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3500000012

第12章 江南城市与人(7)

说到古董赝品,在西递的巷陌民居门前,处处是古董摊子。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些徽州的契约、文书。五六十年代,在皖南山区发现了大批的契约、文书,其数量空前。现存于国内各研究机构的10多万件(册)徽州文书,成了研究宋至民国(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珍贵历史文物。特别是自80年代初以来,对徽州文化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徽州学”(或称“徽学”)可望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契约文书更是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国外有的汉学研究者甚至断言,这些徽州原始资料,是“研究中华帝国后期社会和经济的关键”。故此,原本一钱不值的契约、文书洛阳纸贵、行情看涨。与此同时,随着沿海城市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古董鉴赏之风悄然蔓延。精明的古董商人也就无孔不入,即便是西递这样的僻野乡村,也不止一次地被他们光顾过。于是乎,粉墙黛瓦下站立的古董摊主(西递村民),在他们纯朴的眼神底色上,分明增添了一丝精明和狡黯。粗略一翻,摊上的契约、文书数量着实不少。最早的似乎是清道光年间,最晚的则到民国。通常是将一张标着道光年号的租佃文书与民国时期铅印的契约粘在一起,中间加盖一枚看上去不算太旧的大印。其真赝也只有天知道了!

对于古董我是外行,不过,摊上的不少线装书想来都是旧家故物。其中,有一部虫蚀斑斑的古书,令我颇感兴趣。书名是《断桥》,内容大概是曲剧之类的本子,旁边用“徽字”(徽州的俗字)注着唱曲的节拍。类似的曲本(如《凤求凰》、《秋声赋》、《陋室铭》之类),在屯溪的明代建筑——“程氏三宅”中也曾经见到过。在明清时期,花、雅之争一直就存在。雅部即昆腔,士大夫都能清唱昆曲,形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李渔曾不无调侃地指出,富贵人家,平日里虽然听惯了嘈杂喧阗的弋阳、四平诸腔,“极嫌昆腔之冷”,但因世人“雅重昆曲,强令歌童习之”,尽管每听一曲,“攒眉许久,坐客亦代为苦难”(《闲情偶记》卷三),但为了附庸风雅,却还是乐此不疲。乾隆年间,广陵的徽州盐商纷纷征集苏州名优,备蓄家班,一时间铺张炫异,争奇斗艳,扬州俨然成了昆剧的第二故乡,精谙工尺的徽州盐商亦不乏其人。在昆剧兴盛的同时,花部也迅速在扬州崛起。花部亦即乱弹,原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草台戏。就是这种文人不齿的花部,经过邗上闻人、徽州盐商江春等人的提倡,而逐渐为绅商阶层所接受。到19世纪前期,著名学者焦循就曾指出:“彼谓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见也。”(《花部农谭》)乾隆年间,徽剧艺人高朗亭和郝天青等,将徽剧带到扬州演出,博得了徽州同乡们的一阵喝彩。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等又晋京献艺,引起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进京,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嘉庆初年,向习昆腔的扬州,已厌旧喜新,皆以乱弹为新奇可喜。相应地,在北京,嘉庆以还,梨园弟子多皖人,吴儿渐少。到后来,纯粹的昆班已不易在北京立足,南方名角北上,也只能搭徽班插演昆剧。这种变化,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两代中国社会时尚的一个巨大变迁。它完全改变了雅俗一以苏州人为准的传统,而以徽州人的好恶为风尚之所趋避,这显然标志着徽州文化的鼎盛发展和巨大的辐射能力。由此看来,类似于“声名文物甲于东南”的评价,对于徽州而言,绝不是一种过甚其辞的溢美之言!

100多年过去了,迄至今日,在人们的记忆中,煊赫一时的徽商逐渐褪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一群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夸奢斗富、慕悦风雅也衍化而为口耳相传的种种传说……极目望去,残败的宗祠,劫后余生的牌坊,完整的民居建筑群,还寂寞地矗立于黄山白岳之间。我徘徊在鸳瓦粉墙、棹楔鸱吻的徽派巷陌间,忽然,在一幢明代住宅的门洞前,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番景致:夕阳的一抹余辉,透过“四水归堂”的天井射入厅堂,在昏黄的暮霭中,精致的窗棂和雀替,映衬着斑驳陆离的墙面,犹如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刹那间,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徽州文化昔日的辉煌,心中不禁涌起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花瓣泪飘落风中,虽有悲意也从容。

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迄今仍为世人展示一种落花的矜持与自尊。

一九九四年岁首寒夜

注释[1]选自《斜晖脉脉水悠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有删节。作者王振忠(1964-),福建福州人。学者、作家。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乡土中国——徽州》、《斜晖脉脉水悠悠》等。

徽州人[1]

胡适

我是安徽徽州人。

让我先把安徽省最南部,徽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做个综合的叙述: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一共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溪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便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原来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却是他的祖籍。

徽州全区都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江。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的成为生意人了。

