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400000016

第16章 家园

父亲的事

延平北路与南京西路的交叉口,老辈人叫这里是:大稻埕或者太平町。向晚暮色乍起,黑美人酒家的霓虹魅惑地点亮,仿似红唇。

父亲黯着一张被肺癌侵蚀的病脸,微哑的低语——再过去几步,就是古早的天马茶房,三十八年前,二二八事件就是从这里开始。

关于烟贩林江迈,被缉私人员开枪射杀的陈文溪……父亲越说越激越,眼角泛着泪光。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年甫二十五的父亲是淡水河畔茶行街的伙计,亲眼目睹事件始末。

你总算知晓,何以我极力禁阻你谈论政治。什么文学创作,什么台湾历史,祖国军队在三月的屠杀之时,哪管你是什么同胞!不要太天真,那时候我们深爱祖国,祖国却不爱我们。

林口卧龙岗,乱世四年的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他的下半生,就像大多数老辈的台湾人,带着事件的阴影,忍辱偷生地存活下来。

二月的朔风很冷,父亲,我来林口看您。

黄昏

几个妇人群聚在满布卵石的河滩上。

黄昏的落霞成为妇人背后一种暖色的场景,没有任何的喋喋,只是无边的沉静。那一张张妇人的脸,沉静中呈露着几分苍凉的宿命,在河滩群聚,等待的是什么信息?

很多年以前,老画家指着这幅图像,用缓慢而轻脆的母语告诉我,在他壮年岁月,我们的岛屿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劫难,许多青壮的男子被逮捕、屠杀,那是个没有公理正义的黑暗时代,岛屿人民的祖国之梦也因而逐渐破灭。

所以,我决定沉默的,以画度过余生。

老画家感慨地吐出了这句话,竟悲切、难以自持地颤栗,由于他坐在阳光满照的落地窗前,逆着强烈的光,不知道他是否老泪纵横?

那些妇女在等候离家的丈夫或孩子归来吗?这样问过老画家,他始终不曾给我回答。

老画家走后多年,我还是找不到这个答案。

抗议

静坐,用坚毅、柔和的歌声传达抗议。

这群被强制资遣的纺织厂女工,在逐渐入夜,灯华亮丽的南京东路三段,疲惫、无助地静坐、唱歌,要求资方还给她们应有的工作。

大理石铺陈的地面很冷,资方的心更冷!

警察罗列在门口,隔着巨大的玻璃门,办公大楼的入口,资方排出的私人卫队,手持棍棒,寒着愈加狞恶的脸,他们刚围殴过一个热心工运的协调者,像驱打一条狗般的对待。

警察隔着玻璃门,任由私人卫队施暴。

几双冷漠的眼睛,随着脚上昂贵的高跟鞋,昂然不屑地瞄过去,然后消失在邻近霓虹灿丽的钢琴酒店里,或者缩入驶离的进口车中。

静坐唱歌的女工,疲惫、无助的眼睛,噙满泪水,就是不甘让泪流下来。只求回到纺织厂生产线,和那些情同手足,来自全岛各地的姊妹一起劳动、生活,赚取微薄的糊口薪资。

资方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可以!”

悲愁特富野

少年被枪决后,骨灰随即被运回乡。

邹族之乡特富野,他们要送少年回家。

少年在激怒之下,夺去了三条人命,洗衣店雇主夫妇,还有一个婴儿;少年竟下了手!命案发生时,人们惊骇地相互谈论,为什么?

少年的确杀人,被激怒、压迫,由于洗衣店雇主夫妇扣留他的身份证,并且食言地剥削少年作为一个洗衣店学徒的劳动所得。

曾经很有可能成为小学教员的邹族少年,辍学来到台北,经由介绍所引进到洗衣店工作,竟由于超时超量的剥削与苛求,被强烈激怒了。

激怒到杀人,这少年怒气与绝望想见多深……枪决,十七岁的青春生命,化为灰烬,无论罪有多深,终究是人世间的悲痛与缺憾。

邹族少年的家园叫作特富野,他终于回来了。很久不曾落雨的邹族之乡,就在少年骨灰抵达的一刻,滴答——滴答,开始落雨了。

家园流泪了,唉!多么悲愁的特富野。

鞋的沉默

大学图书馆阴暗的角落,静静睡着一只男用皮鞋,鞋里塞着一张绿色的百元钞票。

这只鞋,似乎无比缱绻地紧偎着土地,它刚从远方回来,从匹兹堡到台湾;它是一只装载着许多乡愁的鞋子。

没想到,这只鞋的主人会选择他故乡的母校,作为永远的驻足。母校的图书馆,曾经留下过可亲可念的求学记忆,所以蓄意地选择这里?

