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0700000009

第9章 语言篇(1)

如何面对儿童的话语与回答

我们说,当儿童开始掌握使用言语时,才是儿童生命的真正开始。成人给了儿童生命,随后又给了儿童语言。然而当成人给了儿童语言之后,成人并没有太多重视儿童的语言。譬如,成人时常对儿童发出听话的指令;成人面对儿童的谎言只有责罚;成人时常忘记了倾听儿童的言语;成人根本不知道儿童从哪里学来的脏话等等。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忽视儿童的言语教育。

——作者

一、儿童言语的生成

儿童首先要掌握一个前提——语言。

——裴斯泰洛齐

言语是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基础。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我们拥有言语。而对于儿童来说,他在成长过程中最强烈的自我表现就是学会了言语的使用。儿童学会了言语,就意味着儿童在出生之后,另一种生活已经开始。言语是人类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说,儿童学会了语言,他的人生才真正地开始。

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言语的先天能力,这是由于人类有一个获得语言的体系,成人能够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成人在养育儿童时,已经给了儿童一个获得语言的空间。其次,是成人与还不会语言的儿童之间不断地发生言语上的交流。这种生活中的语言空间和行为表现,就是儿童语言教育的开始。

儿童语言教育离不开儿童心理的发展。这主要是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吸取人类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在这里,言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语言学者指出:词、言语、第二信号系统给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带来了新的原则,从而使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有了本质的差别。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就是概括。这是因为任何言语都是在概括。儿童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词的联系以后,人就能凭借对外界刺激物进行不同等级的抽象概括,从而使人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

言语是思维的外衣,也是人的思维工具。人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利用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儿童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言语还是调节人的行为的重要工具,他能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的、自觉的行为。但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词、言语的这些作用并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的。儿童生活了一年以后,就有可能理解并说出很少的词。在这个基础上,儿童经过了婴儿时期。而随着生活的展开和教育的影响,儿童的言语才逐步发展起来。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即儿童对成人所说的言语的理解在不断发展,但是儿童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发展得较慢。儿童满l岁时,就能懂得成人说出的某些词。当成人说出这些词的时候,儿童就用定向反应或运动反应来回答。1岁以后,儿童也能说出某些词,但是数量非常少,这只能算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开始。

大约从1岁半起,儿童对言语的积极性就大大高涨起来。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儿童也开始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活动。言语交际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从而使儿童的言语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当儿童学会了简单了言语表达以后,我们说这时的儿童已经进入言语活动发展的新阶段。儿童的积极言语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

当儿童学会使用言语以后,儿童的语言教育就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譬如,这时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常有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我们理解儿童的这种单词句也比较困难,即使是包含着许多猜的成分。有时我们需要借助于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姿势、面部表情等去理解。1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儿童在1岁左右时,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3岁左右的儿童由于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使儿童有了说出句子的可能。虽然这些句子开始时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句法规则,但毕竟运用句子的能力开始产生了。

直觉行动思维虽然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这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人的意识是跟人的言语分不开的。由于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因而也就有可能初步地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但是,这时的所谓自我意识,实质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明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相联系的。

儿童大约在出生两年以后,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此时的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但这时的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其他儿童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随后,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困难的任务。一般来说,儿童是先掌握物主代名词“我的”,以后才掌握人称代名词“我”。

儿童大约在2岁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关于自己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言语交际开始掌握这些代名词。

掌握代名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因为在言语交际中,代名词跟一般名词不同,它有明显的相对性。别人对你说“你”,而你自己对自己则说“我”。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这在儿童常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中获得明显的表现。

随着儿童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也就逐步学会了对自己的评价。首先是成人对儿童的行为的评价,这就可能出现最初的道德判断。

4岁时的儿童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而在此之前,儿童的词汇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对抽象性、概括性较高的词掌握得较少,内部言语也还正在形成发展之中,使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发展幼儿的言语,注意帮助他们在广泛接触周围环境时,丰富相应的词汇;在广泛的语言交往中,学习准确地运用词汇,学习完整、连贯地表达思想。

