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3500000026

第26章 江南风物(5)

吾乡本一浙东孤岛,人民的娱乐和消遣,固不常有。纵有也必与宗教有关,偕神道的名义,合公众的力量,或者正是村落社会的风尚。如赛会与演戏,就非靠“神”的力量来号召不可;而舞台也全设在庙中,这大概和各地情形相同。戏曲——吾乡称为戏文,倒是宋元以来的旧称——的门类有数种,规模有大小,惟正式的地方戏却极少,勉强的可以把宁波滩簧算了进去,即现在的所谓“四明文戏”,乡人则曰“花鼓戏”,然与京剧中的凤阳花鼓却又不同。大抵为牧歌或山歌的衍流,故其词多涉及性的描写,因此就带来了严禁的命运。演时多在深夜偏僻之处,以避官厅的耳目,台址用木板搭成,略加化装,但仍不脱本地风光,对白即纯用乡音,显出原始的情调,令人想到《诗经》中“桑间濮上”之情。演者虽皆为游手,不过也是兴到为之,并非像上海“名角”们倚此而为终身之业,所以也名“串客”。但它的吸引力极大,人民有从数里外赶去赏观者。此则一因禁遏愈严,结果向往之心愈切,如吾辈之读“禁书”。二由于有强烈的性感的挑拨,渲染,益发加重其诱惑性,像某一时期的蹦蹦戏。然而大胆贴切,粗犷朴拙,构成了它的特色——也正是任何地方戏的特色。尤其是还不曾经过“洋场才子”辈的手笔,故虽猥亵而却多风情。此外,别有傀儡戏,吾乡名曰“小戏文”,演者皆属堕民,因他们原职是“吹打”,故可以应付弹唱。乡民逢灾难疾病,或向神明许愿,待稍愈即演之,以示忏悔与酬祷。演时围幕作场,敲锣鼓,奏唢呐,有说白和动作,然而就只没有表情:这正是傀儡悲哀之处,啼笑一任他人也。演者两手各执一偶,由幕之下方伸弄于上,故俗名“下弄上”。傀儡的面部也绘脸谱,此则戏文无分今昔,总少不了大花脸和小丑的支撑场面,至于调兵决策,俨然将相风度,两军相遇,也有勇猛决斗。其驰驱用命,盖不亚于舞台上的武行。手法敏捷而灵活,所缺者就是中间全没心肝耳。少时看了引不起感触,今日回想未免惘然良久。傀儡戏有二种,其尚有形体较小,规模较简者,曰“独脚戏”,亦名“凳头戏”。以其盛物之箱启盖而作台,将木偶以线牵于箱下,用足踏出种种动作;而以一手敲小锣,又一手为傀儡执役持器。总之演者的四肢皆有实用,无片刻停息,然其进退周旋,较上述之“小戏文”尤为生动。演时多在闹市中心,先以锣声召观客,既毕则索钱,也有讲定代价的,富户或唤至家中,出独资闭门取乐。贫家小儿,闻锣声而怦然。但格于门禁,不得一见!此情此景,在旁人至多出以怜悯的眼光,然生不幸而为贫孩子的父母,其内心的凄凉委屈,就非别人所能体验了。至其戏目,间有袭取京剧者,如演《宝莲灯》必带“出会”,以具体而微之花灯、旗牌、龙船等环绕台上。花灯中燃着小小的红蜡烛,遂觉煌辉而耀目,儿时尤特别有亲切之喜。盖“出会”不常有,睹此乃有“虽不得肉,亦且快意”之感。但这非本地常有,多为外来的游民所演唱。这些游艺在他乡本属常见,不过吾乡僻陋,难得有此耳目之娱,于人民的精神上,不无慰藉。《聊斋志异》卷十三中,曾记有口技售欺的故事。演者也来自外埠,盖类乎江湖卖解之流亚。以木板围成壁形,故云。人匿处其中,作各种人世的繁响,听者至精绝处为之咋舌忘情,仿佛置身于别有天地中。而所凭藉的只是一唇一舌。这种技艺由来已久,见于前人著作的也很多,而演者又属流动性,稍得资便转走他方。