他们说,这个从北美回台探亲的数学博士畏罪自杀,在一个没有任何目击者的暗夜,他从大学图书馆的四楼跃下……

没有任何的目击者,除了他遗落的鞋子。

他的朋友宣称亲眼看见他被护送回去,凌晨时分,白雾氲氤的校园,他却静静地仰卧在图书馆的防火梯下。这个远地游子看了一整夜的星星吧?究竟谁在陪伴他度过漫漫长夜?

畏罪自杀?对故乡的热爱竟然是罪恶?

这是永远的谜题,只有遗落的鞋子知道。

五月二十日那天

“他们怎么还没有返来?”

浊水溪畔的一群老农人蹲在黄昏的田埂边,百般忧愁地望着客运车来的方向;北上陈情的乡亲们,临走还一再地说黄昏若到,他们就会返来吃饭。

第三次了,乡亲们带着满车大白菜,北上要去立法院、农委会、在台协会陈情,前两次,大白菜都免费送给台北人试吃,要告诉他们——“这么好的台湾农产品,为什么还要不断从国外进口?”没有用,鸭子听雷,那些大官们,好像眼睛都被牛屎糊着,种作人的艰苦呢?

两百公里外的台北,血色一般鲜红的黄昏,那群陈情无着,转而绝望,愤怒抗议的乡亲,正被红着凶眼的暴警,像狗一样地满街追打、围殴、逮捕,并且罗织罪名。

新乐园吸完一包,再到店仔头买新的,烟尸躺满他们所蹲踞的田埂边。“有路用否?阮在国中教册的儿子也去了。”“天暗了,怎么?”

一群忧心的老农人,在浊水溪畔等待乡亲的归来。

飞鱼已远

飞鱼在遥远的海上,兰屿在偏僻的远方。

达悟人却流落在台湾,被逐渐瓦解的族群;有的怯于承认是来自兰屿——“蝴蝶兰几乎被采尽,岛屿被观光客践踏,留了一座电力公司的核能废料场给我们。”

写诗的达悟人施努来在台北开计程车,用他纯朴而悲愁的诗句抗议兰屿被强暴,毕竟是那般的乏力,在台北那五光十色的迷乱里,诗人的微弱呐喊,一下子就被掩盖过去。

朋友要以达悟诗人为题,拍一部属于第三世界的电影,他送了我一册剧本初稿,最后的结尾是诗人施努来酒后,卧轨自杀。

朋友说:“只是初稿,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不知道让施努来死去,是不是最好的传递方式?朋友似乎也悲观地认为达悟没有希望。

剧本背景,从兰屿东清湾到台北芦洲的二重疏洪道,那些劳动者置身的工厂以及茫然。

慢慢失去兰屿的达悟人,你心里怎么想?

亚细亚的孤儿

夜深读起台湾史,关于一八九九年春天,在台北监狱惨遭日本人处死的简大狮记事——

日人侵台,妻女遭受日军奸杀而死的简大狮,愤而率众起义,以芝兰(草山)为根据地,与日军交战于台北附近,一八九八年八月一度和日军讲和,旋又造反,被逼得走投无路,逃到福建即被清吏逮捕,父祖之国竟将简大狮交给日本当局,一八九九年春天含怨而死。

被父祖之国遗弃、出卖的简大狮,赴死之前,想必已形容枯槁,对祖国的梦与盼望已全然破灭。那是一种多么绝望而悲痛的苍凉?

