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5300000023

第23章 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

黑塞曾打算出12卷本的《德国精神的世纪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他给出版社的一封信里看出黑塞从德国精神中继承了哪些遗产。他把自己与他人共同主编的《浪漫派的精神》交给出版社时写道: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最好的德国浪漫派的爱好者和行家之一,我在18岁时就开始探究它的奥秘,除印度与中国文学外,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我自己的思想与创作。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黑塞在18岁时已入浪漫派大门,追寻浪漫派大师们的精神轨迹,汲取他们的营养。

黑塞的诗传承了德国浪漫主义的传统,孤独,流浪,伤感,怀乡,寻母,夜色,梦境,歌颂大自然,对逝去的童年与青年时代的回忆,这些浪漫主义诗歌中常见的主题都能在黑塞早期的诗品中找到,我们从他的诗歌的题目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陌生的城市》,《还乡》,《梦》,《他爱在黑暗中步行》,《孤寂之夜》,《梦母》,《独自》,《孤寂的夜晚》,《走向孤独的道路》,诗行间流露出黑塞那颗孤独的心充满着渴望与乡愁。悲伤,忧郁与梦幻构成了黑塞这一时期作品的基调,以致黑塞被批评界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

小村

黄昏牧羊人赶着羊群

穿过寂静的街巷,

夜幕降临,天色昏暗,

家家户户正要安息。

我是唯一的主人,

此时此刻在墙之间,

我的心充满悲哀,

把渴望的酒杯一饮而尽。

道路要把我带往何方,

到处都有炉火燃烧;

而我永远也不知道,

哪里是祖国、家园。

对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傍晚的时刻是想家的时刻。夜幕降临,人们都回家了,可我这个外乡人的家又在哪呢?一阵悲哀涌上心头,只能借酒浇愁。然而路漫漫,归无期,没家没祖国的忧愁何时才能终了?诗人孤独、忧伤、想家的情绪跃然纸上,使读者深受感染。如果读原文,读者可以感受到诗品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它朗朗上口,舒缓自如。

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黑塞早期一些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作似乎缺乏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黑塞对此的答复是,年轻时代是充满不安与危机的生命春天,年轻时不乏生活体验,但生活跌荡起伏,以至于他难以把握,他后来对此写道:当时,年轻生命活的浪潮正汹涌着,生命经历了最远的疏离和最深的消沉,濒临死亡的边缘,我仅仅是诗歌爱好者,写出的拙劣诗句没有能力表达这些体验,事实上,我更不敢面对它,不敢对它多加思索,这不足为怪。

到写小说《轮下》时,黑塞才敢于直面人生,克服了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的惧怕感。

黑塞有颗敏感的心,一阵风,一支曲子,一声钟响,一个佳人笑容,一个梦境,一幅肖像都能触发他的诗情,而片片白云最能引发诗人的诗兴,它是诗人诗歌中常出现的主题:

白云

哦,看啊,

那轻快的白云,

像是被遗忘的轻松乐曲,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移。

谁要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没有领略过苦和乐的激情,

他就不能理解

这轻飞曼舞的白云。

犹如太阳、大海和轻风,

我喜爱这朵朵白云,

因为它们是陪伴游子的

姐妹和天神。

云在黑塞看来也是一种象征,永远飘浮的白云就像自己漂泊的人生。小船还有停泊的港湾,而诗人的一双脚永在旅途上,没有家乡,永远在陌生人中间,到处感到陌生。他曾在一部作品中把白云看作是“一切浪游、追寻、需求、乡愁的永恒的象征”。

雾中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

触目是兀石孤树,

树树互不相见,

每棵都同样孤独。

当我的生命犹披光华,

我的朋友遍布世界;

如今,雾幕低垂,

我一个也看不见。

你难称智者

若你未识黑暗

你挥它不去,触它无声,

却被隔于万物的彼岸,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

生命与孤独何殊。

人人互不相识,

个个都同样孤独。

诗中,诗人的孤独感跃然纸上。人虽然到处都有朋友,可在茫茫人海中却不见人,人与人之间仿佛有雾帘悬挂,彼此看不见,彼此隔绝。但在诗人看来,黑暗中的孤独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站,没有品尝过孤独的滋味就不能成长,不认识黑暗就难以成智者,孤独与黑暗是人成熟的催化剂,增智的补剂。尽管孑然一身,可诗人没把自己关在屋里,而是继续散步在孤独中,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

黑塞作品中的浪漫气息还表现在作品始终充满着幻想。他用笔打造一个又一个乌托邦,把自己的愿望、情感、理想都投射到这个乌托邦中来,以此来对有缺陷的现实进行抵抗。正如前面所阐述的那样,当有的朋友指责他的作品脱离现实时,黑塞反驳说现实是垃圾,有什么可表现的呢?但也不能一味地认为黑塞整天就沉浸在浪漫的理想王国里,在现实面前两眼一闭,什么也看不见。他的作品还是紧贴时代,有时代气息的,也有生活的气息。这在他中晚年某些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品渐渐远离了浪漫主义基调,敢于面对人生,面对现实了。

