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5700000036

第36章 海原的回族文化(7)

回族妇女的装饰特点:她们喜欢用凤仙花染红色指甲,有的还点额。已婚妇女还要经常开脸,显得清秀、干净。回族女子从小就扎耳朵眼儿戴耳环。据说戴耳环还能使人心明眼亮:“姑娘眼睛亮,耳环子挂两旁。”她们还喜欢戴戒指、手镯等金银首饰。关于手镯在回族中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儿媳与老婆婆相依为命,因为穷得吃不饱饭,她就到一个商人家去做饭打短工。每次和完面,她都舍不得洗粘在手上的面,回家后再洗下来偷偷给婆婆做面糊糊吃。这样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天空中乌云翻滚,那惊天动地的炸雷,好像就徘徊在她家的房顶上久久不散,儿媳和婆婆都吓坏了。媳妇对婆婆说:“妈,怕是我在手上粘面回家,惹真主恼怒了,今天雷要击我吧?”婆婆颤声说:“儿啊,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闭上眼睛只把双手从门缝中伸出去吧。”儿媳就照做了,只听一声巨雷响过后就云散日出了。媳妇并未感到手臂疼痛只觉很沉重,睁眼一看,自己的手臂不但丝毫未损,而且两臂都戴上了沉甸甸的金手镯。从此,戴手镯在回族传统中成了孝顺老人的象征。因而回族已婚妇女特别喜欢戴手镯,直到现在从新婚小媳妇至八旬老太几乎人人都有金银或玉制手镯。

海原回族的住行

回族群众讲究庭院整洁,室内经常燃香,壁挂多见“克尔白”中堂、挂毯或经文条幅。20世纪80年代前,回族住房内门后都挂有净身用的吊罐,与吊罐相对应的地面,都建有专供排放净身用水的小“水窖子”。近年回族群众在卧室内均建有“水房”并与火炕相连,水房内设施最少有两样,一是太阳能热水淋浴器(也有挂吊罐、电热淋浴器的)供洗大净用,二是放置一把或数把“汤瓶”供洗小净用。

穆斯林长者出门时,一般随身携带沐浴、礼拜用具,如汤瓶、拜毡等。因吃苦耐劳使回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经商、朝觐路途多远都不怕,出门有“千里不持粮”的古老传统。这种习俗构成了回族生活的独特个性和宗教认同情谊。

另外,海原回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为禁忌:首先《古兰经》和《圣训》上严厉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行为。其次,回族人还严禁在宗教场合或虔诚老者室内弹唱、喧哗、吸烟、喝酒、猜拳;忌“古尔邦”节前10天内理发、修剪指甲;忌不洗大小净游坟、送埋体、参加宗教活动等;忌捕杀飞禽,尤忌杀鸽子;忌在“埋体”室内喧哗和猫狗入内;忌人去世后及宰牲完毕时说“死了”(对人应该说“口唤了”“无常了”或“完了”,对宰牲应说“定了”等);忌将厕所便道建成东西方向;忌星期二出门上远路;忌左手舀水盛饭或左舀右倒;忌在当道、窖、井、河渠边小便;忌在家中张贴大幅人像或动物画像。这些禁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穆斯林及海原回族的一些民族修养及风俗习惯。

海原回族的娱乐

回族小伙爱唱“花儿”(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歌)、吹奏“哇乌”(一种用红胶泥土烧的乐器)。回族姑娘喜弹的口弦,是一种衔在嘴边弹奏的小乐器,有竹制和铁制两种。竹制的宽约1厘米,长约12厘米,扯线弹奏;铁制的宽约两厘米,长约6厘米,以手拨钩簧,中间的钩簧里外颤动,用口腔作共鸣箱,并利用口腔的变化,来调节声音的变化,形成音阶。姑娘们用这种简单小巧的乐器传情达意,弹唱歌谣,丰富文化生活。

另外,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绊跤(摔跤),玩踏脚游戏,嚯梭,下方棋等都是回族小伙喜欢参与的活动。