我想起《亚细亚的孤儿》那本小说里的主角胡太明,最后的结果是发疯。台湾人的悲运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是:日本人将台湾人当中国人看,而大陆人却将台湾人当日本人看……

历史残酷地翻到简大狮这一页,我几度茫然而思绪紊乱,不只这一页,台湾的四百年历史皆是血泪所写成,而台湾的明天又是什么?

竹摇篮

一只空荡的竹摇篮,面对着窗外的大海。

摇篮里没有被褥,想见婴儿已经离开好一段时间了。何以它还悬挂在窗前,兀自轻摆?

问及守灯塔的男人,他恍然大悟地说——“啊,屋里的摇篮啊?我的后生啦,第四个,现在跟他阿嬷一起住在马公,读小学二年级啰。”

说完,笑呵呵地招呼我跟他到灯塔上去。

灯塔上,午后的风暖和极了,可以清楚地眺望澎湖列岛的位置。渔船成群在列岛间作业,海水蓝得令人喜爱,守灯塔的人却说已经没有感觉了——“做囝仔,就住在澎湖,每天跟海做伴。楼下那只竹摇篮,是阮阿母亲手用竹条编的,我的四个囝仔,都是那只摇篮摇大的。”

我在想象,可爱的婴儿,躺在轻摆的竹摇篮中,面对着窗外触手可及的大海,不知是否会知道自己早已是大海的儿女?而轻轻地摆动,柔柔地安眠,这竹摇篮又是阿嬷多少的爱?

我单独走下去,用手推着竹摇篮,感到内心一种甜蜜的温慰。

废弃的铁道

秋深以后,那条废弃的铁道逐渐消失。

他们把爬满褐锈的铁轨、枕木拆解并且运走,听说要运到东台湾以南的滨海地带,让它们再还原为新铁道的一小截路段。

遗留下来的痕迹,成为一条蜿蜒的小巷。野草开始恣意地侵夺,有人开始大胆地将车辆停放在昔日铁道的位置,更有人从十轮大卡车上卸下了大批的红砖块,他们确信铁道废弃了。

原是铁道两旁的丝瓜棚、废五金集用场以及少许的菜圃,少去了这条八十六岁的老铁道,依然不受任何影响,丝瓜棚还是开出大黄花,结出累累的肥丝瓜,废五金生意仍是鼎盛,少许的菜圃,嫩绿的菜叶,就算种给自己吃吧。

“这条路卡早是铁枝路,直通到淡水。”

“阿公,我没看到铁枝路,我不相信。”

一个极为冷栗的寒夜,路过铁道旧址,一对祖孙俩,这样的两句对话,令我暂歇脚程。

什么时候,北淡线已不再记忆?

官方说法

图书馆转角,我与那深谙东方历史的馆长擦身而过,彼此微笑道好。北美大陆典型的中国通,通晓华语,海峡两岸皆奉为上宾。

我知道馆长正与来自台湾的两位学者,以英文撰写一本书:十四天与四十年。试图告诉世人——四十年的经济奇迹,举世公认;十四天的残暴屠杀,只是近代史的些微泡沫。

三位高级知识分子所构筑的“官方说法”。

我回到图书馆的卡座,午后的阳光慵懒地俯照过来,晕黄的抚挲着黑檀木桌间的史料,它们记载着一九四七年,台湾人的血和泪。

破碎而瓦解的祖国之梦,被出卖的岛屿。

我翻阅着那些似乎陌生却又熟稔的名字,四十年前血淋淋的史料,害怕去触及却又飞越过万里之遥的旅程,来这北美西岸试图寻找一个困惑久久的答案,关于一九四七年的台湾。

而在四十年后,有人在替官方写一本书。

有人在异乡的大学图书馆寻找历史的真相。

晚云温泉乡

抵达台东知本,温泉乡的黄昏格外安静。

推开古老的木格子窗门,就坐在榻榻米上,静静望着远处一片田,都已在抽穗了,浅黄色的一蓬。旅店的人把日式浴衣送入房来,白底蓝圆点,并且告诉我温泉浴池的方向。

田与旅店几乎没有任何阻隔,视野自然开阔许多;我看见几个穿着国小制服的孩子笑闹地追逐而来,后面还跟着两条土狗。

孩子从我前面奔跑而过,一群健壮、黝黑的原住民后代;我所处身的位置,是在旅店的二楼,连接榻榻米并且突出的窗台成为我俯望的极佳角度。晚云胭脂般的浓艳,却有些愁。

对街,一个年老的妇人正对着青色的公用电话讲话,她没有取下话筒,只是喃喃自语,用着我所无以知悉的语言;我静静地看着老妇人,头上绑着种植时的布巾,满脸的皱纹与老人斑,却有一双原住民特有的美丽眼睛。