不仅是诗歌,他早期的叙事作品也有一股浪漫主义清风迎面吹来,他的成名作《彼得·卡门青》就是一部代表作。《彼得·卡门青》出版于1904年,随着这部小说的出版,黑塞的命运改变了,他一夜之间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他的名字从此载入文学史册。

小说篇幅不长,也就10万字。开篇最先引人注目的是黑塞笔下的大自然有了生命,比如燥热风到了黑塞这里就变成了充满野性的斗士:随着少年野性的萌发,我却又爱上了它,这个暴跳如雷的家伙,这个永恒的青年,大胆的斗士,春天的使者。那真是美丽壮观、充满生机的热风,它热情洋溢,满怀希望地开始那野蛮的战斗,时而狂暴冲锋,时而敞怀大笑,时而低声沉吟。你看它,呼啸穿越山谷,吞噬高山积雪,你看它,伸出粗硬的大手折断坚韧不拔的老赤松,使之叹息呻吟。

大自然是有情感的,但它的喜怒哀乐只向与其息息相通的人展露;大自然是有语言的,但它的心曲只向对它敞开心扉的人倾吐。卡门青,小说的主人公从本质上来说是这种懂得自然、理解自然的人。他来自山村,是农民的儿子,朴实无邪,与大地母亲贴近。他是大自然之子,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熟悉大自然的语言与性格,天上飘动的白云,地上充满生机的小草都是他心中的上帝。在大自然怀抱中他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成长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卡门青渐渐不满足农村的简单生活了,他要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到外面世界去闯荡,去开阔眼界,去体验一下别样的生活,想让城市的现代文明之风拂走他身上的泥土气息。于是卡门青告别了家乡父老,到苏黎世上大学。这里的生活是新鲜的,也是陌生的。他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呢?各种各样的无用文人和饱学之士高谈阔论一些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问题;一些艺术家们远离精彩的生活,躲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哲学家、美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大学生认识不到不求身外的目的、洁身自好的必要性。卡门青在城里经历了生活的甜酸苦辣:好友溺水身亡,失败的初恋,旅游的乐趣,酒馆里的醉生梦死,创作的成功,成了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卡门青困惑了。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旅行,回国,复元,又复痛苦。有何意义?为何目的?呵,上帝,这一切难道只是一出戏,一段偶然的经历,一幅人为的画?我难道未曾忍受过情欲的痛苦,努力去求索才智、友谊、美、真理和爱吗?渴念和爱的热浪不是始终还在我心中翻腾吗?这一切非但徒劳无益,反而成了我的痛苦,对别人也并未成为欢乐!”卡门青没有沉沦,他还想要“至少从冷淡的人生手里夺来一捧幸福”。卡门青原本就有精神追求,要到精神王国去寻找他的精神家园。他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从海涅、歌德、莎士比亚那里受到启迪,觅得精神永恒的真谛。他们“所创造的人在我身边出没。一切人的本质中神性的一面和可笑的一面都显现在我的眼前;我们的矛盾分裂又不受约束的心灵之谜,世界历史的深奥本质,精神才智的非凡奇迹;正是这精神才智使我们短暂的时日焕发神采,并通过认识的力量把我们渺小的存在提高到必然和永恒的境界。”

卡门青还热衷于文艺复兴的历史,崇尚人文精神。在史海钩沉过程中他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中世纪天主教方济格教派的创始人方济格。在卡门青眼里,医病济贫、以无个人私产为理想的方济格是有神性的圣徒。他使卡门青重新认识到大自然的魅力与拯救灵魂的力量:我倾听在树冠里发出万千音响的风儿,在山壑里潺潺流动的溪水,在平原上悄悄逝去的平静江河。我知道,这些音响都是上帝的语言,如果能懂得这不可解的、原始美的语言,便能重新找到乐园。

卡门青恢复了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到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感到现代文化的可怜可笑,他最终离开了城市,返回山村。最后他对自己的人生历程总结道:“鱼儿离不开水,农夫离不开农村,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把尼米康村的卡门青变成大都市和大世界的人。”我们在卡门青身上是否又看见了卢梭的影子?是否听到了“回归自然”历史的回声?是的,黑塞正是这样设计他笔下这个人物的,说他是“他完全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也就是1900年左右那个时代,那是个‘浪游者’的时代,是青年运动的时代。他尽可能远离社会和人世间,尽可能回到自然的怀里,他重复了卢梭那半勇敢半伤感的反叛,经由这条路他成了诗人。”