此时,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所谓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当然,儿童的思维特点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有时儿童还保留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但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增多,抽象思维则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抽象思维首先是对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从语言的发展来看,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但从个体发展看来,对于人类长期形成的概念只能逐步来掌握。虽然概念总是以一定的词来标志的,但是,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同一儿童在其不同发展时期,对同一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跟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概念水平的高低。学前儿童的词的概括水平还是很低的,跟成人的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学前儿童概念的水平也跟成人概念的水平有所不同。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一方面由于知识经验不丰富,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不深刻的;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影响下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儿童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深入。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的。

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进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儿童理解成人的言语,也往往首先是理解成人言语中某些他们熟悉的个别的词,他把这些词跟他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儿童才逐渐理解整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的中心思想。

儿童初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性来理解事物的。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经验的发展,儿童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儿童理解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儿童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但不久儿童就能领会完全用词的描述来讲述的故事。当儿童的形象性思维进入成熟阶段以后,他们对事物又有了比较简单的、表面的评价。儿童对事物的评价最初往往是很表面的,随着习惯了评价事物以后,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才能作出比较深刻的评价。

二、观察是话语的动力

儿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

——乌申斯基

对于刚刚懂得使用言语的儿童来说,观察身边的事物是获得言语的基础。不过,随着儿童生活能力的增强,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渐成为认识生活的动力。可以说,观察大大丰富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表达,同时也使儿童了解了身边的生活。我们说,当儿童依靠观察来获得认知时,观察就是儿童心理的语言。

儿童应该有系统和目的发展自身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观察力又是儿童学习如何生活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生活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发展儿童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在进行观察之前,向儿童提出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实现这些观察的具体方法。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必须给儿童提出观察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提高认识生活的知觉能力,懂得如何正确地观察他们身边的生活世界。

我们要培养儿童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任务,而不是让儿童处处依赖我们的经验指导。一般来说,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随时地给自己提出观察周围有关事物的能力。儿童常常东张西望,而不会有目的地去观看,常常随随便便地听,而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听。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在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下,儿童是可以学会有意识地、细心地观察和他的学习内容有关的事物的。

在向儿童提出观察的事物时,要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即有计划、有次序地去观察。对于儿童说来,只有观察的事物的能力还不够,还必须把观察的活动分成一些具体的步骤来进行。在进行观察时,先要看一个事物的大概的整体,然后再去看它有哪些个别的部分,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的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等等。当然,对于有些儿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事先确定观察的计划。这样,儿童就可以逐步学会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知觉和观察的能力。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然后再明确观察的任务,并把目的和任务加以具体化,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要想使儿童的知觉和观察富有成效,还必须培养儿童善于观察的技能,首先就是感官上的看和听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常常会被整个图画吸引着,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这当然就不能让儿童对事物进行有效地知觉和观察。我们必须培养儿童善于支配自己的视觉,有目的地去看那些应当看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日常当中,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儿童在进行知觉和观察时,不能把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区别开来,有时只是抓住次要的东西,而把主要的东西丢掉了。为了培养儿童在知觉和观察时能抓住主要的东西,首先要求我们组织儿童知觉和观察的对象和过程。对于比较复杂的、有连续性的事物或活动,要引导儿童有步骤地观察,并能时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中高年级的儿童,就可以逐步培养他们自觉地掌握知觉和观察的技能,而不要处处依赖我们的指示和帮助。

儿童在观察时,要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这会使儿童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是保证儿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条件之一。儿童在学习某一教材时,如果单单听讲,就不如既听讲,又观察物体,又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皮质的分析综合活动,从各方面来加强儿童所形成的暂时联系。

在观察的过程中,儿童还需要有言语参加活动,可以提高知觉和观察的质量。因为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总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有联系的,而且有词参加知觉和观察过程,人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词,把所感知的事物归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它们。