徽州人四出经商,向东去便进入浙江;向东北则去江苏;北上则去沿长江各城镇,西向则去江西;南向则去福建。我们徽州六县大半都是靠近浙江的;只有祁门和婺源靠近江西。近些年来(抗战前后),最西的婺源县,被中央政府并入江西。但是婺源与安徽的徽州有长久的历史渊源,居民引以为荣,不愿脱离母省,所以群起反对;并发起了一个(婺源返皖)运动。在中共占据大陆前几年,婺源终于被划回安徽;但是我听说在中共治下,婺源又被划给江西了。

所以一千多年来,我们徽州人都是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全国的。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富商大贾了。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有关“徽州帮”其他的故事还多着哩。

我们徽州人通常在十一、二、三岁时便到城市里去学生意。最初多半是在自家长辈或亲戚的店铺里当学徒。在历时三年的学徒期间,他们是没有薪金的;其后则稍有报酬。直至学徒(实习)期满,至二十一、二岁时,他们可以享有带薪婚假三个月,还乡结婚。婚假期满,他们又只身返回原来店铺,继续经商。自此以后,他们每三年便有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返乡探亲。所以徽州人有句土语,叫:“一世夫妻三年半。”那就是说,一对夫妇的婚后生活至多不过三十六年或四十二年,但是他们一辈子在一起同居的时间,实际上不过三十六个月或四十二个月——也就是三年或三年半了。

当然徽州人也有经商致富的。做了大生意,又有钱,他们也就可以把家眷子女接到一起同住了。

徽州人的生意是全国性的,并不限于邻近各省。近几百年来的食盐贸易差不多都是徽州人垄断了。食盐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贸易量是很大的。徽州商人既然垄断了食盐的贸易,所以徽州盐商一直是不讨人欢喜的;甚至是一般人憎恶的对象。你一定听过许多讽刺“徽州盐商”的故事罢!所以我特地举出盐商来说明徽州人在商界所扮演的角色。

徽州人另一项大生意便是当铺。当铺也就是早年的一种银行。通常社会上所流行的“徽州朝奉”一词,原是专指当铺里的朝奉来说的;到后来就泛指一切徽州士绅和商人了。“朝奉”的原意本含有尊敬的意思,表示一个人勤俭刻苦;但有时也具有刻薄等批判的含意,表示一个商人,别的不管,只顾赚钱。总之,徽州人正如英伦三岛上的苏格兰人一样,四出经商,足迹遍于全国。最初都以小本经营起家,而逐渐发财致富,以至于在全国各地落户定居。因此你如在各地旅行,你总可发现许多人的原籍都是徽州的。例如姓汪的和姓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徽州人。其他如叶、潘、胡、俞、余、姚诸姓,也大半是源出徽州。当你翻阅中国电话簿,一看人名,你就可知道他们的籍贯。正如在美国一样,人们一看电话簿,便知道谁是苏格兰人,谁是爱尔兰人,谁是瑞典人、挪威人等一样的清楚。

注释[1]选自《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作者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梓,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文学家、思想家、学者。著有诗集《尝试集》,文集《胡适文存》,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学术文集》等。

桐城

安徽的另一座文化名城是桐城。它地处长江以北,但自宋代以来,对江南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把它列入江南城市,一道观察。

桐城的最佳观察点,在书上。现实中的桐城,或许因为城小地远,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凡读过一些古今图书的人,却无法忽视这座小城。

说到桐城,人们自然会想到“桐城派”,想到方苞、刘大櫆、姚鼐,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名言:“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其实,桐城之光,不仅在此。桐城属安庆府。据统计,有清一代,系籍于安庆府的文学家共40人,而桐城一县,就占了36人。桐城人文之盛,可想而知。明代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清初名臣张英、张廷玉,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等,皆为桐城人。桐城与徽州,夹江相映,构成了江南文化又一道奇特的景观。

紫来桥下水[1]

陈所巨

水上有桥,桥下有水。水曰“龙眠”,自西北龙眠山中来,山中有宋李公麟晚年隐居结庐作画的龙眠山庄,庄边有媚笔泉,乃公麟涮笔处,泉突突地涌些五彩,故那桥下之水年年月月总带些丹青味儿,桥曰“紫来”,取紫气东来之意,又曰“良弼”,乃邑人盛赞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良弼辅佐,功高德馨之谓也。桥跨河上,如卧波青龙,长十五丈,高丈四,宽丈二有余,五孔四垛,古朴潇洒。古人曾有诗赞曰:“朱栏照赤水,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桥在桐城旧城东门外,东端为东门外大街,西端为紫来街。东门外大街明、清为商业街,现保存基本完好。街面为长条石铺砌,石黄色一排滑亮,如整齐排列的无数琴键,步履其上,似闻琴声。两侧为清代南方特色的民间建筑,回檐翘角,青瓦粉墙,漾漾然一晕古典。紫来街为弧形,估计为古代城池的护城。据传解放前紫来街为桐城的红灯区,灯红酒绿,歌管笙簧,那水也映作一脉凄凄的温情了。桐城儒学盛行,非礼勿视,有“戏子娼家不入门”的古训,难怪将这仅有的一小片红灯区扔在城墙外边了。