复次是乡间的庙戏,因为稍有风土之胜,且是儿时生活中的一部分痕迹,或者还能令人有一读之趣。

吾乡《县志》(民国十二年排印本)第五册《方俗志·演剧》项下云:民间所立之各庙会,则在各庙中演之,谓之庙戏,城区多在仲夏间,有在秋间演之者。一庙之戏,如都神殿等,往往多至十余日……全邑终岁演剧之费,当不下数万金。近年倡办戏捐,闻每岁可得千金云。演剧之时,合境老稚男女多往观之。各家各自备高椅或庋板为台,以便妇女坐观。拥挤之时,往往毁台倒椅。妇女有至堕钗遗镯者,无业游民多在庙侧摊设赌具,诱人往博,抽取头钱,而商贩亦皆设摊陈列食品玩具等以逐利,喧嚷之声,常闻数里。

这是演戏时的大略。只是戏班的来源皆须仰诸甬邑,由一二人承包之,其性质约有下述数种:曰“宁波班”,实即昆腔。因仅赖笛子而无弦索,且多演“文戏”,故一般人觉得过于单调,雇演者则取其价之低廉云。曰越剧——这倒是正式的绍兴戏,与现在上海红极一时的嵊县班不同(乡间称此为笃班)。如演“哑子开口龙虎斗”之类,最为台下激赏。唱时操二胡敲大钱,苍凉激越,有似秦腔,所以俗名“绍兴高调”。除唱法外其他与京剧同,乡人比较爱看。复次曰“台州班”,演员多来自浙西。服装极陈败褴褛,而乐器尤简陋,只以一镗锣押每句唱词之节拍。妇女和老人颇感兴趣,因其有本有末,且较文静,如演《碧玉簪》等,未有不泣下沾襟的。但它有一个特色:每当唱词告一段落而至尾声时,必由后场倡和之,名曰“随后场”。如唱“多福多寿多男子”,唱到“多男子”三字,后场必起而应声。演员的生活非常凄苦,力竭声嘶的所得只供三餐粗饭而已,如醵资七八金便能唱日夜两场了。但有的班子,也能演几出皮簧,而俗名“草台班”或“乱弹班”的原因即在此。吾乡俗谚有云,“老的豆腐嚼勿落,小的桌凳撩勿着”,盖讥其组织之参差不齐,戏路之凌杂而无同定格。最后,要说的则是京剧,这必在五月间“都神殿”演时始能看到,因其会产较丰,耗费也较多——这所谓“会产”,是当地几个士绅发起,筹资而创一会集,近乎古之扮榆集社,专用作赛会和演戏,主其事者曰“柱首”,须时常轮流值职,子孙还能世袭,主要的权利是吃喝,直至中落时有出顶与他人的。著名的庙宇都有会,最多则有十余团。举行的时期虽一年一度,然须视其会产之厚薄而定节目的繁简,会产较薄的即以傀儡戏,或清唱等代戏文,而其一切费用皆赖基金的子息。演期将临,小小的乡村中平添了紧张喧闹的空气,大家扶老携幼的参加着难得的盛会,自士绅而至为手艺,这主要是因皮簧之不易多见。开始必闹头场,跳加官,间有加跳“武财神”的,戴金色面具,穿黑袍,状貌如魁星,而身段则跳跃类舞蹈,然忌于财神殿,恐有所亵渎也。一台戏演至中段,由检场者持画桌放向台前,但须用力猛击台板,锵脱一声与锣鼓合拍,仿佛文章之有顿笔,名曰“煞中台”,下即演正本戏。“正本”必全部,然剧情每枯燥沉闷,观客往往掉首而去。少时束发读书,自塾中放学归,尚可看到正本戏,但因无武工与闹剧,不感兴趣。只得就庙旁摊头吃杂食当点心。乡间肉类味较上海鲜腴,无论油炸,汤汁,蒸煨,俱别有风味。惜已十年不尝此矣。如在盛夏,便是唯一的吃冰淇淋的机会。迨及完场时由生旦二人,着蝾服向台下默揖,谓之“大团圆”。这时台下即焚纸锭,放爆竹,关庙门。于是父老扶杖回家,而儿童却犹流连不忍去。其中有许多戏,如《水淹七军》、《献池图》、《渭水河》等,在上海反而不大贴演,在乡间却为庙戏中必不可少之戏。出色的京班——乡间名曰“徽班”,有时也能演《狸猫换太子》、《济公活佛》之类,只是没有布景,戏台遥对神殿,中留广场可容百人,东西则边廊,廊之上有楼,前排设长凳可以坐观,各庙中以“都神殿”的京戏为最精彩,演期有半月之久,虽当炎夏而听客毫无倦意。其中设神像五尊,正合青、赤、白、玄、黄之数,故老相传云即五通神。又一尊则坐镇庙门,俗曰“四座”,出会时即由“四座”作先导。故除白脸外,余皆呈浄狞之貌。其双目熠熠有光,以铜丝悬之,出行时即眨映转动,似乎更加显得威灵显赫。小民们远远见了就闪避过去,在尊敬的中间夹杂着畏惧。但不幸末流所至,遂仗暴力而硬叫人民“尊敬”,然而结果的反响却是纯粹的畏惧和憎恨,也正是事所必至,理有固然。其实呢,“神”的前身原是“人”,左丘明说得好,“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一个人在生前如正直而有功于地方人民,自然能得到身后的尊敬崇拜,否则,徒然的以权势来威迫麻醉,它的效果自在明鉴之中——虽然,另一方面的群众的偶像崇拜的力量,也令人可怕。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无论盲目崇拜,或强迫胁从,都非人谋之臧,最要紧的还得看为政者之“力行如何耳”。

