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3500000009

第9章 江南城市与人(4)

苏州很早就出现了花农,特别是虎丘,花农更多。苏州花农种花技艺精湛,早在清初就运用窨窖熏花法,在隆冬催开百花。他们用纸将花房门窗缝隙封密,不让它漏风,再在地上挖个坑,将花盆搁在坑上,然后将沸水灌入坑内,以汤气薰蒸,如此这般,牡丹、碧桃等竟然奇迹般地开了花。这就是苏州人所谓的“窨花”、“唐花”。“牡丹浓艳碧桃鲜,毕竟唐花尚值钱。野老折梅柴样残,数枝也够买春联。”当新年来临的时候,苏州人不光可以用腊梅来妆点节日,而且还能以牡丹,碧桃之类的鲜花,使人们提前体味到春的温馨了。

适应苏州人爱花的需要,苏州专营花草的花树店出现得也较早。清代嘉道之际,山塘洞桥以西,花树店就有数十家之多。这些花树店十分善于经营,他们除满足本市居民的需要以外,还以南来花草售于北客,北来花草售于南人,使无名花草顿然身价百倍,真所谓“更怜一种闲花草,但到山塘便值钱”,可见当时虎丘花肆的经营者就很懂得“搞活”的好处了。花农也有直接经营花草买卖的,他们会编制花篮,有一种花篮,中藏瓷盂或玻璃杯,可以养鱼,亦可燃灯,盂、杯上下缀满鲜花,错落有致,十分可爱。每至市会,夕阳将坠之时,花农们便架小艇,至山塘河、野芳浜等画舟停泊之处,拦舱叫卖。有首《虎丘竹枝词》描绘了当时情景:“平波如镜漾晴烟,正是山塘薄暮天。竟把花篮簪茉莉,隔船抛与卖花钱。”

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生日,嗜花如命的苏州妇女们虔诚地给花枝剪贴上七色彩缯,或扎上红绸带,插上小红旗,向百花表示庆贺,这叫做“赏红”。据说这天不去赏红,花树便会气死。花农们将花视为衣食父母,更是不敢怠慢,这一天都要到花神庙去庆寿,在神前供上寿桃寿糕,三果牲礼,焚香点烛,叩头祝福,还要送上一份礼钱,在庙里吃寿酒。人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一带游行,这便是花神灯会。出会以后,庙里还要开演戏剧,直到曙色初露,才各各尽兴醉归。

今天,有些花俗已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消泯、变更了,但苏州人对花的迷恋与热爱,却不减当年。不信,只要去点一点苏州以花命名的街巷里坊,数一数新住宅凉台上陈放的花盆,看一看每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时的花会……

注释[1]选自《江南味道》,海南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

被女性化的苏州人[1]

陆文夫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4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我曾陪一位美国作家参观苏州刺绣厂,由刺绣名家朱凤女士讲解。朱凤女士生得优美高雅,讲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那位美国作家不要翻译了,专门听她讲话。我有点奇怪,问道,你听得懂?他笑了,说他不是在听介绍,而是在听音乐,说朱凤女士的讲话like music,像美妙的乐章。

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这两声虽然不地道,可我也得承认,如果用吴侬软语喊“打倒……”确实不如用北方话喊“打倒……”有威力。已故的苏州幽默大师张幻尔,他说起来还要滑稽,说北方人吵架要动手时,便高喊“给你两个耳光”!苏州人吵架要动手时,却说“阿要拨侬两记耳光嗒嗒”?实在是有礼貌,动手之前还要先征求意见:“要不要给你两个耳光?”两个耳光大概也不太重,“嗒嗒”有尝尝味道的意思。当然,如今的苏州人,从幼儿园开始便学普通话,青年人讲地道苏州话的人已经不多了,吴侬软语也多了点阳刚之气,只有在苏州评弹中还保留着原味。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

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做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把日常的劳作叫作“爬”,常听见有老苏州在街坊中对话:“你最近在作啥?”