桥面为巨形条石竖排铺砌,已被马蹄人迹打磨得光亮,浑似桃花美玉,中间的那根条石被古代那种铁包皮轱辘车啃出深深的凹槽。此桥古代为要津,人流车马,络绎不绝,而今,则为下游百余米处的龙眠桥所代替,紫来桥就只作为步行桥和古迹供人通行和观光怀古了。

盛夏之夜,桥上坐满纳凉的人,桐城老城及城外附廓在此处沿龙眠河两岸形成一个大漏斗形状,那山风刮到此处,就顺着漏斗溜过桥面,因此桥面格外凉爽,即是无风之夜,此处亦是小风悠悠,实在是纳凉佳处。古时,紫来桥两端都有吊脚楼一样凭空楔人河中的酒楼茶肆,凭借这一溜凉风,加上一望中的龙眠诸峰,更有茶肆酒楼之下的潺潺流水,得此佳境,无论品茗论酒,岂不都多几分惬意与雅兴?山水乃城市风骨,依山之城乃刚,面水之城则柔,依山面水之城乃刚柔相济尽得天地灵气耳。桐城之风骨神韵或全在于那座倚城之山和面城之水了。若在那些酒楼茶肆之中,或干脆置身紫来桥上,玩味蕴含极深的山水,你无疑也会得一分灵秀。

据传某日,城东门外石亭驿驿丞何某在紫来桥上乘凉,小斟慢酌,却见一道人缓步走来,口中反复吟着一句:“良弼桥桥上乘凉凉到三更凉毕。”何驿丞听出是一句有关紫来桥的上联,道人是苦于得不到下联啊。何驿丞也动脑筋,局促间一时也对不上来。小夜过后,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便摇头晃脑骑上那头老叫驴回驿站去。刚到半路,下起大雨,将驿丞囫囵个的泡了汤。等他赶到驿站,雨却猛然停了。隐隐地听见空中有人吟道:“良弼桥桥上乘凉凉到三更凉毕”,是那道人的声音。驿丞忽有灵犀,接口吟道:“吕亭驿驿外遇雨雨至五鼓雨停。”何驿丞才气横溢,后来做了很大的官。人们说那天他在紫来桥上所见到的道人是吕洞宾哩。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炮灰复仇传

    快穿之炮灰复仇传

    每一个光辉荣耀的主角背后,必定有许多无辜铺路的炮灰。身为炮灰之一的墨冷邪对此表示:呵呵。被主角炮灰了怎么办?当然是打回去!打不过怎么办?哦,没事,和反派一起打。被反派看上了怎么办?怎么办?当然是——跑路啊!!!
  • 攻略系统

    攻略系统

    一次失恋醉酒让林志方糊涂的下载一款陌生软件,这是是一款以攻略妹纸通关的软件,而失败的代价则是失去性命,为了保护性命安全,林志方只能妥协的接受攻略妹纸这不平等条件……攻略系统群:176686403
  • 互为病娇的心头肉

    互为病娇的心头肉

    生在黑暗之中,女扮男装下凡历劫能否找到同一类人来一场猎爱游戏吧!下凡变成小奶猫?还被某个男人捡回去。柏空表示小奶猫一样能完成任务。捡回个小祖宗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小祖宗一不小心摔了碰了。日常柏空:那个男人好好看墨晏:老婆,看我,我比他还好看柏空:做成人体标本一定更好看(☆_☆)墨晏:……有个每天都想解剖人的老婆,怎么办?双病娇,互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忘忧宣草

    忘忧宣草

    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
  • 新倩女幽魂之画中人

    新倩女幽魂之画中人

    新倩女幽魂画魂水凝墨的故事。或许游戏中的官配是乔寻影但是请圆水凝墨和公子景一个梦。
  • 猎殭

    猎殭

    世襲青衣法師,又為警部高級督察的冉青玄,帶令各具異能的手下,展開一頁又一頁詭異,驚險,超出大家認知外的旅程,面對非人的侵襲,危機一觸即發,故事盡力盡快更新(會努力達成目標,多謝支持)
  • 琉璃花

    琉璃花

    一朵永远不会衰败的花,注定了一生没有结局的故事。你和我之间就是一个一直在写的故事,等到七老八十,为你写出来可好?我没有一生的时间来爱你,只有用现在来好好的等你。背叛,信任,离别,相守,什么才是永恒的?琉璃花一朵,伊人在何岸
  • 异常穿越调查员

    异常穿越调查员

    柳白猿因为工作需要,又又又穿越了。是的你没有听错,柳白猿的身份是一名异常穿越调查员。他的工作就是调查各个位面的穿越现象,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处决掉威胁世界安全的穿越者。有时对手是妄图统治世界的一方霸主。有时对手是把化骨潭当灵池泡死自己的龙傲天。甚至是因为抄文抄诗过度,被告知侵权还负隅顽抗的假大师。可就是这样的重任,他居然连个系统都没有。不过他也用不着,毕竟自己手里的本事,是系统无法给予的。【某探员用尿嗞了个号码:832690792】
  • 网游之梦想江湖

    网游之梦想江湖

    这是一个把电影与小说合并起来的世界,也是一个梦想江湖的世界。注意!此书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