只怕总结报告”等。

(四)民族、宗教类谚语

民族、宗教谚语是回族特有的、带有回族特色的谚语。它反映了在回族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伊斯兰教、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融合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谚语。这些谚语的流传对强化回族的民族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回回的亲,扯不断的根”、“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是教门都得护,是回回都得顾”,等等。与此同时,回族还极力强调与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敬互爱的重要意义。如在回族谚语中有许多反映回汉关系的“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文以穆(穆罕默德)为主,文以孔(孔子)为用”、“汉民有三纲五常,回回有五功六信”等。回族宗教类谚语最为独特,它们是信教的回族民众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和仪式总结出来的。比如“五功是伊斯兰的五根支柱”、“念、礼、斋、课、朝,五功不能少”、“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有安拉将永存”、“高念低念,念的都是古兰”、“净身是礼拜的钥匙”、“念经不专心,尔林(阿语,意思是知识、学问)不会深”等。在回族宗教类谚语中还有一些谚语是将宗教信仰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具有宗教与教化双重意义。如“敬主当敬父母”、“真主允许人做买卖,可不喜欢重利”、“背谈猜疑坏教门,推心置腹睦乡邻”、“修桥补路,等于礼拜五时(五次)”、“老回回没有隔夜的仇”、“口善心不善,枉把安拉念”等。

(五)生活类谚语。

回族生活类谚语是回族民众从生活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的具有深刻的道德伦理价值、

生活常识性知识的俗语。其内容涉及有衣食住行,以及生活上的为人处事、交朋结友、婚姻家庭关系、读书学习、医药保健等多方面,是回族生活的百科大全。包括衣食住行类、婚姻家庭情感类、人际交往类、医药保健类等谚语。

同类推荐
  • 凡音之起

    凡音之起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也是孕育民歌的故乡。娘娘滩、扳船汉、走西口……千百年来,那一方水土所形成的“西口文化”深深打动和吸引着作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对这一切的深情回望和记录,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度探究和追问。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路人甲或小说家(鲁敏随笔集)

    路人甲或小说家(鲁敏随笔集)

    从日月缓慢、人情持重的乡村东坝叙事,到隐秘幽微、悲怆诡谲的城市暗疾系列,再到直指肉体本源的荷尔蒙夜谈,以及更多散落于系列光照之外的多主题变奏,鲁敏一直在冒犯小说的边界,从不肯安于既有的领土与荣耀。她拒绝稳妥便捷的审美,孤意探求,去往下一个路口,去往新的毛茸茸的幽微地带,去为人性进行一场又一场类似“无穷辩护”的书写。本书乃鲁敏20年写作生涯中,近30篇创作随笔、文学访谈与演讲稿的首次集结、诚意分享。它足够真实,是作者漫长写作历程坦率的自我披沥;它又足够轻盈,随意一页,即可翻入一堂线下的“小说课”。写作如何把人从虚妄的日常生活里解脱出来?何为七零后写作的阿喀琉斯之踵?那些影影绰绰的来源最后是怎样落纸成故事?小说技艺应如何运用?如何给小说人物取一个不草菅人命的名字?是路人甲,还是小说家?翻进本书,看鲁敏还原写作者的野蛮生长与多重裂变。
  • 宿松

    宿松

    石一龙是“70后”诗人之一,其诗也具有很多70后是个的特色,诗歌意象大胆先锋,体现了70后比较丰富的学养和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在诗歌技巧探索、现实观照上又有与传统不同的地方,这是诗歌向前迈进的明证。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热门推荐
  • 那年大夏王朝

    那年大夏王朝

    那一年,部落纷乱结束;那一年,黄帝禅让夏禹;那一年,九座巨鼎分散九处,镇压神州。那一年,有了夏王朝。
  • 弃妃帝王劫

    弃妃帝王劫

    她,一朝穿越为将军府的嫡出小姐,万千宠爱于一身。自小便被赐婚给了三王爷殷清朔,成婚当日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废太子殷清宸的王妃。错就错吧,殷清宸有自己心爱的人,她为之窃喜,井水不犯河水,日子倒也过得清闲。却不想三王爷登位容不下废太子,一朝反目,她助他夺位以此换取自由。却不想殷清宸登位便将她与和亲公主对换远嫁蛮荒之地,她的家人更是不知所踪。龙有逆鳞,触之必怒。她斩断情愫,誓要他血战血还。五年后相见,她女扮男装,已是敌国权倾朝野的左相,她身后的帝王,传说冷血无情,看她的眼却极度宠溺。她说,当年我给了你你想要的,你却那般待我,如今,你就看如何失去你所珍爱的……殷清宸说,我所珍爱的,我失去了五年,现在我不会再放弃了……
  • 从北到南去畅游

    从北到南去畅游

    远眺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起伏奔腾,庇佑神州大地;身临纳木错湖,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听大理古城道不尽的爱情故事:看日月潭倒映的“天上人间”……这里有中国最神奇的风景,有最经典的旅行路线,从北到南畅游不用愁!本书按照地域不同进行合理划分,改变走马观花的方式,追求有历史文化民俗的深度感悟的旅行,带给青少年朋友一次放飞梦想,享受大自然的独特体验。
  • 阳光宅男养成记

    阳光宅男养成记

    死肥宅就不能有梦想么?张小白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阳光宅男,娶美女,赚大钱,然后潇洒的宅起来。成为女神老板的打工仔?毛毛雨啦,只要不拖欠工资就好。且看少年宅的奇幻冒险。PS:看了十八年网络小说的老白干首本小说,大家多多支持一下。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人类起源于第三纪中新世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过腊玛古猿(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和南方古猿(中、晚上新世)两个过渡阶段的演化,终于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出现了真正的人类,从而有了人类及其文化、社会形态。
  • 大佬别折腾

    大佬别折腾

    老掉牙了,不然还能咋地?只能升升级,打打怪,维持一下生活了。当英雄是不可能的喔,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喔。郝苏:我只想当个咸鱼冒险家,别安排我了好吗?xxx:不,你想变强。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
  • 末世圣狩

    末世圣狩

    一个离奇的梦带给古焱无比真实的末世,没想到醒来之后末世真的爆发了
  • 没什么用处的系统

    没什么用处的系统

    他是世界首富和全能明星的孩子,他是一名绝世天才,可是,有一天系统找到了他。他说了一句话:“系统,你觉得我需要你吗?”。
  • 穿梭者启示录

    穿梭者启示录

    每次穿梭防不胜防,每次回来无声无息,镇元子让我随便住随便吃——感激,观音让我去坐坐——我不敢,猴哥教我法术——人女夭,勇度说,有多的就送我一支——期待,新星帝国要送我别墅——笑纳,古一请我晚几年再走——考虑考虑,长生不老药——截胡,教授送我精华——沉重收下,主神内部员工,看我不顺眼——消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