卡门青热爱大自然还由于他富于艺术家的秉性。艺术家与大自然是孪生兄弟,彼此相爱,谁也离不了谁,没有哪个艺术家是不爱自然的,泰戈尔说得好:“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卡门青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他对它表现出了虔诚与崇敬,并要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爱向众人传播:读者知道,我心中的宿愿便是要用一部篇幅较大的著作使当今的世人去接近和爱自然的宏伟、无言的生活。我要教他们去倾听大自然的心脏的搏动,参加到宇宙万有的生活中去,使他们在为小我而疲于奔命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不是神,也不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而是大地和宇宙万有的儿女及组成部分。我要使人们联想到,一如诗人的歌和我们夜间的梦,江河、海洋、浮云和风暴都是渴念的象征和承受者,它们展翅于天地之间,其目标便是不存怀疑地确信自己享有这种宇宙公民的权利,确信一切有生命者的不朽。任何生命的最内在的核心都肯定享有这些权利,都是上帝的孩子,毫无恐惧地安宁地偎依在永恒的怀抱里。但是,我们身上所承担的坏的、病的、腐败的一切则相反,这一切都相信死亡。

卡门青受了方济格施爱予众人与万物的思想的影响,懂得要爱人,要助人为乐。瘫痪病人博比长得丑陋无比,生活不能自理,寄人篱下,连他自己的亲戚都厌烦他。卡门青偶然结识他后主动接近他,帮助他,最后与他共同生活。在照料病人的过程中,卡门青渐渐地懂得爱他人是幸福和欢乐的源泉。爱并不是一种施舍,也能得到回报,当然这种回报不是物质上的。卡门青帮助了博比,但感觉上他从他病人那里得到的更多。博比身虽残疾,但心灵是健全的,美好的。他心中无欲念的爱使他战胜了愁苦,他的忍耐力,他面对死亡的坦然与勇气,他的善解人意,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都体现出他心灵没遭任何污染,散发着“神性”光芒,它感染人,吸引人,卡门青就被他牢牢吸引住了。博比最后因病情加重在卡门青怀抱中死去,但给卡门青留下的精神遗产是他一辈子享用不尽的。

黑塞这部小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朝气、有理想的年轻人成长的轨迹及在此过程中的心理演变。卡门青虽然是那个时代青年的一分子,但他不像当时青年人那样既市侩又自我意识很强,而是保住了心灵不被污染,没被大都市追名逐利的洪流淹没,没在现代文明泛起的沉渣中同流合污。他固执地走自己的路,不想随大流,走许多人走的路,而是毅然决然地返回社会返回自然,在历经了生活磨练后,大自然与外部世界已在他灵魂中呈现出新的画面。世纪之交的人心不免浮躁,许多人在新旧文化撞击、价值取向多元中迷失了方向。黑塞这部倡导返璞归真的小说无疑给社会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醒人之风,给人们展现了另外一条新的生活之路。此外作品语言十分优美,描写大自然时,作者用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有动感的风景画;描写情感时收放自如,感情有时如一泓细流从心底流淌出来,有时如洪峰破堤一泻千里。小说出版后立即好评如潮,黑塞由此一举成名。

然而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也有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卡门青这么一个关心他人、无微不至照料与己无关的疾病患者的青年,怎么回家乡后对父亲却少了些应有的关爱呢?父亲有时不大通情达理,卡门青就把父亲看成是“恼人而讨厌的怪物”。他可以替博比穿脱衣服,但为什么让父亲坐在他那张发臭的小床上不替父亲打扫一下呢?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了既当上酒店老板,又不让父亲看自己的笑话,他竟“开始渐渐地有点盼着老人家去世了,倒不是对他不耐烦,而只是为了办成这件好事”。难道爱心只给予除父亲以外的人?连对自己的父亲都缺少爱的人能爱别人吗?黑塞为何让小说这样结束有点不可理解。

