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6100000002

第2章 张衡

姓名:张衡

出生地:东汉南阳郡

生卒年:公元78-139年

历史评价

张衡制造出了堪称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世尊称为“科圣”。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他这样评价:“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衡,字平子,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出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县城北50里)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张衡自幼好学,10多岁时,他已经读了很多书,也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17岁的他便离乡游学,广结学者名流。他曾到汉朝故都长安一带,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世态人情。后来他又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就读于最高学府——太学。由于他虚心好学,勤奋努力,进步很快,成为学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当时,地方上曾经推举他做“孝廉”,公府也多次招他去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张衡从小就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很多,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如《归田赋》;有的气势磅礴,广写景物,如《二京赋》;有的特色突出,独树一帜,如《四愁诗》、《同声歌》等。

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应邀回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并在办理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他以游学长安和洛阳的见闻作为素材,先后花了10年功夫,精心雕琢、反复修改,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写成著名的《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为《二京赋》,为人们广为流传。

后来,鲍德调任,张衡便辞职回家。掌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笼络士人,几次派人邀请张衡做他的幕僚,以增强自己这一派的势力。但张衡一方面厌恶外戚专权,一方面想专心钻研学问,都坚决地拒绝了。

相关链接

20世纪50年代张衡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中国先后发行了印有张衡画像和地动仪的邮票。196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了张衡的《二京赋》。1981年上海造船厂把中波公司建造的一艘16000吨多用途货轮命名为“张衡号”。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故事片《张衡》。

国际天文组织为表彰张衡对世界天文学作出的贡献,1970年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为彰显生养他的南阳,又将国际永久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

在张衡34岁的时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很喜爱杨雄的哲学著作《太玄经》。《太玄经》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太玄经》里的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给了张衡以很大的启发。

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1年),张衡应征进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低、中级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计量和音律)等事务的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时,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已经出现了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又称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伞,地是方的像一个棋盘;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与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着蛋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都在气体中飘浮。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这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大胆地对天象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更精确、全面的“浑天仪”。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铜球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球体内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装有几个铜圆圈,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刻有二十四节气。凡是张衡当时知道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了浑天仪上。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动转动,张衡又利用水力推动齿轮的原理,用滴壶滴出来的水力推动齿轮,带动空心铜球绕轴旋转。铜球转动一周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行的情况了。

——传世佳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从公元89年到140年,东汉都城洛阳和陇西一带,共出现过33次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其他地区连续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促进了张衡加紧对于地震的研究。他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它由精铜铸成,圆形,直径8尺,而顶盖隆起,状如酒樽,上刻篆文与山龟鸟兽花纹为饰物。地动仪中央有摆柱,向外伸出8根横杆,皆有机括相连。外面有8条龙,口衔铜丸;下面有8只张口的蟾蜍。如果发生地震,龙吐钢丸,落在蟾蜍口中,声音宏大,守者警觉,便循吐丸的那条龙的方向,去查找地震震源。起初人们对候风地动仪颇感怀疑,有一次,一条龙吐了丸,大家并不觉得地震。但过了几天,驿卒送来陇西(治今甘肃临洮)发生地震的消息,果然与吐丸龙的方向一致,于是人们都钦佩它的精妙。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能正确地记录远方的地震,比国外同类仪器的出现,要早出1000多年。

在气象学方面,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丈高的杆顶安放一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着风向转动。鸟头所对的方向就是风向。这个仪器和欧洲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但是候风鸡是在12世纪才出现的,比起张衡的候风仪晚了1000年。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张衡请求告老还乡不准,又被调到朝中做尚书,但只任职一年就与世长辞了,终年61岁。

同类推荐
  •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他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热门推荐
  • 小符记

    小符记

    为什么要修气?修气能强身健体,移山倒海。修气这条路的尽头在那里?或许在天上?那天上之后呢?会不会还有一层天?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指尖流年:逆光千颜玖不离

    指尖流年:逆光千颜玖不离

    最暖人心扉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最清澈洁净的,是黎明的第一汪泉水;最纯洁动人的,是晨曦里的第一眼世界。不奢望做你的归人,不甘心是萍水相逢的过客,只愿在红尘的最深处与你悉心相逢。爱,是一辈子的眷恋;恨,亦是一生的哀怨……
  • 想不出名字的修仙文

    想不出名字的修仙文

    别看,想不出简介就是应付任务用的,不要进来辣眼睛
  • 手术台

    手术台

    人物之间总总仇恨,通过手术来伪装的杀人,为什么要用亡灵来祭奠亡灵,在仇恨面前生命不值一提。复仇究竟是罪恶的,还是情义的见证?
  • 腹黑总裁爱撩人:老婆,哪里跑

    腹黑总裁爱撩人:老婆,哪里跑

    某个整张脸憋得铁青的男人:“老婆,今晚就做一次,做完就睡觉好不好,你看我忍的那么难受了,你忍心吗?”某女对着天花板翻了一个大白眼,弱弱地回答自己身上的男人:“我现在有权利说不吗?”腹黑总裁的宠妻生涯揭开序幕……
  • 女配别作妖

    女配别作妖

    余落兢兢业业穿梭在每个世界中完成女配的逆袭,改变女配的命运。好不容易攒够空间积分却因为不靠谱的系统,不得不回去每个世界收拾残局,因为女配们回到自己的身体后原形毕露,凭借加持的气运虐杀男女主,使魂力失衡位面世界面临崩溃。余落:操蛋,女配你作什么妖?莫逼老子。做错事的系统:宿主,请您尽情的放飞自我吧
  • 碧波荡漾的情怀

    碧波荡漾的情怀

    她是有着美丽样貌、善良心地的豪门世家家族小姐,他是有着成年人的身体、十岁孩童头脑的先天智障豪门世家家族少爷,为了报答自己父母受到的恩惠,她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因此被所有人歧视和嘲笑,但她却并不以为然,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
  • 同和里

    同和里

    近一两年来,《繁花》的热销重新引起读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往生活的兴趣。长篇小说《同和里》是《繁花》之后又一部写上海的优秀之作。不同于《繁花》的风情摇曳,《同和里》的特点是用极其幽默而富有上海特色的语言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生机勃勃、笑泪交错的平民生活。虽然写的都是弄堂里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无不令人难忘。小说选择了以一个九岁男孩“大耳朵”的视角去观照那个特殊的年代,芸芸众生的情感冷暖、人性袒露的高尚与卑下尽在一个孩子眼中,注定了这是一部天真之书,但同时也是洞察时代与人性的深刻之作。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 快穿之我是万年单身狗

    快穿之我是万年单身狗

    不论是孤独配角还是深情女二哪怕是暗黑反派,都是一些万年单身狗。戚灵仙的任务就是让这些万年单身狗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可是怎么戚灵仙一穿越就桃花不断?连最爱女主的男主也突然说爱的是自己?系统:宿主的任务就是给你所操控的所有角色脱单。戚灵仙:脱单?!我在现实中都无法脱单,这么多年来都是单身狗,你还要我去帮人脱单?!系统:我的名字就叫做‘万年单身狗系统’。几个任务过后,戚灵仙:系统你确定我真的是万年单身狗吗,怎么什么深情的人都让我给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