语云,“天地大戏场,戏场小天地”。古往今来,无论英雄好汉,才子佳人,大约都逃不出“戏”的命运——这样说,或者难免显得太消极,太虚无了。然而我又想,即使是做戏,似乎也还有取舍的余地:我讨厌小丑的轻薄猥琐,但对于老生的道貌岸然,同样的缺少亲切之感。我所欢喜的还是抡板斧的黑旋风,持长矛的张三爷,可以令人放胆交手。从前看《青风寨》与《古城会》,虽不免略觉粗鲁偾事,然其赤子之心,却为之同情赞叹。只是这类戏固不常见,而人间尤其感到此种人物之稀少,遂觉满眼是小丑们的世界了。

卅二年,一月廿八日大雪后,灯下。

注释[1]选自《风土小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文载道(1916-2007),本名金性尧。古典文学家、资深出版人。著有《星屋小文》、《三国谈心录》等。

深巷里的琵琶声[1]

陆文夫

我年轻的时候在苏州穿街走巷,特别是在秋天,深邃的小巷里飘溢着桂花的香气。随着那香气而来的还有叮叮咚咚的琵琶声,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的那样,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循着声寻觅,总能在那些石库门中,庭院里,门堂里发现一个美丽的姑娘或少妇,在弹着琵琶,唱着苏州评弹。她们不是在卖唱,是在练习。

评弹又称弹词,通称说书,是用标准的苏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吴语地区,不管是在城市或农村,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早年间,苏州城里和农村的小镇上都有很多书场,农村的书场往往都和茶馆结合在一起。我的上一代的人,特别是姨妈、姑姑和婶婶她们,听书是主要的消遣。当我读书到深夜时,总是听见她们刚从书场里回来,谈论着演员的得失,吃着小馄饨。

当年能够走红的评弹演员,胜过现在的任何一个红歌星,主要是他和她们艺术生命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特别是男演员,越老越是炉火纯青。苏州人称评弹演员为说书先生,女的也叫女先生。一个说书先生如果能够走红,那就不仅是知名度高,而且能赚很多钱;即使不能走红,混口饭吃也没有问题。苏州的市民阶层,小康人家,如果有一个女孩生得漂亮,聪明伶俐,便会有人建议:“让她说书去”。

学说书也不容易,我们在小巷中听到琵琶声时感到很有诗意,可那学琵琶的小姑娘却往往泪水涟涟。荒腔走调要被师傅责骂,说不定还要挨几个巴掌什么的,那时的传艺不讲什么说服教育,奉行的是严厉。如果是母女相传的话,打起来要用鸡毛掸帚。

评弹都是师徒相传,这规矩一直沿用到今天。徒弟学到一定的程度,便跟着师傅出去“跑码头”,即到苏州农村里的各个小镇上去演出,两个人背着琵琶和三弦,仆仆风尘,四处奔波,在这里演三天,在那里演五日,住在小客栈里,或者就在夜场演出结束之后,打个地铺睡在书场的角落里,够辛苦的。

少数幸运的姑娘或小伙子也能苦尽甘来,在小码头上磨练出来了,有点儿名气了,便开始进入大码头,在苏州、上海的大书场里演出,如果又能打响,那便是一代风流。

一条小巷里如果能出一个走红的评弹演员,邻里间都会感到光荣,小姑娘们更是羡慕不已。看那红演员进出小巷,坐一部油光锃亮的黄包车,那黄包车黑色的皮篷,有两盏白铜的车灯,能像手电似的向远处照射着行人。车夫的手边还有一个用手捏的橡皮球的喇叭,坐车人的脚下还有一个用脚踏的像铜壶似的大铜铃。那时候苏州很少见到小汽车,乘坐这种黄包车的人就像现在乘坐一辆奔驰似的。