“她儿子跑渔船死去了,她不相信,每天对着电话机讲话。”旅店的人事后这么说。

创痕

我一直很钟爱那帧相片——一条水泥路,两旁是荒蔓的野草,路似乎是向下弯落,直到海边。摄影者标明这是“一九八〇年绿岛”。

初次看见这帧相片,感动我的,却反而是摄影者加注一旁的文字,他写道——“绿岛是许多人的故乡,绿岛也让许多人失去故乡。”

彼时,我捧读登载这帧相片及文字的杂志,整个人受到极大的撞击,那是一九八一年。我的生命及思考逐渐在转变,慢慢在易质。

我听过一些关于绿岛的故事,比如相片中那条无人的水泥路,以及岛上所有的设施,大多是由被长年禁锢的******构建而成。

许多盼求我们的家国更美好,自由的改革者,却被剥夺了美好、自由的一生,永远被拘禁在这块被人深深遗忘的小岛上。据说,被枪决的死刑犯,都在临刑之前,面对着台湾本岛的方向,努力地寻找一丝山影或是灯光。

绿岛,是台湾家园最哀痛的创痕。

异国

“台湾的枫叶,是属于槭科吧?秋来会由绿转红,我记得在奥万大山里,有满山的枫红。”

“槭,有人说是台湾枫香,中山北路三段两旁一整排行道树,就是槭树,入秋以后,或更冷的冬天,红砖道会落满槭叶,却似乎不红。”

这是前年夏天,好友陈君的妻子与我对话,在离开家园很远很远的加州海岸小城。

陈君是个文史学者,热爱台湾的心以及执着于近代史钻研的志业,竟然使得他被隔断了归乡之路。家园使他挚爱,家园也放逐了他。

两次造访他异乡的家居,皆是阳光亮丽的初夏,门口那株高大的枫树翠绿繁茂,盈满着令人心喜的生命力,饱含着水分与丰美。

“如果是在更北的边城西雅图,那里的枫叶长得更大更美,若你深秋来的话……”陈君说。

我还是说起奥万大的枫红以及中山北路深秋不红的槭树,陈君微笑地倾听,隐然的凄楚。

常常翻开一册手记,扉页夹着陈君的妻子所赠——一片深红似血的枫叶,仿佛乡愁。

想家

那年秋天,他们为了就要退伍的我饯行。

平日不苟言笑的老士官,露出慈蔼温和的笑容,不断地劝酒、加菜,兴奋而发红的脸,仿佛要离开军旅的是他们自己。翌日清晨,军车送我离营,早点名的军歌在车后渐去渐远,手里紧抓着报纸包裹的早餐,热馒头夹肉松。

我开始惦念那群一生身系军旅的老士官,我熟悉他们每个人的身世、故事,被强制抓伕,为了战乱与饥饿投军,连自己都不明白就随军撤退来台的……他们只有一个盼望:回家。

我想起荣团会、莒光日,党员小组会议时,他们的沉默与倦态,只有谈及遥远大陆的风物才会让孤寂的老士官们兴致勃勃,老家的记忆,竟是他们逐渐凋零的生命唯一的亮光。

有时,老士官会像孩子哭泣,转了很久的家书,告诉他们,双亲过世的消息。他们一生的命运是流离而残破,只能自我疗伤、取暖。

不知道,想家的他们,回家了没有?