海原回族的饮食

海原县回族群众日常生活以米、面为主食。面食馍类一般有:油香、馓子、花果果、莲花蒸馍等。面饭一般有:羊肉臊子面、羊肉搓面、凉拌面、拉条子、拉面、揪面片、荞面搅团、烩麻食、荞面做的烩猫耳朵和牛羊肉水饺、各类蔬菜水饺、牛羊肉肉包子、土豆及各类蔬菜包子等。米饭除大米以外,回族人还喜欢吃黄米(其形状、颜色均与小米相像,口感与吃法却全然不同)。黄米煮烂后,倒进适量扁豆面,搅拌而成的“豆面馓饭”,搭配着凉拌或腌制的海原长寿菜——韭菜、凉拌的海原南华山野生蕨菜、油泼辣子一起吃,别有风味。在煮烂的洋芋里下进黄米做出来的“洋芋馓饭”,也是当地人非常喜欢吃的。回族人吃肉主要吃阿訇宰的牛、羊、鸡、鸭、鹅肉,也吃兔肉和鱼肉。闻名遐迩的碗蒸羊羔肉、爆炒羊羔肉是海原人的上佳肉食品。回族人“倒油”或婚宴中装有牛羊肉及特殊烩菜(主要由粉、木耳、粉条、萝卜等杂烩而成)的碗子别有特色。还有用炕火煨烤的“琨馍馍”,面粉发酵后揉进干面烙的“干粮馍”,地软包子,雀舌面,面包羊羔肉,手抓羊肉,用海原当地出产的荞麦面压制的荞面饸饹、油炸的荞面圈,用荞麦仁颗粒特制的荞粉凉粉又软糯又香甜,虽有一厘米多厚,但用手提起来还均匀地透出无数束亮光的荞面摊馍。用莜麦酿作的“甜醅子”(酒醅子),用小麦面水洗制作的酿皮子,海原黎庄回族人用黄米制作的“糖瓜子”更具地方与民族特色,值得品尝回味。

在吃的方面,海原回族与其他穆斯林一样,忌食猪、狗、驴、马、骡等不反刍动物,凶猛兽禽,一切自死动物及动物血。家中待客或喜庆设宴,禁用烟酒。

海原回族的经名

海原回族人除了写在户口与身份证上的与汉族兄弟别无二致的个人姓名外,每人还另有一个经名。

海原回族人无论谁家有孩子出生,都会在孩子出生后的3~7天内,由孩子的亲人去附近的清真寺请阿訇来家中给孩子取经名。

取经名的过程是简单而庄重的,在寺中阿訇首先询问孩子的出生日期,再与伊斯兰教历相对照,然后打开《古兰经》诵读一段,这时新生儿的经名便已在阿訇心中产生。阿訇至婴儿家中,婴儿的父亲或其他亲属,将婴儿从产房抱(抱婴儿者须洗过大净)至阿訇身边并露出孩子的面部,阿訇便面向西站立于孩子身旁,对着婴儿的两耳(先右后左)轻念两段经文,同时轻吹两口气(因新生儿弱小,阿訇一般先对着自己的右手吹气再用手轻抚其耳)。然后,阿訇将口对着新生儿的眉间轻声地告诉他的经名再轻吹一口气,在场的人都抬手随阿訇做“都哇”,祝福婴儿平安幸福、品格优良、衣食丰富、健康长寿、胸怀坦诚并享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至此,简单而庄重的起经名仪式已圆满完成。

如果远在他乡取名不便,在家长的要求下阿訇会在一张红纸上写上新生儿的生日(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和新取的经名,还要写上一段“都哇”祝福婴儿。待家长得到这张红纸,新生儿也就有了经名。

穆斯林经名的特点是:其一,经名大多取历代圣人的名字为名,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如穆圣的女儿名叫发图麦,在海原回族女孩中名叫发图麦的比比皆是,这种叫法,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先辈,另一方面隐含家长对下一代的期望,希望孩子健康而卓越。其二,经名男女分明,常见的男孩名有穆罕默德、孙乃提、阿卜杜·莱黑木、穆萨尔;常见的女孩名有阿依莎、法蒂玛、赛利麦、尔利麦、努古尔燕等。其三,部分经名有祝愿的意义,如谢力夫(即高贵)、赛利麦(即平安、安宁)等。其四,海原回族人的经名大多不叫全名,只取简称,如阿卜杜·莱黑木简称黑目尔,易卜拉欣简称卜拉尔,阿嘿燕简称燕燕等。

一般情况下,海原穆斯林小孩的经名都会伴其一生。幼年时家人及乡邻都唤其经名(俗称小名)。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每个穆斯林家庭又为其取一个学名(俗称官名),也就是写在户口上的姓名。通常,孩子在家中被唤其经名,在学校被唤其学名,到了中学、大学,唤经名的几率渐渐变少了,但在举行宗教活动或成婚念“尼卡哈”时必用经名。