“呒啥,瞎爬爬。”

“瞎爬爬”是谦词,意即胡乱做点事情。修建房屋,改善居住叫爬房子;做家具,添陈设叫爬家什;侍弄盆景,叫爬盆景;不停地做事,叫“勿停格爬”。爬不是奔,速度可能不快,可却细致、踏实、永不停息,是一种“韧性的战斗”。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说是苏州出美人。中国的第一美人是西施,西施是浙江人,却被“借”到苏州来了,因为她施展美貌和才艺的平台是在苏州,在苏州灵岩山上的馆娃宫里,如果没有“吴王宫里醉西施”,那西施的美貌也就湮没在浦阳江中了。还有一个陈圆圆,苏州昆腔班的,吴三桂为了她,便“冲冠一怒”,去引清兵入关。这些女子的美貌算得上是“倾国倾城”;不倾国倾城而令人倾倒的就不可胜数了,连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都是出生在苏州的阊门外面。直到如今,还有人重温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撑着一把伞,在苏州的雨巷中寻找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贬义,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的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管理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特别是电子行业,更需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有利有弊。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是苏州人的骄傲和生财之道,怎么会为苏州人性格带来缺陷呢?这就要追溯到苏州园林的兴起了。

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要学陶渊明归去来兮,想做隐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士也很受推崇,那是清高的表现。做隐士也不必都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大隐隐于市。

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从苏州园林的题名中,一眼便能看出园主人造园的用意。居苏州园林之首的“拙政园”,是明代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后归隐苏州所建,他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的意思,把筑室种树,浇园种菜说成是“拙者之为政也”。“拙者”就是自己,自己从此再也不问政治了,而是把浇园种菜当作自己的“政事”,所以把园子命名为“拙政园”。吴江的“退思园”就不用说了,是任兰先罢官之后归乡所建,“退则思过”,故名“退思园”。“思过”是假,退隐却是真情;连那苏州最早的园林“沧浪亭”,也是诗人苏子美在一度不得意时买下的一片荒地而建成的,他要“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不是土财主和暴发户,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知识界的精英。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随处都可以举出许多事例;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注释[1]选自《闲说中国人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荣誉》、《二遇周泰》、《小巷深处》、《小巷人物志》、《围墙》,中篇小说《美食家》等。

上海

本丛书另编有《上海读本》,但考察江南人与江南学术文化,又绝不能排除上海,不然,江南将会失魂落魄,生气顿失。因此,我们特选《上海的江南人》一文,以显示江南与上海不可分割的关系。

上海的江南人[1]

毓钟

必须解释的称呼

上海的江南人,这个说法有点儿蹩扭。上海就在江南,可以说,上海人就是江南人,无须来个“上海的江南人”的说法。我们不会说苏州的江南人,杭州的江南人或者无锡、昆山的江南人等等。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上海的江南人。这是有原因的。

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地处江南的上海的人口结构异于江南的其他地方。它杂居着全国以至于世界各地的人,江南人在上海人的总数中也许只能说占有相当的比重,未必是最大多数。过去把浦东人视作上海的土著,加上苏南和浙江大部的人,统称为江南人。而其他地方的人成群成帮地在上海定居,譬如过去所说的“广东帮”,老人们曾说“广东帮”在上海地位显赫,因为不少和洋人交往的买办,大公司的老板,都是广东人,以至于广东人傲傲的,讲到“本地人”,口气有点轻蔑。“江北帮”主要指苏北人,在上海则地位低下,不少“贱业”(当时主要指剃头、擦背、拉黄包车等)则大都由苏北人操持。直到今天有些旧观念的上海人,讲到“江北人”,仍不免鄙夷。此外,山西人、山东人在上海都有一定的势力。所以,同是上海人,还因来源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有了上海江南人的称呼。

微妙的人际关系

上海的江南人在上海的地位和心态比较复杂和微妙。其中的浦东人大部分是本地的农民,聚居于浦东被视作上海的乡下,上海人讲“乡下人”主要指浦东人;上海人到浦东去也是讲“到乡下去”。这是上海江南人中地位偏低的部分。

而其他的上海江南人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较之“广东帮”似乎稍逊一筹,而在原籍则是出类拔萃者多。往往是在原籍有了一点儿地位、名气、财力,更想有所发展,便要跑上海了。这些人在家乡遇到亲友,对方若问你去哪里了,回答说:“上海去了!”这口气就显得底气充沛。就像今天有人说“我要去美国啦”一样,很是扬眉吐气,属于风光人物。

譬如苏州的说书先生——解放后称“评弹艺人”,因技艺高下不等,而流向不同。差一点的则活动于江南的乡、镇或小县城,好一点的则在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这类中等城市献艺;出类拔萃的就要跑大码头——上海去了。这类说书先生一旦还乡就有“衣锦荣归”的光耀。

而那些实业家、名店的商人,生意做大了就要进军上海。无锡纺织业巨头,常州的面粉业大户,都是要在上海开厂的。杭州的王星记扇店、苏州的采芝斋、稻香村……都在上海设店。

这部分江南人见到买办或是广东帮,显得谦逊,而遇他人则财大气粗,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回到故乡,则俨然荣归的名流。