1989年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的经历和身份得天独厚。他对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和广博世界的把握与表现,其实正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探求。本书分人行篇和天地篇。前者写人,文豪、政治家、艺术家,栩栩如生。作为官员和文人的王蒙,交往甚广,常能写出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后者是游历天地的大文化散文,有别于通常泛游的文字,作家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及文化底蕴融于其中,使文章熠熠生辉。如此分主题地编选王蒙的散文随笔集,于作家也是首次。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包临轩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包临轩诗选

    《包临轩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的其中一册,该诗选共分为五辑,收录了诗人包临轩不同创作阶段的重要诗歌。作者以特有的豪爽、苍凉、充满哲思的语调,全方位呈现了当代诗歌的风骨,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铜墙铁壁:河北民间抗战纪实

    铜墙铁壁:河北民间抗战纪实

    本书作者走访省内外许多地方,采访数百个人物,记录了河北民间抗战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战的英勇事迹。
热门推荐
  • 凰生灭

    凰生灭

    金木水火土,承载上古灵体,生死别离苦,映射乾坤一角,看一个真江湖,贪嗔痴妄患得患失,听一场独白戏,爱恨情仇似假似真。看懵懵少年,是听天由命,还是迎难而上。看强者之路,到底是难,还是易。在这里,猪脚带你尽情游历,“看万山红遍”
  • 史上第一修仙掌门

    史上第一修仙掌门

    陆风在看西游记的时候穿越了,整部西游记化成了超级随身系统,附带在陆风的身上。西游记里面的法宝仙物可以兑换出来用,里面的人物可以兑换出来战斗。“金刚琢,紫金葫芦,金箍棒,紫金铃,羊脂玉净瓶,芭蕉扇,狼牙棒,三藏权杖,悟空金箍棒,猪悟能九尺钉耙,沙悟净的降妖权杖。。。”“人参果树呀,人生果树,你啥时候开花结果呀?”“悟空啊,你又调皮了,下手要有个轻重呀!”“八戒,你又去祸害了哪家女妖精了?”“佛祖,你老人家能歇会不,怎杀气那么重呢?”“老君,能不能再开炉哇,我这一大堆弟子等着升级呢?”
  • tfboys光芒万丈

    tfboys光芒万丈

    本书为tfboys成员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与三位少女的故事,期待吧
  • 幻境魔录

    幻境魔录

    这是一个人类和兽人共同生存的世界,一共分为五个大,每个大陆都存在着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五个大陆都有一个共同点,大部分人类看不起兽人,就犹如地球上白人看不起黑人一样,甚至各个方面都去袒护人类...
  • 伐罪档案

    伐罪档案

    龙市最近出现一个天才侦探林修,协助警方破获多起奇难案件。突然之间一举成名,于他而言只是一个意外。因从小被犯罪头目收养、训练,在努力逃出黑暗围城继续生活的他,内心无限渴望光明。他每一次置身险境,都更激发出与恶念一次次交手的巨大能量。这一次,与魔鬼的终极较量,他能否走出重围?
  • 异能小宫女

    异能小宫女

    她,一个善良的人,在一次女儿受伤、老公背叛的双重打击后,决然的选择用最笨的方式求以解脱,却没想到再次醒来时已魂穿异世,虽然本尊是个才八岁而且处处受人欺凌的小宫女,但咱不怕,拥有了她这个二十八岁的灵魂,扭转乾坤那是不在话下的!什么?竟然还发现了有异能!那更是要风生水起了!!!本文不自虐,幸福的小白文~
  • 棺山夜行

    棺山夜行

    寻龙探墓,夜走棺山;分金定穴,升棺发财。我是当代发丘门传人,来跟我一起去盗墓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特种兵之我不是兵王

    特种兵之我不是兵王

    【日更万字套路无限穿越不止热血爽文等你来袭!】特种兵叶光难耐寂寞在末世中纵横。一次隅然,在救下年轻女孩舒云后,竟意外接触到各种系统:属性栏、物品栏丶等级栏丶技能栏丶系统回城且看劳资叶光如何在这末世称霸王者!最终,加冕为一代无敌战皇!粉丝qq群号码:516729379
  • 戮祖

    戮祖

    万般造化,不过渺渺!真龙命运,捏碎便是!无上传承,打爆即可!吾一吼,九天十地,无不战栗!吾一出,普天之下,谁不匍匐!吾一怒,八荒大地,莫非敌血!吾乃戮祖——饮敌血,踏尸骨,杀伐天下。吾将开辟,尸骨铺就的至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