同类推荐
  • 青春放浪(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青春放浪(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是日本文学大家井上靖的一部自传作品,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部回忆录。这部回忆录由《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我的自我形成史》三部分组成,记述了井上靖从幼年时代到学生时代,再到工作成年这期间的人生故事。幼年时代的井上靖因为父亲工作频繁调动的原因,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区老家,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妇人生活在一栋老朽的库房里。这位老妇人是井上靖曾祖父洁的小妾,没有正式名分,被乡里家族所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年幼的井上靖与年老的姥姥成了不可分离的亲人,两人相依为命。井上靖用娓娓道来的笔墨描写了姥姥如何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溺爱他,而他又是怎样拼命维护姥姥的。年幼的井上靖与姥姥没有血缘关系,但二者的感情早已胜过亲人。除了描述祖孙二人让人动容的亲情外,作者还描述了伊豆乡间的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孤独与伤感。《青春放浪》讲述的是井上靖青年时代的求学生涯及早期工作经历,那个时候的井上靖孤独、苦闷、无聊甚至还有一些玩世不恭,重点回顾了自己与父母亲的关系。《我的自我形成史》则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我之所以为我”,作者对自己的人生做了深刻反省与思考,富于哲理。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本书生动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准确地阐述了心学的奥义所在。王阳明其实是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神”,只因“龙场悟道”,达到了觉悟和解脱,开始“知行合一”,之后“致良知”,再之后“四句教”,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并被后世无数军政领袖人物奉为精神导师。这是一部用丰富的内容作支撑,能够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内心世界的传记。它充分地展开对大明王朝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情态细节的充分讲述,并以王阳明一生的修为与功业缔造为材料,从普罗大众之“心”出发,将“知识合一”解读得淋漓尽致,极接地气,借鉴性也更强。能让我们对王阳明多一份了解,对心学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点,让内心更加强大。深刻了解王阳明的生平,领会“知行合一”的精髓,自能临事不乱,心静如水,答案源源从内心而来!
热门推荐
  • 棱界之不世魂丹

    棱界之不世魂丹

    十五年便出生的少年,注定拥有不平凡的身世,在这个人人都想突破寻求长生的世界,他却为所爱的人停滞不前苦苦等待。解开自己的身世谜团,继承父母的遗愿,揭露暗黑的真相,改变世界的规则……
  • 僵尸女王翻身记

    僵尸女王翻身记

    打扫,住破屋。我受够了!明明我流着皇家的血脉!凭什么!当血泪流到指尖,变身僵尸女王。。。内什么,什么什么,哦对了,死胖子!过来,我要收拾你。XX“你要收拾谁,我帮你”女王“你怎么又来了!”......
  • 柒夜町

    柒夜町

    “我叫柒夜,我身体里有七个人,哦!别误会,不是我有七种人格,而是我能分裂成七个人。你不用害怕,也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我,因为我只是实验体而已。所以,我并不知道是我身体里的哪个人爱上了你。。。。”
  • 快穿:别闹,主角来也!

    快穿:别闹,主角来也!

    天才少女兼杀手一姐的栗箬竹一朝穿越到了一个名叫“青云上”的地方,还成为了帝国学院的一名学生,开启了她的位面穿越之旅,攻略各种奇葩问题。什么,有人要抢我主角位子?那绝对不能忍啊!怼TA,姐一定要怼死TA!然……“麻烦让让好吗,这个C位是我的。”
  • 龙珠传奇

    龙珠传奇

    一颗龙珠,便可飞升仙界,长生不老。一个毫无功法的少年,一次林中的相遇,无意中得到的龙珠消息,使他陷入了修仙界争斗的漩涡之中,且看他如何在神州大地上翻雨覆雨。。
  • 为了无人知晓的逝者

    为了无人知晓的逝者

    看着又一个倒在我脚下的挂逼的尸身,我的内心竟然生不出一丝涟漪,自带老爷爷、系统、重生……等等我早已见惯不怪。别误会,我本人对开挂并没有意见,只是他们都这么厉害了,为什么还要不择手段,不惜牺牲这么无辜者,甚至无人知晓,为此我该……
  • 从都市开始的次元旅途

    从都市开始的次元旅途

    (萌新作者,写的不好还请见谅)你说什么?萝莉系统才是最强?季恒表示我说一系统敢说二吗,然后季恒体会到了来自正义系统的惩戒。。。(PS书评无力请看正文因为是作者第一次写书所以穿越的世界不会太多还请多多包涵)
  • 快穿之任务活下去

    快穿之任务活下去

    为了报仇,不得不与【系统】签订契约,完成任务。具体是做些什么呢?简单,活下去,活到指定时间就行了。一开始,夙鱼也是这样以为的,可是后来才发现,哪有这么简单!什么灰姑娘的后妈,重生者上辈子的仇人,杀父之仇啦,我们的主角要何去何从?另外一场巨大的阴谋,又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后女魔头成了我师叔

    穿书后女魔头成了我师叔

    轰隆一声响,好奇女频文到底长啥样子的段某人就穿书了,他性别男,看了多年男频文没穿,却折在了这一本名叫《仙路无垠》的女频文上。好在穿了以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成了某位峰主的首席大弟子,然而当他看到那位传说中的师叔之时,段未明裂了。这这这,这不就是,《仙路无垠》故事里的未来女魔头拂明吗?!未来的人生,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漆黑!若要问段师侄这一生做过最后悔的决定是什么。段必然会答,“拜婵于为师……and遇见师叔。”原因没别,拂明她作啊!师叔,一个高冷且造作的假正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