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82600000007

第7章 穿越时间(3)

来到老挝就不能不去郎勃拉邦。郎勃拉邦也是一座袖珍小城,人口才2万多。自1563年老挝迁都万象之后,朗勃拉邦这座古都就默默地深藏于这深山群水之中。也正是因为它远离尘世喧嚣和世间的繁杂,所以它的宁静和安详、淳朴与自然才得以保存至今,这里更像是一个世外仙境。金碧辉煌的寺庙、古塔和千姿百态的佛像遍布郎勃拉邦,这里的佛像披着岁月沧桑,再加上绿地的映衬,显得古朴、优雅、纯净,同时又栩栩如生、笑容可掬,与人如此亲近。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会被当地人恬淡的生活氛围所感染。这座古城有大小寺庙近30座,七百余座古老建筑物,因为城市很小,即使是步行,也可以很轻松地浏览这些建筑。每天清晨约6点时分,寺庙里修行的僧侣会身穿鲜艳的橙色袈裟排成一条整齐的长队,沿街化缘。信徒们虔诚地跪在路边,将饭团等食物施舍给沿路的僧人——这便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清晨布施,场面极为壮观。这个传统的习俗风雨无阻地延续了700多年。僧侣们大多很年轻,信徒们却有老有少,把前晚煮好的饭团和糯米放入僧人们挎在肩上的竹篮中。那是个很精致的竹篮,通体橙红,与僧袍同色,竹篮内盛着一只金光灿灿的钵盂。信徒们双膝跪地,每每放入一块饭团,便双手合十片刻,待下一位僧人走近,继续布施。这些饭团,早已不再是僧人们的口粮,更多的是被喂给了寺庙里饲养的猫狗。布施在现在的琅勃拉邦,似乎已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但这并不重要,一种传统的保留和传承,本就该付出改变来应付时间的流逝。到了傍晚,规模可观的夜市开始了,主要售卖当地特殊的手工艺品。纸灯、布艺包、木雕、花伞、丝巾……应有尽有,价格公道。大多数时候,卖主比买主多,但从卖主的脸上却很少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他们总是平静的等到最后一位顾客走后才收摊。

有时在街上走着走着就感觉到了镜花园里的世界,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盆景,人们像微缩的小人生活在鳞次栉比的热带植物中。在老挝的这段日子里,常常让我盈动于心,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老挝的美就如同一个沉睡着的美丽女子,美梦香甜,何必醒来?

去乌镇寻找似水年华

对乌镇向往已久,总算圆了这个梦。从广州飞到杭州,再辗转汽车,虽然旅途有点疲劳,但当一个带着原始气息的古镇真实的展现在眼前的时候,让人心灵不由颤动起来。这里带着些许沧桑的面容,喜欢那种经过岁月洗礼的地方,当浮华与厚重的色彩退去了,沉淀出的便是数不尽的故事,让人陶醉,令人痴迷。

乌镇分东、西、南、北四栅,东、西两栅由旅游局管理,居民已经迁离,游在其中没有人头攒动,也没有喧闹,一切都是自然的、静谧的。这里的青石小路令我想起《似水年华》里演员刘若英和黄磊走过的那条千疮百孔的青石路,刘若英在沧老的石桥上对黄磊说:“你从那边走过来,我从这边走过去,我们永远不可能相逢……”当我走过每一座小桥都感觉像是刘若英和黄磊相逢的那座桥。但是,在齐家老宅的书院里,当刘若英不经意抽出一本横放在书架上的古书,她的眼睛与黄磊的眼睛相遇了,久久地,谁也没有离开谁的目光,终究相逢的人还是要相逢的。乌镇,是一个让人想恋爱的地方,空气里、古镇里、河水中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我陶醉在这浓浓的旧色彩里,有一种陈酒醇香的感觉。《似水年华》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凝结着厚厚的一层霜,看不清,道不明。黄磊对刘若英说:“我错过太多,这次不想错过你。”刘若英即使再喜欢这里,终究还是选择离开。这个小镇发生了太多有花没有果的故事。我的心里现在装得满满的,有爱人陪伴的旅行,为这个黄旧色的古镇增添了许多色彩。爱,原是世上最美丽的颜色,可以为人生尽涂色彩。