海原回族的三宝

“回回家中三样宝,汤瓶、吊罐、盖碗一样不能少”,在穆斯林传统生活中,造型奇异的汤瓶和吊罐是用于洗漱、净身的重要器具,设计精巧的盖碗是独特的饮茶器具。只要走进海原回族人家里,你就可以亲身感受用汤瓶洗手,用盖碗喝茶的民族传统特色。

海原回族人家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家均有一把或数把汤瓶。有日常洗漱用的,有专供礼拜用的。他们喜欢用汤瓶是因为汤瓶有盖、有把、有可流细水的高翘壶嘴,盛水的主体部分一般呈鼓状圆台形,不洁之物不易进去,既方便,又卫生,还节水。汤瓶作为回族人洗漱礼拜的用具,不但历时久远而且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一天晚上,唐太宗做梦梦见金殿的大梁正在倒塌,危急之中,一个身穿绿袍,头缠白布,肩上搭着一条白毛巾的深眼窝、高鼻梁、长胡须大汉来到殿内,他左手提着一把洗壶,右手向上一托,就把大梁扶上去了。唐太宗醒后觉得很奇异,第二天召集文武大臣为其圆梦。大臣徐茂公说:“将来唐朝遇到困难要靠回纥来帮助。”唐太宗问:“何以见得?”茂公说:“您梦中的这个人是回纥人。身穿绿袍、头缠白布是他们礼拜的衣裳,毛巾、洗壶是他们用来净身的东西。金殿为朝廷江山,托梁者是为帮助也。”众臣听了都觉得有理,很是佩服。但也有人心里犯嘀咕:“如今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怎会遇难?”徐茂公笑着说:“这仅仅是天子的奇梦,谁知道将来会发生怎样的事呢?”

唐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造反,搅得社稷不安。唐肃宗派人到回纥国去求援救驾。回纥可汗当即答应派三千铁骑前往支援。不到半年工夫,便帮助唐肃宗平息了叛乱。唐肃宗对回纥大加赞赏,亲自拿出银两赏赐他们,并为他们修建了一座大清真寺。还令工匠,依照阿拉伯的洗壶样式铸造了精巧美观的金、银、铜壶分赐将士,供他们盛水洗漱礼拜之用,因这是唐肃宗所赐的洗壶,所以也叫“唐瓶壶”,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叫成了“汤瓶”。

直到今天,汤瓶在回族聚集地使用率也仍不减当年。虔诚的穆斯林由于礼拜每天至少要用汤瓶5次以上。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口中常常告诫自己的儿孙:“没有三把水,不算好回回。”强调用汤瓶洗手、洗物需3次以上才算干净。行动中一日5次礼拜要用汤瓶,清洗水果、物品要用汤瓶,干完活洗手洗脸也要用汤瓶,就连出远门都要带上汤瓶。正如有一首回族花儿所唱的:“紫铜、青铜、高丽铜,黄铜打下的汤瓶。吃喝不成都能行,没把汤瓶是不行。”这道出了回族人视汤瓶为生活之宝的心意。

吊罐,作为回族人洗“乌苏里”(阿语音译,即洗大净专用)的器具,大概同汤瓶的历史一样久远。吊罐的材质一般有银、铜、铁、陶瓷、塑料等。除铁制的为桶状外,银、铜、陶瓷和塑料制品均为坛形,坛口两侧有穿绳悬挂的耳环,坛为平底,中间打有小眼为漏水孔,并配有特制的木塞。为防遗失,木塞常用一金属链拴于罐耳之上。罐中盛温水(回族讲究用壶烧热洗大净的水,因用锅热水常有异味),用前塞上木塞,沐浴时拔除塞子,水从漏孔流出,可冲洗全身。回族人一般每周必须洗1次大净,在生活中又由于各种原因还需要重新洗大、小净,在参加宗教活动、送“埋体”等活动前又特别重视洗大、小净。因而,吊罐在穆斯林生活中使用率也是相当高的,因过去社会公用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甚至没有,又常常缺乏水资源,家庭用水极不方便,用吊罐洗大净既经济又方便还节水,所以在穆斯林生活中吊罐还真是不可或缺的一宝。近年来由于电热水器、太阳能淋浴的普及,吊罐除一些偏远山区的穆斯林还在使用外,已渐渐淡出了民族生活器具的行列。