白天,女演员赶场子,浓妆艳抹,怀抱琵琶,坐着黄包车从热闹的大街上风驰而过,喇叭声声,铜铃叮当,那艳丽,那风采,都足以使路人侧目而视,指指点点。深夜散场归来,小巷空寂,车灯煌煌,喇叭声和铃声能惊醒睡梦中的小姑娘,使他们重新入梦时也觉得自己是坐在那辆油壁香车上。

苏州评弹所以能那样地受人欢迎,那样地深入民间,主要是它的语言生动,唱腔优美,叙事刻画人物都极为细腻,而且故事的内容很多都与苏州有关系,能把市民生活和市民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幽默风趣。在书场里泡一杯香茶,听名家的演唱,那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酒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酒经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
热门推荐
  • 银龙国度

    银龙国度

    长剑沾染着鲜血魔药在黑夜下沸腾巨龙之吟在天际回荡伟大的君王高居铁的王座之上不可名状的窥视被银色的双翼阻挡因为这里…是属于银龙的不朽国度! ps:这是一个穿越成银龙的种花兔,建立自己王国的故事 ——标签:变龙;领主;签到系统;位面穿越
  • 翩翩是你

    翩翩是你

    浪翩翩本是狼族公主爱上了凡间的君子林,两个人平淡的生活因为陈安雅不得安宁。翩翩的善良和爱能让自己幸福吗?
  • 皆因不敢

    皆因不敢

    源于生活的所有不开心皆是因为不敢。我不敢说喜欢你。我不敢发脾气。我不敢对生活产生质疑。我也不敢再偷偷摸摸的关注你了。希望你们要活的开心一点,要勇敢。要过得幸福一点,要大胆。要生活的唯美一点,要有仪式感。希望你们有勇于面对感情的勇气与魄力。大胆放手的爱。
  • 天行异界行

    天行异界行

    气的存在是力量的象征,各大层次陆之间都有不同的运气办法,练气大陆也不例外,几千年前的一次偶然,魔教释略,没有了以前的剑仙,现在只有靠他的后代弟子来拯救练气大陆,偶然的机会又来到了天行大陆展开一系列经历,以李瑾为大哥的五杰和康馨走上了一段成长之路。。。
  • 末日之光

    末日之光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屌丝少年,意外被选为地球的救世主,接受了来自太阳的光芒,成为光之战士,若有前世今生,那我的前世是什么,在这走向尽头的的人类文明,我将是这大地上最后的光芒,带领我的子民,再度建立新世界!
  • 烟城女帝

    烟城女帝

    烟城,一方神秘之境。她是血狼的公主,也是上古青狐遗孤——乔凝瑀。为替母复仇,重回烟城,登基为帝。一路荆棘密布,却不乏欢笑;一路艰难险阻,却不少陪伴。藏在黑暗中的鬼魅,一步一步逼近,两国大战一触即发。越是接近真相,越是遍体凌伤,失去了太多的她,能否手刃仇敌,一统烟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正三观系统

    快穿之正三观系统

    被一个正三观系统奇葩地绑定的三观扭曲的杜若——一个大龄无业的女青年,温和地笑了笑。然后触发了各种各样掰正三观的任务,这是一个三观严重扭曲的女青年被掰正三观,被带有强迫性地撕下那层温和的皮的血泪故事。#任务里的男孩好可怜##任务好残暴,不过我喜欢##宿主三观扭曲程度下降太慢怎么破,急!在线等##论为何每次穿梭都会有剧烈疼痛#
  • 城界最世

    城界最世

    在“城界”这一款全息3D游戏中,几个高中的孩子,是否发现了这一局惊天的秘密以及阴谋?是否又彼此怀疑,至彼此相信?完成这一站惊心动魄的一局虚拟又现实的世界?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九月骄阳下的上京电影旅游城。跑了两个月龙套的李南池蹲在巴掌大的水塘边怔怔发呆,他发誓再来这里,自己也能走出个人五人六出来......多年以后,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二战片质量保证”“史诗级战争片教父”“现代战争片王者”的头衔,在大屏幕上熠熠生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