徜徉在古镇,临河的小街蜿蜒细长,一块挨一块铺砌的石板路似乎没有尽头,小街两侧是清一色的乌檐青瓦,小楼屋檐比翼,上透一线蓝天,下照人影绰绰,自是一番含蓄深邃的意境。碧波涟漪的河上,小船来往,橹声摇曳,时不时晃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水阁和岸边的林木的影子,穿过一个接一个的桥洞。在水乡,桥是极寻常的景观,石桥造型各异,拱桥的曲线优美。我一次次踱上江南的小桥,那些桥,或如彩虹凌空、或如长笛横吹,都有动人心魄的魅力。租一条船漫游在江南,冬天的江南,有些清冷,河面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小船在河面上行驶,经过冰层发出吱吱的响声,这在宁静的小镇显得格外突兀。坐在船里欣赏着两岸绝色风光,划过那一处处陌生的河道,去寻访一座座石桥。就要临近河岸的时候,我邂逅了一座石拱桥,远远望去,碧空下,那桥与倒影,构成了一个团团的圆,这桥真美,在它的身旁,是一棵落光叶子的树,树枝刚劲有力的伸向天空。我走近一看,却又深深的诧异,这桥的两端,竟然已经没有了路,留下的,是座荒桥、是让人浮想联翩的、似水流年的故事。

东栅古镇里的茅盾故居,让我感慨万千,一个读书人,生活再怎么困苦,都会有一间像样的书房,虽然面积不大,但甚是讲究,一个宽大的书桌,背后是一排书架,屋外环境幽静,真是读书写字的好地方。难怪下笔如有神,文章传千秋啊!

漫游在南栅和北栅的时候,耳边听的是这里最自然的声音,展现在眼前的是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水乡人家真正的生活。临街店铺一字排开,到处都有吆喝声,三轮黄包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街道沿河而建,临河的一边称做“下岸”,而街道的另一边则称为“上岸”。上岸的居民一般都是深宅大院,临街的只有两三间门面,而纵深的却至少有四五间房,所谓登堂入室。而下岸的民居则尽是枕河人家,居室的一半延伸至河面,下面有木桩或石柱支撑在河床上,架上横梁,搁上木板,形成吊脚楼。这吊脚楼生根在水上,我想这一定就是古书里的“榭”,与波光相映,风景独好。临河的人家,窗边有门,门外有石阶,家家户户的石阶都可以向下延伸到水下,来往的船只可以直接停靠在家门口,水中的石柱可以系船停舟,方便水上的贸易往来,也可以洗衣洗菜,置身水阁可以探身窗外招呼过往船只。这种依水而建的木屋,恬淡古朴,悠然自得中真有说不尽的雅致清丽,闲时凭窗小坐,游览河岸风光,流水潺潺,手中一杯清茶,耳际橹声轻摇,午夜梦回。

在江南水乡,乌镇美丽宁静得像一颗珍珠。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这可能是它在中国古镇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发达的缘故。尤其到了夜晚,圆月初升,这颗珍珠就开始散发它的光芒,云淡风轻,皓月当空,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微风抚过,那天上的月亮便会在波中晃动荡漾。二三渔火,就如天河繁星,宁静中又添了几分幽雅。坐在岸边,似乎有远远传来的钟声,没到枫桥,却也能听到寒山寺夜半的钟声?突然诗兴起,吟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时,霜华漫天盖地,寒意侵人,唯有岸边点点灯火陪伴。夜晚的乌镇寂静得可怕,行人早已归家,走在石板路上,咯噔咯噔的脚步声格外的响,如同两个幽灵在一座空城里夜游。

从古至今,每个到此游历的文人墨客都会留下一首诗来咏江南,连乾隆皇帝都抵挡不住江南美丽风光的诱惑六下江南。即将离开乌镇了,我也诗情大发,学古人留一首小诗记下我的似水年华:

踏着一路厚厚的霜尘

在江南温柔的眼里

凝结着古老的故事

披着沉静的阳光

随着岁月的歌声

我一路走来

我轻轻走进你温柔的眼里

跨过一座座石拱桥

柳叶的倩影

重新在水中显现

石拱桥的倒影

在水天之间形成一个圆

在古老的故事里

相逢的人终究会相逢

江南水

绿如蓝

风景旧曾谙

明月悬于苍穹

月光衔着一丝迷离

是夜静静流淌

一月的风

弥漫

在伊的眼里

人世的沧桑

无尽的哀伤

都飘落在梦的尽头

一枕黄粱

烟飞雾绕散尽

心中激荡的波澜

昔日绵长的感伤

都俯首萦萦在似水流年的梦里

感怀似水的流年

物是人非却了然若梦

一缕云烟

一丝忧虑

一片悠然

古老的故事

恩怨本无尘埃

何言聚散

无怨无悔

爱恋相随

往事如梦

曾经沧海几度

去了就是去了

古镇飘香,幽香几何——游浙江西塘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婉,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爱上了戴舒望的《雨巷》,爱上了丁香花似的吴越古镇,丁香花开幽幽千里。从清晨中走来,古镇沐浴在金黄色的柔光里,洒下一片温馨;从暮色中走来,睡意阑珊,待晚华灯初上,沉寂安详;从四季走来,春有细雨,夏有风荷,秋有红树,冬有梅飞;从岁月中走来,在充满烟雨气息的小巷中,故迹怀古,吟一两首诗,谈两三句话,杯酒言欢,清茶待客,犹如缥缈仙境梦幻人间。

听了一夜的春雨,在淅淅沥沥之间,竟不知身在何处。梦里总是在水乡,粉墙黛瓦、恬静闲适,人烟稀疏、光影迷离,炊烟袅袅、水波徐徐。一切都是淡淡的,悠悠的。还有樟树或者垂柳点缀其间。水波荡漾间,船老大轻巧地站在船艄,“吱——”一声将船摇出好远。窗外街上,远远传来小贩们的叫卖声。卖白兰花的一定是个有着甜甜嗓子穿花衫的大眼睛小姑娘。声音仿佛不是叫卖鲜花,而是在呼唤谁的名字。循声而去,她却笑着隐去了。

窗外的雨滴,点点打在阶前,似低吟,似浅泣。迷离恍惚之间,不觉已是清晨。推开窗棂,满眼尽是雨后春日的新绿,油菜花在雨后的清晨里格外精神,黄黄绿绿,煞是喜人。古镇在清晨的憧憬中影影绰绰地展示着自己的轮廓。民风淳朴,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沿河两行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高挑出两行大红灯笼。漫步廊棚之中,好像咫尺之遥的河道就成了外面的世界。

晨光里的廊棚,有三五老者悠闲地坐在小竹椅上喝茶聊天,旁若无人。小商小贩顾自悠悠地坐着,怡然自得地打着呵欠,也不在乎生意如何。淡妆的少妇在自家临街的美人靠上摆弄盆景,发鬓被阳光染成金色,随着水波一闪一闪。拾阶几步,便可踩入水中,不时有人掬水洗涤。宽宽的河面像镜子一样把光线送进廊棚,在这样的廊棚下,无论是晴是雨,是风是月,都是风雅的。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板路上,自行车的铃声在浣水阿婆滴答的拧水声里分外清脆,踏在石板路上享受阳光沐浴分外悠闲。晨岚晓雾夜风星月里,琴瑟之奏莫不入曲,曲曲动人心弦,俗情雅事,又怎能相忘于江南?来凤桥畔的临河长凳上,三三两两唠闲话聊家常的阿婆;弄口巷尾,含饴弄孙的老翁;石阶入水处,多有濯衣洗菜的少妇……乡情串起了西塘暮色的暧昧与风致,那是一种醉意。

在一个个石皮弄里游走,不知不觉间,就已是下午时分。景色不似旧日曾见而印于心头,不是那种强烈的水光与屋、桥之影荡漾起的卷轴。西塘河道稍宽,傍水一侧是老屋、窄弄,另一侧是随河水蜿蜒的廊,廊接着屋,靠水悬着灯笼。眼前的景本似在淡烟中,被廊下延绵的红绸灯笼点缀,又透出些许生动妩媚之色。远处的房檐角上,隐隐露出几枝红杏,半树梨花。在江南的醺风里醉酒赏花,看船来舟往,无不有一番韵味。

在茶香的氤氲里,灯笼的红影下,听河面雨声变换,看水面碎纹映着的对岸老屋稀疏的灯光,还有店里老板娘女儿的歌谣。西塘这样的日子,是宜于读书和研习诗文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西塘的那些文脉便是这样悄悄地由上古流传下来。譬如那种极普通的砖木结构的楼屋,很随意地题一个名字,然后镌刻,由黑漆打底的木匾,石绿颜色勾勒出娟秀的字体。

即使没有雨,夜晚的西塘也一样风情万种。踩着咯吱咯吱响的楼板倚在窗边看风景。河两岸挂着两排红灯笼,透过灯笼昏昏的红光,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古旧建筑。灯笼映在水面的倒影因为风而摇摆不定,坐在长廊下的木椅上看灯笼,听着远处传来的蛙声虫鸣,你会觉得心都静了下来。薄雾冥冥,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好羡慕那水岸人家,抬眼之际便已尽揽风与月。杨柳风轻,眼前的画卷与想象中描摹了无数次的江南水墨竟是如此相似,在别人看惯了的小桥流水人家里,我却重重迷蔽了双眼,真实的生活画面却也疑作镜花水月。