回族人传统生活中的另一宝是茶具盖碗。此物上有盖子,下有托盘,中间是盛水的碗,所以又称三炮台。生活中的盖碗除少数金、银、红木、紫砂材质外,民间多用瓷器。

在炎热的夏季,盖碗茶是回族人最佳的消渴饮料。到了寒冷的冬天,农闲的回族人早晨起来,围坐在火炉旁,品几盅盖碗茶,吃几片烤馍、一把馓子,是他们别致的早餐方式。

回族人不但自己喜欢喝盖碗茶,还把它作为待客的佳品。每逢家中有客人来时,热情好客的回族人就会当着客人的面,将洁净的盖碗打开,放入考究的茶料,冲上滚烫的开水,然后加盖并递送在客人面前。主客双方相对而坐边饮边聊,其乐融融。每逢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喜庆活动家里来客人时,回族人也会给每人递上一盅热腾腾的盖碗茶,并端上馓子、干果等,请客人边饮边吃。

回族人喝盖碗茶很有讲究,一般用左手从托盘之处端起茶碗,用右手拿起碗盖,在茶汤表面轻轻刮动几次,此所谓: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这样反复地刮动促使冰糖融解、茶汤上下均匀,还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待茶香气四溢时,开始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使盖与碗之间有一弯月似的空隙,恰好具有流出盖碗八宝盖碗茶从炕坛中取“阿布戴斯”水茶水留住茶料的功能,再一口一口地缓啜慢饮、仔细品评,乐在其中。

他们也讲究沏茶用的水,住在山村的人,平时最喜欢挑山泉水沏茶,到了冬季又喜欢取落在磨盘、石桌上融化的雪水来沏茶。

同类推荐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茶油时代

    茶油时代

    中国人吃什么油?吃多少?怎么吃?作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稳健而超拔的理性和感性,通过对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改变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及其茶油的历史文化的报告,突出反映了食用油问题与民生的重要关系,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并对这种变化和进步中出现的困惑、茫然和悖谬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过的季节

    风过的季节

    遇见你,爱上你,是我的宿命。离开你,失去你,却是我一生无以平复的痛。再次相见,陌生的话语,陌生的表情唯独,那双明亮的眼睛,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里。明明是你背叛,明明是你先离开,为何最后受到惩罚的人却是我。他念了她三年,等了三年,苦寻三年,当他们再一次相遇的时候,她却说“先生,你认错人了。”就算忘了全世界,忘了自己,我也不会忘记你。当风过的时候,夜樱树上,柔软的花瓣轻盈洒落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眼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阿尔法作为世界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反恐实战经验。曾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赞为“全球最优秀的特种部队”。由于阿尔法小组成员在执行任务时,脸上总是涂着黑色的油彩,所以人们称其为“超级黑兵”。这支黑兵是当前俄罗斯执行反恐、反颠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中坚力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麻子传奇

    王麻子传奇

    因为青春痘被人叫了八年的王麻子,是人见花开,车见爆胎的神棍一名,因为多次算命翻车,不仅吃不上饭,还被人追杀,在这个看脸看实力的时代,看王麻子如何利用霉运,改变自己的人生
  • 他是男一号

    他是男一号

    林翔,一个来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经过不懈的努力,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过上了自己憧憬的生活,成为了自己人生戏剧中的男一号。
  • 职场潜伏秘籍

    职场潜伏秘籍

    在工作上成为主流派,想要成为老板眼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唯有不断做对的事情,才能奠定自己在公司不可动摇的地位。选择上司就是选择人生,光有热情、天分、领悟力还不够,你还必须懂得认清自己、表现自我。得罪家人,也别得罪同事别,轻视那些办公室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们往往能左右你的工作效率。
  • 异世之浴火涅槃

    异世之浴火涅槃

    一朝穿越,雇佣兵之王成为苏家最不起眼的幼子,女扮男装下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她又如何惊艳转身,凤临天下?
  • 重生盘古

    重生盘古

    他,本是末世之劫的牺牲者;他,亦是科技巅峰文明的继承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之下,唤醒了深藏于他体内,身为盘古后裔的血脉。熟知历史与神话传说的历史学家的灵魂,让他毅然走上了与命运抗争的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