同类推荐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本书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人生就像在广阔海洋里的远航,航船之外风雨大作时掀起的巨浪喧嚣,有前拥后呼的虚浮浪沫,有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但是只要帆桅挺直,就可以不畏惧前方的惊涛骇浪,就可以不避身旁的暗流漩涡,就无须害怕波澜迭起的浪峰,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品德修养就是人的帆桅。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算不上美丽,但枝、叶、花长出地表却是美丽的。它们靠的是什么,是那并不美丽甚至有些丑陋的根来吸收养分和水分而长出那份美丽,世上很少有人因为长得美丽而受人尊重,更多人是因为内心的高尚而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善自我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善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 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本书将给孩子编织一个彩色的童年,成为孩子不容错过的人生经历。都是经典,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简洁流畅的语言,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智慧。
热门推荐
  • 傲天霸主

    傲天霸主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你生则生,要你死则死。这个世界是一张被设置好的棋盘,出色的人都会被选择成为一枚棋子,一入棋局,生不由己,谁都无法逃脱被操纵的命运。冷聂奉父亲之命执行任务时偶然获得了一枚黑色的棋子,不想却成了“棋子”中的一员,但他一身傲骨,绝不甘愿屈服于命运,誓要逆天改命成为那掌棋之人。
  • 妖异笔谈

    妖异笔谈

    桐影project始动,古老的妖怪们和降妖家族黄泉之间愉快的日常
  • 读厚黑悟人生

    读厚黑悟人生

    或许你没读过李宗吾的《厚黑学》,但只要你爱好文学,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这本书。那么,到底什么是“厚黑”,什么叫“厚黑学”呢?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将可以把这些疑问全部解开,而且还让你在看本书之余,学到一些在官场、商场、为人处世上的运用技巧,还让你看到商场上的一些“黑暗”。
  • 漫漫后宫路

    漫漫后宫路

    现代女强人重生为天启朝知州嫡女纪宝珠。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她为家人为自己铺成一条康庄大道;按计划入宫,贤良温淑的皇后,美貌惊人的贵妃,文采出众的贤妃,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在这出女人大戏中,她即是其中一员,又能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控。只要不触犯她的利益,她便冷眼旁观各路蛇神鬼怪;一旦触犯,她千倍百倍奉还!
  • 19年万般努力只为不低头

    19年万般努力只为不低头

    余悸和李想两人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竞争对手但是?自从有了黎冰的出现,两人的友谊不断被打散,李想也渐渐成熟了许多慢慢改变自己他逆袭了吗?他可以从一个学渣逆袭到学霸吗?他可以超过余悸吗?李想的过去又是怎么回事,拭目以待吧。“真是受够了要不是为了梦想谁愿意来读这破书啊!”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战心

    战心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皇帝也会沦落为乞丐,乞丐也能蜕变为皇帝;人会进步也会退步,会超越也会沉沦、、、、、、这一切的变化就是人心的变化。无论体质强弱、聪明是否、家境贫富,不努力,不坚持,就不会进步,只会退步,这就是众生平等。是以:心,决定一切!
  • 贝克街的非典型侦探

    贝克街的非典型侦探

    夏洛克·福尔摩斯:作为一个侦探,你要用你的推理去解决问题……停!放下你的温彻斯特霰弹枪!和你说过多少次,不要用这种手段让嫌疑人认罪!夏洛:(收起枪一脸无辜)可是他认罪了啊科林·哈特:作为身手非凡的王牌特工,潜入是一门必修课……等等,你就这么潜入的?夏洛:(收起武器点点头)是的,干掉所有人,就没有人知道我已经潜入了!galgame攻略系统:并不想让人尊敬你的夏洛先生,你还没有完成隔壁女邻居的完全攻略,距离你扑街还有7天。——————分割线————————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菜鸟侦探在充斥着各种超凡元素都市里调查超凡案件不经意拯救世界的故事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爱的教育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爱的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良人在此,快来抢

    良人在此,快来抢

    小时候,她不就是给了一个要饭的一个面包,一件衣服嘛?为何要饭的变成了学霸少年,本认为他是高冷的,结果…萧云瑶道:“我渴了!”只见某条忠犬立刻把水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