我家在上海,我的母亲是广东人,父亲是苏州人;外公当然是广东人,而外婆则是上海土著。所以在我们的亲友中,既有广东人,又有上海江南人。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人际交往中就有点儿微妙。

春节了,要到广东亲戚家去拜年,尤其是到我大姨妈家去拜年(大姨父出身广东帮名门),外婆总要千叮万嘱,见了人怎么叫,接了压岁钱怎么道谢,等等。而到其他亲友家,似乎就比较随便。

同类推荐
  •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时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归来!梁文道《开卷八分钟》首推书;钱文忠、张汝伦、陈平原联袂推荐!一代学术大家卓越的读书方法,一位文化传奇特殊的学习路径。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民间文学史

    本书内容涉及神话,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民间小戏,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等。
热门推荐
  • 废人改命

    废人改命

    我重生了我还没死?但是我怎么成废柴了,宿主你要不要淬体丹很便宜的。还有虚王鼎这两件神器我就问问谁能挡我你一介凡人在此放肆。哦吼新人写作多多支持。
  • 穿越三界的爱

    穿越三界的爱

    ——初始的梦中相遇,命运之轮已经开启,千年的缱绻,三界的追寻,原来只为遇到你……第一卷《魔鬼契约书》第二卷《黑白羽翼爱》第三卷《魔王守护星》第四卷《缱绻三界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空大公子

    虚空大公子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青楼,出门回家还被误伤?等等,为什么自己身体里还有原主的灵魂……这时一个关于长生的故事,长生路遥遥,哪有真成仙。(正经版)世间谁人不望长生,一个传说引发的混乱,传闻天下间,有一位强者成功炼制出长生不死丹,结果意外飞升成仙,从而留下了数颗长生不死丹,从此江湖大乱。百年后,一个陌生的灵魂意外降临到孟三秋身上,从而代替他经历往后种种,而他发现孟三秋身上藏着巨大的秘密。
  • 超级动物掌控

    超级动物掌控

    一夜高烧,姜乐获得了与动物沟通能力,从此暴走。虾米?你是钓鱼高手,半小时内能钓起三十头鱼?超你分分钟事,我能让鱼儿自动上钩,哪个先上随你挑。虾米?你家猫咪很聪明,十以内加减法都会?胖墩出来!我家胖墩可是幸福小区猫界广场舞男神,率领猫军团广场舞见过没。无限大海,姜乐骑乘一头五十米直径老龟身上,看着远处游弋R国战船,那个谁谁谁,对,就你,把咱从南美洲海域引进的变异海蛇带去,给我分分钟弄沉它。这是一个少年,获得与动物沟通能力,掌控动物、改造动物的快乐旅程……
  •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身为狐仙,兼任影后,频遭劈腿,也是醉了!穿到异世,竟然身怀魔胎,修为全废?妖女修仙,咸鱼翻身,看我抓紧上古秘籍,修得仙身,绑架男神,秘法强配婚约!男神,儿子像哪吒总是不出来,怎么办?男神,待你长发及腰,我驾着五彩祥云带你回家做一位剑仙夫君,可好?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贵族领主

    贵族领主

    从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小贵族成长为一代大领主的热血之路。
  • 星际宝藏女孩

    星际宝藏女孩

    “你是谁?”朱丽叶皱眉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个绝美空灵的男人。“你可愿回到我的身边,只属于一个人!”悲伤空寂的声音让朱丽叶心惊!“我是谁?”“你是我的爱人。”“不,我不认识你!”“我……”
  • 阴阳太极经

    阴阳太极经

    他,是苍云城有名的废物,白若尘。五岁练气,十年都没有寸进,一直是练气一层,同龄的孩子修为最高的早已经练气七层;他没有亲人,父亲是前任白家家主,父亲和母亲外出游历时被人杀人越货,他们都是练气巅峰;他的少家主之位当了两年,在父母外出寻找机缘时魂牌突然碎裂,那时候他才七岁。父母去世后,就被白家大长老强行夺权,失去了地位,让他连修炼资源都没有,住的地方还是自己找的白家后山搭建的木屋子,吃饭还得去酒楼打工生存。修炼只能靠父亲给他的练气诀吸收空中的灵力,但是每当他提升到练气三层后灵气就再次消失无踪,再次变为练气一层初期;父亲给他定的婚事,苏家小姐,苏樱雪也随之主动退婚了;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修炼,他发誓:他只要活着就要不断变强,他不想变得被人瞧不起,父母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只有变强,才能生存下去,不能这么憋屈的憋屈的自杀,那是没骨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一飞冲天。。。