夜晚的西塘,愈发安详沉静,一个人的全世界,就是人生。

同类推荐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其对王安石的评述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图还读者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可谓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论述,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往后余生感谢有你

    往后余生感谢有你

    言柳絮毕业后就嫁给了青梅竹马,做起全职太太。闺蜜童蕊选择了嫁给爱情,劳劳碌碌。
  • 末世暗影刺客

    末世暗影刺客

    首先,我写这本小说,是为了完成我自己想看这种刺客主题的末世小说绝对不圣母,然后,我是个小白,不觉得这会有多好的成绩,就是希望大家能看的开心(以下是正文简介)##########我不知道我生存的意义我生来就很普通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学校普通的工作……直到……末世的降临
  • 白发成殇:倾城皇妃

    白发成殇:倾城皇妃

    后宫是个金牢笼,锁住的,不仅是那些女子的青春年华,还有漫生的爱恨情仇。从江湖到深宫,从乌发到白发,从深爱到仇恨,那是一种怎样的路?且看女主如何在这深宫中浮浮沉沉.她,是江湖中神秘却让人谈她色变的杀手,背负着所有的仇和恨,一路独行。却为他,一夜白了发。他,是北国尊贵却淡漠冷酷的皇子,憎恨着皇家带给他的不幸,内心荒芜。遇见她,却给不了她爱。他,是江湖中貌似女子倾倒万千女子的逍遥客,却也有漫生的仇,暗里伤痛。为了她,一生不悔。一个王朝,三个人的故事。
  • 戏精王妃:王爷我档期满了

    戏精王妃:王爷我档期满了

    一线女星意外穿越,面对前有太后后有嫔妃的宫斗人生,傅羽薇前演白莲后演绿茶……被某位摄政王拆穿,傅羽薇只好撒娇卖萌撩,却换来一个字,“滚”后来,某位高冷摄政王得不到王妃的撒娇,傲娇质问,“你为何不来找本王。”却见某王妃笑吟吟,“不好意思,王爷,我档期满了,你往后稍稍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原鬼话

    中原鬼话

    中原大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所。悠悠千年,埋葬多少尸骨?忠奸之辈,都成一捧黄土。当今天下,末法时代,诸异隐世,科技救国。天下众生,早已忘却脚下,眺望宇宙。殊不知,那些化土的东西,正在蠢蠢欲动...
  • 一片幽情冷处浓

    一片幽情冷处浓

    她穿过一面墙却穿越了几百年的历史,附在梅花上的灵魂辗转反侧寻得前世今生的缘分,邂逅了清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和康熙大帝,在红楼里度过了前世的半生,看懂了历史的兴衰成败,知道了曹雪芹的真正身份,红楼为谁写,红楼带着的是她前世的影子,半生浮沉,一世缱绻,不管身在何方,不管前世今生,缘分注定了,就要匆忙赶来相聚。最后她终于回到现代,前世的记忆挥之不去,再读红楼,读着自己过去的血与泪,三十五岁突然在枫林里遇到了纳兰的今生,四目相对,他念着写给她的词,了却了前世未完的姻缘,又相守了半生,终于了却相守一生的心愿。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相守

    相守

    越棠本是一代皇后死后重生为一个不同朝代的婴儿,小小年纪便嫁给风烛残年,年幼时曾救过的少年在她成为太后后便入了宫,当了宫女,成了她的贴身一等宫女,两人狼狈为奸,一段文馨的故事就此展开!
  • 诸天最强旅人

    诸天最强旅人

    【新人签约新书榜前十】穿梭诸天万界,见证悲欢离合,留下一个个属于最强旅人的传说。穿越的世界暂定:赌圣1、乌龙闯情关、多个影片大世界、赌侠1和2、笑傲江湖、陆小凤传奇、四大名捕、仙剑一、花千骨、仙剑三、济公、大话西游、西游降魔、西游伏妖以及齐天大圣孙悟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电影世界会临时加入,敬请期待……
  • 我在大佬团里做团宠

    我在大佬团里做团宠

    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履行着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却在一个不寻常的夏天,一切发生了改变“那仿佛是一个奇迹”她后来如此说道日常中积累的奇迹来临了,在一个玫瑰色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